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與南明小朝廷關係之考證(三)

《紅樓夢》與南明小朝廷關係之考證(三)

《紅樓夢》與南明小朝廷關係之考證(三)

紅學研究

三、 《紅樓夢》文學背景考證

任何文學作品,都必然打著創作時期文學背景的深刻印記,《紅樓夢》雖然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但也不能脫離這個規律,這是歷史唯物主義決定的,古今中外,蓋莫例外。有些紅學大師拚命宣揚曹雪芹是「天才」,《紅樓夢》是「超越時代」的作品,這是典型的歷史唯心主義說法,不足為訓。

任何作家創作小說,都必然習慣性地使用當時的習慣語言、流行詩詞,完全獨創的文章是沒有的。其實,如果小說的語言完全是作者杜撰的,與時代語言完全脫離關係,這樣的小說大概是天書,是誰也看不懂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時代的,就越是永久的。《紅樓夢》之所以流傳到今天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有眾多的讀者群,就越說明《紅樓夢》創作當初是民族的、時代的作品。我們為了搞清《紅樓夢》的成書過程,不妨從對《紅樓夢》的文學背景入手,去考證創作當時的蛛絲馬跡。

1、 關於「紅樓夢」出處

關於《紅樓夢》三個字出處的考證,我們的紅學大師可謂煞費苦心,在乾隆朝的曹雪芹身邊找不到,就漫天撒網,一直考證到唐朝,結果發現唐朝有個詩人叫蔡京(與宋朝的奸臣蔡京同名,但不是一個人),詩中有一句「驚破紅樓夢裡心」,便如獲至寶,硬是說曹雪芹受了蔡京的影響,方才為作品取名《紅樓夢》的。

蔡京這個詩人並不是一個名詩人,其作品影響很有限。我們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曹雪芹讀過蔡京的詩,更無法解釋蔡京所說的「紅樓夢」與小說《紅樓夢》有什麼意義關聯之處。所以,紅學大師們這種所謂的「考證」在方法上是不科學的,在結論上也是不可信的,絕對屬於胡適先生醜詆的「猜笨謎」範疇!

我們說《紅樓夢》是以南明小朝廷為背景,以柳如是與錢謙益、陳子龍的愛情婚姻生活為主線創作的,《紅樓夢》三個字的出處,就必須與南明時代、與柳陳錢三人有直接關係。在這個範圍內果真能搜尋到「紅樓夢」三個字麼?還真的讓筆者不小心找到了??

柳如是與陳子龍在嘉興「小紅樓」同居期間,曾寫下一首記敘二人幸福感覺的詩,題目是《春日早起》:「獨起憑欄對曉風,滿溪春水小橋東。始知昨夜紅樓夢,身在桃花萬樹中。」詩的大意是,在春天的一個早晨,我一個人早早起身(她還在甜蜜的夢鄉),看見小溪的春水越過小橋流向東方,發現昨天夜裡千萬樹桃花怒放,我們就像睡在桃花叢中一樣。

陳子龍的詩意境很美,充分表達了陳柳二人同居的幸福感受。詩中出現的「紅樓夢」三個字,不僅與小說《紅樓夢》在意思上直接關聯,而且意境息息相通!我們說,這是《紅樓夢》書名的直接出處,不僅有字面意義的關聯,而且陳柳故事本身就是《紅樓夢》作品中「絳珠還淚」故事的原型!由此,我們可以毫不憂鬱地說,這才是《紅樓夢》三個字的真正來源!

2、 關於《題帕三絕》

《紅樓夢》中寶玉挨打,黛玉紅著眼睛去探望,寶玉贈送黛玉一方舊帕子表示愛情的堅定,黛玉在帕子上題寫了《題帕三絕》。且不說這三首七絕詩寫的如何,人們不僅要問:這詩是《紅樓夢》作者原創的麼?我們的紅學大師們不加考證,便寫了多少狗屁文章,讚揚曹雪芹的詩寫得如何高明。豈不知,這詩根本不是《紅樓夢》作者原創的,而是剿襲的南明時期「秦淮八艷」的詩!

看過《桃花扇》的朋友,都知道李香君與侯方域的愛情故事。清軍下江南時,李香君曾懷疑侯方域變節事敵,曾表示要和他斷絕關係,寫下一首《訣別口占》:「眼空蓄淚淚空流,苦苦相思卻為誰?自詡豪情今變節,轉眼無目更傷悲!」

回過頭來我們看黛玉的《題帕三絕》第一首詩:「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閒拋卻為誰?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二者的剿襲關係一目瞭然!李香君不可能剿襲《紅樓夢》,只能是《紅樓夢》剿襲了李香君!

