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抄本概述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古籍部收藏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抄本(以下簡稱師大本),1957年從琉璃廠某書店購進(註:北師大所藏《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購於1957年,由琉璃廠某書店人員送貨上門,圖書館第一次登記的日期為1957年6月26日。書後有一「北京市圖書業同業公會印製」標籤,內有一個扁形小章,刻有「前門區議價囗」字樣(最後一字看不清)。為此,我們曾前往琉璃廠進行調查。據中國書店出版社馬建農先生介紹,若有此章,說明這個抄本在琉璃廠的時間,上限為1955年下半年,下限為1958年1月6日。這個時間範圍,與1957年上半年北師大圖書館購進此書的時間記載是相符的。另據圖書館原副館長陳憲章先生回憶,北師大圖書館購進此書後,隨即聘請當時的紅學家范寧先生進行鑒定,范先生當即斷言這是北大庚辰本的過錄本。),43年後,由北師大博士生曹文波,在查找《紅樓夢》版本資料時偶然看到[1],開始引起紅學界的廣泛關注。
從2月初至今三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們「內查」「外調」,對師大本進行了初步的綜合考察。先用師大本對照北大庚辰本(以下簡稱北大本)作初步校勘,將抽樣結果,在座談會上向有關專家作了介紹[2],並聽取了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然後到北大圖書館、國家圖書館、琉璃廠中國書店等單位查詢,並走訪了曾經在民國年間過錄甲戌本的周汝昌先生、研究過琉璃廠建國初期公私合營問題的馬建農先生,以及購買師大本的知情者周祿良、陳憲章等先生。還向國家圖書館善本組的程有慶先生咨詢了己卯本、甲辰本的入館檔案。
通過梳理、辨析這一階段搜集到的有關資料,我們對師大本的初步印象,大致歸結為以下三個方面,予以概述。
一、北師大藏本的概貌 師大本的版本情況涉及的問題較多,只借助文字很難間接敘述清楚。在此,我們列出兩個表格,分別展示這個抄本的行款、佈局及抄寫情況。
(一)行款佈局 1.行款格式 這部抄本題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裝16冊,分兩函,每半頁10行,每行30字(亦有31或32字不等),無格,書縱八寸,橫五寸二分。
2.每冊分佈如下表: 附圖
(二)抄寫情況 1.抄手 初步辨認筆跡,抄手大概有三人,如下表: 附圖
2.避諱 師大本在抄寫中的避諱現象比較複雜,有與北大本相同之處,也有不一樣的寫法。下面分別針對玄、zhēn@1、弘、寧等字,舉例說明。
(1)「玄」字,康熙皇帝玄燁的名諱,在師大本的抄寫中分兩種情況:
首先,獨體字「玄」,多寫成「元」,少數寫成玄字,而缺最後一筆。
如,第一回,「此乃元機不可預xie@2」,北大本12頁(註:本文所依據的北大藏庚辰本為《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元」作「玄」。
「元機不可預xie@2」,北大本12頁「元」作「玄」字,但缺最後一筆。
第二回,「悟道參元」,北大本38頁「元」作玄字,但缺最後一筆。
第十二回,「太虛玄境」,玄字最後缺一筆,北大本264頁作「玄」。
其次,合體字,玄字的左邊有偏旁時,右半部分玄字缺最後一筆,少數字不缺筆。
如,第五回,「即可譜入管xian@3」,右半部分玄字缺最後一筆,北大本113頁不缺筆。
