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的園林藝術

大觀園的園林藝術

大觀園的園林藝術

紅學研究

《 紅樓夢》 是一部古典義學中的傑出的長篇小說,它不僅是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而且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有著重要的位置。

二百年來《 紅樓夢》 一直是人們熱愛喜讀的長篇小說。它之所以受到人們熱愛喜讀的原因,是由於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它以描寫賈家及其親戚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過程,揭露封建統治階級生活的奢侈腐朽及封建制度的黑暗罪惡,指出封建制度必然滅亡的歷史命運;它以描寫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悲劇,塑造了封建社會兩個倔強青年堅持反抗封建社會的壓迫和傳統禮教的束縛的典型,顯示他們渴望自由和幸福人生的理想。在另一方面,《紅樓夢》 還反映了清王朝興盛時期生產力的水平和文化藝術的情況,可以作為研究這方面問題的借鑒。

《 紅樓夢》 書中,經緯縱橫,包羅萬象。對於文藝、醫藥、工藝、繪畫、造園、建築等都有反映。最突出的是作者曹雪芹塑造大觀園的園林藝術形象,那樣具體精細,瑰麗動人,正像一幅美麗的園林建築圖案。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國十八世紀上半期的園林建築的典型。有關我國古典園林建築的傳統乎法和規律,也有一定的反映。看過《紅樓夢》 的人,對於大觀園都感興趣,無不喜愛。大觀園的園林藝術形象,已經成為人們理想的園林藝術形象了。清末一般造園的官僚、富商、地主把大觀園當成藍本來參考的,不在少數。《紅樓夢》 反映園林建築藝術部分對於過去造園起的作用,不下於《 園冶》 一書 。

頤和園內知春亭是1888 年後修建的,在修建以前,那裡未聞有過建築。知春亭建在那裡作為進園觀景點的作用,與大觀園的沁芳亭大致相似。北京故宮長春宮內院牆壁四周都有多幅以大觀園為背景的《紅樓夢》 人物故事的壁畫,現在尚存,可以看到。據說那拉氏很欣賞這些壁畫,因此沒想當時負責修復頤和園的人為取得那拉氏的歡心,可能也參考過大觀園的園林建築佈置的手法。頤和園內知春亭的修建,作為進園後的主要觀景點就有人觀園沁芳。俗對園景觀賞起的作用的意味。頤和園有藕香榭建築,大觀園也有,雖然兩個建築形式不一樣,但其題名寓意是相同的。

我們從阿英編的《 紅樓夢》 版畫集中,看到大多數的版畫都是以大觀園為背景,這都是勞動人民把自己喜愛的題材製作出來供給人們欣賞的,當然這不過是民間流傳的版畫一部分,但已能說明人們一向是喜愛《紅樓夢》 大觀園的。

正因為大觀園得到人民的喜愛,深人人心,所以「大觀園」這一名詞也成為人們樂於借用的專門名詞了。民間常把內中有多種娛樂設備供給人們遊玩的場所取名「大觀園」,如現在過春節時把臨時組成供人們遊玩的遊戲場所取名叫「大觀園」,就是一例。的確,人們一看到「大觀園」這個名詞,好像就很熟悉親切,就知道裡面花樣很多,是一個好玩的遊戲場所,也不知不覺會受它吸引了。

大觀園是賈家的私園,是封建社會的貴族、官僚、地主遊覽、娛樂、賞玩的場所,為他們的奢侈荒淫腐朽的生活服務。大觀園既然為這些人服務,園林建築規劃,就不能不是按照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來佈置處理,以滿足封建社會貴族、官僚、地主的奢侈荒淫腐朽的生活,這無疑是大觀園的糟粕。但另一方面它又反映我國古典園林建築的傳統手法和規律,還有一些能夠作為我們園林建築研究的參考和規劃的惜鑒,這是它的精華。試把頤和園和大觀園來比較:它們都是我國古典園林建築的遺產,其區別在於一是園林建築的實物,一是用文學語言反映出來的園林建築口頤和園是皇家御苑,是為封建最高統治者服務。解放後到了人民手裡,成為人民遊覽欣賞的勝地,為人民所喜愛,仍然能夠很好地為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務。大觀園由於是文學語言反映出來的園林建築,不能為人民物質生活服務,但能夠為人民精神生活服務。如果我們把它們作為文化遺產來看,都是我國過去的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勞動成果,是很寶貴的。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看大觀園只是為封建社會的貴族、官僚、地主服務的私家園林,認為全是糟粕,一概否定;它反映我國古典園林建築的傳統手法和規律方面,也有一些精華。我們應該研究它,「剔除其封建性的糟柏,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批判吸收,古為今用。

本文為此試圖根據《 紅樓夢》 書上的描寫來看大觀園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古典園林建築,它反映我國的園林藝術在哪裡,予以分析批判,分出精華糟粕。作者限於水平,不夠深人,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一)大觀園在哪裡?

大觀園在哪裡?這是人們常常提出來的問題。

過去舊紅學家曾經想為人們解答這個問題,做了一些工作。他們認為曹雪芹塑造大觀園的形象,那樣精細具體,決不是空中樓閣,必有園林實物作為他寫作的對象。既是園林,就不會蕩然無存,而是可以找得到的。因此他們想到北京和南京兩地都與曹雪芹的生活有密切的關係,若在這兩地的唱有名園或其遺跡中去找尋,是可以發現的。北京和南京確有人去找過。有人說南京的隨園是大觀園的實物。我們知道清人繪的《戴酒訪隨園圖》 1 是一幅寫實作品,但從那圖上看,圖上畫的園林,有山有水也有建築;園的軸線上是一座樓房,高三層.樓前水池環繞,有堤有橋,池邊岸上分建亭榭;樓後是走廊復道分隔成的幾個小院,各有正房,氣魄很小,沒有大觀園的規模,也看不出一點象大觀園的地方。有人說北京城內西北角上恭上府內後花園是大觀園的實物。這一說由於花園在恭王府後,恭王府側又毗連另一王府,與《紅樓夢》 書上所說大觀園在寧榮二府之後,正為相符,因此得到很多人同意。

1962年吳柳同志特親自到那一地區作過調查訪問 ,並巳寫了《 京華何處大觀園》 一文(見1962 年4 月29 日《 文匯報》 ),認為恭王府內後花園可能就是大觀園。前面兩個王府,可能就是寧榮二府。並附有平面圖說,說明園內西北角上有泉水流人,沿著東牆下面一直通往東南角,轉向正西,與《紅樓夢》 所寫全同,還說園內有兒處舊房院落遺跡象瀟湘館的景色,怡紅院的遺址,李紈的住處等等。

