浮沉

浮沉

浮沉

夢斷紅樓

浮沉

   

有一種說法,認為理解《紅樓夢》有三個層次:文學的、政治的和哲學的。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這是理解《紅樓夢》的高下有序的三個層次。

但是這種說法本身或者是武斷的。沒有根據證明這三個層次是按照這個順序排列的。其實恰好相反,能夠從藝術的角度欣賞《紅樓夢》的,往往是水平比較高的讀者;而幾乎人人都可以從政治、哲學的角度對《紅樓夢》橫加指責,任意品評。

這裡的興趣主要不是從藝術上對《紅樓夢》加以賞鑒。《紅樓夢》一書唯美主義傾向相當強烈,可以說與《楚辭》不相上下。但是非常遺憾,眾多「紅學」專家深深陷入情節的發展之中不能自拔,甚至可以說完全迷失在曹雪芹的筆下。這是這麼多年以來「紅學」研究的一個誤區。不能從單純情節的考證、推論中解脫出來,就不能更深入地理解《紅樓夢》,反而只是停留在非常淺薄的「講故事」的層次,這不能不說是「紅學」停滯的一個主要原因。

這裡完全不是否認對《紅樓夢》加以猜測的必要性。但是 「紅學」的研究必將開闢新的方向。而且這個工作也的確有了一定的成績。如果「紅學」以前的重點放在「分析」上,那麼現在工作的重點就要放在「綜合」上了。

無論如何,上面提到的觀點是非常引人注意的。這裡仍然不能避免俗套,把對《紅樓夢》的美學分析暫時放在一邊,我們將首先把注意力放在所謂「政治」這個層次上。

政治與美恰好直接相反。如果說「美」是正一,「政治」就是負一。如果你說「政治是醜惡的」,恐怕沒有人會否認這個觀點。人們最多認為這個說法是天真的,可能未必就是錯誤的。

既然提到政治,就不能不提到鬥爭。政治即鬥爭,或者反過來說,鬥爭即政治,也是一樣。這個方面理智的思考往往被感情的衝動破壞了。

有一種說法,直接從「革命」與「反革命」兩個對立的立場對這個問題加以理解。從某種意義上說,以這個標準來分析作品中的人物也未嘗不可。但也只是「未嘗不可」罷了。如果這麼理解《紅樓夢》,則該書的全部美學基礎就破壞無餘了。

可以認為《紅樓夢》是一部具有啟蒙意義的著作,但如果將之當作革命文學,如《悲慘世界》來讀,似乎並不太符合《紅樓夢》的原意。如果是這樣,書中的悲劇氣氛就成了一個騙局,相反,作者將會以無比欣喜的心情迎接所有這一切的滅亡,《紅樓夢》也就成了一部傑出的諷刺小說。在缺乏進一步的證據之前,暫且認為這並非事實。

相反,比較高水平的讀者,很少會帶著這種態度來閱讀《紅樓夢》。按照這種劃分,賈母、王夫人、王熙鳳、薛寶釵、襲人等可以劃為「反革命」;林黛玉、賈寶玉、晴雯等則是「革命」一黨。不言而喻,這種劃分是野蠻的。這樣一來,就會有大量的人物不能得到合法身份證明,最後只能說是什麼小資產階級動搖性,如史湘雲、探春等等。可以說,這麼一來,甚至「金陵十二釵」這個《紅樓夢》的人物主體都被破壞了,根本談不到進一步的成果。

不過謝天謝地,類似這樣的所謂「研究」由於缺乏進一步的發展,多年以來已經不再引起人們的注意。這裡這麼提一下,只是說明人們對《紅樓夢》的誤解達到何種程度。

與這種劃分相反,的確有人(而且是相當資深的「紅學」專家)認為,可以從「血緣」的親疏來加以劃分。這種提法就科學得多了。而且更加符合原著。在《紅樓夢》中,人們的確以這個標準來劃分不同集團的範圍。例如賈寶玉就反覆指出,薛寶釵只是「親戚」,而賈母、賈政、王夫人、林黛玉則是「心上人」。當然,賈寶玉的劃分多少已經超出了血緣的界限。按照血緣的親疏,林黛玉和薛寶釵完全在一個檔次上。

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提法呢?應該說還是有的。哪裡有人群,哪裡就有矛盾;哪裡有矛盾,哪裡就有集團的劃分。在《紅樓夢》中,這樣的勢力集團可以說是數不勝數,真是令人目不暇接。甚至在賈寶玉的龐大的丫鬟體系中,也有「襲人」系和「晴雯」系的對立。在大局上,又有賈母、王夫人的對立。在家族之外,又有北靜王、忠順王的對立。等等。

但是這樣一來就要陷入《紅樓夢》人物關係的「迷魂陣」裡了。其實這個方向也就是最近一個時期以來紅學的一般狀況。人們過於把《紅樓夢》當作記實小說來讀,穿鑿附會出大量子虛烏有、不盡屬實的人和事,不僅違背作者本意,誤入歧途,而且收穫也不見得如何豐富。誠所謂「為了揀芝麻,丟了西瓜」是也。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不能說這個方面的工作沒有成績,但如果在這個方面不檢點一下,最後可能就會和趙姨娘一起找賈寶玉的丫鬟打架去了。

但是還有一個方向比較有意思。按照這個觀點,《紅樓夢》集中反映了我國在南宋以及明末年的一些歷史情況。的確有學者在這個方面做了工作,也舉出一些看來不容反駁的證據。如給薛姨媽住的「梨香院」與「離鄉」同音。暗指宋的皇帝被金擄走這樣一件事情。可是這也同樣可以認為是對薛姨媽、薛寶釵的「針貶」——後來這個地方讓一班戲子去住了。這是不是說薛姨媽到賈府來就和戲子來一樣呢?王熙鳳的確把戲子比林黛玉,被史湘雲說穿。當然,問題最後歸結到薛寶釵身上:薛寶釵認為不該給賈寶玉講戲文!

在我們徹底陷入不可自拔的「無限鬥爭」之前,還是讓我們暫時放棄這種比較淺顯的看法。我有理由認為《紅樓夢》不僅是描寫一個階級的衰落,而且也描寫了另外一個階級的崛起。運動必然是從兩個方向同時進行的。一個階級的衰落本身就是另一個階級的崛起。

其實只要通過分析第五代的名字就可以得到這個結論。如果說衰落的是貴族的話,那麼崛起的就是平民。用「草」來形容平民當真是再恰當也不過的了。

由此可以看到《紅樓夢》後四十回明顯的斧鑿痕跡。這和《紅樓夢》前八十回的渾然一體形成多麼大的反差啊!

首先,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完全變了。變化不是很明顯的往往是賈璉這樣的角色。其他的,如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賈母、王夫人、賈政等人恰好和前面形成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其次,後半部分的情節也顯得過於蹩腳。可以說,簡直就是前面的解毒劑。

最後,可以看到,《紅樓夢》還是大體竣工的。曹雪芹沒有把完整的《紅樓夢》貢獻給讀者,這當然有他的原因。可以說,如果按照前面的情節自然發展的話,後面應該有更加驚心動魄的結局才是。然而非常遺憾,寶玉在後面完全癡呆了。除了科舉成功之外,幾乎沒有給讀者做出任何貢獻。

也許這後面的四十回本來就是曹雪芹拿來「消遣」讀者的,這也不是一點可能也沒有。(?)無論如何,後四十回《紅樓夢》還是表現出相當的藝術功力,即便是抹殺前面的革命精神,這也是需要一定的眼光才做得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