第六回,「頭眩目眩」,右半部分玄字缺最後一筆,北大本138頁原作「頭懸目眩」,又將「懸」字點改成「眩」,右半部分玄字缺最後一筆,將「眩」字點改作「暈」。
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兒誄》的批語中,鯀的異體字「gǔn@4」,師大本的右半部分玄字缺最後一筆。北大本1959頁兩個「gǔn@4」都不缺筆。
綜上可知,無論左邊是那一種偏旁(、目、魚等),右半部分玄字,師大本大都缺最後一筆。當然,也有不缺筆的例子,如: 第四十回,「只見五彩炫耀」,「炫」沒有缺筆,北大本905頁也不缺筆。我們發現師大本此回是由乙抄手抄寫的。
(2)「zhēn@1」字,為避雍正皇帝胤zhēn@1的名諱,而改寫成「zhēng@5」。 如,第十五回,「賴藩郡余zhēng@5」,北大本304頁也作「zhēng@5」。
(3)「弘」字,乾隆皇帝弘歷的名諱,因書中所見不多,尚未發現避諱的寫法。
如,第二十二回,「五祖弘忍」,「弘」字最後一筆不缺,而北大本499頁「弘」字則缺最後一筆。
(4)「寧」字,道光皇帝min@6寧的「寧」字,在師大本中的寫法較複雜。目前所看到的寧國府的「寧」字,大體有三種寫法(北大本基本上都寫作「@7」):
第一種,寫成「@8」。如,第三回6a頁、第十回1b頁、2b頁、第十六回1b頁等。
第二種,寫成「ning@9」。如,第五回8a頁、第五十一回至六十回總目、第五十三回回目、第五十三回2b頁等,後兩處由乙抄手抄寫。 第三種,寫成「@7」。與北大本的寫法一樣。如,第十三回回目、第十三回最後一頁、第七十一回3b頁等。
我們看到,有時,不同的抄手會有同樣的寫法;有時,即使是同一抄手,在不同回目中,則有不同的寫法。
以上我們列舉了玄、zhēn@1、寧等字在師大本中的幾種寫法,當然,這些字,在書中出現的次數不止上述幾例,還需要繼續查補。如何解釋避諱問題,也尚待進一步考察。至於「祥」、「曉」等字,在師大本中尚未看到缺筆的現象。
二、北師大藏本具備庚辰本的基本特徵 師大本與北大庚辰本有許多相同之處,與其它脂本相比,有些原屬於北大本獨有的特徵,師大本也同樣具備。現擇要簡述師大藏本與北大本在回目、位置、提示語、點改、脫文等方面的一些共同點。
(一)回目相同點 從上文的圖表可以看出,師大本與北大本在行款佈局上基本一致,在十回總目上,「庚辰秋月定本」和「庚辰秋定本」的字樣以及所處的位置都相同。第十七、十八回沒有分回,第十九回和第八十回沒有回目等,都與北大本相一致。
第五十八回回目寫作「茜紗窗」,而第五十一至六十回的10回總目中為「曬紗窗」,師大本與北大本相同。類似的還有,第六十八回回目中,「酸」錯寫成「俊」,而10回總目中沒有寫錯,師大本與北大本也相同。
(二)位置相同點 1.空缺 北大本435頁第十九回末尾,只寫到「寶玉房中一片聲嚷吵鬧起來正是」為止,顯然還缺少內容。師大本的第十九回末尾,與北大本一樣。師大本第二十二回末的空白,也與北大本相同。北大本1831頁第七十五回前一單頁,寫有「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對清缺中秋詩俟雪芹」後有六個小方格,下寫「開夜宴、發悲音」和「賞中秋、得佳讖」,師大本與之一樣。
2.錯位 北大本455至456頁第二十一回的總評,錯釘於第二十回末,師大本與之相同。
(三)提示語照抄 北大本1332頁第五十六回末尾的小字「此下緊接慧紫鵑試忙玉」,馮其庸先生認為:「這行小字並非《石頭記》的文字,是本回抄寫者指示下回接抄人的。」[3](P49)師大本照抄成雙行小字的批語。
師大本第六十六回第一頁右下角,寫有六個墨筆小字「以後小字刪去」,排列順序是右四左二。據馮其庸先生考察,1955年庚辰本的影印本上有這兩行小字,到1974年影印時卻不見了,因為這六個小字寫在一張小紙條上,庚辰本重裝時,小條移位了。為此,我們去北大查看了庚辰本的原件,在第六十六回的第三頁和第四頁之間,找到夾在裡面的小條,六個字的排列順序,與師大本相同。