北京恭王府後花園是不是大觀園的實物呢?我們只要把《紅樓夢》 書上關於大觀園的描寫情節,略為核對一下,就易明白了。大觀園的水源是利用寧府後院會芳園北牆角引來的活水,由於會芳園是大觀園東部組成部分,因此水源是在大觀園的東北角上;這水的流向是從東北凹裡引至西南上再流到東面怡紅院附近,可以看出大觀園的水源流向與恭王府後花園的水源流向是完全相反的。從大觀園的規模來看:大觀園進門一帶的翠障假山,使人感覺「好山,好山」,氣魄就不小。園內主要建築有殿堂樓閣、佛寺尼庵、庭院館莊等,還有亭、榭、長廊穿插其間,規模宏大不下於北京的皇家御苑,恭王府後花園的規模是遠遠不能相比的。大觀園中軸線上的建築是省親別墅,恭王府後花園內就沒有這樣的建築。園內有幾處舊院遺跡,說是象怡紅院、瀟湘館、李紈住宅等建築,這些建築不僅看不出來象《紅樓夢》 書上所描寫的那樣,而且它們相互的連繫更是毫無相同之處。大觀園內的建築有「水磨磚牆、清瓦花堵」, 「有清涼瓦捨連著卷棚的廳側房」,大門屋蓋是筒瓦泥鰍脊,都像江南的建築風格,不像北方的形式。再看大觀園內的花草樹木,都是江南園林中的景物。如園中室外種有梅花及桂花,並有幾處種芭蕉。這都是江南園林室外常種的花木,北方的梅花桂花,都作盆景,冬日太冷,不宜種在室外,芭蕉可以種在室外,但其成長遠不如在南方園林中所見。由此看來,大觀園的規模佈局頗像北京的皇家御苑,而園內的建築風格和花木的種類,卻南多而北少。北京恭王府後花園絕不是大觀園的實物,是無可疑惑的。舊紅學家企圖在北京和南京兩地去找尋大觀園的實物,都是徒勞的。但隨園和恭王府後花園是否與曹雪芹生活有關,曹雪芹生前是否遊覽過這兩園,曹雪芹寫《紅樓夢》 大觀園時,這兩園是否給予了一定的影響,還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曹雪芹出生和生活那一段時間(1715 一1763 )正當清上朝興盛時期,我國園林建築的發展正到高峰。在北方的皇家御苑如熱河行宮避暑山莊和北京西郊的清漪園、靜宜園、圓明園、暢春園,都是先後在那一時期建築起來的;同時在江南揚州、蘇州、南京、杭州等地的官僚、富商、地主也在大造園林,極一時之盛,為數甚多,數以百計。曹雪芹十二歲以前生氏在南方,過著極其富庶繁華的生活。在他幼年當然遊覽欣賞過不少江南的名園。十三歲後,因家被抄,移住北京,生活有一定的改變。一說他到北京枯,詳情不知.一說1735 年弘厲繼位,政治改變,他家又曾復興一下。從後一說看來,那麼他二十歲後還有一段時間生活是好的。他的生活既然有一度轉好,雖不如南方,而由於舊有的社會關係,他在北京還是會有一定的社會活動,北京封建貴族官僚的私家園林,他是有接觸、遊覽、欣賞的機會。歲月日久,耳聞目叱,使他對當時北京的私家園林具有一定的熟悉,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曹雪芹對於南方的園林建築印象是深刻的,對於北方的也有一定的熟悉瞭解。

文學藝術形象是客觀現實的反映,沒有客觀現實,就沒有文學藝術的形象。文學藝術形象反映客觀現實是文學藝術家以客觀現實為基礎的創造,是他頭腦裡的藝術形象的反映。正如毛主席說;「作為觀念形態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2由此可知,大觀園是文學語言反映現實的古典園林建築,是作者曹雪芹在生活實踐中感知吸收當時的一般園林建築的素材,經過分析,綜合,加工改造,創造出來的園林建築藝術形象,運用文學語言反映出來的,但不是反映某一個具體的古典園林建築。大觀園應比客觀現實的具體園林建築更美,史典型、更理想。因此大觀園雖是文學語言反映的古典園林建築,它卻具有高度的藝術魅力,比一般現實的私家園林,更加吸引人們欣賞,更加使人們喜愛。毛主席說:「人類的社會生活雖是文學藝術的唯一源泉,雖是較之後者有不可比擬的生動豐富的內容,但是人民還是不滿足於前者而要求後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雖然兩者都是美,但是文藝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生活卻可以而且應該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普遍性。」3 園林建築雖不是生活本身,而是為人們的生活服務。毛主席說的真理是指文學藝術反映人類社會生活而言,但對於文學語言反映的古典園林建築,司樣是適用 的。

正因為大觀園是文學語言反映的古典園林建築,是曹雪芹的創造,來源於當時客觀現實的園林建築而又有別於當時客觀現實的園林建築,所以我們要在現存的古典園林建築實物或遺跡中去找出和大觀園一模一樣的,是找不到約,但是可以找到似是而非又像又不像大觀園的園林建築,卻是很多的,就像施耐庵在《水滸》 中描寫的勇敢而又魯莽的李逵人物那樣,在現實中確是有過這樣的形象,但要找到這樣具體一模一樣的人物,同樣也是不可能的。

(二)大觀園形象的想像

《 紅樓夢》 大觀園全圖,過去有人繪出印行過,亭台樓閣,畫得很精細,也有一定的想像,但多以意為之,不能正確反映大觀園的形象。如上海同文版石印本《大觀園全圖》,是以人物為主園林建築為背景繪出的,沒有考慮到園裡建築的關係。又如上海廣百宋齋鉛印本《 增評補圖石頭記》 的大觀園總圖,雖然考慮了一些建築與建築的關係,比較深入,但細看起來,仍與書上所描寫的不符,圖上的櫳翠庵靠近大門的右邊,不合書上的描寫,圖上大門三間,又不符書上的「正l門五間」,顯然均是以意為之。

《 紅樓夢》書上反映大觀園的形象是很具體的,但不是一下就反映出來,而是在書中各章回裡前前後後交錯地鍛寫,我們要把書中描寫不同的人物在大觀園中生活的活動和他們所看到大觀園園景的片段結合起來,綜合分析,研究,想像,才能得出大觀園的正確形象。單根據一二章的描寫,是很難看出大觀園整個形象的。

( 1 )園地位置:大觀園園地是賈宅基地的一部分。《 紅樓夢》 第十六回(以後簡稱第……回)說:「拆寧府會芳園的牆垣樓閣,直接入榮府東大院中。榮府東邊所有下人一帶群房已盡拆去。」由此可知大觀園園地是寧府的會芳園加上榮府的東大院拆去舊房的基地拼合而成。因為寧榮二府同在街北,寧府在東,榮府在西,中隔一私巷,並非官道.故兩府讓出來的地面,能夠含成一塊作為造園使用的基地。第二回裡賈雨村和冷子興談話中曾提到賈家花園的位置:「……就是後邊一帶花園裡,樹木山石,也都還有蔥蔚洇潤之氣……。」這裡所說的花園,可能是指會芳園。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想像。大觀園位置是在寧榮二府後邊,介於兩府之間。

( 2 )園地大小;園地有多少大呢?據書中人物賈蓉說:「一從東邊一帶,接著東府裡花園起,至西北,丈量了,一共三里半大,可以蓋造省親別院了…… 」。」我國舊日量地叫「步畝圈丈」,上面所說的三里半可能是指園地四周邊一眨。那時計長度的「裡」,要比現在市裡大一些。我們姑且用現在的市里長度來折合,三里半節裡正等於1750 米。大觀園基地既是寧榮二府各劃一塊地基組成的,園的地形可能不會是太狹長的長方形,假定它的形狀接近於正方形也是有可能的。儘管長方形的周圍有1750 米長,但而積的大小是隨著長方形的寬窄來變,愈接近於正方形,面積愈大。我們不妨假定大觀園的地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狹長的長方形,而是一個接近於正方形的形狀。因此姑且一其休地假定大觀園園地東西長47 石米,南北長400 米,由此得出園地面積是190 ,。00 平方米,約合285 市畝,比北京北海靜心齋面積大24 . 6 倍,相當於北京中山公園而積的89 % ,作為私園看,是很大了。