我們做此考證,並非說《紅樓夢》是描寫的李香君、侯方域愛情故事。李香君與柳如是同屬南明時期名妓,《紅樓夢》雖然是以柳如是愛情故事為主線的小說,但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把同時代的李香君的詩信手拈來,寫入書中,是十分自然的事。而一百多年後的曹雪芹,卻絕沒有引用南明時期妓女詩的道理,就像今天的作家,絕不會引用一百多年前北京「八大胡同」的妓女詩,冒充自己的作品一樣!

3、 關於《菊花詩》

《紅樓夢》中姐妹們在大觀園賽詩,規模最大的一次大概要數分題做《菊花詩》了。其中寶玉做了《種菊》,湘雲做了《對菊》,黛玉做了《問菊》,其他姐妹們還做了《憶拘》、《訪菊》、《對菊》、《供拘》、《詠菊》、《畫菊》等題目。

這些姐妹們的菊花詩,是《紅樓夢》作者原創的,還是從什麼地方引用的?我們的紅學大師們,也從來沒有認真地加以考證,便異口同聲地鼓噪曹雪芹的詩才如何了不起,當大師們見了本文之後,千萬不要羞憤得無地自容!

南明時期董小宛與冒辟疆的愛情故事,紅學界諸君當不陌生。有一年秋天,冒辟疆不知從哪裡弄來一從菊花,與董小宛一起種在地裡,晚上下了一場小雨,菊花不僅成活,而且頂著霜花開放了。夫妻二人十分高興,於是各自做了一首詠菊詩。

冒辟疆的詩是:「攜鋤別圃試移來,籬畔亭前手自栽。前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竟喜戴霜開」。董小宛的和詩是:「玉手移來霜露經,一叢淺淡一叢深。數去卻無君傲世,看來唯有我知音。」

夫妻二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的朋友楊龍友,他也湊趣和了一首:「尚有秋情眾莫知,聯袂負手扣東籬。孤標傲世偕卿隱,一樣花開故故遲。」

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紅樓夢》中姐妹們的菊花詩:怡紅公子的《種菊》詩是:「攜鋤秋圃自移來,籬畔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戴霜開。」這是剿襲的冒辟疆詩!

枕霞舊友的《對菊》詩是:「別圃移來貴比金,一叢淺淡一叢深。數去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這是剿襲的董小宛詩。

瀟湘妃子的《問菊》詩是:「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這是剿襲的楊龍友的詩!

當然,《紅樓夢》作者在書中所寫的菊花詩,每首都從七言四句改造成了七言八句,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但其從董冒的菊花詩幻化而來這一點,是毫無疑義的!這組菊花詩,是《紅樓夢》作品南明背景的鐵證!

4、 關於《海棠詩》

《紅樓夢》中姐妹們第一次起詩社是詠白海棠,限韻「門盆魂痕昏」。我們可以推斷,姐妹們的這些詠海棠詩也是從南明時期柳如是的詩友那裡剿襲來的。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原詩已經失傳了,但仍然有蛛絲馬跡可循。

柳如是嫁給錢謙益前,有一次與謝三賓、程松圓等老名士聚會,大家就曾經賦《海棠詩》,有當時詩人汪豈《題湖上草》詩為證。《湖上草》是柳如是的作品集。汪豈說:「靈山湖上斗修眉,風雨西泠十首詩。卻笑松圓老居士,但叫人和海棠詞」。可見當時確實有詠海棠的十首詩。可惜的是這些詩今天都失傳了。

但應該慶幸的是,謝三賓的《一笑堂詩集》中卻僥倖保留下一首:「春歸何處最銷魂,飛絮閒庭晝掩門。幽緒只應歸燕覺,愁懷難供落花論。天涯人遠音書斷,斗室香消笑語存。無限情懷消折盡,不堪風雨又黃昏。」

我們拿《紅樓夢》中寶姐姐的詩來比較一下:「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濯苔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淡極始知花正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兩首詩不僅韻腳相同,意境相近,而且「晝掩門」等特殊用語完全是剿襲關係。由此,我們推斷《紅樓夢》中姐妹們詠白海棠的四首以「門盆魂痕昏」限韻的詩,是從「松圓老居士」與柳如是等人所做的十首海棠詩幻化而來,不是沒有根據吧?

