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紅樓夢》懷古詩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是《薛小妹新編懷古詩 胡庸醫亂用
虎狼藥》,其中描寫了賈寶玉和姊妹們在暖香塢雅制春燈謎,薛
寶琴當場寫出十首懷古絕句,以他素習所經過各省內的古跡為
題。她說;「詩雖粗鄙,卻懷往事,又暗隱俗物十件。」大家都說這
「自然新巧」,爭著去看,看了以後,無不「稱奇道妙」。接著就引
起了薛寶釵和林黛玉一場爭論,又一次暴露了她們兩人思想上
的根本分歧。曹雪芹在書裡並未宣佈這些燈謎的答案,只是寫
道:「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冬日天短,不覺又是前頭吃晚飯之
時,一齊前來吃飯。」現存的各種脂硯齋評本《石頭記》,對懷古詩
都未作任何批注。
這十首懷古詩,本身具有雙重的特點。它們既是詠懷古跡
的詩,又是「暗隱俗物」的燈謎,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曹雪芹
在這兩方面都有創新。值得注意的是,曹雪芹通過這些待表現
了他的一些進步思想,有助於我們瞭解他的世界觀。我們應當
把它們看作是曹雪芹精心之作。書中人物薛寶琴,從小隨她父
親遊歷過許多地方,見多識廣,又有寫詩的才氣。作者把懷古詩
歸在她的名下,是符合人物身份的,也為作者的真正意圖起掩護
作用。
我們在分析這些詩的時候,一方面需要注意研究它們作為懷古詩
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另一方面也需要考察作者創作燈謎的思
想意義及藝術特色,探索其答案。
清代以來,曾有不少人,如周春在《閱紅樓夢隨筆》中,徐
風儀在《紅樓夢偶得》中,王希廉在《紅樓夢》的批語中,紛紛
對這些懷古詩作過探索。他們對燈謎各自作出了解答。其中有許多是
錯誤的,反而造成了一些混亂。他們很少有人注意到曹雪芹在
詩中所表現的思想。
許多《紅樓夢》的讀者對這十首懷古詩感到興趣,然苦於不得其
解。上面所提到的各家的解釋,大都捕風捉影,語焉不詳,他們看了,
也不滿意。在對《紅樓夢》進行深入研究的今天,是應該對此作出
比較正確的解釋了。
筆者試圖結合曹雪芹創作的思想特色和藝術特色,對這十首懷古
詩作一些探索,提出自己的看法。限於學力,必有不少不妥之處和謬誤
,請讀者指正。
下面所引懷古詩的文字,系根據「庚辰本」(即《脂齋重評石頭
記》「庚辰秋月定本」)。有個別地方依據其他「脂本」作了校改,
在詩後註明。採用「庚辰本」,是因它較接近曹雪芹原稿的面貌,未
經高鶚等人篡改。
《赤壁懷古》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載空舟。
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游。
這首詩是詠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之戰。曹操在這次戰爭中
因為犯了重大的戰略錯誤,被吳蜀聯軍以火攻擊敗,未能統一南
方。過去的封建文人大都站在「擁劉反曹」的封建正統思想的立
場上,對曹操多所貶斥和諷刺。再加上平話小說和戲曲的渲染,
曹操被打扮成了「奸雄」的角色,其影響甚大。像北宋的蘇軾,他
不但在《志林》裡記載:「王彭嘗雲,塗巷中小地薄劣,其家所厭
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
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
不斬。」而且在那以《赤壁懷古》命題的《念奴嬌》詞中寫道:「羽扇
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強虜」一作「狂虜」。或作「培
櫓」,疑非。)在著名的《前赤壁賦》裡,他還寫道:「月明星稀,烏鵲
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繚,郁乎
蒼蒼,此非曹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
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
也,而今安在哉?」看來他是為頭腦中的封建正統思想所蔽,對曹
操的評價有欠公正。
曹雪芹則不然,他對曹操深表同情。在這首《赤壁懷古》的
七言絕句中,他惋惜曹操統一大業之未能完成,並且把曹操部下
所犧牲的將士一律尊之為「國殤」的英雄。「英魂」一詞與蘇東坡
筆下的「強虜」或「狂虜」形成強烈的對照,恰好表明了兩個人立
場觀點的不同。
懷古詩第二句,有人解釋為「白白地留下了許許多多姓名,
載著那空空蕩蕩的一葉孤舟」,似不確。「名姓」是著名之姓,在
這裡是指主帥之姓,而非「姓名」一語之倒裝。「名姓」在這裡是
單數而非多數,似不能解為許許多多的姓名。「許許多多姓名」