( 3 )園林山水:大觀園的修建,雖然利用了會芳園原有的一些山石花木,但整個的疊山鑿池,種花栽樹,以及架橋修房,都是重新修造起來的。園內的山,有大山,也有小山,一般是反映了我國園林疊石成山的傳統手法,即小山用石,大山用土,石山並非全全石,兼用薄土以植樹生籐,土山亦非全土,有時也用石塊穩土或作點景。

大觀園大門內的翠嶂,「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獸,縱橫拱立,賞面苔蘚斑駁,或籐蘿掩映」,顯然是山石造成的景象。山上苔蘚,可以附石生長,而籐蘿則不能不借石隙中的薄土生根,可見石山上還是用了一點泥土。

從瀟湘館向稻香村前進,先見青山;這青山山脈可能是逶迤北去經過稻香村屋後,形成茅屋土牆隱在口隈中的形勢及村前山坡菜地的局面。這一帶的山,只有土築,才能把山野農家的天然風景體現得逼真,如用石疊,所成形狀,即使並不玲瓏剔透,也不會像土山那樣來得自然。

芭蕉塢花漵一帶,水出石洞,蘿薜倒垂,如再前進,就要「攀籐撫樹」,經過山上盤道。這是山水風景,主要依靠山石的構成,才能有巉巖幽壑,水出於石洞的風景。由此可知,這一帶的假山是疊石為主。

從遠處遙望省親別墅,只見樓閣隱於山坳樹秒之間,山較屋高,顯然是一脈大山隱在樓閣之後,形成主要建築群組的背景.西走蘅蕪院,造成院牆跨山而築;東走沁芳閘,似斷如續,形成山隱佛寺。這一山脈,橫亙大觀園的北邊,對園內主景起著很大的作用。

從沁芳閘過來不遠,便是以山景勝的風景區。山下有深幽的石洞,能容人出人。這是土石並用的大山,下用石疊,上覆泥土,再點一些石塊。既是山景區,山形各態如:秀嶂,峭壁,愧巖,丘壑,岡巒等形象,必然反映一些。

蘅蕪院入門即是「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四面群繞各式石塊」。這裡的假山 , 既有玲瓏山石,又有各式石塊,可能是象揚州何園內的假山那樣,由黃石湖石合疊而成。

至於其它院落內或「點襯幾塊山石」,或「略略有幾點山石,種著芭蕉」,這些石料,純作觀賞用,可能和一般園林常見的那樣用湖石點景,取其峭然突出玲瓏可觀。

大觀園的水,有源有流。原來寧府會芳園的北牆腳下引來的一股活水,即是大觀園的水源,大觀園就在這水源處築閘蓄水,管制流量,並題名為沁芳聞。賈珍在怡紅院後,轉過花障,看見清溪遙指道:「原從那閘起流至那洞口,從東北山凹裡引到那村莊裡,又開一道岔口,引至西南上,共總流到這裡,仍舊合在一處,從那牆下出去。」從這句話中,可以約知大觀園主要水流所經過的路線。

由此可見大觀園內沁芳溪流所經,幾遍全園,對於園內各地用水的供應,和雨水的排瀉,都起著主要作用,在另一方面,利用流水所經,結合地形,加以處理,造成多種多樣的景致,為園景生色不少。水流的景致:有的「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瀉子石隙之下沙。水清躍石,點綴園景更清幽;有的「青溪瀉玉,石蹬穿雲」,人有水聲睜縱,如聞琴聲之感;有的「潺潺出於石洞」,好像水源深奧,別有幽壑,有的「落花浮水,水愈清溜,溶溶蕩蕩,曲折縈紆」,正是桃花園的溪流再現;水在閘前,則如晶簾一般奔入,宛如瀑布,銀煉倒懸;水引入院內,則開溝尺許,繞階盤林,豐富了院景。

園內有各種池沼,有的水面開闊,有的窄小,但不孤立,各池相通,或大小池相聯,或分離而通以溝渠。如沁芳橋即是跨池建築,適在大小池沼相聯的狹處;滴翠亭所在的池沼,獨在瀟湘館附近,僅有溪流與大池聯繫。芭蕉塢後山的水池,垂柳夾岸,桃杏遮天,更是風景幽美,有世外桃源的象徵。迎春住的紫菱洲,惜春住的寥風軒,從匾題寫景看,似均靠近池邊。怡紅院前,「怡紅快綠」,松下鶴舞,院後石粱臥波,池清見魚,前後呼應,各有佳景成趣。

為了使廣闊的水面曲折多景,我國園林藝術處理的傳統手法是:或在中央起島嶼,或跨水築長堤,或築岔堵港塢。大觀園處理廣闊的水面,也正是這樣,大池邊沿有柳葉諸,若葉洛,芭蕉塢及柳堤等景致;因為沒有島嶼,故把亭榭建在池中,成為島亭。如藕香榭,滴翠亭,作為水上風景的點綴,看起來與島嶼上建亭有異曲同工之妙。

( 4 )園林建築:書中推寫的大觀園內的建築,類型甚多,不比皇家御苑少。建築可分為群組和個體兩類,群組主要建築是由遊廊、廳堂或樓閣、殿堂組成的院落,與周圍的環境結合,自成一個風景小區。如省親別墅、怡紅院、瀟湘館、蘅蕪院、稻香村、秋爽書齋、綴景樓(紫菱洲)、蓼風軒及佛寺尼庵等,個體建築有亭、榭、堂、館、廊、塢、花架及橋樑等,分建於山水林木之間,作為風景小區的點景及賞景處。各建築的位置和相互的關係,從《紅樓夢》 前後各章回有關建築的敘述中可得其大要。

大觀園完成後,賈政入園查勘遊覽,從大門走到省親別墅,「才游了十之五六」, 據此我們似可以把游程和覽景結合起來看。賈政游大觀園是從翠嶂的一邊游進,再從翠嶂另一邊出來,正是偏覽園景一周,亦即是走完了園內主要風景線的全線總長。從大門到省親別墅,才游了十分之五六,亦即是說走完了主要風景全線總長的十分之五六。因此,省親別墅所在地不是主要風景線上的中點;它坐北朝南,位在園地北邊,與園地南邊的大門遙對。由於沁芳溪是會芳園北牆腳下所引進的活水,應在大觀園的東北邊上,因此為管制這股活水使它為大觀園服務而修建的沁芳閘也應在園的東北邊上。由此可知:省親別墅的左邊,是大觀園園地的東部,右邊是它的西部。賈政遊園,開始從曲徑通幽到省親別墅,這一邊是園的西部,後從省親別墅經沁芳閘到怡紅院,再經翠嶂出來,這是園的東部。

大觀園基地在寧榮二府後部,介於兩府之間,南邊有兩府之間的夾道。園的大門位置如果要便於兩府出入而又能直通外街,那麼放在正對夾道處的可能性最大。第七十一回說賈母八十大慶在園內大宴賓客,安南太妃要走,賈母「送至園門,坐轎而去」,這正說明了大門位置是正對夾道,因為出了園門,經過夾道,即可以與外街相通,故賈母送貴賓到了園門,就不前進了。

由於大觀園正門外向夾道與街相通,故其形式不得不堂皇大觀,「正門五間」,左右各有便門一道,略似頤和園大門的格局。但其外形,「上面筒瓦泥鰍脊,那門欄窗隔,俱是細雕時新花樣,並無朱粉塗飾,一色水磨群牆;下面白石台階,鑿成西番蓮花樣」,近似江南建築風格,不像頤和園那樣,筒瓦卷棚,菱花檻窗,朱漆彩畫,金碧輝煌。大門兩邊圍牆是雪白粉牆,下砌虎皮石牆角,甚為淡雅,「不落富麗俗套」。

