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香——燈謎看到的《石頭記》
更香,古人計時用,夜間打更報時者,燃香以定時。《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制燈迷賈政悲讖語"燈謎一節寫賈政一一看屏上寶玉及其姐妹所制燈謎,有以更香為謎底,謎面為"朝罷誰攜兩袖煙,琴邊衾裡總無緣。曉籌不用雞人報,五夜無煩侍女添。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在庚辰本將此謎歸於寶釵是從賈政口來的,說"賈政心內沉思......只見後面寫著七言律詩一首,卻是寶釵所作",然在甲辰本、程高本卻將此謎歸於黛玉所作,並補作寶玉和寶釵的謎語二首。
紅樓夢中主要人物所作詩詞於其作者的命運多有點照,甲辰、程高二本將"更香"謎歸於黛玉的原因後人多是據"琴邊衾裡總無緣",說寶黛無緣連理。但如此安排恰屬敷衍,更香謎整體來看還是落在寶釵的,特別是後句:"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 可以說是寶玉與寶釵後來共同生活的描寫。如此一來,那前幾句也是描寫寶釵麼,難道"琴邊衾裡總無緣"不是更像寶黛感情結局的描寫麼。是的,"琴邊衾裡總無緣"確實是寶黛無疑,本人認為更香謎正暗示了紅樓夢中黛玉與寶釵以及寶玉婚姻日後的情形。首先,在紅樓夢中,在同一首詩詞或文字中包含黛玉和寶釵命運有多處。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作者籍寶玉看到的"金陵十二釵正冊"恰恰僅有十一首詩的內容,在如此關鍵的地方黛玉與寶釵命運正是在第一首五絕中道來的:"只見頭一頁上便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詞,道是: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應該說,紅樓夢中用詩詞暗示日後各人命運有幾個重要的回目,第五回總括,以"正冊"和"《紅樓夢》十二支"為全書緊要,在經過約二十個回目後,全書人物悉數登場,角色品格基本交待,在二十二回再次點照關鍵人物的走向是完全成立的。正如作者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王熙鳳協理寧國府"中通過秦可卿之口說出的賈家之走向,即:"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間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 而二十二回制燈謎正好是在元妃省親之後,寶釵生日正月二十一日的第二天,即正月二十二日,恰好也是二十二回,作者再次通過燈謎的環節暗示各人結局,先看賈政說與賈母的一個:"身自端方,體自堅硬。雖不能言,有言必應",謎底是硯台。文中寫賈政起身走至屏前看元春姐妹各自寫的燈謎,元春的是"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迎春的為"天運人功理不窮,有功無運也難逢。因何鎮日紛紛亂,只為陰陽數不同" 探春的為"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惜春的是"前身色相總無成,不聽菱歌聽佛經。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其各自與人物命運合,所以賈政心內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響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盤,是打動亂如麻。探春所作風箏,乃飄飄浮蕩之物。惜春所作海燈,一發清淨孤獨。今乃上元佳節,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為戲耶?"心內愈思愈悶,因在賈母之前,不敢形於色,只得仍勉強往下看去。
賈政最後看到的就是寶釵所作"更香"一謎,前文賈政自己出的謎語說了"雖不能言,有言必應",更香謎正是"三春過後諸芳盡, 各自須尋各自門"的對於寶黛釵三人命運的重要描寫,對應第五回正冊中第一首五絕中先寫黛玉與寶釵命運相對,二十二回則是選擇最後一謎揭開紅樓夢的結局,工巧也。書中寫到,賈政看完(指更香謎,注意這裡賈政是在看過和總結前面所有燈謎後"只得仍勉強往下看去"),心內自忖道:"此物還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詞句,更覺不祥,皆非永遠福壽之輩。"想到此處,愈覺煩悶,大有悲慼之狀,因而將適才的精神減去十分之八九,只垂頭沉思。此後賈母所言正是全書結局的重要寫照,"賈母見賈政如此光景,想到或是他身體勞乏亦未可定,又兼之恐拘束了眾姊妹不得高興頑耍,即對賈政云:'你竟不必猜了,去安歇罷。讓我們再坐一會,也好散了。'"可歎紅樓夢作者之用筆精妙。
寫到這裡,甲辰和程高本中改更香一謎作者為黛玉,而為寶玉和寶釵添寫兩個燈謎的做法高低立現。令人憂心的是如今出版的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太多是以甲辰和程高為底本。在更香謎這裡,文章是需讀者深入體會而不宜背離原書結構而加減的。"更香"乃寶黛釵合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