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與紅樓夢
古代的文人墨客涉足長白山的很少,但清代大文學家曹雪芹的文學巨著《紅樓夢》將長白山的地理、人文作為該書的靈魂卻鮮為人知。
長白山歷史悠久,是滿族文化的發祥地。後來滿族入主中原,才將長白山的滿族文化與中原文化融為一體。由於滿族先世繁衍於長白山區,所以在滿族建立大清帝國,統治中華260餘年的歷史中,一直將長白山作為神山聖地,視為存瑞凝祥,列主龍興的象徵。因此,問世於清朝乾隆年間的《紅樓夢》就將長白山作為隱含的大背景。
近年來,陳景河先生在考證《紅樓夢》與長白山的關係方面,取得了開拓性的進展,也找到了令人信服的史料依據。在《紅樓夢》中,從祭奠祖先到生活習俗,從宗教信仰到服裝衣飾,從文物食品到方言土語,都與長白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曹雪芹在《紅樓夢》開篇楔子中,用虛幻隱喻的手法說賈寶玉是女媧煉得的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天石中的一塊無才頑石,而這頑石出源於「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這是什麼地方呢?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顓頊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為大荒之野。」文中「三面一臂」之鄉系指何處?漢朝郭璞做了註解:「玄菟太守王頎至沃詛國,問其耆老,云:「復有一破船,隨波出在海岸邊,上有一頂(頂當為項)中復有面,與語不解,不食而死。」郭璞所據是《三國誌.魏志.東夷傳》:「東沃詛在高句麗蓋馬大山之東,濱大海而居。...漢武元封二年伐朝鮮殺滿孫右渠,分其地為四郡,以沃詛為玄菟郡...在單單大嶺之東。」這裡的「蓋馬大山」,即漢魏時期對長白山的稱呼。沃詛部居長白山之東,長白山位於其西面,正是「日月所入」的地方。從上述考證看來,由「三面一臂」之所在, 將曹公的大荒山與今天長白山聯繫起來是入情入理的。
《紅樓夢》中描述的大荒山(即長白山)上,有無稽崖與青梗峰,其實無稽崖即為勿吉國的諧音,而青梗峰則為清根(大清之根)的諧音。勿吉,或沃沮、窩集、烏稽等都是「勿吉」的音轉,意為「森林部落」,是我國古代東北的一個少數民族,也是滿族的先祖。所以「大荒山無稽崖青梗峰」可譯為「長白山勿吉哀清根封」。賈寶玉身上掛的「通靈寶玉」是出自長白山古勿吉地的大清發源地。
在《紅樓夢》的第五十三回中,描寫了寧國府除夕祭宗祠的場面。其中提到黑山村烏莊頭交租。租單上所列貢物全都是長白山的山珍特產,如大鹿、狍子、野豬、青羊、鱘鰉魚、野雞、熊掌、榛松穰等。曹公實際上是把《吉林歲貢》的貢單隱寫過來了。從進貢者「在大雪泡天中走了一月零二天」,按時間推算,黑山村大約在打牲烏拉(今吉林)以北的地方,那裡正是長白山所在。
眾所周知,長白山是滿族的發祥地。而滿族在金代以前,信奉薩滿教。這是一種原始的多神教,以萬物有靈為思想基礎,包括對天、地、山、河、虎、蟒、蛇、樹等自然物的崇拜及對圖騰和祖先崇拜。《紅樓夢》中關於薩滿教的傳統餘韻比比皆是。
書中第十一至十二回,說賈瑞見王熙鳳「花容玉貌,體態風騷」,恍若神仙妃子,於是淫心陡起,藉機引誘、調戲並欲上手。王熙鳳乃女中丈夫,面善心毒,豈肯輕饒於賈瑞。於是兩次設相思毒計,直害得賈瑞「夢魂顛倒,驚怖異常」,得了病入膏肓的邪症。此時一跛足道人給他一面「寶鏡」稱為「風月寶鑒」,「天天照時,此命可保矣」,但「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它的背面。」
古代稱鏡子為「鑒」,鏡子是太陽圖騰的象徵,是薩滿最重要的神具。薩滿治病離不開鏡子,有神鏡者有法術,無神鏡者喪失法術。曹雪芹所描述的跛足道人留寶鏡於賈瑞,實際上是滿族先人留鏡習俗的再現。
滿族的許多風俗習慣,在《紅樓夢》中都可尋到影子。在第七十三回中,丫環傻大姐拾到一隻繡春囊,恰好被從這裡經過的尤氏碰見,拿起春囊一看,卻嚇得非同小可。原來這春囊上繡的並非花鳥魚蟲,而是一對男女摟抱在一起,還寫了注字。於是據實向上稟報,導致讓人魂飛膽散的抄檢大觀園。死了司棋,折了睛雯,攆了入畫,逐了芳官,大觀園一派恐怖,攪得賈府如塌了天一般,而事情的起因只為一隻小小的春囊。春囊即荷包,滿族先人在狩獵時,縫製皮囊掛在腰間,弓箭、食物等用具一應裝在裡面。帶囊的習慣逐漸延續下來,但卻不斷變小,越來越精細,只裝些香料,定情之物等。年輕人相愛時,女方往往將親手縫製的精美的春囊送給戀人。在賈府,主子們可以偷雞摸狗,扒灰養漢,而奴才們的正當愛情也是斷不允許的。
長白山與《紅樓夢》經曹雪芹的巨筆連在一起了。除上述內容外,書中所揭示的東北風情還有不少。如將打獵稱「打圍」;描寫狩獵生活的「割腥啖膻,燒烤鹿肉」,拉冰床等等,多是東北滿族的風情。
《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文學巨著,長白山是歐亞大陸的一座名山,二者關係的發掘,彷彿給長白山罩上一個美麗的光環,絢麗奪目,召喚著人們去探索去欣賞這別有韻味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