和一葉孤舟形也不相稱,殊為費解。其實,這句是用了「曹公船」
的典故,而且作者用得很靈活。
《按神記》有這樣一條記載:「儒須口有大船,船覆在水中,水
小時便出見。長老雲是曹公船。嘗有漁人夜宿其旁,以船系之,
但聞箏笛絃歌之音,又香氣非常。漁人始得眠,夢人驅遣雲。『勿
近官妓。』相傳雲曹公載妓船覆於此,至今在焉。」我們知道,吳國
的孫權曾在儒須水一帶夾水立塢,以抗魏軍。曹操身先士卒,乘
船深入敵方前沿陣地,親自瞭解情況,指揮作戰。這個傳說卻說
他在船上載著女樂,吹吹打打,悠哉游哉,無非是譏刺他在赤壁
之戰以後還不接受教訓,沉溺聲色,往他臉上抹黑。曹雪芹不為
表面現象所迷惑,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大膽利用了這個典故,並
加以改造。他把「曹公船」從安徽的儒須口搬到了湖北的赤壁,把
「載妓船」變成了「戰船」,從而使「曹公船」成為了曹操麾下的軍
隊在赤壁英勇戰鬥的見證。由此也可看到曹雪芹氣魄雄偉,善
於熔鑄古人的典故,不為一般封建文人的俗見所束縛限制。
曹雪芹對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曹操是尊敬的。《紅
樓夢》第二回,他寫賈兩村誣蔑曹操,把曹操歸於「大惡者」,與王
莽、秦檜並列,這是對賈雨村這個典型的反動官僚和虛偽的理學
家的真實寫照,我們絕不能把賈兩村的謬論看作是代表曹雪芹
本人的觀點。
《赤壁懷古》的謎底似是「法船」。據乾隆二十三年刊印的潘
榮*《帝京歲時紀勝》,其「中元」條下載:「錦紙紮糊法船,長至七
八十尺者,臨池焚化。」又據一九二八年舊吾著《舊京風俗志稿
本》,其「中元法船」條下載:「法船系用紙糊扎而成者,船上亦扎
列和尚唸經之形式,船頭羅列種種鬼形。至夜請真和尚放焰口,
然後將此紙法船焚化。」舊時在農曆七月十五日(所謂「中元節」
或「鬼節」),各個寺廟裡設盂蘭會,誦經齋醮,並在夜間焚化這種
用紙紮糊而成的「法船」,用以「渡幽冥孤獨之魂」(《京都風俗志》)。
有一首《京都竹枝詞》云:「御河橋畔看河燈,法鼓金鐃施食能。燒
過法船無剩鬼,月明人靜水澄澄。」末兩句便是描繪焚化法船。
作為燈謎來看。首句『如不流」是指紙糊的法船放在地上,並
非真在水中。次句是說法船上「扎列和尚唸經之形式」,高塔法
台,台前懸有榜文,上書寺廟及主持僧人的名字(《紅樓夢》第十
三回寫秦可卿之喪,「宣壇」前就有大字榜文)。三句是說在真和
尚放完焰口之後,鼓錢齊鳴,將此法船焚化。時已入秋,且在夜
間,故謂「風冷」。「喧闐」一詞,也確和大船有關。唐代李肇在
《國史補》中記載當時廣州到了海外來船,「梯而上下數丈,皆積
寶貨,至則本道奏報,郡邑為之喧闐。」「喧闐」乃指聲音嘈雜喧
鬧,用來形容萬人空巷、傾城出觀的盛況。末句系指法船上紮了
許多「鬼王、鬼判、鬼官、鬼兵、鬼役」(《民社北京指南》第二編
〔禮俗〕),末了付之一炬,化為青煙和紙灰。看來,作者未必真信
紙糊的法船可以「超度鬼魂」,不過是將這種文人學士認為不登大雅
之堂的「俗物」創作為燈謎,力求打破他們專門歌詠風花雪月、提倡雅
人雅事的舊傳統而已。
《交趾懷古》其二
銅鑄金鏞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
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
這首詩是詠東漢的名將馬援。傳說馬援曾鑄銅鼓,許多書
上都有此記載。如檀萃《說蠻》云:「馬流人常識其處,常擊銅鼓
祀波,蓋所祖也。銅鼓與銅船,俱伏波所鑄。」陸次雲《煙溪纖
志》云:「銅鼓多馬伏波及武侯所制,故稱日諸葛鼓,大苗峒方能
有之。其大如鐘,長甬。三十六乳,重百餘斤,中空無底。亦有土
中掘得如坐墩者,周簇細花紋,極工致,四角有小蟾蜍,兩人舁
行,以手拊之,聲如*鼓。」《西清古鑒》有銅鼓圖十四,卷三十七
作了解釋:「此器,今世多謂之諸葛鼓,蓋武侯渡瀘後所鑄。然考
馬伏波平交趾,亦鑄銅為鼓,則先諸葛有之矣。今嶺南一道,廉
州有銅鼓塘,欽州有銅鼓村,博白有銅鼓潭,則因以為地名矣。大
抵西川所出為諸葛遺制,而流傳於百粵群峒者,則皆優波為之。
今未能差別,統名為漢銅鼓雲。」
首句中「銅鑄」指銅製的大鼓,「金鏞」乃銅製的大鐘。《詩
經·商頌》有《倚那》篇,讚美成湯的功業,其中說道:「庸鼓有*,
萬舞有奕」(「庸」通「鏞」)。鄭玄箋雲。「此樂之美,其聲鐘鼓則**
然有次序,其干舞又閑習。」孔穎達疏云:「大鐘之鏞與所植之
鼓,有*然而盛;執其干戈為萬舞者,有奕然而閑習,言其用樂之
得宜也。」所以曹雪芹以「銅鑄」和「金鏞」並提,用以稱讚東漢文
治武功之盛,頗有中興氣象。
次句「聲傳海外播戎羌」,以「海外」和「戎羌」並提,是說馬援
南征北討,屢建奇功。據《後漢書·馬援傳》記載,他曾說過:「方
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清擊之。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
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這段話慷慨激昂,
