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的官制簡說
官制,即設官之制。《晉書·文帝紀》中說:「秋七月,帝奏司空荀凱定禮儀,中軍賈元正法律,尚書僕射裴秀議官制,太保鄭沖總而裁焉,始建五等爵。」1這個記載可能是「官制"一詞的最早出處,但它不是「官制」的起源。因為,根據史書的記載,自從人類進入階級社會、產生國家之後,「官制」就隨之而產生了。
官制是一種政治現象。在階級社會裡,官制是國家機器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統治階級內部森嚴的等級制度的具體表現。奴隸制社會,官制的職能表現在維護和鞏固奴隸主貴族階級的政權,保護奴隸主的利益,削剝和壓迫奴隸階級;封建社會,官制的職能表現在維護和鞏固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權,保護地主階級的利益,削剝和壓迫農民階級:
官制也是一種複雜的歷史現象。翻開二十四史的職官志,我們可以發現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宮制既有前後繼承的一致性,也有其本身完善、發展的特異性。官制在歷史上曾經起到過積極的作用,但隨著封建的國家機器的日益強化,中央集權制的高度發展,特別是愈到封建社會的末期,官制也愈加腐朽和反動。因此,對官制進行研究,可以幫助人們瞭解歷史上各朝各代政治制度的發展變化過程、作用、特點,從而使人們對歷史上各個時代統治階級的反動統治本質加深認識。
文學作品是一定社會生活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在古今中外的許多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從英國的莎士比亞的戲劇到法國的巴爾札克的「人間喜劇」,從俄國的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到東方印度的泰戈爾的諸多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官制」描寫。《紅樓夢》是我國封建「末世」社會裡誕生的一部最偉大的現實主義名著,其中所描寫的官制,不論是在思想性方面還是在藝術上,都具有極其寶貴的典型意義。為了更全面地理解《紅樓夢》的思想、藝術價值和它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不同凡響的歷史地位,對書中所寫的「官制」進行一些研究,不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有益的。所以,本文想從職稱的稱謂來源兩個主要方面來探討一下《紅樓夢》裡的官制特點及其意
一、「官制半遵古名」
《紅樓夢))研究申儘管有許多分歧,但是大家對它誕生在中國的清朝乾隆初年至二十八年之間,即十八世紀中葉,是較為一致的。按照一般的規律,《紅樓夢》裡所寫的官制基本上應遵循清制。可是,實際情況並非這祥。據我初步考察,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裡所提到的職官——從中央到地方,上自王公侯伯下至七品芝麻官,內相外臣,文武百官,雖然稱謂不下五六十種,但仔細推究均是「半遵古名」。
「官制半遵古名」是《紅樓夢》的一個重要特點。所謂「半遵古名」,指的是職官稱謂,即是說《紅樓夢》所寫的官制首先在稱謂上就不是清制。我將全書的官名作了摘錄,經過排列、考證之後,發現作者採用的寫法大體上可以概括成下面三種方法:
(1)古已有之,信手拈來。如第二回分紹林如海,說他「今巳升蘭台寺大夫」。這本是漢制,蘭台令史主章奏。後世雖有稱主管彈劾的御史台為蘭台,御史府稱蘭台寺,但清制中絕無「蘭台寺大夫」的職官。又如第三回寫林如海向賈雨村作介紹,說賈赦是一等將軍,「將軍」是春秋戰國時的武官名,束元明時還有。但到了清代則是宗室的爵號,如鎮國將軍、輔固將軍、奉恩將軍等。八旗駐防的最高長官也稱將軍,系由滿族武職人員充任。此外,戰爭期問出征的軍事統帥,也封大將軍、揚威將軍等等。再如,第四回寫賈雨村亂判葫蘆案之後給賈政和京營節度使王子騰寫信,告訴薛蟠事巳結案,無須掛念等語。「京營節度使」是宮職名,始設於唐代。唐開元之時,邊境數州劃為一鎮,鎮置節度使,統攬鎮內軍政大權,宋代已成虛名,到了元代即廢掉。作者在這裡是信手拈來,安到賈赦頭上,藉以說明賈家的身世不凡。
(2)明清相沿,非清獨有。如,第二圖裡提到的「鹽政」、「員外郎」,是明清都有的。又如,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後要做道場,書中寫到的「僧錄司」、「道錄司」,明代設置,掌管全國僧道事業的最高官職等等,也都是清沿明制。第十五回提到周守備、第二十四回裡提到的「通判」和後四十回裡提到的「糧道」、「堂倌」、「五城兵馬司」、「內閣大學士」等官職稱謂,同樣是明清兩朝相沿的官職。這些職官稱謂,既為明清共有,當然我們就不能依此指其「官制」為明制還是為清制。
(3)似清非清,煙雲模糊。如第二回冷子興演說「茉國府」時說賈政是額外主事,按照清中央機構設置,都有六部,部下設司,司的主管官員是郎中,副手是員外郎,再下就是主事。「額外主事」是蒲代科舉中波有考中脹吉士的進士才可以做的。所以, 「額外主事」並非明清共有,但賈政並非科舉出身,亦沒中進士,無資格考庶吉士,這裡用了一個皇上「賜了個」的辦法,這樣一來與清制又不完全是一回李,所以是似清非清。又如第四回寫賈雨村升了應天府知府,清代有知府,但無應天府。考史書所記,明有應天府、順天府,清代只有順天、奉天府。所以書中所說的應天府知府,也是似清非清。再如,第二回說到「欽差金陵省體仁院總裁」,在消代內閣中有「體仁閣」,作者把它搬到「金陵省」,改名為「體仁院」,設「總裁」。這裡既有清代官制的影子,但又不能指為清代所有。第八回提到秦鍾之父秦邦業為營繕司郎中,與清代的營造司(內務府第六司)很相近,但「繕」與「造」一字之別,又將它的時代痕跡模糊了。同類例子還有一處,即第十三回賈蓉所捐的「防護內廷紫禁道御前侍衛龍禁尉」。我們知道清制選滿蒙勳戚於弟及武士為「侍衛」,分~二三等,在其中特選若干為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乍一看,這個「防護內廷紫禁道御前侍衛」應為清制,但後面又加了一個「龍禁尉」,卻又是遍查清史所沒有的。同回所列京中有「鎮固公」及幾位「親王」、「郡王」等封號,同樣給你一種似清菲清,模模糊糊的印象。有人將第三種情況說成純粹是作者虛擬,這當然不無道理,但我以為以上幾例中有清代官制的影子,應屬不完全是作者虛擬的,或者說這些職官的稱謂是有虛有實,虛實相間的。
上面從三個方面談了《紅樓夢》裡寫「官制」稱謂的方法。由於全書中涉及到「官制」中的職官稱謂較多,這裡所說的只是其中的一些例子而已。如果將《紅樓夢》前八十回裡所寫的職官稱謂的特點,略加集中和概括的話,我認為以下十二個字是較為合適的。這就是:半古半今、半玄半無、半真半假。用一句話說,就是:「假作真時真亦假。」二、從世安、科舉剄捐納官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宙吏的來源問題。中國封建社會裡的官吏來源大致可分為四種形式:即世襲、薦舉、科舉、捐納。秦漢時期主要是薦舉、世襲、捐納之制;秦漢以後,特別是隋唐以後廢薦舉,主要是科舉制、世襲制,亦有捐納。《紅樓夢》一書中主要寫了世襲、科舉、捐納三種形式的來源。為了論述上的方便,我仍然將《紅樓夢》裡提到的職官做一次排隊,從而概括出以下三個主要的來源。