5、 關於《紅豆曲》

《紅樓夢》中描寫寶玉與馮紫英、蔣玉函、薛蟠等人與妓女雲兒相聚時,寶玉詠了一首情深意切的《紅豆曲》:「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關於這首曲子的出處,至今紅學界所有大師們無一人考證清楚,有人說這首曲子與乾嘉年間流行的《馬頭調》相似,但《馬頭調》的流行在《紅樓夢》問世後,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紅豆又名相思豆,產於我國南方熱帶地區。王維詩說:「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偕,此物最相思。」是迄今為止最有名的詠紅豆詩。《紅樓夢》的作者是否見過紅豆,《紅樓夢》故事的主人公是否與紅豆有聯繫,是需要認真考據清楚的事情。一個根本不知紅豆為何物的人,是寫不出《紅樓夢》中那迴腸蕩氣的《紅豆曲》的!

紅豆這種植物,不僅我國北方不能生長,長江流域歷史上也沒有自然生長的,可以說,我國古代絕大多數文人,口中都說紅豆,卻未必見過紅豆。很有意思的是,筆者考證的《紅樓夢》原型人物柳如是,卻有幸親自栽種過紅豆,並與友人寫下了大量歌詠紅豆的詩詞!

柳如是與錢謙益締結「金玉良緣」後,為了繼承昔日「木石前盟」情人陳子龍的遺志,竭力慫恿錢謙益聯絡抗清力量,爭取恢復明朝江山。為了與東南海上義軍聯絡方便,他們夫妻二人從常熟城裡搬到距海很近的「芙蓉莊園」居住。「芙蓉莊園」是錢謙益繼承舅父的一處別業,雕樑畫棟之外,還有一個很漂亮的園子。

很巧的是,在「芙蓉莊園」中,居然生長著一棵百年樹齡的紅斗樹!枝繁葉茂,但從來不結果實。就在錢謙益八十大壽這一年,奇跡出現了??百年老紅豆樹綻開了滿樹繁花,居然結下了一顆紅豆,而且僅僅只結了一顆!在錢謙益壽誕之日,親友們送來了數不清的貴重禮物,但錢老先生最珍視的禮物,還是相濡以沫的妻子柳如是贈送的禮物??唯一的一顆鮮艷的紅豆!

錢謙益陶醉了,柳如是陶醉了,親友們也陶醉了!他們趁著酒興,唱和了幾十首歌詠紅豆的詩詞。柳如是在紅豆詩中,不僅歌頌了自己與錢翁深沉的愛情,也隱約表達了對昔日戀人陳子龍的深沉懷念,說自己的思緒像「青山綿綿,流水潺潺」,說自己「為伊消得人憔悴」。詩中意境,與《紅樓夢》中之《紅豆曲》完全相同。我們說,《紅樓夢》之《紅豆曲》,就是從錢柳的紅豆詩中幻化而來,不為無因吧?

6、 關於《芙蓉誄》

《紅樓夢》中最奇特的一篇文字,大概非《芙蓉誄》莫屬了。晴雯是一個丫頭,當不起如此鄭重之誄文。紅學家們都知道,《芙蓉誄》明誄晴雯,實誄黛玉。「茜紗帳下,我本無緣;黃土垅中,卿何薄命?」搞的黛玉滿腹疑惑,心中充滿了不祥之感。

但仔細想來,《紅樓夢》中的林黛玉,也當不起《芙蓉誄》文。為什麼?因為文中有「閨闈恨比長沙,巾幗慘於羽野」字樣!何謂「長沙」?就是漢朝的賈誼,為了王朝的統一,含恨死於吳楚七王之亂!什麼是「羽野」?就是大禹的父親鯀,因在天下治水的重大問題上剛直自命,被舜殛於羽山。這兩個題目太重大了,如果不是為國為民為天下冤死的仁人志士,無論如何是當不起這樣的比方的。

晴雯當不起,黛玉也當不起,但她們的生活原型卻完全當得起!我們知道,《紅樓夢》中的黛玉,生活原型是南明時期的秦淮名妓柳如是。柳如是雖然是卑賤的妓女,但確實位卑未敢忘憂國。南明小朝廷覆亡時,她勸時任禮部尚書的丈夫錢謙益自殺殉國,錢謙益不肯,托詞怕水涼,她急怒之下,自己奮身投水,由於搶救及時,方為殞命。