如今讀來,尚覺其人虎虎然有生氣。他堅決抵禦北方匈奴奴隸
主勾結烏桓、西羌的侵擾,在歷史上是屬於正義的戰爭。他那種
奮不顧身、老當益壯的精神,得到了曹雪芹的讚揚。
三四兩句,有人解釋作「若是論吹笛弄蕭他更有一手,不必
再提那精通音律的張良」,似不確切。作者不是在精通音律方
面,而是在建立戰功方面,來把馬援和張良兩人進行比較。傳說
西漢的張良,曾定計派人用鐵笛吹奏楚歌,而瓦解了困於垓下的
項羽約八千子弟。明代沈采在《千金記》傳奇中曾有描寫,其中
第三十六出《解散》,楚兵合唱道:「聽楚歌教人可傷,思親淚汪
汪,品梅花鐵笛斷人腸。……我和伊把鐵衣卸卻早還鄉,早離了
戰場。」那麼東漢的馬援呢?他也曾在西北的戰鬥中,採取遷回
包抄和夜間奇襲的辦法,把敵人打得一敗塗地。他不是用「鐵
笛」,而是用「銅鼓」,瓦解了對方將士的鬥志。《後漢書·馬援傳》
是這樣記載的:「自王莽末,西羌定邊,遂人居塞內,金城屬縣多
為虜有。來歙奏言隴西侵殘,非馬援莫能定。(建武)十一年夏,
璽書拜援隴西太守,援乃發步騎三千人,擊破先零羌於臨洮……
守塞諸羌八千餘人詣援降。諸種有數萬,屯聚寇鈔,拒浩*隘
(註:縣名,屬金城郡)。授與揚武將軍馬成擊之。羌因將其妻子
輜重移阻於允吾谷,援乃潛行間道,掩赴其營。羌大驚壞,復遠
徙唐翼谷中,援復追討之。羌引精兵聚北山上,援陳軍向山,而
分遣數百騎繞襲其後,乘夜放火,擊鼓叫噪,虜遂大潰。」曹雪芹
認為他的智謀勝過當年運籌帷幄的張良,戰功也比張良大,因此
後人便無須再去說張良派人吹鐵笛的功勞了。
《交趾懷古》的謎底似是「喇叭」。明代名將戚繼光在《新書·
號令篇》裡說,喇叭是「軍中吹器,所以傳號令者也。」
作為燈謎來看,頭兩句是說喇叭用銅鑄成,其聲高亢,音量
宏大,吹奏起來,可起傳達號令、整頓隊伍、統一行動和鼓舞士氣
的作用。三四句因喇叭在舊時俗名「馬上招軍」,騎兵集合隊伍
向敵人發動攻擊,每以之為前奏,作者乃讚揚此物建功甚大,比
張子房所用的「鐵笛」還要好。曹雪芹拿軍中的吹奏樂器喇叭來
製作燈謎,並且對它加以讚美,這是很有意義的。這說明他很有
眼光,深知音樂的戰鬥作用。
《鍾山懷古》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無端被詔出凡塵。
牽連大抵難休絕,莫怨他人嘲笑頻。
這首詩是寫南齊時周顒的事。鍾山位於南京城東邊,又名
紫金山,周顒早先隱居在此。《南史·周顒傳》說他「長於佛理,
於鍾山西立隱捨,清貧寡慾,終日長蔬,雖有妻子,獨處山捨。」後
來皇帝下詔要他出來做官,他便立即出山,作了海鹽令,從此流
連官場,得其所哉。看來此人雖以隱士自居,實際名利之心甚
重。他不過是巧妙地利用了「隱士」這塊招牌,以便待價而沽,濟
身到封建朝廷裡去。
當時有個文人孔稚珪寫了一篇著名的《北山移文》,假托山
神來聲討周顒。這篇文章寫得痛快淋漓,揭發了周顒偽裝隱士
沽名釣譽的醜惡行徑,活現了他那副利慾熏心的勢利小人的真
面目,對他進行了無情的諷刺。末了,還號召鍾山的一切,包括
一草一木,都要與之決裂,堅決拒絕他再度入境:「宜扃岫幌,掩
雲關,斂輕霧,藏鳴湍,截來轅於谷口,社妄轡於郊端。於是叢條
瞋膽,疊穎怒魄,或飛柯以折輪,乍低枝而掃跡,請回俗士駕,為
君謝逋客。」作者使用了浪漫主義的手法,把周顒寫得為神人共
憤,天地不容,是一篇絕妙的諷刺作品。曹雪芹所說的「莫怨他
人嘲笑頻」,蓋即指此。這首懷古詩用意也很明顯,就是揭露那
些自鳴清高的「隱士」和「名流」,批判那些「祿蠹」。
《鍾山懷古》的謎底似是「撥不倒」。清代康熙年間李聲振寫
的《百戲竹枝詞》,有一首《撥不倒》,題下有注云:「泥人也。上輕
下重,故以手撥之,恆立而不僕。長安市上售之,以為兒戲。」其
詩云:「昂藏僵立最如真,土木形骸長住身。且莫嫌渠撥不倒,世
間強項究何人?」(見《北京竹枝詞十三種》)這種玩具又叫「不倒翁」,
曹雪芹所射的是其中的一種,外形是烏帽猩袍,鼻塗白粉,類似
戲台上演唱「跳加官」者。當時的官僚士大夫對此很不滿意,曾
有人感歎地寫出了「是誰作俑到公卿」的詩句。《清稗類鈔》裡有
一條不倒翁,其中記載說:「某相國枋政時,一日,有客報謁,自
稱門生。既見,即獻漆盤一事。啟視,乃不倒翁大小百枚也。客
去,僕偶檢視、見各粘有名字,最大者即相國之名,餘則各部院及
奔走其門下之人,蓋中並有二十四字云:『頭銳能鑽,腹空能受。
冠帶尊嚴,面和心垢。狀似易倒,實立不僕。』」(見第十三冊)「冠帶
尊嚴,面和心垢」,是對這種玩具的如實描繪,也是對封建朝廷的
官僚的絕妙寫照。
曹雪芹緊緊抓住了「撥不倒」的「冠帶尊嚴」這一重要特點,
創作了這個燈謎。一二句說,土偶是無知之物,本與名利無緣,
無端被扮成官的模樣,加官進爵,來到這紅塵世界之中。「出凡
塵」語義雙關,兼指「撥不倒」乃泥人,由凡間之塵土製成。三句
寫「撥不倒」重心在下,似有物牽連,使之不僕。「難休絕」即難以
倒下。四句是說此物鼻塗白粉,實際似一小丑,供人撥弄以逗笑
樂。曹雪芹注意到這種北京的民間玩具,並利用它來諷刺封建
朝廷的大小官僚,這在當時是很大膽的。
《淮陰懷古》其四
壯士須防惡犬欺,三齊位定蓋棺時。
寄言世俗休輕鄙,一飯之恩死也知。
這首詩是詠漢代的韓信,他是淮陰人。乍一看來,首句似說