第七十四回,有兩條雙行夾批和墨筆眉批,在抄錄和塗改的過程中,師大本參照庚辰本的跡象較為明顯。師大本在11a頁,有一條雙行夾批「奇極此曰(北大本作「日」)甄家事。說得透」。後來又把「說得透」三個字用墨筆勾掉,寫作眉批。這條眉批與北大本相同。師大本13a頁有一條雙行夾批「奇。為察姦情反得賊贓似批語故別之」,後來又把「似批語故別之」六個字用墨筆勾掉。而北大本1820頁此處的夾批為單一「奇」字,眉批是「似批語故別之」;而「為察姦情反得賊贓」八字為正文,復用墨筆勾出。
(四)點改處照改 北大本點改過的地方,師大本多處直接抄錄了修改後的文字,現略舉幾例:
第十三回,北大本278頁眉批:「伏史湘雲應系註解」。正文中「伏史湘雲」四字被勾出。師大本徑將「伏史湘雲」四個字排成兩行,直接寫成雙行小字夾批。
第四十五回,北大本1036頁原寫,鳳姐對賴大家的說:「我是沒有賀奶奶要賞我們三二萬銀子就有了。」這裡顯然有脫漏。後在「賀」字下勾出加了「禮的呢賴大家的道」八個字,此處庚辰本與戚序、蒙府本不同。師大本按庚辰本的點改,把「禮的呢賴大家的道」八個字直接抄在「賀」字之後。
第五十一回,北大本1192頁,將「襟nuǎn@十ǎo@(11)」三字,改作「訥爾庫」(滿語的意思是斗蓬)。師大本直接抄成「訥爾庫」。
第七十六回,北大本1886頁在中秋夜黛玉和湘雲聯句處,原抄作「冷月葬死魂」,後用墨筆把「死」字點去,在旁邊改寫為「詩」字。師大本直接寫成「冷月葬詩魂」。
(五)多處脫文處照脫 庚辰本在過錄時由於抄手的漏抄,造成了一些無意識的脫文,師大本有的地方的脫文與北大庚辰本是一致的。關於庚辰本的脫文問題,台灣王三慶先生的博士論文《紅樓夢版本研究》中,有諸多細緻的統計,為我們的勘對工作提供了便利。如王先生所列舉的庚辰本一些「無意識脫文」的句子,我們以之查對師大本,發現多處相同的地方。如:
例一, 第三十四回768頁,在「襲人因說出薛蟠來見寶」和「釵如此說更覺羞愧無言」之間,北大本因為「寶」字重出,中間脫漏24個字。
例二,第六十二回1477頁,在(dou@(12)官)「便忙連身將他壓倒回頭笑」和「說了不得了那是一wā@(13)子水」之間,北大本因為「笑」字重出,中間脫漏30個字。
例三,第六十五回1591頁,在(尤二姐笑道)「我聽見你們家裡還有一位寡婦奶奶」和「興兒道我們家這位寡婦奶奶他的渾名叫作大菩薩」之間,北大本因為「奶奶」二字重出,脫漏27個字。
例四,第七十三回1791頁,在「探春笑道這倒不然我和姐姐一樣」和「聽見也即同怨姐姐是一理」之間,北大本因為「姐姐」二字重出,脫漏30個字。
例五,第七十九回1977頁,在「因他盼過門的日子比薛蟠還急十倍誰知那夏」和「小姐今年方十七生得頗有姿色」之間,北大本脫漏24個字。
北大本以上幾例脫文處,師大本在相應的地方,也同樣為脫文。
師大本與北大庚辰本的相同之處,還不止以上五個方面。有些特例還未來得及仔細歸類統計,比如,庚辰本中的「蘆雪廣」,據馮其庸先生所說:「四十九回七處,五十回一處,皆作『蘆雪廣』。」[3](P32)師大本與之相同,皆作「蘆雪廣」。
三、師大本與北大本相比出現的異文 師大本與北大庚辰本相比,除了諸多相同之處以外,還存在很多不同點。僅就抽樣調查和初步統計,從正文上看,如第一回中的異文約有68處(其中有16處尚未找到版本依據);就批語而言,如第七十三回,共有25條批語,文字相異的約有九條。
北大本有點改標誌的地方,師大本有的直接抄寫了修改後的文字,這類問題上文已作說明。師大本也有大量並沒有照改的例證,本文暫不贅述。除此而外,有些北大本沒有任何點改標誌的地方,師大本也做了改動。在此,我們提及的「異文」,主要指這一類與北大本有差異的內容。針對師大本出現的異文(有的屬於款式上的差異,我們也姑且列舉於此),我們做了七個方面的歸納,即改字、增補、脫漏、移位,以及正文和批語調換、眉批寫成夾批、改換墨色等。