大觀園除南面有正門外,大門兩邊有側門,東西院牆均有角門,東通寧府,西通榮府,為平時兩府進園通道。後門在北邊,有房五間,園內專用廚房,即設在那裡。

大觀園內的建築位置和它們之間的聯繫,反映在賈政遊園的路線上。上面已說過賈政遊園是先從園的西部開始,到省親別墅,然後再從別墅遊園的東部,直到走出翠嶂,因此按照他遊園經過的建築先後,我們大致可以知道這些建築相互的關係和其位置了。位在大觀園西部的建築是:瀟湘館、稻香村、牡丹亭、芍葯圃、薔薇院、芭蕉塢、蘅蕪院等建築,均在省親別墅的右邊,位在大觀園東部為建築是:佛廟、尼庵、長廊、怡紅院等建築,均在省親別墅的左邊。但是探春住的秋爽書齋、惜春住的蓼風軒、迎春住的綴錦樓和其他的卒榭等建築都在賈政遊園路線之外,其位置應在何處呢?

據七十四回說李紈與惜春是緊鄰,又和探春相近,稻香村是李紈所住,因知蓼風軒,與稻香村緊鄰,秋爽書齋與稻香村相近。再按鳳姐抄檢大觀園的先後次序是先黛玉,次探春、李紈,再次惜春,最後迎春,由此可知秋爽書齋似在稻香村之南,蓼風軒似在稻香村之北,綴錦樓似在蓼風軒與蘅蕪院之間。從蘅蕪院走不多遠,就是省親別墅,當中距離不大,可能不會另有院落。

綴錦樓與綴錦閣名似相同實為兩個不同的建築。綴錦閣是省親別墅建築群的組成部分,在大觀園的東邊,迎春不可能一個人孤零零的住在這樣大群建築組成的別墅中的一個樓閣裡。第四十回說李紈「站在大觀樓下,往上看著,命人上去開了綴錦閣」,可見閣門是鎖著,沒有人住。鳳姐因為賈母要在那裡和劉姥姥一起吃酒,事先帶著人在那樓下安放傢俱,把屋裡擺得整整齊齊的,好像沒有人在那裡住,是臨時才去收拾起來的樣子。可見迎春是不住在那裡的。第三十七問秋爽書齋偶結海棠社,寶玉和他姊妹們各取別號,寶釵因迎春住在紫菱洲,就叫迎春名「菱洲」,大概紫菱洲就是綴錦樓所在地,是迎春住所,近邊有長著紫菱的池沼。

惜春住在蓼風軒,第五十回說:賈母從蘆雪庭到惜春那裡去,「過了藕香榭,穿入一條夾道,東西兩邊皆是過街門,門樓上裡外都嵌著石頭匾」。穿過西門,「來至堂中,進了向南的正門」,從裡面遊廊過去,便是惜春臥房,廈簷下掛著暖香塢的匾。由此可見蓼風軒院落,進人大門,有遊廊直接正房。院牆外是山地形成的夾道,東西兩頭,各有門樓一座。因門樓上裡外都嵌有石匾,故門樓下層不得不是磚石砌成,上面再造摟令。這種形式和頤和園的「赤城霞起」建築有些相似,是園林山地夾道中點景建築的傳統處理。

秋爽書齋分前後兩院,前院是曉翠堂,後院是三間住房,住房和廳堂之間當然有可森聯接。住房後院空地種有梧桐芭蕉。

大觀園內的個體建築,均分散建造在觀賞娛樂風景區內,作為風景點景,也是園內的觀景點。有些個別的建築,結合風景,建在其他小區的路旁水邊。

滴翠亭蓋在池中水上,四面裝有雕鏤格子的窗子,外面俱是遊廊欄杆。第二十七回上說:寶釵原是去找黛玉的,因見寶玉去了,她抽身同來想到別處雲,「忽見面前一雙玉色蝴蝶…… 迎風翩躚……來來往往……引的寶釵……一直跟到池邊滴翠亭上」。由此可知這亭子的位置似在距離瀟湘館不遠的池沼上面。地點是在僻靜處,不當正道,而且少有人去,因此小紅和墜兒才選擇到這裡聚會談話。在封建社會裡,她們是被壓迫的,沒有談話的自由,不可能在當道的地方隨便談話,這是可以理解的。

「蘆雪庭蓋在一個傍山臨水河灘之上,一帶幾間茅簷上壁,橫籬竹墉,推窗便可垂釣」,看起來這庭的外形與稻香村的建築很類似,而與園內其他建築迥然不同。蘆雪庭很可能是建在稻香村前山邊池岸之上,與稻香村的建築成為那一區山野農家風景的點景,如果蘆雪庭蓋在別區,就不如建在稻香村那樣協調合適。

「藕香榭蓋在池上,四面有窗,左右有迴廊,也是跨水接峰,後面有曲折橋」。橋是竹製的,人走上去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亭榭建在池上,用曲橋聯接,在園林中是常見的形式,但用竹材造橋,在園林中卻不多見,在北京還沒有見過,杜甫有《觀造竹橋》 詩。從蘆雪庭一條去徑,逶迤穿蘆度葦過去,便是藕香榭竹橋。賈母從蘆雪庭到蓼風軒去,先經過藕香榭,再前去不遠,才到蓼風軒,可見藕香榭靠近蓼風軒又距稻香村不遠。

在大觀園內個體建築中榆蔭堂與嘉蔭堂兩座建築的規模都是較大的。尤其嘉蔭堂室內寬敞,賈母做壽曾把它當作招待貴賓處,過中秋節時,秉燭焚香,和家人在一起拜月,也在那裡舉行。從嘉蔭堂逶迤不過百餘步到了土山峰脊上,便是一座敞廳凸碧堂,前有平台,再從這裡「下山坡到山四池邊就是凹晶館」。可知這三個建築相距不遠,同在一區內是不成問題的,它們究竟在大觀園東西那一邊呢?黛玉和湘雲在凹晶館聯詩時,突然發現妙玉來了,因問他如何來到這裡,她回答說:「我聽到你們大家賞月,又吹得好笛… … 我也出來… … 順腳走到這裡」。妙玉住在櫳翠庵,能在其住處聽到她們賞月,想必她的住處櫳翠庵距嘉蔭堂不會太遠,而櫳翠庵是在園的東邊,因此嘉蔭堂不能不同它一樣也灰園的東邊。又黛玉和湘雲正在聯詩,看見池中黑影,湘雲拾了一塊小石片向他中打去,「只聽那黑影嘎的一聲,卻飛起一個白鶴來,直往藕香榭去了」。白鶴受石士驚起而飛,自然是向投石相反的方向藕香榭飛去的,藕香榭在園的西面,與它相反的問晶館不能不是園的東面,由此可知嘉蔭堂這一組三個建築都在園的東邊,是無可置疑的了。