韓信年輕時在淮陰市上為人所欺侮,曾受胯下之辱。此事見《史
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
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日:『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
下』。於是信熟視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如加以仔細考察,把一二句連繫起來,便可發現「惡犬」並非
用來比喻欺侮韓信的少年,實另有所指。據《史記·淮陰侯列
傳》載,韓信後來回到故鄉,「忍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楚中
尉,告諸將相曰:『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
無名,故忍而就於此。』」他稱這個少年為「壯士」,還給以官做,可
見他並不計較早年當眾所受的屈辱,胸襟相當寬廣,不是一個睚眥
之怨必報的人。「惡犬」之典,蓋出於《韓詩外傳》。它上面記
載了一個巷有惡狗以致酒酸不售的寓言。它是這樣說的:「人有
市酒而甚美者,然至酒酸而不售,問裡人其故。裡人口:『公之狗
甚猛,人有持器往者,狗輒迎面嚙之,是以酒酸不售也。』士欲白
萬乘之主,用事者迎面嚙之,如國之惡狗也!」《淮陰懷古》頭兩句
講的實際是韓信為呂後所誘騙,被害於長樂宮之事。「惡狗」乃
指呂後,她乘劉邦不在長安,誣陷韓信謀反,擅自加以誅殺,其凶
狠專恣之情狀,實與迎面嚙人的「惡狗」無異。
「三齊位定蓋棺時」與史實略有出入,作者是採用了民間流
傳的說法。過去在民間流行的戲曲、鼓詞、評書,多謂三齊王韓
信被呂後斬於未央宮。實際上,韓信雖曾作過齊王,後來已被
貶為淮陰侯,被斬之地點為長樂宮而非未央宮,均見《史記》本
傳。宋代程大昌《雍錄》云:「漢都長安,未央宮在城西隅,長樂在
東隅。兩宮初成,諸侯群臣之朝會,恆在長樂。自惠帝以後,皆
居未央,而以長樂居母后。」可見未央宮和長樂宮根本不在一處。
值得注意的是曹雪芹很同情韓信,對他不忘漂母的恩惠,一
飯報以千金,特別予以讚揚。看來曹雪芹是在「借他人酒杯,澆
自己塊壘」。我們知道,曹雪芹自「抄家」之後,陷於困頓,在這期
間受到了不少人的鄙視和冷遇,特別是他們曹家的那些闊親戚。
這有助於他加深對封建地主階級的認識,促成良己思想上的轉
變。乾隆二十二年,他的友人敦誠曾送了他一首《寄懷曹雪芹》
詩,結尾寫道:「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叩富兒門。殘杯冷炙有
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四松堂集》卷一)敦誠是知道曹雪芹在
這方面感受很深的。
《淮陰懷古》的謎底似是「打狗棒」。它不是真正的一根打狗
的棍子,而是人死後一種祭物的俗稱。明代沈榜在《宛署雜記》裡
記北京的風土人情,其《土俗·喪禮》條下載:「靈前供飯一盂,集
秫秸七枝,面裹其頭,插盂上,曰『打狗棒』。」清代也有這種迷信,
說人死後魂魄要經過所謂「惡狗村」,有許多惡狗出來撲噬,如果
有了以上所說的那種特殊的「打狗棒」,就可以對付過去。首句
和末句當系指此。次句明白點出它是放在靈柩之前,似指停靈
之時。三句說此物不見「經」「傳」,不登「大雅之堂」,為封建士大
夫所不屑一提。作者有調侃之意。
徐鳳儀《紅樓夢偶得》云:「淮陰似指馬桶」。今人也有贊同
他的說法的,謂首句指拉屎須防狗,次句之「蓋棺」是指蓋馬桶,
末句是說馬桶之屎為飯所化成。他們因不明瞭清代北京的民間
習俗,又不知道北方向來是很少使用馬桶的,亂猜一氣,所以才
有這種「匪夷所思」的解釋。
《廣陵懷古》其五
蟬噪鴉棲轉眼過,隋堤風景近如何。
只緣佔得風流號,惹得紛紛口舌多。
廣陵即今之揚州,隋揚帝揚廣曾在此建立行宮。據《通鑒·
隋紀》載,「大業元年三月,發河南、淮北諸郡民前後百餘萬,開通
濟渠。……又發淮南民十餘萬開邗溝,自山陽(江蘇淮安縣)經揚
子(江蘇儀征縣東南)入江。渠廣四十步,渠旁皆築御道,樹以
柳。」這項運河工程規模宏偉,它引黃入淮,又通長江,使得從洛
陽直到揚州,水上交通暢達,大大便利了漕運,對南北的經濟、文
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鞏固了統一的局面。它是我國古代勞
動人民在水利建設上的巨大貢獻,隋煬帝楊廣也有一定的創導
之功。但因楊廣在位後期過於奢侈,又加以是個「亡國之君」,後
代文人對他加以貶斥者居多,常稱他為「風流天子」,把他與陳後
主、宋徽宗並列。他們說他開運河的目的全是為了要到揚州去
看那天下獨一無二的「瓊花」,又說他下江南是用美女挽龍舟,等
等。其實這大都是誣蔑不實之詞,他開運河的功績不能全部抹
煞,陳後主和宋徽宗是遠不如他的。曹雪芹在這首懷古詩裡,由
隋堤的風光起興,想到楊廣開運河未能得到公正的評價,他的眼
光確不同於流俗,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衝破了舊的傳統思想的