(一)改字 這類現象很多,師大本所改,有的有他本為據;有的尚未找到版本依據,似為師大本特有。有的是北大本訛誤,師大本改正了;有的則相反,北大本不誤,師大本改錯了。略舉數例,以見一斑。如:
北大本第十六回319頁,「得了雲光的回信」,師大本將「光」字錯寫為「兒」字。
北大本第五十六回1307頁回目「時寶釵小惠全大體」,這裡「時」字,蒙府、戚序本均作「識」,甲辰、程甲本則作「賢」;師大本亦作「賢」。
北大本第五十七回1348頁,紫鵑道:「我若不去辜負了我們素日的情常若去又棄了本家。」其中「常」字,戚序本作「腸」,甲辰、程甲本作「長」;師大本改為「倘」。
北大本第七十八回1935頁,「寶玉滿口裡說好熟一壁便摘冠帶」。這裡「熱」錯寫成「熟」,「摘冠帶」漏一「解」字。師大本則直接寫成「熱」和「摘冠解帶」。
北大本第七十九回1965頁,「林黛玉滿面含笑口內說道:『好奇的祭文,可與曾我碑並傳了。』」這裡抄手把「曹娥碑」誤寫成「曾我碑」了。師大本則直接寫成「曹娥碑」。
除正文之外,批語也有多處改動: 北大本第十五回304頁眉批,「八字道盡玉兄如此等方是玉兄正文寫照」,落款為「王文季春」。師大本直接寫成「壬午季春」。
北大本第十七、十八回346頁的總批中,有「寶玉xi@(14)諸艷之貫」和「博得虛名在」的批語,其中有寫錯的字。師大本將「貫」寫作「冠」,將「@(15)」寫作「博」,顯然是直接寫了正確的字。
北大本第七十四回1795頁夾批:「前文已卯之伏線」。師大本將「卯」字改作「有」。俞平伯先生《脂硯齋紅樓夢輯評》、陳慶浩先生《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均徑寫作「己卯」;朱一玄先生《紅樓夢脂評校錄》將「卯」改為「埋」。 還有,如改「特」為「忒」,改「這」為「怎」或改「怎」為「這」,改「善」為「然」,改「們」為「麼」或改「麼」為「們」,改「字」為「是」或「事」等等,這些地域方音,無論其對與否,都可為我們考究師大本的來源提供線索。
(二)增補加字 北大本抄寫過程中的許多「無意識脫文」,常常是由於某個詞隔行,或在不遠處重複出現,而跳脫漏抄。這些脫文,大都可以從其它脂硯齋本中找到脫漏的字句。師大本在抄寫過程中,有的按北大本也照脫了(上文已談到),有的則增補上了。增補加字的例句是比較多的,茲舉幾例: 師大本第三回3a頁,「大插屏轉過插屏」。北大本53頁沒有「轉過插屏」四個字,查甲戌本、己卯本有此四字,且己卯本有硃筆標記。
北大本第三回58頁,因「笑道」重出,跳脫17個字。而師大本在5b頁則有,我們將增加的字用方括號「〔〕」標出:「邢氏忙亦起身〔笑回道我帶了外甥女過去到也便宜賈母〕笑道正是呢」。查此17字甲戌、戚序、蒙府等本亦有,且己卯本從「我」到「道」有硃筆標記,括出16個字。
北大本第十一回251頁,「嬸子回老太太放心罷」。師大本「老太太」後還有「太太」二字,與己卯、戚序、程甲等本同。 北大本第二十三回515頁,因「進去」二字重出,脫漏26個字。師大本則有,作「命寶玉仍隨進去〔讀書賈政王夫人接了這諭待夏忠去後便來回明賈母遣人進去〕各處收拾打掃安設lian@(16)幔床帳」。此同戚序本。
北大本第七十一回1727頁,因「兩個婆子」重出,脫漏33字。師大本則多32字,作「到了這裡只有兩個婆子〔分菜果呢因問那一位奶奶在這裡東府奶奶立等一位奶奶有話吩咐兩個婆子〕只顧分菜果」。這32字中,「菜果呢」,同戚序本和蒙府本,但戚、蒙都作「吩咐這兩個婆子」,多個「這」字。查夢稿、甲辰、程甲、列藏等本,都有「這」字。
北大本第七十三回1793頁,因「笑道」重出,脫漏25字。師大本有此25字,「平兒忙陪笑道〔姑娘怎樣今日說這話出來我們奶奶如何當得起探春冷笑道〕俗語說的物傷其類」。師大本此同戚序本和蒙府本。查夢稿、甲辰、程甲等本「怎樣」均作「怎麼」。
