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的混沌

結構的混沌

結構的混沌

王蒙活說紅樓夢

結構的混沌

   

從結構上看《紅樓構》沒有結尾,後四十回這樁公案一直爭論至今,比較公認的一點是後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寫的。有的說曹雪芹沒有寫完,有的說寫完後佚散丟掉了,有的說是高鶚的續作,有的說是程偉元的續作,也有人說是高鶚在原稿基礎上的續作,在美國有人通過電腦對《紅樓夢》進行檢索,考證後四十回與前八十回的關係。更有考證家們指出後四十回不符合作者在前八十回已經透露的發展走向,前邊說「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後邊卻來了個「蘭桂齊芳」「家道復初」。前邊說王熙鳳「一從二令三人木」,「人木」即「休」字,暗示王熙鳳最後的結局是被休掉,開除「妻籍」,後邊沒有這樣反映出來而是病死了。前邊說探春遠嫁,後邊寫的是遠嫁後又回來了。這方面的學問我知之甚少,不做更多的列舉了,總之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比較,後四十回不如前八十回精彩這是事實。

《紅樓夢》的結構一反中國古典小說的傳統。古典小說重視因果關係,注重時間的順序,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能理得很清楚,是一種線性的結構。拿《水滸傳》來說,一百零八好漢怎麼上的梁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情況,都能說得很清楚,有的是陷在某一官司裡,有的是受朋友的牽連,有的是受贓官豪門的迫害,最後都上了梁山。善惡報應,獎善懲惡的因果關係就更清楚。比如在《三國演義》中寫一個貴族、軍閥失敗,必然要寫清楚他失敗的原因,要麼剛愎自用,要麼不講政策,打擊面過寬,不善於用賢人,聽信讒言。寫打了勝仗,因為他的指揮高人一籌,採取了敵人意想不到的軍事手段,偷襲、詐降、火攻等等,我們都能講出這一個情節與那一個情節的關係。但《紅樓夢》很難說。如劉姥姥逛大觀園,你講不出許多關係,沒有它《紅樓夢》仍然存在,當然有與無效果是不一樣的。劉姥姥是很有社會經驗的一個農民老太太,她獲得了一次殊榮,逛了一趟大觀園,也出了一通洋相,發表了許多感受,更體現出大觀園非凡的景象。一位著名學者、教授認為劉姥姥進大觀園能過上一至二日豪華的生活,受到優厚的款待是不可能的,無論如何大觀園是不能如此接待這樣一個窮老婆子的。我個人感覺這個情節確實像虛構的,帶有偶然性、戲劇性,也可從全書中獨立出來而不影響全局,然而沒有它也會帶來一些欠缺。

《紅樓夢》許多地方都可獨立成章,它可以被切割,這有點像黃金的性質,具有可切割性。《紅樓夢》的某些地方也給人以重複之感,吃完了又吃,喝完了又喝,吵完一次架又吵一次架。它的這種似松又緊,既獨立又聯貫的結構使它呈現出許多與其他小說不同的現象。書中許多人物作者喜歡捉對來寫,不是單純地寫一個人。賈寶玉有一塊玉,薛寶釵立即有一個金鎖,寶玉對金鎖。賈寶玉的寶玉是叼在嘴裡生而有之,薛寶釵的金鎖是癩頭和尚送的。史湘雲有個麒麟,張道士那兒又有個麒麟。有了薛寶釵還有薛寶琴,有了賈寶玉還有甄寶玉,甄寶玉寫得並不怎麼樣,但它反映了作者的一種心思。寶釵與薛蟠,兄妹倆是那樣的不同,寶釵是那麼聰明、賢惠、含蓄,而薛蟠卻粗魯、下作,是呆霸王,但他總比賈珍、賈蓉那些人要好一點兒,人呆了容易被別人原諒,傻壞傻壞就稍微可愛一點兒了,又精又壞更令人厭惡。黛玉與寶釵是一個對照,黛玉與晴雯也是。