束縛。
《廣陵懷古》的謎底似是「牙籤」。清代何耳有《燕台竹枝詞》,
其中一首《柳木牙籤》寫道:「取材堤畔削纖纖,一束將來市肆筵。
好待酒闌賓未散.和盤托與眾人拈。」由此可知當時酒席上用的
牙籤是以柳木製成。懷古詩首句「蟬噪鴉棲」即已點明了「柳」
(唐代李商隱的《柳》詩有「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之
句,又《隋宮》詩有「如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之句)。頭
兩句大意是說秋日已盡,楊柳被人代取,牙籤之原料即取之於
此。三句指此「牙籤」與古代作為藏書標誌的「牙籤」(如韓愈在
《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一詩裡說:「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
—一懸牙籤,新若手未觸」),名字完全相同,但實際毫不相干,故
謂佔得文彩風流之號,用一「占」字,妙極。又俗謂柳木可以去風,
與「風流」之另一義可解作「風流雲散」,亦切。末句指出此物出
人口舌之間,專備飯後剔牙之用,當日風行一時。
《桃葉渡懷古》其六
衰草閒花映淺池,桃枝桃葉總分離。
六朝梁棟多如許,小照空懸壁上題。
桃葉渡在今南京市秦淮河與青溪合流的地方,報傳為東晉
王獻之的寵妾桃葉渡江之處。王獻之曾親臨渡口作歌送她,歌
詞是:「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據
《古今樂錄》記載,「晉王獻之愛妾名桃葉,其妹曰桃根」。李商隱
在《燕台》一詩裡也說:「當時歡向掌中銷,桃葉桃根雙姊妹。」曹
雪芹在這首懷古詩中將桃葉的姊妹說成是桃枝,未知何所據。可
能和謎底所射之物有關。古時的官僚地主,喜給自己的婢妾取
這種花花草草的名字,如白居易有一家伎叫楊枝,錢謙益的愛妾
叫柳如是,等等。好在桃根不是什麼著名的人物,曹雪芹說桃葉
另有一個姊妹叫桃枝,即使於史無征,也未嘗不可以虛擬。文學
作品究竟和史傳不同。
這首詩寫桃葉渡的蕭瑟景色,渡頭衰草閒花,祠中唯存小
像,它空懸在遊人題詞的壁上。作者由此想到當年的建康,樓台
廳館如此之多,而今蕩然無存,引起了對六朝興衰的感慨。東晉
南渡之後,偏安江左,皇帝和士大夫大都沉溺聲色,或者空談玄
理,毫無恢復中原之志。以後的宋、齊、梁、陳,廣修佛寺,大造宮
殿,歌舞征逐,無盡無休,相繼走向滅亡。正如唐代劉禹錫在《台
城》一詩裡所詠歎的:「台城六代競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
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王獻之渡桃葉,雖被後代文人
美化為「風流韻事」,究竟於國事何補?只不過是士大夫頹廢沒
落的表現而已。王獻之是著名的「王謝子弟」,又屢任中書今,尚
且如此,東晉的前途也就不問可知了。宋齊梁陳,人才衰靡,又
是每況愈下。其結果必然要垮台。樹倒猢猻散,雕樑畫棟化為
斷瓦頹垣,埋沒於荒煙蔓草之中,正如《紅樓夢》中所描寫的:「陋
室空堂,當年芴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曹雪芹在懷古詩
中對六朝興亡所發出的唱歎,實際上也是針對他所出身的貴族
地主階級。封建社會已經到了「末世」,他已預感到那個階級前
途黯淡,沒有什麼希望了。
《桃葉渡懷古》的謎底似是「油燈」,為當時平民日用之物。
首句「衰草」系寫燈草色白(燈草是由燈心草製成,人們取此
草之莖心以供燃燈之用),「閒花」寫偶爾能結燈花,「淺池」寫盛
油之燈盞。作者用一「映」字,即寫出光和影來。這一句形象優
美,表現出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可以說是警句。次句中「桃」與
「陶」諧音,暗示油燈是粗陶器,即瓦器。枝葉分離,指一般民間
所用的油燈包括燈盞及燈座兩個部分,燈盞常作一花朵形,下面
即是燈座,類似根上開花,既無枝,又無葉。我們知道,古代富貴
人家所用的燈,鬥奇爭妍,十分華美。它們大都用金屬鑄成(多
用銅),而且分枝甚多,類似燈樹。名目繁多,有所謂「五枝燈」
(《西京雜記》:「漢高祖入咸陽宮,秦有青玉五枝燈,高六尺五寸,
下作蟠螭,口銜燈,燃則鱗甲皆動,煥炳若列星盈盈焉。」)、「九枝
燈」(李商隱《行至金牛驛寄興元渤海尚書》詩:「六曲屏風江雨
急,九枝燈檠夜珠圓。」)、「百枝燈」(傅玄《朝會賦》:「華燈若乎火
樹,熾百枝之煌煌。」《天寶遺事》:「韓國夫人造百枝燈,高八十
尺,光照數里。」)等等,上燈之後,明燦如綴珠玉。一般平民家中
所用的油燈,根本不能與之相比。曹雪芹為了抓住油燈形狀的
特點,才把桃根換成桃枝,說桃枝桃葉總分離」。三句是說燈
油與燈草在燃後化為青煙與灰燼,六朝梁棟的命運也大都如此。
未句「小照空懸」,寫燈盞中燈草吐出燈火之狀,白描入神。用一
「空」字甚佳。「題」諧音「提」。「壁上題」者,蓋謂人們多將油燈
