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學家新說--《紅樓夢》包含資本主義民主思想

紅學家新說--《紅樓夢》包含資本主義民主思想

紅學家新說--《紅樓夢》包含資本主義民主思想

紅樓評論

 

近日,在中國海洋大學80華誕慶典中,以文學院為主體主辦了「紅樓夢學術活動周」。海大魚山校園(原山東大學校址)上世紀五十年代曾經培養出以李希凡、藍翎這「兩個小人物」為代表的一批《紅樓夢》評論家、研究者。學校顧問、教授王蒙先生曾出版《紅樓啟示錄》等有重大影響的紅學論著,文學院現任青年教師中也有紅學專著或論文。此次活動邀請了馮其庸、李希凡、王蒙、張慶善等4位紅學名家來校,舉辦講座、展開對話和接受訪談。向我們展示了目前紅樓夢研究的一角。

    王蒙先生首先作了題為《〈紅樓夢〉中的政治》的學術報告,集中闡述了對《紅樓夢》政治思想的理解。報告指出,有關《紅樓夢》中的政治一直有一種索隱派的研究,主要是從字裡行間尋找反清復明的痕跡,但他本人更重視《紅樓夢》文本所包含的政治內蘊。王先生從政治主題、權力格局、政治人物事件三個方面闡述了對《紅樓夢》政治內容的理解。深刻的政治主題、具體的政治格局伴隨著真實細膩的政治事件,凸顯出立體的政治人物。賈母、鳳姐、探春、平兒在歸省、慶元宵、理家、抄檢等政治事件中的表現都既符合其在賈府權力格局中的具體身份,又演繹著倫理社會共通的政治遊戲規則。《紅樓夢》政治思想的深刻性主要在於它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高度結合。

李希凡先生和馮其庸先生強調他們堅持認為《紅樓夢》中包含了「資本主義民主思想」,馮先生更提出《紅樓夢》展望很多理想境界,仍有其進步性和「超前」意義。

在對話中,3位先生分別闡述了認識《紅樓夢》思想所使用的方法。馮先生堅持用歷史方法分析研究《紅樓夢》的思想,他認為一部作品的思想性質與創作這部作品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時候,中國已經不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社會,資本主義的萌芽已經在中國出現了。馮其庸先生列舉了大量《紅樓夢》裡的實例來印證自己的觀點。李先生指出,馬列主義文論認為社會有發展和變革,文學傑作的思想內容經常有變革意義,《紅樓夢》就是這樣一部傑作。王蒙先生則認為不僅可以從發展變革角度認識《紅樓夢》的思想,也可關注《紅樓夢》與前代作品之間(尤其是一流的、原創性作品之間)精神境界的相通之處。

馮其庸、李希凡、王蒙3位先生分別接受了學術訪談,就紅學在上個世紀的成績和本世紀的發展動態等問題表達了個人觀點。3位先生都認為建國後《紅樓夢》研究形成歷史研究和文學研究並重的格局,保證了紅學的發展和繁榮,這是上個世紀紅學最重要的功績之一。馮先生和李先生肯定當前紅學多元共存的局面,但反對所謂的「新索隱派」,堅持紅學應該多元,但不應該鼓勵學術方法觀念的倒退,不應鼓勵走回頭路。王蒙先生則幽默地表示《紅樓夢》有高度的「耐方法論」特徵,經得起折騰。3位先生都認為《紅樓夢》研究還是會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但同時應服務於研究的終極目標,即準確地認識《紅樓夢》。任何有價值的研究都應對認識《紅樓夢》有益。馮先生指出,再過若干年,現在的名家們作古和其影響也逐漸消退時,對紅學史的研究應能做到公正客觀,相關研究也會成為熱點。

張慶善先生則以《〈紅樓夢〉與紅學》為題作了學術報告。張先生的學術報告重點分析了《紅樓夢》的文本特徵和紅學的發展格局。他認為,《紅樓夢》研究的文獻、文本、文化3個層次分別以《紅樓夢》的形成過程、藝術特點和文化內涵為依據,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上個世紀,3個層次的研究先後代表了學西(胡適等為代表的新紅學)、學蘇和本土化的學術思潮;這個世紀,有為的紅學家應將文獻、文本、文化研究相融通,而所謂的融通,本質上是將學西和本土化相結合和提升,實現紅學的突破和現代轉化。

馮其庸、李希凡、王蒙3位先生希望新世紀紅學既多元,又要符合學術規範,要對準確認識《紅樓夢》有益,尤其應注意選擇正確的學術方法,不能走回頭路。張慶善先生強調在新世紀文獻研究、文本研究、文化研究應「三文」融通,應追求學西和本土化基礎上的《紅樓夢》研究的現代轉化。這些看法對《紅樓夢》研究的規範化和現代化都將發揮指導性作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