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葬花探源
黛玉葬花是《紅樓夢》中一段膾炙人口的文字、其中的《葬花詩》更是令人回味無窮。然而,這段千古絕唱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呢?我們除了肯定曹雪芹的天才之外,還可以從我國豐厚的文學遺產中找到淵源。
早在明代,大才子唐寅就有過「葬花」之舉。除了《落花詩》三十首之外,唐寅還作有《一年歌》、《花下酌酒歌》、《花月吟》等,都同《葬花詩》有一定聯繫。其它如沈周、胡乾、徐渭、納蘭容若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等人的詩詞中,也都能看到《葬花詩》的一些蛛絲馬跡。這一點,俞平伯、陳邇東、陳昭諸先生多有著述,此處不再贅言。
此外,明末清初詩人杜浚作有《花塚銘》,似乎同曹雪芹構思黛玉葬花存一定的瓜葛:
余性愛瓶花,不減連林,償有概世之蓄。瓶花者,當其榮盛悅目,珍惜非常;及其衰頹,則舉而棄之地,或轉人混渠莫恤焉,不第唐突,良亦負心之一端也。余特矯共失,凡前後聚瓶花枯枝,計百有九十三枚,為一束,擇草堂東偏隙地,穿穴而埋之。銘曰:
汝菊、汝梅、妝水仙、木樨、蓮房、墜粉、海棠、垂絲、有榮必有落,骨瘥於此,其魂氣無不之,其或化為至文與真詩乎?
杜浚生於明萬曆三十九年,卒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11 ——1687年),原名紹先,字於皇,號茶村,湖北黃岡人,明諸生,後避亂居金陵,入清後隱而不仕,鮮與官吏來往,好著奇書,而以詩文為長。他的詩文集《變雅堂集》,康熙年間就有作者的自刻本。以後又有其他多種刻本,曾風行海內。其中除《花塚銘》 外.尚有《茶丘銘》,都是記述自己的種種風雅之事。現在雖然不能肯定黛玉葬花的本事就是杜浚的《花塚銘》,但是,杜浚等人的舉動無疑構成了一種特定的文化氛圍,從而對曹雪芹的創作有一定的啟發作用。或者,正是杜浚的這些言行激發了曹雪芹的創作靈感,從而正如杜浚所預料的那樣,創作出這段妙絕千古的「至文與真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