置於壁龕之中(即土牆上特別作成的一個凹處,人們放置油燈,
可以避風,免使燈光搖曳;同時,放得高些,也照得遠些。)這也點
出是貧窮人家。
曹雪芹並不希罕那些富貴人家所用的巧立名目的華燈,而
對平民日常所用之油燈深有感情,特別為它製作了一個優美的
燈謎,我仍不能不為他卓越的眼光和精湛的藝術而拍案叫絕。作
者長期過著「茅椽蓬牖,瓦灶繩床」的貧困生活,以「十年辛苦不
尋常」的精神來創作《紅樓夢》,我們可以想像得到他夜間還在伏
案寫作,對著那熒熒孤燈,奮筆疾書,夜已深了,他才上床,
腦海不斷翻騰,還在繼續構思,正是「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
被未溫」的情景。這油燈了出它的光輝,不肯向黑暗讓步,又何
嘗不是他的知己呢!正因如此,他才不以油燈為筒陋,能夠產生
美感。
《青塚懷古》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撥盡曲中愁。
漢家制度誠堪歎,樗櫟應慚萬古羞。
這首詩是詠漢代的王嬙,即王昭君。她本是一個宮女。竟
寧元年(公元前33年),漢元帝把她賜給匈奴的呼韓邪單于,後
來她死在那裡。青塚是她的墓,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南郊。《歸州圖經》上說:「胡中多白草,王昭君塚獨青,號曰青
塚。」歷代文人寫詩,大都對她的身世表示同情。
曹雪芹先寫王昭君被遣送匈奴,在馬上彈奏琵琶,曲中充滿
了憂愁,黑水為之阻塞不流,似也伴人嗚咽。繼而筆峰一轉,提
出了究竟是誰之過的問題。在他看來,不是那見錢眼開、勒詐財
物的畫工毛延壽,也不是漢元帝糊里糊塗地上了毛延壽的當,悔
之無及。他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以漢元帝劉奭為首的統治集團,
遣責他們以遣嫁宮女王昭君來達到「邊垂長無兵革之事』的目
的。詩裡把他們比作了大而無當、不成材的「樗櫟」,說這些無能
的封建統治者應該永遠感到羞愧。
據《漢書·元帝紀》載,西漢元帝作太子時,「柔仁好儒」,對
他父親的作法不滿,提出了批評。宣帝聽了,勃然大怒,對他說: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並且歎道:
「亂我家者,太子也!」元帝即位後,政治日趨腐敗,外戚史高及宦
官弘恭、石顯專權,構成貪污腐化極其殘暴的統治集團,人民受
害很深。貢禹曾經描述當時農民的生活狀況是:「大饑死,而死又
不葬,為犬豬所食」,宮廷中所養的馬卻因飽食糧谷,而「苦其太
肥,氣盛怒,至乃日步作之(即每天都要『溜馬」)。」
從《青塚懷古》的後兩句看來,曹雪芹實際上是把庸懦無能
的漢元帝和以前的勵精圖治漢武帝相比較,感歎兩個時期的
國勢盛衰大有不同,所以如此,元帝及其大臣們不能辭其責。他
從遣送昭君這個具體事例出發,得出了重要的結論。他的眼光
要比前人敏銳。
《紅樓夢》第六十四回裡,林黛玉作了首《明妃》詩:「絕艷驚
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何畀畫
工?」這首詩表明了林黛玉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悲哀,她對那種
根據家族的政治經濟利益而一手包辦兒女終身大事的封建婚姻
制度,感到很大的憤懣。我們應該把它看作是曹雪芹為了表現
林黛玉的思想性格所採用的一種藝術手段,而不能認為曹雪芹
對王昭君和漢元帝的看法有了改變。
《青塚懷古》的謎底似是「墨斗」。這是木匠師傅在勞動中所
使用的一種工具。作木工活,首先要按照預先所規劃好的尺寸,
用墨斗在木料上作出種種標誌,以便動工。首句寫斗裡盛滿了
墨汁,用時細細滲出。作者下一「咽」宇。妙甚。次句「冰弦」隱喻
墨斗之線,「撥盡曲中愁」是語妙雙關,指彈墨線時務求其直,一
點也不能含胡。三句說作木器活,要有一定的尺寸,一定的章
法,一定的制度。制度問題很重要,決不能搞亂。如果象漢家制
度那樣陷於混亂,那麼木匠師傅只好搖頭歎氣,束手無策。因為
制度一亂,所製出的部件,尺寸大小不合式,就無法接榫了。未句
「樗櫟」之典出於《莊子》。其《逍遙游》篇上說:「惠子曰:『吾有大
材,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
立之途,匠者不顧。』」又《人間世》篇上說:「匠石之齊,至乎曲轅,
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匠伯不顧……曰:『散木
也,……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象臭椿之
類的「樗」「櫟」,大而不材,不中繩墨規矩,僅能供灶下燒火,木匠
師傅是棄之不用的。它們見了墨斗,自然要自慚形骸,只好退避
三捨了。
這個燈謎打的是一件勞動工具,形象優美,喻意深遠,充分
表現了曹雪芹的見識和才能。
《馬嵬懷古》 其八
寂寞脂痕漬汗光,溫柔一旦付東洋。
只因遺得風流跡,此日衣裳尚有香。