綜合考察師大本比北大本所增加的文字,我們認為,師大本的補文加字,當以己卯本、戚序本(蒙、戚一系的本子)為主,也參考了程甲本或甲辰本等其它版本。
(三)脫漏減字 師大本與北大本相比,脫漏或刪減的文字,比增添的文字要少得多。減字的現象並不多見,從抽查的情況來看,下面幾例較為典型:
例一,北大本第三回66頁,描述寶玉的容貌「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師大本缺「色如春曉之花」六字。查其它脂本皆不缺。
例二,北大本第三回71頁,寫襲人「他自卸了zhuāng@(17)悄悄進來笑問姑娘怎麼還不安息」,師大本缺「他自卸了zhuāng@(17)」五字。
例三,北大本第十九回前,有「第十九回」四個墨筆字。師大本無此四字。
例四,北大本第五十一回後邊1200和1201頁,從1199頁結尾的「婆子接了」,到1202頁開頭的「管房裡」,整整缺了兩頁,查北大本這兩頁影印件和原件,都是分佈在兩頁紙的兩面上,即1b和2a,而不是同一頁紙的正反面。脫漏這兩面文字,最大的可能性是,抄寫時,兩頁貼在一起,而翻到了下一頁,即1199頁直接翻到了1202頁,1200和1201兩面貼在一起而被跳過去了。然而,如果是這樣的話,師大本應該在1199頁的「婆子接了」之後,緊接著抄1202頁的「管房裡」。事實上,師大本並非如此,而是在「婆子接了」之後,空了半頁紙,然後在左邊的下頁紙上從頭抄「管房裡」。可見,師大本此處並不像是無意識脫文,而是抄手有思想準備。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缺這兩面,北大本上此處有兩條署名「jiān@(18)堂」的墨筆眉批,在師大本上也隨之脫漏了。
例五,北大本第七十七回1914頁,寫寶玉去探望晴雯,「只剩下晴雯一進來一眼就看見晴雯睡在蘆xi@(19)土炕上(批:蘆xi@(19)土炕)在外間房內爬著」。這裡當有舛誤,查夢稿、蒙府、戚序等本作「只剩下晴雯一人在外間房內爬著」,而無「一進來」以下17字及批語四字。師大本同戚序本等。
(四)移位 師大本在抄寫過程中,在某些文字的位置安排上,較北大本有所變動。具體表現為,改變抄寫格式、連接文中的空白,以及調整先後次序等。
1.改變格式 師大本的抄寫格式,有些地方較北大本略有不同,如第一回就比較突出,而與甲戌、戚序、甲辰等本同。
2.連接空白 北大本第十九回405頁第三行,「有個小書房名」(「名」字用墨筆點塗)後邊空了五個字的位置。同一頁第四行「那裡自然」(「自然」二字上用墨筆點塗)後邊又空出多半行,一直空到底。己卯本第十九回第三面也存在同樣的空白。而師大本則做了相應的連接,只在「小書房名」下仍有空白;而「那裡」二字,則與下行首句「那美人自然是……」連寫,無空行。
北大本第十九回431頁第10行、432頁第三行,寶玉所「謅」的兩段話,都空了多半行,一直空到底。己卯本此處也有類似的空白。而師大本在這兩處都連寫了,分別為「寶玉順口謅道揚州有一坐黛山」和「寶玉又謅林子洞裡原來有群耗子精」。兩處都未留空白。
北大本第六十三回1510頁第10行,「就喚玻璃」後,有將近一行的空白,下一行開頭是「閒言少述」。師大本在此沒有空白,直接寫「就喚玻璃閒言少述」。
北大本第六十八回1670頁,底本缺頁,從1670頁「要打要罵的才」到1675頁「得錢再娶」,這中間北大本後來補了兩張紙(四頁)。但師大本沒有補缺,而是將空缺處連成一片,寫成「要打要罵的才得錢再娶」。
3.調整次序 北大本第十三回270頁,「豈人力能可保常」,在「保常」二字之間,有個調換位置的符號。而師大本此處卻寫成「豈人力可能保常」,顯然是將「能可」二字調換了位置。