其後,她又一力鼓動丈夫投身反清復明軍事活動,與丈夫居住在臨海的芙蓉莊中,策應海上抗清武裝,並策劃了東南沿海與西南桂王武裝在長江會師的重大軍事計劃。她曾把自己一生積蓄的全部首飾捐獻出來,武裝抗清的「八百羅漢軍」,還曾經親自到崇明島去慰勞義軍。

柳如是最後上吊自殺了,她自殺的直接原因,是丈夫死後發生了家難,為了維護家族的利益,勇敢地死了。其實,她自殺的原因遠不止這樣簡單,更大程度上是因為各路抗清力量相繼失敗,抗清義士相繼殉國,情人陳子龍投水了,丈夫錢謙益病死了,朋友張煌言就義了,海上「娘子軍」全體戰死了,此時的她,已經了無生趣,一死是最好的歸宿。

柳如是自殺後,當時的文人寫了很多誄文,弔唁這位亂世奇女子。這些誄文中,不乏把她比喻為憂國憂民的長沙賈太傅和羽野之鯀的。柳如是生前以「芙蓉」為號,又居住在「芙蓉莊」,《紅樓夢》中的「芙蓉誄」,本來就是誄這個憂國憂民的末世奇女子的,誄文中表達的是她內心的恨,內心的憂,同長沙的賈宜,羽野的鯀去類比,這位「芙蓉」是否當得起呢?相信讀者自有公論。

7、 關於《葬花詞》

《紅樓夢》中黛玉的形象應該是一個清醇少女吧?事實也不然。請看她的代表作品《葬花詞》:「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詩中以燕喻人,難道剛剛十四五歲的黛玉,以前就曾經與人組建過「香巢」?由於「燕子無情」,導致了「人去梁空巢也傾」的愛情悲劇?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絕對的一副美人遲暮,歸依無人的悲愴情緒!須知,此時的黛玉剛進榮府不久,只有十四五歲年紀,也就像今天剛上初中的女孩子吧,何至於產生這樣一種急不可待的「紅顏老死」的恐懼啊?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奴底事備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小小的黛玉,難道會產生期盼情人「溫被」以御寒冷的念頭麼?難道會在睡夢中聽到情人在庭外所發的「悲歌」麼?難道會因為情人不至而產生「花落人亡」的感歎麼?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未若錦囊收艷骨,一堆淨土掩風流」。黛玉雖然寄人籬下,但有外祖母的寵愛,寶玉哥哥的呵護,鳳姐等人的關心,丫頭們的尊敬,無論如何也不會產生「風刀霜劍」的感覺,更不會產生潔身自好而死,勝於落入污穢溝渠的感覺。

從「葬花詞」中我們可以推測,《紅樓夢》中黛玉這個人物的原型,進入大觀園前,曾經與心愛的情人組成過一個「香巢」,後來由於「燕子無情」,結果「人去巢空」了。離開「香巢」後,過著一種漂泊無依的生活。由於社會上的黑惡勢力逼迫,使她產生一種「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感覺。由於年齡漸大,沒有歸屬,「美人遲暮」的心情越來越嚴重,以致於產生何處「淨土掩風流」的悲愴感。

《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原型究竟是誰?我勸朋友們認真閱讀一下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撰寫的《柳如是別傳》。林黛玉在《葬花詞》中表達的心情,絕對就是秦淮八艷之首柳如是在離別情人陳子龍後,漂泊在杭州西湖西溪時心境的真實寫照!

此前,柳如是曾與陳子龍在「小紅樓」構築了「香巢」,過了一段雙飛雙棲的幸福生活。後來由於陳家家庭的干預,柳如是不得以離開「小紅樓」,造成了「人去巢空」的悲劇結局,為此連續以《望江南》詞牌寫了二十首題為「人去也」的艷詞。柳如是帶著對情人的無盡思念,在江南各地淒苦漂泊,受盡了謝三賓等惡勢力「風刀霜劍」的逼迫。在西湖西溪漂泊時的柳如是,大概是二十二歲,美人遲暮的心情十分沉重,在她此時的詩詞中每每流露。《紅樓夢》中的「葬花詞」,應該是作者根據柳如是的這段人生經歷,按照柳如是在杭州時的心情創作的。