(未句「裳」字原作「衾」,指清代蒙古王府舊藏《石頭記》抄本及戚寥生
序本《石頭記》校改。)
這首詩是詠唐代的楊玉環。安祿山攻進長安,唐玄宗李隆
基帶著他的妃子楊玉環倉皇出奔,到了馬嵬坡(在陝西興平縣
西),護從衛隊殺楊國忠,又迫使玄宗命楊玉環自盡。唐代詩人
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就是
寫此事件。當時有不少佚事傳說,劉禹錫在《馬嵬行》裡曾有記
述:「履綦無復有,履組光未滅,不見巖畔人,空見凌波襪。郵童愛宗跡,
私手解*(上「般」下「革」),傳看千萬眼,縷絕香不歇。」曹雪芹所
寫的懷古詩的後兩句即本此。看來他是受了前人詩詞的影響,對驕奢
淫佚的楊玉環還是給予了同情。
《馬嵬懷古》的謎底似是「香皂」。《紅樓夢》第二十一回裡曾
寫到此物:「(寶玉順著便走過來,彎腰洗了兩把,紫鵑遞來香皂
去。」作為燈謎來看,詩的一、二句是指脂痕汗漬,用皂加以揉搓
擦洗,都可用水漂去。「柔」諧音「揉」,「付東洋」,即「付之東流」
的意思。三、四句是說日曬風吹,衣服晾乾,上面還帶有香味,笑指
皂中加有香料。
《蒲東寺懷古》 其九
小紅骨賤最身輕,私掖偷攜強撮成。
雖被夫人時吊起,已經勾引彼同行。
這首詩是詠《西廂記》中的紅娘。紅娘是個婢女,身份是奴隸,她
很公正,勇敢機智,暗地裡幫助了張生和崔鶯鶯衝破封建禮教的約束,
成其好事。這事發生在蒲州的普救寺(又稱蒲東寺,在今山西永濟)。
崔相國的夫人(即老夫人)發覺她女兒崔鶯鶯的秘密後,吊打了紅娘,拷問
其原委。可是紅娘一點也不表示屈服,反過來把老夫人狠狠地責備了一
頓。老夫人理屈詞窮,無言可對,只得承認既成事實。
曹雪芹的懷古詩前兩面句,活現了老夫人的醜陋嘴臉,她惱羞成怒
,暴跳如雷,一口一聲「小賤人」,罵紅娘「輕浮」「卑賤」,干了見不
得人的事,威脅著要「直打死你個小賤人,誰著你和小姐半夜花園裡去
來!」後兩句寫老夫人雖然吊打了紅娘(這是封建地主階級對奴隸所經常
使用的迫害手段),但是生米已煮成熟飯,其奈她何?老夫人色厲內荏
,終於敗下陣來。作者熱烈地讚美了紅娘無所畏懼、敢於和老夫人鬥爭的
精神。
《蒲東寺懷古》的謎底似是「鞭炮」,即小型的炮竹,俗名「小鞭」。
作為燈謎來看,首句「小紅」是說它體積甚小,顏色鮮紅。「骨賤」
是指炮殼用廢紙製成,其值甚賤。舊時製作鞭炮是收集各種廢紙,舂爛浸
漚,抄出紙漿曬乾,然後切疊捲筒,內填火藥少許,插上藥引,再壓藥、
封口。作成的小鞭, 份量都很輕,所以說它「最身輕」。次句「掖」字
本有兩義:一作「藏掖」解,有夾帶或藏匿之意,即把東西塞在
衣袋和夾縫裡。曹雪芹講紅娘見義勇為時是取第一義,作燈謎
是取第二義。向炮殼之中塞入火藥,外有層層紙卷,且包裏甚緊,
類似挾帶違禁之物,最後還要壓藥、封口,所以說是「私掖偷攜強
撮成」。三句寫它燃放時被人用竹竿吊起。「夫人」語妙雙關,一
方面既可解作「此人」(如《論語·先進》上說:「夫人不言,言必有
中」,「夫人」即作「此人」解),另一方面又暗示出用來吊起之物乃
是竹子(蓋自「竹夫人」一詞而來。宋代張耒寫了一篇《竹夫人
傳》,開頭即說:「夫人竹氏,其族本出於渭川,往往散居南山中,
後見滅於匠氏。武帝時,因緣得食上林中,以高節聞。」)未句說
許多小鞭是用藥線串在一起,引燃後,接二連三,牽五掛六,劈拍
之聲不斷,直至燃盡才罷。「勾引」二字甚妙。「彼」為古代漢語
的第三人稱代詞,此處相當於「他們」,曹雪芹是把成串的鞭炮加
以擬人化。
每逢喜慶節日,燃放鞭炮,本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它能
表達人們歡樂的熱烈情緒。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描述說:
「至於爆仗……內藏藥線,一熱連百餘不絕。」直到現在,我們慶
祝節日及喜慶大事還用它。曹雪芹為這個人民大眾喜聞樂見之物創
作了燈謎,以《西廂記》中富有鬥爭精神的紅娘與之相比,製成謎面,
構思是很巧妙的。
《梅花觀懷古》 其十
不在梅邊在柳邊,個中誰拾畫蟬娟。
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
這首詩是詠《牡丹亭》故事。南宋時,南安(治所在今江西大
庾)太守杜寶有一女兒,名杜麗娘,她春日遊園,睏倦入睡,夢中
和一書生在牡丹亭畔相見,折柳定情。醒後恍惚若失,鬱鬱成疾。
她對鏡畫了一幅自己的小照,並題詩一首;「近睹分明似嚴然,遠
觀自在若飛仙。他年得傍瞻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臨終時囑
咐母親將她葬在後花園的老梅樹下,並且委託丫環春香把畫像
藏在太湖石邊。死後,她父親調任,在後花園建了一所梅花觀,
命一道姑看守。有個窮書生柳夢梅,去臨安應試,路過南安,暫
住梅花觀。他在後花園拾得了那幅畫像,對畫中人十分傾慕。社
麗娘的鬼魂來與他相會,終因真情所感而復活。後來杜寶作了
宰相,柳夢梅前去拜見,他勃然大怒,認為女兒已死多年,何來如
此窮酸女婿,況且兒女婚姻須父母作主,不得私自行動,便將柳
夢梅吊打。只因柳夢梅中了狀元,在皇帝面前與杜寶辯論,又有