大觀園的東邊既有這樣一個寬大堂皇的廳堂接待貴賓,西邊是否也有同樣的廳堂建築呢?第六十二回上說大觀園住的姊妹們給寶玉平兒等人做壽,在芍葯欄中紅香圃小廳內開席,薛姨媽一人不吃酒,要讓當席來到廳上去.於是大家把她送到議事廳,然後「將各色吃食揀了,命人送給薛姨媽去」。這議事廳當然不是探春、李紈二人共同處理家事遠在園門口南邊的議事廳,可能是距紅香圃不遠就有個議事廳,因此她們在紅香圃開席,把吃的東西送到議事廳去才是方便可行的。紅香圃這一席使大觀園的姊妹們感覺很盡興,邊吃邊玩,有的觀花看魚,有的圍坐下棋,還有湘雲吃醉了,一人臥在芍葯花從中睡覺,真是每人盡興愉快。所以次日平兒還席,還想在那裡,因嫌紅香圃太熱,便改在榆蔭堂。很有可能改屋而沒有易地,榆蔭堂與紅香圃同在這一地區,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樣邊吃邊玩,各盡其興。前一天薛姨媽去的那個議事廠,可能就是榆蔭堂。再從這一欣賞娛樂風景區的建築佈置來看,這裡有牡丹亭,紅香圃,茶蘼架,木香棚等建築,獨缺少一個中心建築,如果榆蔭堂在這裡,作為這一風景區的中心建築,能供較多人的聚會作樂是需要的。因此設想榆蔭堂在大觀園的西面欣賞娛樂風景區內與大觀園東面欣賞娛樂風景區內的嘉蔭堂相應遙對,是很有可能的。

大觀園內的橋粱不少,有沁芳亭橋,沁芳閘橋,朱欄折帶板橋,蜂腰橋,翠煙橋,形式是多種多樣。園林中跨水造橋不只是給人越池渡水,還是重要的點景,「小橋流水人家」, 「雙橋落彩虹」,富有詩意的自然風景,如寫人園林,美化園景,更增加了人的意境。沁芳橋是「石橋三港,獸面銜吐,橋上有亭」。因為橋下有三個石拱橋洞,橋上建亭的開間,似應與三港相應。亭的形式,不會是方形,可能是和頤和園的若橋形式相似。沁芳閘是一個大橋,又是一個通外河的閘,橋與閘是合建,或是分建?橋閘分建,人在橋上能看到聞水象珠簾一般流入,如北海後門橋與閘的關係那樣,美化風景,更為有利。沁芳閘的大橋也可能是橋閘分建,與北海相似。大觀園有兩座木造的橋,即朱欄折帶板橋及蜂腰橋。園林中的橋,長者多折,這裡朱欄折帶板橋,諒是一座長橋,欄施朱色。蜂腰橋在那裡呢了據第二十六回說,小紅從怡紅院到蘅蕪院去,「剛走至蜂腰橋門前,只見那邊墜兒引著賈芸來了」。第四十九回說,寶玉從怡紅院到蘆雪庭去,過櫳翠庵後「只見蜂腰板橋上一個人打著傘走來,是李執打發了請鳳姐兒去的人」。因此得知:蜂腰橋可能在稻香村與蘅蕪院之間,並且在牡丹亭、紅香圃所在的這一娛樂風景區內。這區是大觀園姐妹們常來觀賞娛樂的地方,又是通蘅蕪院的要道,確是她們經常走的橋。翠煙橋在園內什麼地方呢?據第二十五回說:小紅從怡紅院出來到瀟湘館去,「到了翠煙橋,抬頭一望,只見山坡高處都攔著帷幕……」。由此可知翠煙橋在怡紅院與瀟湘館之間。第二十六回說:「寶玉出至院外(指怡紅院),順著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魚。只見那邊山坡上兩隻小鹿兒箭也似地跑來」,小紅和寶玉都是往瀟湘館去的,他們出了怡紅院大門不遠,看見的山坡,假定寶玉在沁芳溪上看見的和小紅在翠煙橋上望見的是同一個山坡的話,那麼翠煙橋在距怡紅院不遠的沁芳溪上是很有可能的了。

(三)大觀園如何反映我國的古典園林建築藝術

大觀園反映我國的古典園林建築藝術,我們可以從下述的幾方面來看。( 1 )園林建築總體規劃及佈局:我國園林是改造自然,再現自然美。園林的修建,有的就自然山水加以人工改遣,有的在一片空地上全用人力疊石鑿水而成。人們對它的要求是:「雖由人作,宛日天開。」既要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要求,尤其要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的要求。

山水、花木、建築都是園林的必要組成要素,但在園林規劃佈局中,有輕重之分。一般規劃是:山水為基礎,建築為主導,花草樹木為美裝。由於人與建築關係最為密切,建築體現了人的需要,也代表了人的要求,故園林平面佈局對建築位置的選擇,從不忽視。主要建築一般南向與園林的山水有機結合,構成全園的主要軸線及其風景中心。正如《園冶》 說:「凡園圃立基,定廳堂為主,先取於景,妙在朝南。」私人園林,規模不大,廳堂即是主要。我國古典園林的總體規劃佈局,如上所述,是很多的。頤和園是利用天然山水加以人工改造而成的園林,原是皇家御苑,為封建最高統治者服務的。全園總體規劃分為觀賞、居住、理政三區,更著重於觀賞方面。這是滿足封建最高統治者的要求,不能不是這樣規劃。為了觀賞,把排雲殿、佛香閣一群組建築作為主要,背靠萬壽山,面向昆明湖,構成全園的南北主要軸線,形成園林觀賞風景的中心。至於居住、理政以及其他的建築都是作為從屬,分佈在主要軸線的兩旁或前後,結合局部風景,自成一區,組成一個整體,成為頤和園總體佈置的格局。北海靜心齋是一個附屬於大園的小園,原是清朝弘歷為其太子讀書修建,環境清靜,風景幽雅,富有江南園林的風味,極為適合讀書養心的佳地,現在仍然能夠引起人們的喜愛。園內假山池沼都是人為的,主要建築靜心齋在園南,結合池沼,北對假山,成為全園南北主要軸線;其他建築,結合局部風景,作為從屬,分佈在軸線東西兩旁,形成一個獨立的小園。蘇州拙政園的佈局是不規則的,水面佔全園面積五分之三,建築臨水起造,錯雜環列,乍看起來似無主要軸線可尋,但這園林是由兩區組成,每區仍有軸線,東區部分以遠香堂為主,西區部分以三十六鴛鴛館為主,均背南向北,前面水池,遙對山石島亭。兩區部分的主要軸線仍然很容易看出。

大觀園的總體規劃佈局和上面的例子一樣,更加充分地反映我國古典園林建築的傳統佈局。大觀園是封建社會貴族、官僚、地主的私園,是賈家剝削勞動人民建築起來為迎接封建最高統治者的妃子賈元春還家省親之用。園建成後,元春只用了一次,隨後就成為賈寶玉及其姊妹等日常居住游嬉賞玩的地方,這是後來使用上的改變。由於大觀園的興建是為著封建最高統治者的妃子回家省親和家人團聚歡宴遊覽的需要,園林總體規劃佈局不能不照省親的要求來處理,它之所以近似皇家御苑,原因就在於此。園內山水花木、樓閣館院,盡天然人工之美,均是為了元春遊覽觀賞,精心擘畫。「琳官綽約,桂殿巍峨」,莊嚴宏偉,極豪華之風,這就是省親別墅,是為了賈家向元春行禮稱賀宴樂而建的。至於館院村莊,則是按照封建社會文人的「琴」「棋」「書」「畫」四好和息隱林泉的意圖來處理,作為元春遊息之所,都是有階級性的。大觀園平面圖即以省親別墅為主要建築,結合「山環水抱」的園景,建於園北,面向工南,構成全園的南北主要軸線,也是全園風景的中心,其他山池林水、亭榭館院等均以主要軸線為根據,環列左右前後,成為整個園林平面佈置的格局。省親別墅主要建築面向池水,氣象開展,遙對大門內的璋景假山,正如《園冶》 上說廳堂之景:「高原極望,遠帕環屏,堂開淑氣侵人,門引春流到澤」。省親別墅的西面有翠竹滿院的瀟湘館,杏花成林的稻香村,山石玲瓏的蘅蕪院,還有觀賞牡丹芍葯的亭圃,水聲潺潺,陰森透骨的花漵蘿港。東面是石橋水閘,山環佛寺,林隱丹房,長廊曲洞以及綠柳周垂的怡紅院。對景如畫,背山面水,襯出在中軸線上的層樓高閣,更加瑰麗華美。