柳如是一生有很多雅號,例如「楊柳」、「蘼蕪君」、「瀟湘妃子」、「柳儒士」、「女史」、「河東君」、「美人」、「桃花」等等。多數都被《紅樓夢》作者原封不動用到了寶釵、黛玉身上。寶釵的號是「蘅蕪君」,「蘅蕪」就是「蘼蕪」;河東既是柳姓的郡望,也是薛姓的郡望。「桃花」、「瀟湘」同是黛玉與柳如是的象徵。《紅樓夢》書中,表現黛玉總是面帶潮紅,鮮艷壓倒桃花,並說黛玉病由此起。生活中的柳如是,確實是經常艷如桃花,據說妓女為了保持面部鮮艷,經常服用一種類似砒霜一類的藥品,服用時間久了,往往引起內臟的病變,而導致吐血;柳如是就是因此而「多愁善病」,在小紅樓和絳雲樓生活期間都曾經吐過血。今天的讀者往往根據現代醫學,推斷黛玉得了什麼肺結核,其實《紅樓夢》作者是根據柳如是的真實生活描寫的,他判斷黛玉的病根源在於「面如桃花」,說的是當時妓女美容方法,並非什麼肺結核。

8、 關於「閬苑仙葩」和「美玉無瑕」

《紅樓夢》故事的主線是「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這正是根據柳如是的「三角戀愛」經歷創作的。柳如是先前與幾社名士陳子龍在嘉興小紅樓中由戀愛而同居,過了一段十分幸福美滿的日子。柳如是自然是「閬苑仙葩」,是絳株仙子;陳子龍就是「美玉無瑕」,是神瑛侍者。為什麼這麼推斷,因為陳子龍確有「無瑕詞客」的別號,並曾用這個別號署名,與柳如是多次酬唱。「無瑕」就是玉,就是瑛,就是「赤瑕宮神瑛侍者」。陳柳後來無奈分手了,「心事終虛化」,但舊情不斷,兩地相思之情更加濃烈,見兩人的詩作。這種分手後的相思,不正是《紅樓夢》中的「木石前盟」麼?而柳如是在分手後所拋灑的無盡淚水,不正是《紅樓夢》中的「絳珠還淚」麼?

「金玉良緣」的故事,應該是取材於柳如是同錢謙益的婚姻生活。陳柳分手後,柳如是在「風刀霜劍」的逼迫下,無奈嫁給了江南老名士錢謙益。錢柳二人雖然年齡相差很大,但由於對知識的共同愛好,夫妻之間酬唱切磋,感情還是很好的,時人也很艷慕,譽之為「金玉良緣」。錢謙益家中正堂名為「榮木堂」,《紅樓夢》中是「榮禧堂」;錢謙益為了迎娶柳如是,特意修建了「絳雲樓」,《紅樓夢》中表現為「絳雲軒」;錢柳二人後期,曾長期生活在「紅豆莊」,莊中確實有一棵江淮一帶難得一見的紅豆樹,夫妻二人以紅豆為題做了很多詩,《紅樓夢》中的寶玉就大唱其「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這麼多的雷同之處,用偶合是不能解釋的。合理的解釋只能是,《紅樓夢》的愛情生活,取材於柳如是親身經歷的「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

9、 關於「東山雅事」

《紅樓夢》中大觀園姐妹們起「海棠社」的發起人是「帶刺的玫瑰」探春,發起的方法是由探春給姐妹們逐一發「邀請函」。書中沒有描寫探春發給別人的「邀請函」,只寫了她發給二哥寶玉的「邀請函」。

這份「邀請函」寫得很別緻,文縐縐的,總的說,是打算效仿「東山之雅事」,邀請姐妹們聚在一起作詩。姐妹們都愉快地接受了邀請,於是,「海棠社」誕生了,隨後,又陸續結了「菊花社」和「桃花社」,大觀園中的「雅事」極一時之盛。

問題來了:探春「邀請函」中提到的「東山雅事」,究竟是什麼意思?紅學界好多患了考據病的學者,考據出來一大堆「東山」的證據,但是都同《紅樓夢》本身不搭邊。中國國土可謂大矣,可稱作「東山」的地方何止成千累萬!中國歷史可謂長矣,發生在「東山」的事情大概罄竹難書。這麼漫天撒網式的考證可以休矣。

