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一窩貪
以前我已經說過了,在大觀圓和寧榮二府中想發財是沒有多少途徑可以走的。貪污是一條路,偷竊是另一條路。
可是即便是寧榮二府的下人,他們的生活已經是常人不可企及的標準了,有一點現在外企白領的味道,他們的月錢,已經夠得上小康標準了,為什麼貪成那個樣子,是他們的品質特別有問題嗎?
NO NO NO !其實還是制度的錯。如果說家庭是社會的一個細胞,我就可以透過大觀圓看清楚為什麼清代的官場可以貪成那個樣子。
舉個例子來說,賈芸種樹。大觀圓中補種樹木這一項的開銷是200兩銀子。賈芸花在買樹上面的成本是50兩。他賄賂鳳姐的代價是價值15兩的香料。往寬裡算,他用在種樹上的總代價是100兩銀子。那他還有100兩的油水可沾,用那個時代的消費標準來看,一兩年裡已經可以保證他吃香喝辣了。十分划算是不是?但是否漏了一些東西?對,漏了賈芸的工資,還漏了對這個工程的成本核算的監督機構。
在這付出的200兩中,根本沒有算進賈芸負責這個工程應該合法所得的勞動收入。事先鳳姐也沒有和他商量定。賈芸也沒有要上報開銷的義務。所以在這個總數中既包括了承包者的利益,也包括了消費方的利益。這兩者根本是此消彼長。而消長的標準就由賈芸個人的良心決定。根本沒有人來監督。
憑心而論,賈芸貪得不怎麼多。但這種財務制度下的其他人呢?記得探春改革中提到買辦怎麼黑小姐們的脂粉錢嗎?承包這項業務的人猖狂到完全不理消費方利益的程度用次貨來充數,把全部脂粉錢中飽私囊。
很奇怪的是,賈府的當權者對財務制度中的貪污行為就是眼開眼閉,不怎麼關心無謂的浪費。賈母就是這樣,在給鳳姐湊份子過生日的時候,她就知道,那些管家的奴字號奶奶們「全是財主」,這些「財主」全天候在賈府裡伺候,他們的財產來源當然只有攀在賈府身上吸血這一條路了。
更可怕的是奴字號中的頭頭---賴大。他的實力,竟夠得上買花園洋房,替兒子買官的程度了。
還有一個特大的蠹蟲—鳳姐。可以說所有的金錢在她手裡轉了個圈,她都有利益可賺,她鑽的空子,和所有人是一樣的。也是貪污的根本原因。---缺乏嚴格的財務監督和成本核算機構。而她本人作為總經理竟十分可笑的在兼管這項業務,監守自盜,何其容易!
這下可以說到清代的貪官了。很奇怪,清代的官員俸祿是出奇的低,如果全部靠俸祿過日子,兩袖清風是免不了的。但我們都知道「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這是清代政府在不合理的公務人員收入條件下明目張膽鼓勵貪污的結果。
黃河的疏通工程,簡直就是賈芸種樹的無限放大。挖呀挖,把國庫的銀子全挖到自己的荷包裡。專造豆腐渣工程。為了掩蓋罪行,乾脆讓黃河決口,一切都沖走,再也不需要向國庫報帳,只留住滿坑滿谷的贓款。
要揭斷上下一鍋貪的根源,其實簡單得很,給公務人員合理的收入,完善財務監督和成本核算機構。但是這個在中國做起來何其的難,也難怪賈府做不到,也難怪清代做不到,現代的中國不也仍舊做不到嗎?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