( 2 )園林山水的主次:山水是我國古典園林主要組成部分,對於園林風景構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園林風景構圖和平面佈局中,山水可互為主次,有的以山為主,但以水為主的園林,較為常見。所謂以水為主,即是以大面積水面的池沼為園林中心,在其周圍岸上疊山種樹,建造亭榭,構成一個中間有大面積水池的園林。這樣的園林,由於水面廣闊,視線開展,倒影生輝,碧波激艷,給人感覺心胸開朗,倍增愉快。大的園林如頤和園,小區園林如諧趣園、北海靜心齋,江南園林如蘇州拙政園等都是屬於以水為主的園林。大觀園的風景,李紈做詩稱道:「秀水明山泡復回,風流文采勝蓬萊」, 元春題詩云:「銜山抱水建來精」。這樣看來,它的平面佈局無疑是以水為主了。正因為如此,所以賈母帶著劉姥姥到沁芳亭上倚欄坐下,問她這個園子好不好,劉姥姥回答說:「到了年下,都上城來買畫兒貼,……想著畫兒也不過是假的……今兒進這個園裡一瞧,競比畫兒還強十倍。」原來沁芳亭是一個觀景點,面臨廣闊的水面,園內主要風景,環列在望,劉姥姥在沁芳亭上所能看到大觀園全園的主景也和我們在頤和園知春亭上所能看到頤和園全園的主景一樣,因為同是以水為主的園林,同樣採用相同的手法來處理進園後觀賞全園的主景。

( 3 )園林風景藝術的處理:我國園林之所以風景如畫,美麗多彩,使人喜歡遊覽,欣賞不倦,這是與我國的獨特園林藝術及園景構圖的優秀傳統手法分不開的。園景構圖主要是採取對比手法,加強風景的美,利用風景特點引起人們的幻覺聯想,增加遊人請趣,亦即畫家常說的:「景顯情生,寓情於景。」

應用對比手法,加強風景的美,首先是把園內主景,藏而不露,先抑後揚。一藏一露的對比,使遊人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詩意快感,覺得園景幽邃,深奧莫測;看到主景,又覺得氣象萬千,別有天地,遊興更加濃厚。其次是分區處理園景,使它千變萬化,對比強烈,在景象的高低、疏密、濃淡、繁簡和景色多變上顯出每區的特點,引人人勝,給人深刻印象,增加情趣。

例如頤和園,走進東宮門,只看見一個象四合院的內景,甚感平凡;過仁壽門,看到仁壽殿及其屋後的假山叢樹,稍有園林感,但仍是一般的庭院格式,穿過假山曲徑出來,豁然開朗,湖山殿閣,一目在望,如同一幅青綠山水橫幅,展示於前,使人心曠神怡,遊興百倍。蘇州拙政園,進門也是同樣的處理,人門後被山石所障,看不出園景,越過池水,前有遠香堂,視野仍受局限,但走進遠香堂北望,池水碧波,山石亭榭,環陳於前,就看到園景的大概。園景對比處理,在頤和園內可以看到。頤和園萬壽山前和山後的風景,完全不同,有鮮明的對比。山前開朗,山後幽邃,各有特點,既給人們有不同的感受,又適應人們不同的欣賞情趣。喜歡碧波浩蕩和遠山堤柳的,就到前山長廊,憑欄觀賞,或在湖上駕舟,乘浪蕩漾;喜歡深谷藏幽和清流曲折的,就在後山去攀籐撫樹,沿岸探流,或「窈窕以尋壑」,或「崎嶇而經丘」,都可以使人們樂而忘返。承德避暑山莊的文園獅子林,是園林風景對比手法處理最突出的例子。文園獅子林雖然已毀,只有遺跡,但從復原圖中可以看到大概4 。它是小區園林,規模不大,園地近似島嶼。從其建築佈局來看,不過是三個院落組成的一個整體;從風景上看,卻是一個山水對比很強的園林。文園是水景,獅子林是山景,一水一山,截然分明。園南清漵齋建築所成的院落實系園的門廳,西有復廊通義園,開門較隱蔽,東是一帶粉牆,牆上開門到獅子林。進門分道,就成對比,引人人勝。喜歡登山遠眺的就上獅子林山頂亭上去,極目遠望園外的水光山色;愛看近水樓台的,就到文園納景堂,憑欄觀看池上的倒影游魚。但文園內並不局限人只能觀賞內景,有橫碧軒、廷景樓均可遙望外景。

運用特殊處理園景的手法造成遊人的幻覺聯想,在我國古典園林中是常見的。

古典園林風景能引起人們美感情趣就在於園景掇山並不高,鑿水也不深,卻能使人看去,岡巒起伏,水波汀洋,林樹蔥鬱,富有真實感。還有因借外景,擴大園景,園路常曲,橋長多拆,縮小建築比例尺度,使人有小中見大的錯覺。例如江南一般私家園林,精巧玲瓏,曲折幽遂,「片山多致,寸石生情」,都是採用上進手法來處理園景的。蘇州獅子林園內的賞梅處,深能引起人們的聯想。那一處有梅花多株,並建一屋,題名問梅閣。閣內商格儘是做成冰梅花紋格式,室內棹凳也是仿梅花形式做成。這裡一年之中只有在梅花開放時的那兒天才能夠對梅欣賞,長期是無花可看的。要保持這一區的獨特之處,四季遊人到此都有賞梅的快感,就借助於建築上的特別裝飾設備以及題名來引起遊人聯想。遊人到此看到窗上的冰梅花紋格子和室內家俱的梅花形式,望著「問梅閣」的匾題,想到古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玩味詩情,觀賞室景內外,自然就會聯想到賞梅的快感,即使無梅花可賞,但望著一株株的梅樹也會引起美感,覺得園景可愛。

以上所說我國獨特的園林藝術及園景構圖的優秀傳統手法在大觀園的園景中都有反映。

人觀園的主景不是一進門就給人看見,也是藏而不露,要先經過一個曲折地帶,才到開朗局面,看到主景。為什麼要這樣處理呢?賈政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人目中,更有何趣?」大觀園一進大門便是「一帶翠嶂」, 「白石崚嶒」, 「上面苔蘚斑駁」, 「籐蘿掩映」,擋著遊人視線。進人大門有兩路通到園裡,左是羊腸小徑,右是路隨山轉。賈政遊園是走羊腸小徑,經過山洞前進的。賈元春入園是從右邊前進,隨路轉山,到達湖邊上船的。這一帶風景是如何處理呢?我們看一看賈政是怎樣走進去的,看見些什麼,就知道了。他從「小徑游去」 「逶迤走進山口」 , 這裡便是「曲徑通幽」。「進入石洞,只見佳木籠蔥,奇花爛漫,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瀉於石隙之下」。這裡石洞可能就是兩山之間,上蓋石塊,形似洞門,並不太深邃,所以進入洞口就可以看見前面的景致。「再進數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遙望「兩邊飛樓插空,雕瓷繡檻,皆隱於山坳樹秒之間」。大觀園主景,一眼盡收。從近處「倚而視之,但見清溪瀉玉,石瞪穿雲,白石為欄,環抱池沼,石橋三港,」一橋上有亭」。這亭就是大觀園進門後觀覽主景處的沁芳亭。