我們研究一部文學作品,單純考證「東山」兩個字恐怕不成,還必須同這兩個字的前後文字聯繫起來,綜合考慮。對探春所說的「東山雅事」,不僅要考慮「東山」這個地點,還必須考慮「雅事」這個事件。文人的「雅事」很多,琴棋書畫都是雅事,探春說的是什麼雅事呢?這一點不難搞清。因為探春是邀請姐妹們聚會作詩,是提議姐妹們結成女子詩社,所以,這個「東山雅事」必然與結社作詩有關。

經過這樣分析,這個「東山雅事」的典故就很清楚了。它既非魏晉雅事,也非漢唐雅事,同清朝的曹雪芹也不搭界,而是發生在明朝末年的一件著名「雅事」!

前面說過,明朝末年,柳如是與錢謙益結成「金玉良緣」後,錢謙益的門生故舊都趕來祝賀。錢是東林領袖,海內人望,門生故舊滿天下,並且均為飽學之士。錢柳結縭後,兩大詩人之間經常唱和,就是必然的事情了。在錢柳唱和的基礎上,錢的十一個門生故舊,紛紛附和。錢柳把這些詩彙集起來,編輯出版了一本詩集,名字就叫《東山酬和集》。

為什麼要取名《東山酬和集》呢?因為錢柳與門生故舊酬和作詩的地點就在東山。東山是常熟城東一座並不著名的土山,錢謙益的別業就在這裡,酬唱的地點就是這裡,所以詩集如此命名。《東山酬和集》在當時詩壇名聲很大,對後世詩風影響也很大,至今猶存,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到圖書館找來一讀。

《紅樓夢》中探春的請柬中說的姐妹們要倣傚「東山雅事」,就是倣傚錢柳與親朋們一起盡情酬唱的雅事,這個典用得是十分恰當的。從《紅樓夢》作者信筆使用「東山雅事」這個典故來看,作者當然應該十分熟悉錢柳之間的「金玉良緣」,再從「東山雅事」和「紅樓夢」這些典故的出處綜合考慮,《紅樓夢》中的「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是以陳楊(楊影憐,其時尚未取柳如是之名)愛情和錢柳姻緣為原型,是有可靠根據的。

10、關於「警幻仙子贊」

《紅樓夢》中那些愛情悲劇的「撮合山」是「警幻仙姑」一出場,作者就以騷體寫了一篇讚頌警幻的賦。賦雖然寫得不怎麼著,但讀後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近日翻了一下柳如是的《東山酬和集》,集前的「東山酬和賦」中寫道:「攬人間之儷傀「,「望北渚兮帝子」,「列屋兮粉黛,滿堂兮羅綺」,「乍離乍合,若信若疑」,「來朱鳥於窗前,情綢結以泮奐」,等等,不一一照錄了,朋友們可以自己找來看。這篇賦的作者是孫永祚,乃錢柳夫妻的門人。《紅樓夢》的「警幻賦」,似乎就是在此剿襲來的。這也從一個側面間接證實了林黛玉的原型就是柳如是。

再舉一例:據《陶風樓藏書畫目》記載,有一首出自河東君手筆的賦,「吐屬清妙,」「以為紅樓佳話」。賦中有云:「玉樓催促,學士英年;金谷飄零,佳人薄命。恨綿綿其無已,意鬱鬱而欲伸。」「屈子離騷,咽殘湘水。珠沉淵而有淚,花落地以無聲。千古寸心,寂然滅矣。所以多情佛子,發無限慈悲;好事神仙,做絕大遊戲。欲訂盟於今古,爰撮合夫幽明。返魂之香一燒,補天之石重煉。珠璣錯落,滿盤皆夢幻之沙;錦綺繽紛,寸木即生花之筆。」「於是花間月下,酒半茶初,偶有遐思,遂成幽契。燕斜飛而似識,月直上而無猜。喚出真真,書來咄咄。則有詞宗閨彥,羽士高僧。世有未名之人,人有未傳之作,鹹得留姓名於身後,寄衷曲於人間。」「蘇小情深,托同心於松柏;麻姑年少,感浩劫於滄桑。」「落花為美人小影,芳草乃王孫斷魂。」「塵心未盡,勿登四大禪林;綺語紛來,又是一重公案。」如果說這首賦說的就是《紅樓夢》創作,確實十分形象傳神;但柳如是不可能是《紅樓夢》作者,只能理解為《紅樓夢》創作本身,受柳如是影響絕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