壯麗娘前來作證,壯麗娘的母親也趕到相認(四人在金殿相逢時
春香未在場),於是奉旨成親,閤家大團圓。明代著名戲劇家湯
顯祖所寫的這個劇本,情節曲折離奇,幻想色彩頗濃,表現了作
者的反封建禮教和反程朱理學的思想。曹雪芹對它很是推崇。
《梅花觀懷古》的謎底似是「紈扇」。首句是說紈扇之上的花
木襯景,多畫楊柳,而不畫梅花。因為梅花是冬景,與紈扇不大
調合,所以如此。次句是說其中又往往繪有仕女美人。「個中」猶
云「此中」。「拾」在這裡作「收」解。三句「團圓莫憶」是說到了中
秋,天氣已涼,人們不用扇子,早已放入箱裡。《紅樓夢》第一回,
甄士隱對賈雨村說:「今夜中秋,俗謂團圓之節。」「春香到」是說
百花吐艷,春光明媚,它又回到人們的手中。舊時紈扇是一種裝
飾品,婦女拿在手中,不限於夏日炎熱之時。末句緊承上句,意
謂西風蕭瑟,秋扇見捐,待得春日重新取用,又是新的一年了。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曹雪芹的這十首懷古詩是精心創
作的,很富有特色。作者表現了他的民主主義的思想傾向,敢於
衝破舊的傳統思想的樊籠,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不同於流俗的看
法。他充分掌握了高超的技巧,那麼純熟自如地運用各種修辭
手法(如隱喻、諧音、雙關、轉義等),製出了這些獨具一格的燈
謎。懷古詩和燈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確正如他在《紅樓夢》
裡通過眾姊妹口中所下的評語;「自然新巧」。
從《紅樓夢》的藝術描寫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曹雪芹是重視
藝術作品的思想性的。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編懷古詩 胡庸
醫亂用虎狼藥》,就描寫了薛寶欽和林黛玉就懷古詩所引起的一
場爭論。
薛寶琴把這十首懷古絕句寫了出來,「眾人看了,都稱奇道
妙」,只有薛寶權一人的反應和大家迥然不同。她擺出了一副儼
然正人君子的面孔,裝腔作勢地說:「前八首都是史鑒上有據的,
後二首卻無考,我們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兩首為是。」看來她
和「特種學者」胡適一樣,頗有「歷史考據癖」,其目的是要矯正薛
寶琴一類青年人的思想,以免她們走到反封建的「邪路」上去。她
說「不大懂得」,全是虛偽做作。其實她心裡很清楚,《蒲東寺懷
古》出於《西廂記》,《梅花觀懷古》出於《牡丹亭》,這兩部書反對
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歌頌對封建勢力的反抗,這兩首懷古詩也
是熱烈同情紅娘和壯麗娘的。這就刺痛了她。
薛寶釵十分仇視《西廂記》和《牡丹亭》,攻擊它們已不止一
次了。第四十二回裡,她抓住林黛玉在一次宴會上行酒令時引
用了《西廂記》和《牡丹亭》的詞句,進行了審問。她向林黛王進
行了一番說教:「你我只該作些針黹紡績的事才是。偏又認得了
字!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
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第五十一回,她又出來表演了,抓住了
薛寶琴出的燈謎來大做文章。這一次,她的戰略頗為巧妙。一是
拿出歷代官修的正史和《御批通鑒輯覽》來作為立論的根據,仿
佛她很尊重歷史。二是以「我們」自居,自封是公眾輿論的代表。
林黛玉沒有表示沉默,她挺身出來反擊了。她說;「這寶姐
姐也忒膠柱鼓瑟、矯揉造作了!這兩首雖於史鑒上無考,咱們雖
不曾看這些外傳,不知底裡,難道咱們連兩本戲也沒見過不成?
那三歲孩子也知道,何況咱們?」駁得寶釵無言可對。探春出來
支持林黛王,她說:「這話正是了。」李紈也說:「及至看《廣輿記》
上,不止關夫子的墳多,自古來有些名望的人墳就不少,無考的
古跡更多。如今這兩首詩雖無考,凡說書唱戲,甚至於求的簽上
皆有注批,老少男女,俗語口頭,人人皆知皆說的。」她主張「這
竟無妨,只管留著!」沒有人讚成薛寶釵的意見,她孤立了,只得
偃旗息鼓,悻悻而去。
寶釵和黛玉的爭論,表明了她們的思想有著根本分歧。一個
是封建地主階級的衛道士,一個是封建禮教思想的叛逆者。曹雪
芹的立場是鮮明的。他決不掩蓋她們之間的分歧,決不調和她
們之間的衝突,使釵黛合一,而是予以尖銳的揭露,讓她們兩人
交鋒,讓薛寶釵在這次爭論中理屈詞窮,敗下陣來。當讀者看到
薛寶釵妄圖腰斬和篡改懷古詩的陰謀終於沒有得逞,他們多麼高興
,為此真要拍手唱快!
由此也可以看到,曹雪芹把所創作的懷古詩與《紅樓夢》的具有
民主主義傾向的思想內容已融成一體,並使之成為《紅樓夢》的
整個藝術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了。
一九七五年五月初稿
一九七八年四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