進大門後看見翠嶂,對主景說來它起的抑景作用,暫時把主景隱避起來,不使入們進來就一覽無餘,增加了園景的層次.對大門說來,它起了障礙作用,因為它與主要建築物省親別墅遙遙相對,這樣就使人在省親別墅南望,只見一帶翠嶂,遙隔湖水,看不見大門,使園的境界更加幽邃深遠。

大觀園的園景構圖富有藝術性。園景分為若干小區。每一小區風景,各有特點,互不相同,變化多端。遊人每到一處都有新鮮感受和深刻印象,感覺園景很美。大觀園完成後賈政進園遊覽檢查的路線就是大觀園的主要風景線。這一風景線貫串到全園的主要各區,概括起來即是:五個院落風景小區,三個觀賞娛樂自然風景小區,兩個庵廟風景小區,由一條曲折紆回的小徑,剪接風景,聯繫起來成為一幅美麗多彩的空間鏈環畫面。每一小區的獨特景色,與鄰區對比強烈。山石池水、建築花木均能恰如其分的反映那一區的特點。小區之間,並不直接聯繫,而是以山石林木或建築為抑景,遮擋視線,增加層次,井有曲徑溪流迂迴其間,似斷實聯,兩區之間的過渡地帶,一藏一露增加了小區風景藝術之間的感染力。

甲、五個院落風景小區:出沁芳亭不遠,便看到一帶粉牆有干百竿翠竹遮映的院落,這就是瀟湘館,進門「是曲折遊廊,… 」「上面小小三間房舍,兩明一暗」。前院種竹,後院種大株梨花及闊葉芭蕉,有小小兩間退步,還有泉水自牆洞流入,「開溝尺許,…… 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好一個「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的幽靜庭院。賈政看了,不禁感慨地說:「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讀書,也不枉虛生一世。」賈寶玉心中不同意他父親的意見,把對聯下文寫著:「幽窗棋罷指猶涼夢,說明這是下棋的地方。

從瀟湘館順道前去,有「青山斜阻」,轉過山來,便發現與前山完全不同的風景,在山懷中隱隱露出稻草蓋頂的黃泥牆和幾百枝杏花。牆內是「數楹茅屋」,牆外有桑榆槿柘及兩溜青籬。在籬外山坡下的土並旁有一桔槔,再下便是分畦列畝的菜地。由於菜地靠近池邊,借了廣闊池面的景,因此看起來是「一望無際」。這一小區是山野田會,富有農家風味。賈政到此又觸景生感說:這裡「雖系人力穿鑿,卻人目動心,未免勾引起我歸農之意」。賈政虛偽自鳴清高的話,賈寶玉聽了,心中甚是不滿。他父親說他:「… … 那裡知道這清幽氣象呢?……」他便提出「天然」二字來反問,然後批評這裡的風景道:「此處置一田莊,分明是人力造作成的,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無脈,臨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表示不同意他父親對此地的讚美,反抗父親,然後提出自己對於造園的意見:「古人云『天然圖畫』四字,正恐非其地而強為其地,非其山而強為其山,即百般精巧,終不相宜」。他認為園林藝術的處理,應因地制宜,反映自然之美,反對矯揉造作,浪費人力,這是反映了我國造園的一個重要原則,正如《園冶》 上說:「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穿過柳蔭中的折帶朱欄板橋,便看見一所富有江南建築風格的「清涼瓦捨,一色水磨磚牆,清瓦花堵」的蘅蕪院。院牆是跨山而築,與北海畫舫齋東面的院牆相似。入院兩旁都是抄手遊廊,「上面五間清廈,連著卷棚,四面出廊,綠窗油壁」。院中沒有樹木,只是「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 把裡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籐蘿引蔓,異草飄香,環境清雅,情景別緻,有獨特的風味,因 起賈政感歎道.「此桿中煮茗操琴,也不必再焚香了。」

從蘅蕪院向東走不多遠就看見「崇閣巍峨,層樓高起,面面琳宮合抱,迢迢復道縈紓。青松拂簷,玉蘭繞砌,金輝獸面,彩煥螭頭」。這就是園內主要建築省親別墅,也是主景的中心,主要風景線上的重點,不同於其他風景區,有獨特的風格。它的外貌莊嚴富麗和御苑離官相似。我國宮殿廟宇平面傳統佈局是軸線鮮明,均齊對稱。中軸線上的建築有牌坊、大門、殿堂、樓閣等,依次排列的,如北海天王殿,頤和園的排雲殿建築群的平面佈局,就是如此。省親別墅的平面佈局,想亦不會例外,大門南對石牌坊,內朝殿堂,殿堂前兩邊有一東西配殿及走廊,殿堂後正對著大觀樓.大觀樓前東有綴錦閣,西有含芳閣,樓閣之間,聯以復道,殿堂和樓前均有適當大小的庭院,院內有松樹玉蘭,還點綴一些山石及其他飾物。省親別墅,門前開廣,南面池水,背靠青山。它的左右與鄰區接縫處沒有障景,由於它是主要建築。本身的莊嚴富麗的特點都要顯示出來,給人遠處就能看見,早有愛敬之意,故與其他區間的佈局手法完全不同了。

怡紅院是「粉垣環護,綠柳周垂」,進門兩邊有東西廂房及遊廊,上面小小五間抱廈,「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幾本芭蕉,那一邊一樹西府海棠」,還有松樹。正是一個北京四合院佈局。後院有池,「石頭鑲岸,…… 碧波清水,上面有塊白石橫架」,還有滿架薔薇,風景幽靜,勝過前院。室內裝修有落地罩,博古架,「金碧輝煌,文采閃爍」,與前面的院落,完全不同,顯然是一所華貴的庭院,作為接待貴賓的地方。怡紅院和相鄰兩區不是直接毗連,均有過渡地帶。院前與大門之間用大山障景,分隔兩區;院後有竹籬花障,清溪環繞。

以上五個院落的規劃是適合使用者的要求,在一條風景線上。每個院落平面處理和建築格局,各具規模,都有特點。種植花木,亦各不相同,因而構成五個院落風景小仄的對比景色。探春住處秋爽書齋,惜春畫室暖香塢,都不在這一條風景線上。

乙、二個欣賞自然風景山區:從稻香村前進,「轉過山坡,穿花渡柳,撫石依泉」 ,就到了大觀園唯一賞花娛樂的風景區了。這裡壯丹有台,芍葯成欄,中有亭圃,坐可觀賞。牽籐引蔓的木香棚、茶蘼架與榆蔭深處的榆蔭堂遙相呼應,互成對景。池邊綠草如菌,垂柳成行,間種桃杏,風景極為嫵媚。柳蔭下一帶白石欄杆,是大觀園姊妹們帶來垂釣觀魚之處。還有鞦韆架,供人蕩踢,是這區獨有的設備。

從這區冉前進到芭蕉塢,就是花漵蘿港,以流水落花取勝的風景區。「蘿解倒垂,落花浮蕩,耳聞自略,如臨仙境」。再「攀籐撫樹」,跨越山石盤道,即到風景更清幽的地方,流水曲折,落花愈多,「池邊兩行垂柳,雜以桃杏遮天」,環境幽靜,真是封建文人理想的武陵桃源風景的再現。