北大本第十七、十八回前的總批,有「此回宜分二回方妥」等批語。師大本將這一頁批語,移到了第十七、十八回後,成為了回後評。似乎要與第十九回後的「玉藍坡」的批語,協調起來,皆作為回後評。
北大本第七十一回1739頁,「只有江南甄家」下有雙行夾批:「好一提。蓋直事欲顯甄事假事將jin@(20)」。師大本這條雙行夾批作「好一提甄事。蓋假事將jin@(20)真事欲顯」。語句較為通順。
(五)正文和批語的調換 北大本第二十一回478頁回末,「且聽下回分解」後空兩個字的位置,又寫「收後淡雅之致」,這六個字的大小與正文字體相同。而師大本這六個字,則寫成了雙行小字夾批,同戚序本。
北大本第二十二回506頁,「迎春笑道是」與「探春笑道是」兩句,兩個「是」字均小字寫出,作批語。師大本將此兩字改作正文。
北大本第七十八回1957頁,寶玉乃泣涕念曰:「諸君閱至此只當一笑話看去便可醒倦。」此16字,以大字寫出,原作正文。師大本則寫作雙行夾批。朱一玄先生采作批語,並加以說明,《紅樓夢資料彙編》註明:「此當為批語衍入正文」,《紅樓夢脂評校錄》按:「此評誤入正文」。
(六)眉批改為夾批 師大本把北大本中的一些墨筆寫的眉批,改作小字雙行夾批。如: 北大本第十九回406頁,正文「奇文竟是寫不出來的」,「奇」字上有勾出記號,句下有雙行小字夾批「若都寫的出來何以見此書中之妙脂研」,上有眉批「奇文句似應作注」。師大本將眉批寫進了夾批,因而這條雙行夾批變為:「奇文句似應作注若都寫的出來何以見此書中之妙 脂硯」。
北大本第七十五回1848頁,墨筆眉批「此一段孌童語句太真反不得其為錢為勢之神當改以委曲認罪語方妥」。師大本在8a頁,將這條批語寫成小字,移入正文「這個行次」句下,變成雙行夾批。
北大本第七十七回1902頁,墨筆眉批「染了男人氣味實有此情理非躬親閱歷者亦不知此語之妙」。師大本在5a頁,將這條批語寫成小字,移入正文「這樣混帳起來」句下,變成雙行夾批。
應指出的是,這三則眉批(上文亦有兩例),均為後人所加,師大本逕自寫作正文夾批,亦或有助於認識師大本之來源。
(七)改換墨色 北大本用硃筆抄寫的地方,師大本有的換成墨筆抄寫。如: 北大本第二十六回592頁,有一條雙行夾批比較特殊,它用兩種顏色的筆寫成,「至此一頓狡猾之甚」是墨筆字,而後邊的「原非書中正文之人寫來間色耳」則是硃筆字。師大本的5b頁,只用墨筆,從頭至尾,將這條批語連成一體。換句話說,在師大本中,「原非書中正文之人寫來間色耳」換成了墨筆黑字。而甲戌本中,這一條批語所有的字都是用硃筆寫的,惟「間」字作「門」。
與北大庚辰本相勘對,師大本中的異文還有不少,因時間短暫,我們只抽取了上述七個方面的例證。
綜上可見,北師大所藏《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抄本,具備北大庚辰本的特徵,與北大本有密切關係,當是以北大庚辰本為底本,參照己卯本、甲戌本、戚序本、程甲本或甲辰本等版本,加以校補、整理而成的。種種跡象表明,其整理者關涉己卯本、庚辰本的主要收藏者,及與收藏者關係密切的一些人士。
對北師大的抄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我們在對勘了十幾天的基礎上,又經過兩個多月的查驗,歸納了上述幾方面初步的看法。目前的工作僅僅是一個起點,其中還有一些不無疑問而有待繼續探討的問題:如,師大本中不少修改和增刪的文字,目前還沒有查到版本來源,尚屬師大本獨有的異文,需要進一步查考。總之,此抄本的正文和批語都具有進一步研究的價值。我們相信,師大本影印出版之後,通過有關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定會對這個版本有一個更全面、更科學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