舊紅學中有影子說,晴雯是黛玉的影子,襲人是寶釵的影子。她們的性格類型大致差不多。襲人是比較討厭的,她自己和寶玉亂七八糟,卻跑到王夫人那裡去匯報:要注意了!要警惕了!寶玉越來越大,整天和女孩子們混在一起很危險!比較討厭。至於寶釵是不是像有些同志分析的那麼壞,我還沒有完全看出來。薛寶釵很會保護自己,不露聲色,心眼很多,她是不是有意這麼做的呢?現在有一種說法,薛寶釵進賈府,不可能一來就能做二奶奶,因此她就要搞公關,拉選票,取得上邊的支持,一步步去達到她的目的,這從書上並沒有能看出來,看不出來就更厲害!她對賈寶玉很嚴肅,最後她對寶二奶奶的位置穩操勝券。

這樣,《紅樓夢》的人物之間就呈現出一種非常有趣的、也是模模糊糊的不清不楚的映比關係。這方面的例子可以舉出很多,賈政和他的哥幾個的關係,寶玉的幾個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性格各異,涇渭分明。寶玉的幾個丫頭也如是,襲人、麝月、五兒、芳官也成一種映比的關係。芳官更帶有孩子氣,給賈寶玉過完生日之後幾個人喝得酩酊大醉,她躺在寶玉的身上就睡著了。芳官是演員,唱戲的,所以又給她起了一個男人的名字——耶律匈奴,還給她起了一個法國名字——金星玻璃,一身三任:芳官,女,演員;耶律匈奴,男,少數民族;金星玻璃,法國人。這也反映了女孩子們生活的寂寞,她們當中不能有個小子裹在裡面,而人類生活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需要兩性,不能光是男的,也不能全是女的,就由芳官充當一下男性好了,讓她穿上男人的服裝,穿上少數民族的服裝,這從心理學上可以解釋的。這是人物之間的對比。故事之間也有對比,同樣吟詩,有吟海棠的詩,有吟螃蟹的詩,有吟梅花的詩。《紅樓夢》的這些特點增加了它的魅力,包括後四十回的疑案不僅沒有絲毫減少,而是愈發增添了它的魅力,就像大自然的魅力、生命的魅力一樣,知其發生、發展,尚不知結束。甚至作者曹雪芹本人也是一個謎。

以上所說的《紅樓夢》在各方面呈現出的混沌現象說明了什麼?我認為這是一個偉大的小說家在他的人生經驗裡在他的藝術世界裡的迷失。因為他的經驗太豐富了,他的體會太豐富了,他寫了那麼多人,那麼多事,他走失在自己的人生經驗裡,走失在自己的藝術世界裡。他的藝術世界就像一個海一樣,就像一個森林一樣,誰走進去都要迷失。

古今中外有許多偉大作家,有些作家著作要比曹雪芹多得多,比如說托爾斯泰、巴爾扎克,托爾斯泰的筆調顯得非常親切非常細緻,一次舞會就可以寫好幾章,人物的肖像寫得十分細膩,但最後事情本身總是很清楚的,沒有太多的迷失感;巴爾扎克寫的人物也很多,要從頭到尾看一遍也是十分疲勞的,他的筆像外科醫生的解剖刀一樣解剖每一個人的心靈,解剖每一個人與其他人的利害關係。曹雪芹其實沒有那麼細膩地去寫每一個人,比如說林黛玉長得什麼樣?也就那麼幾句話;他經常用四字一句的熟語套語,簡練地寫了許多人和事,既有實際經驗也有虛構。

讀者閱讀《紅樓夢》的時候也常常有一種迷失感,迷失在它的藝術世界裡。迷失以後做出的每一個判斷都可能是正確的,但有些個解釋又永遠不能得到滿足的。曹雪芹自己說他的小說大體旨在談情,但無傷風敗俗之意,也無干預時政犯忌的地方。說它是一部愛情小說,說它是生活的百科全書,說它是生活小說,說它的「色空」觀念都不能說錯。蔡元培先生堅信《紅樓夢》是反滿的,字裡行間充滿著反滿。這種迷失現象是其他作品所沒有的,我們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這些說法,不管是同意還是不同意,這些說法都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們說《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書,因為它十分豐富;又是一部混沌的書,因為作者迷失在他的人生經驗裡,迷失在他的藝術世界裡。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