在稻香村隔池遙對,還有一個以山景取勝的觀賞娛樂風景小區。可以登高望月,臨水觀魚。這區的山石崢嶸,石洞幽曲,林木蒼翠,樹老枝虯,正如妙玉聯詩云:「石奇神鬼縛,木怪虎狼蹲。」建築有凸碧堂、凹晶館、嘉蔭堂、長廊等,均是結合山形地勢起造,形成園林風景的點景,也是不同意趣的觀賞處。自然山景的特點,一是天香復玉,萬紫千紅;一是流水落花,綠柳清池,一是洞幽石奇,山高巖危,各盡天然之美。

丙、佛寺尼庵風景小區:佛寺廟堂是皇家御苑中不可少的建築,如北海、頤和園內都有佛寺廟堂,而且不只一個。這是封建統治階級把虛偽欺騙人民的工具,運用到園林中來作點景的。大觀園也反映了這一點。園中有佛廟尼庵,隱在山間林中。尼庵內花木繁盛。種的梅花,高出牆外。這裡的風景可能是照「深山何處鍾」, 「禪房花木深,均詩意來處理的。

園林風景構圖能以多種多樣來滿足人們的不同愛好情趣,還在於善於利用地形對比佈置建築作點景。大觀園的風景構圖也反映了這一點。史湘雲稱讚大觀園造園藝術說:「……當日蓋這園子,就有學問。這山之高處,就叫凸碧,山之低窪近水處,就叫凹晶。……這兩處,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設……。」原來凸碧堂蓋在山脊上,凹晶館建在山凹池邊,利用了山脊水邊,一上一卜。凸碧堂是,一所敞廳,四面臨空,可以遠望;凹晶館四周裝有窗格,窗外是欄杆走廊,可以倚欄觀池。建築形式的處理,有明有暗,一開一閉。兩座建築都是為賞月觀景而設,「有愛那山高月小的」,便上凸碧堂去,「有愛那浩月清波的,就到凹晶館來。在不同的風景環境裡,滿足了人們同一的觀月的意趣。

( 4 )園林題字。我國古典園林用碑碣聯額來點綴裝飾,雖是小品,但對風景藝術,也起了美化作用。碑碣文字和匾題對文有的指路導遊,方便遊人,有的即詩題景,借景抒情,既有裝飾美化作用,又能幫助人們領會園景,引起對園景的美感。如蘇州留園五峰仙館,面對五峰奇石,因物得名非常現實。拙政園留聽館匾題來自於李義山詩句,「留得殘荷聽雨聲」。閣臨荷池,這樣題名,更使風景官有詩意。頤和園的知春亭題名來源於蘇東波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雖不是直接題景,但能引起人的聯想,對景想像,加深意境。諧趣園涵遠堂前聯文寫著:「西嶺煙霞生袖底,東洲雲海落蹲前」。借助佚文的詩意引起人的幻覺,對於局面不大的園景,有產生擴大感作用。北海靜心齋小園建築上的匾題都表達建築實用的意義,如韻琴齋,褪畫齋等等。

大觀園完成後,賈政說:「若大景致,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任是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這正反映了封建社會之聽以用碑碣匾聯來美化園林建築的原因。匾題寫景的如:蘆雪庭,建在池邊,前是一片蘆葦,蘆花開放時,色白如雪,故題作為蘆雪庭。怡紅院內,一邊是芭蕉,一邊是海棠,一紅一綠,因此廳前匾題用怡紅快綠寫出院前景色。匾題指出建築實用性的如:「秋爽書齋」, 「省親別墅」。匾題反映封建意識的如;「顧恩思義」。滴翠亭後近秋爽書齋,題名借用古名,可能有紀念詩人的意義。因詩人黃庭堅曾讀書於蕪湖北褚山滴翠亭。因亭後近秋爽書齋。藕香榭的聯文:「芙蓉影破歸蘭槳,菱藕香深瀉竹橋」,和它的匾題同是寫景。翠嶂石洞上的「曲徑通幽」,有指路碑的作用,借用唐詩句,更覺到了那裡,意境深遠。曹雪芹文才很高,大觀園內匾題聯文可能他是有系統地反映一種封建社會意識,需要人們研究,才能演楚,這裡不過舉出幾個例子說明大觀園匾題聯文反映的意義。

( 5 )園林花木的經濟性:曹雪芹在《 紅樓夢》 中反映了封建貴族、官僚、地主的賈家不但欣賞園林花木的美,還認識到花木的經濟意義;賈家不僅殘酷剝剝農民,而且剝削園工。如李執對於衡蕪院所產的香草,估計其價值說:「算起來,比別的利息更大。」又說怡紅院的「春夏兩季的玫瑰花,…… 籬笆上的薔薇、月季、寶相、金銀花、籐花……賣到茶葉鋪藥鋪去,也值好些錢」。他們認識了園林花木的經濟價值,也在興利除弊的幌子下,指派婆子們管理園子的工作,加緊剝削。例如一個婆子向李紈保證道:「那片竹子單交給我,一年工夫,明年又是一片。除了家裡吃的筍,一年還可交些錢娘。」我們從這個被壓迫的婆子向李紈保證的談話中就可以看出:婆子們在一年內用血汗換來的果實全被賈家剝削去了。造園應該看到園林花木有觀賞和經濟的雙重價值,才能發揮花木在園林中起到應有的作用。但在封建社會裡的園林享受者,一看到花木的觀賞價值,就盡量搜求奇花異.草來滿足他們的欣賞享受,一看到花木有經濟價值時,就會想出更多的方法來剝削園工,曹雪芹在《紅樓夢》 中借「蚊探春興利除宿弊」一事,反映封建剝削階級藉著興利除弊的幌子來加緊向園工剝削,是具有進步的意義。

(四)結束語

《 紅樓夢》 大觀園是曹雪芹用文學語言反映出來的我國十八世紀上半期客觀現實中的典型園林,不是反映某一個具體的名園,它是肖雪芹頭腦中間造出來的。大觀園是賈家的私園,為封建社會的貴族、官僚、地主服務,具有階級性。但它反映我國古典園林藝術優秀的傳統手法及規律方而,是勞動人民的創造,可以做為我們今天造園的借鑒。

賈政是封建社會官僚地主階級的典型人物,他的言行都是極為反動落後的,但他對上園林方面的談話,不像他本人的語言,而是作者借用他的話來反映當時一般人們對於園林藝術的要求,可以供我們研究古典園林藝術的參考。

今天我們社會主義的園林建設,規模之大是空前的,質量要求之高,也不是以往任何園林所能比,為了建設我們今天偉大的社會主義園林,無論中外古今的園林藝術,只要有益於人民園林建設的,我們都應該吸取。因此古典園林實物中留下來的園林藝術和古典文學作品中反映出來的園林藝術,我們都應該研究它,繼承其一切優秀的園林藝術遺產,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利於人民的園林建設的東西,作為我們今大研究造園的參考和規劃工作的借鑒。正如毛主席說:「我們必須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學藝術遺產,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東西,作為我們從此時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學藝術原料創造作品時侯的借鑒。」5

1 見於曹雪芹紀念會上展出,南京文管會藏。

2 《 毛澤東選集》 第三卷,第882 頁。

3《 毛澤東選集》 第三卷,第883頁。

4 《 建築學報》 1960 年第9 期第30 頁。

5 《 毛澤東選集》 第三卷,第8 82頁。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