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人的劣根性和周汝昌先生的紅學
說到劣根性,不能不提到封建禮教;而說到封建禮教,就不能不提到儒家。儒家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以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界。前期的儒家是作為思想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存在的,而漢武帝之後的儒家不僅是思想者、教育者,還是統治者——起碼是統治的工具!前期的儒家作為思想者的存在是很合理的——精華被廣泛利用,糟粕或被丟棄,或被昇華之後重新加以發展和運用——教育了不少的人才,也因此,產生了眾多的門派,百家爭鳴,如墨家、法家和雜家等人……由於漢武帝后的儒學成為官學,精華被抬舉,糟粕和垃圾也雞犬升天——於是,「二十四孝圖」、董仲舒的奴性哲學、天人感應理論及以後的儒家官學的、非人文的文化垃圾也神聖不可動搖——失掉了儒家作為思想者和教育者原有的活力和人性……這樣,一代又一代,這種官學思想逐漸沉澱為中國人的思維基因——好的東西,即使有壞的因素也是好的;不好的東西,即使有好的因素也是壞的!使中國人沒了大腦,沒了判斷是非好壞的能力,一切都以絕對為好的標準——怪不得賈寶玉那麼討厭作官——只要有足夠的權勢,再壞的也是好的,再好的也是壞的!——這是不是中國人的劣根性呢?那魯迅先生提到的劣根性又放在什麼位置呢?
說到魯迅先生所提的劣根性,就不能不提到《阿Q正傳》;而提到《阿Q正傳》,就不能不提阿Q精神……看他老人家的意思是:正因為中國人有了阿Q精神,中國才弱國弱民的——日本、美國、西歐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他們與阿Q精神是沒有「緣分」的——所以,他認為阿Q精神就是中國人的劣根性!而現代研究則表明,他所謂的「阿Q精神」是人適應環境的本能,中國人有,美國人、日本人、西歐人也是有的——「一味地抬舉他人,滅自己威風」的「作風」倒真有點劣根性的影子——「一味地說好,又一味地說不好!」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現代人對於儒家的看法,尤其是五四以後的作家學者,總會把儒家的兩個根本不同的發展時期扭合在一起,一根莖地罵孔子——豈知道,中國人的劣根性內質就顯露於此——延續了漢武帝及以後的統治者對待儒家文化的「傳統」……如此,也就不難理解,會把孔老二罵個體無完膚之後,再全盤端來「西老二」,一切以「洋」為好……在不倫不類地跑來走去當中,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文化是東方文化的延續,還是西方文化的嫁接,或者是二者的完美結合……
偶然讀到新浪網的《周汝昌透析紅樓十二層》,周汝昌先生說曹雪芹很反感儒教……可是,從家國思想也好,從禮法思想也好,還是從個性教育也好,曹雪芹是先秦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揚者,並沒有完全反對的意思——不知道周汝昌先生怎麼看?
另外,在《紅樓夢》中,曹雪芹之所以把大觀園的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靈感可人,就在於人物是優點和缺點的結合體。薛寶釵是曹雪芹筆下塑造的成功人物,同樣有缺點,有優點,不知道周汝昌先生怎麼就老提人家的缺點,似乎比她哥哥之類的人物還十惡不赦!——其中有沒有我所概念的劣根性在裡面作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