彳亍獨行:黛玉不悲

彳亍獨行:黛玉不悲

彳亍獨行:黛玉不悲

紅樓評論

《紅樓夢》是眾所皆知的悲劇作品,「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說到誰最悲,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黛玉自幼孤苦,紅顏薄命,一曲《葬花吟》讓多少古今文人墨客潸然淚下。然而這又怎麼樣呢?同幸運者相比,她是悲;可同悲哀者相比呢?

多愁善感而不守成規是黛玉獨特的性格,讓她在柔中透出一股剛氣。她敢愛敢恨,敢於向封建理教挑戰:對於賈雨村這種道貌闇然,諂上欺下的封建偽君子深惡痛絕;對於為封建理教所不容的女子敢於寫詩詠贊,而對於封建理教常常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對於具有反叛精神的寶玉給予了最大限度的精神支持,成為他的靈魂伴侶;對於愛情敢於追求自由...因為如此,她才沒有像探春那樣「才自精明智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把幸福葬送在包辦婚姻之下;因為如此,她才沒有像香菱那樣「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一生命運多舛。她贏得了寶玉的真心相對,雖說木石前盟沒有敵過金玉良緣,可有價值的東西在撕毀給人看的時候,留給人的卻是難以磨滅的印象。

黛玉的尖酸刻薄與其說是小氣,不如說是勇於保護自己。封建社會的女性處於弱勢地位,飽受欺凌,賢良淑德是一個大家閨秀理應具備的。在許多次的聚會上黛玉不會因顧慮周全而掩藏自己的想法:她不會像寶釵一樣為了迎合賈母的口味而點戲,「安分隨時,人謂藏愚」;她會和寶玉使性子,寶玉處處小心,還得處處陪不是,有時還需要他人來圓場……這樣就塑造了黛玉不同於迎春戳一針也不知道疼的「呆木頭」形象,也不同於襲人的「沒嘴的悶葫蘆」表象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屢魂」把黛玉卓而不群的才華,別出心裁的想像,濃厚的憂愁,抑鬱的心緒都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讓人驚歎!她的詩體現了一種高潔的人格:「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孤標傲世皆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在大觀園中她就是一顆灼灼閃熠的明珠,比湘雲耀眼,較寶琴奪目,叫熙鳳歎為觀止。人生的悲哀不在於命運的坎坷,而在於生命中沒有閃光點。

在賈府寄人籬下的黛玉在寶玉新婚之夜留下一句「寶玉,你好……」而去給她坎坷的一生以傷痛結尾,留給讀者最深的痛。然而這又是她幸運的所在,她不會像惜春那樣「將那三春看破,緇衣頓改襲年裝」;不會像妙玉那樣「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她做到了「一抔淨土掩風流」,這是上天的憐惜,如此弱不禁風的她如何禁得起家破人散的衝擊?

黛玉不悲!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