(1)世襲:在封建時代,子孫繼上輩的封爵,稱為「世襲」。《三國誌》中提到「漢相國參之後」,注說:「曹參以功封平陽侯,世襲爵士。」2稍後,《宋書·孔琳之傳》說得更詳細、更明確:「傳國之璽,歷代造用;襲封之印,奕世相傳。」3秦漢以降,這種「世襲」、「門蔭」、「任子」制度成了中上層官僚統治階級的一種政治特權之一。
《紅樓夢》裡所寫的職官來源之一,是世襲的。如賈府當日被封寧榮二國公,寧公死後長子賈代仕襲了官,代仕去世後由次子賈敬襲官,因賈敬學道又把官讓兒子賈珍襲了。榮國公死後長予賈代善襲了官,代善去世後又由長子賈赦襲了官。黛玉家雖然沒有賈家名聲大,但祖上也是襲過官的。第二回介紹說:「原來這林如海之祖,也曾襲過列侯的,今到如海,業經五世;起初只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到了後四十回寫到賈家被抄時,賈赦、賈珍被革去世封,又由賈政襲了。這種世襲之官不只是賈家、林家兩姓,京中八公,除寧榮二.公之外,還有六公也是世襲的。第十三回秦可卿大出喪還開列了一大串侯、伯、子、男,也都是襲封的爵號。這種襲封制是早期封建社會官吏的主要組成成分。來自襲封的官吏不僅數量很大,而且還都居高官顯位,把持著從中央到地方的大權,實權。
(2)科舉。隋文帝廢九品中正制,改由諸州歲貢三人。至隋煬帝乃置進士等科。唐代科目多至五十餘種,故稱科舉。其後,宋用帖括,明清用八股來取士,亦沿科舉之稱。直至光結三十一年才命令取消科舉之制。
《紅褸夢》裡多次多處提到科舉的事。如,林如海「便從科第出身」,「乃是前科的探花」。又如賈政,書中介紹他「自幼酷喜讀書,為人端方正直,祖父鍾愛,原要他從科甲出身」。此外,如書中的賈政、寶釵、史湘雲等要賈寶玉好好讀書,目的就是要寶玉將來走科舉之路。後四十回寫寶玉、賈蘭叔侄進考場中鄉魁,也寫的是科舉情形。但是,我認為書中所寫通過科舉做官的人物中,賈雨村是最典型的。書中寫道:「原來雨村因那年士隱贈銀之後,他於十六日便起身赴京,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縣太爺。」後來,他竟由知府升為大司馬,協理軍機的高官了。
(8)捐納。這是中國封建社會裡國家以授予官職(虛銜或實職)取得捐款的辦法,也是官吏來源之一。早在秦王朝時,秦始皇因飛蝗成災,下詔百姓繳粟千石的拜爵一級。4漢朝文帝時接受晁錯務農貴粟的建議,下詔准許百姓繳粟贖罪或給予爵位,5捐納之制從此而始。清朝初年,屢用捐納籌措餉銀,乾隆朝時曾經常性的捐納,官職變成商品。
《紅樓夢))裡寫捐納的有兩處。一是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後,賈珍想要把喪事辦得風光些,但「賈蓉不過是黌門監生,靈幡上寫時不好看,便是執事也不多。因賈珍心下甚不自在。"於是,通過大明宮掌宮內監戴權,「與賈蓉捐了個前程」。據書中所寫,戴權讓賈家寫了一紙履歷,花了一千兩銀子,起了一張五品龍禁尉的票,給了一個執照,就成了「防護內廷紫禁道御前侍衛龍禁尉」。二是第四十七回寫賈府總管賴大之子賴尚榮,後來也是花錢捐了一個知縣。
在中國封建社會裡,官吏除了來自世襲、科舉、捐納之外,《紅樓夢》裡還提到一種皇帝「賞賜」的官員。第二回說到賈政「原要他從科舉出身,不料代善臨終遺本一上,皇上憐念先臣,即叫長子襲了官;又問還有幾個兒子,立刻引見,又將這政老爺賜了個額外主事職銜,叫他入部學習;如今現已升了員外郎。」從此,賈政平步青雲,點了學差,放了糧道。不過,這種由皇帝親「賜」的官員,在國家官僚群中,究竟佔多大比側,我雖然沒有做過統計,但粗粗想來,其數量當是較少的。根據史書的記載和《紅樓夢》裡的描寫,可以說封建國家的官員,主要來源還是上面說到的三種途徑。
三、官制的研究及其意義
《紅樓夢》裡的官制問題,是脂硯齋最早指出來的。甲戍本第二回「今已升蘭台寺大夫」句上有眉批道:官制半遵古名亦好。余最喜此等半有半無,半古半今,事之所無,理之必有,極玄極幻,荒唐不經之處。繼脂觀齋之後,早期的《紅樓夢》評論者周春在他的《紅樓夢約評》6中也說道:
書中半真半假,往往如此。漢時蘭台令史立章奏。
雨村援應天府,仍用南京舊名,亦半真半假,下仿此。
脂批和周春的「約評」點明了《紅樓夢)》寫官制的原則是「半遵古名」,其具體寫法是「半有半無、半古半今」、「半真半假」。表面看來,這樣的官制是「事之所無」,但仔細琢磨其內容都是「理之必有」。脂批說,這樣的官制是「極玄極幻,荒唐不經」,未免有點誇張。其實在《紅樓夢》之前的《西遊記))裡所寫的官制,已是「半真半假」。江順怡在《讀紅樓夢雜記》7中就說過:
《西遊記》托名之人,而書中有明代官爵。
今《紅樓夢》書中有蘭台等大夫及九省統制、節度使等官,又雜出本朝各官,殊嫌蕪雜。
這段話說明古典文學作品中的官制「半遵古名」並非由《紅樓夢》始,此法前人已用過。但他說這種寫法「殊嫌蕪雜」,倒未必如此。這一點,我將在後面再談。
當代著名學者中,啟功先生對《紅樓夢》裡的官制問題談得最多,也最透徹。他在《讀(紅樓夢>扎記》8一之第二部分「官職」中曾說:
《紅樓夢》一書中所有的官職名稱,有歷史上曾經有過的,也有完全信手虛構的。即以歷史上曾經真有的官名來說,卻常常不是同——朝代的,或者那個官職,在古代並不管轄那種事務。也有清代的官名,但那些往往是清代沿用前代的官,名並非清代所特有的。後來,啟功先生在《註釋<紅樓夢>的幾個問題》9一文的「官制問題」一節中又說:作者所避忌露出的清代的特點中,官制方面尤為嚴格。凡是清代以前有過而清代也沿用的,便不屬清代特有,才出本名稱;凡清代特有的,一律避開。像「龍禁尉」、「京營節度使」等等,不但清代沒有,即查遍《九通》、《二十四史》,也仍然無跡可尋。又書中說明「五品龍禁尉刀,下文則說『『秦氏恭人」(十三回)。各種八十回抄本(即所謂「脂批本」)都如此。有人因為清代五品命婦稱「宜人」,六品命婦稱「恭人」,認為作者這裡是筆誤。於是高、程刻本一系的版本都直接改為「宜人」。要知作者用意正是要使品級和封號差開,才露不出清代官制的痕跡。改為「宜人」,於清代官制雖對了,而於作者本意卻錯了。
從二百年前的脂硯齋到當代的著名紅學家啟功先生,對《紅樓夢》裡的「官制」都給予了充分的注意,並指明其官職稱謂的寫作特點,這些無疑都是非常正確的,有益的。但我認為上述研究尚未講出《紅樓夢》裡所揭露出的封建官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的來源的種種弊端。我認為《紅樓夢》中的官職稱謂只是作者的寫作藝術技巧,它固然可以顯示出作者的匠心不凡,但他寫官制的目的卻主要是在本文所寫的第二部分——即「從世襲、科舉到捐納」的背後所告訴給讀者的一切。例如:
(1)世襲——它不是根據選賢任能的原則,而主要是憑籍父兄的功績受封當官。這種制度的結果是使官僚子弟之中的無德少才者屍居顯位,子孫相襲,造成整個國家吏治的腐敗無能。如《紅樓夢))裡所寫賈家榮寧二府的幾位襲官者,就是典型的例子:「賈敬,襲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愛燒丹煉汞,別事一概不管。」這位襲官者「只心想作袖仙」,「只在都中城外和那些道士們胡羼。」最後燒脹而死。其子賈珍,「只一傳高樂不了,把那寧國府竟翻過來了,也沒有敢來管他的人。」至於榮國府的賈赦,雖然「現襲一等將軍」之職,但依書中所寫卻是一個一味好色好貨的傢伙。更為嚴重的是,「誰知這樣鐘鳴鼎食的人家兒,如今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若讓這樣一些兒孫繼續襲下去,國家會是一個什麼樣子,還用再說什麼嗎?
(2)科舉——在歷史上,科舉曾經為封建國家選拔了不少優秀人才,為維護和鞏固封建地主階級政權,推動歷史前進做出過貢獻。但在封建制度下,歷代科舉出身的官吏中也有相當一批人是《紅樓夢》裡所寫的賈雨村一流的官員,雖然才幹優長,未免貪醋,賈雨村的宦海生涯,就是封建社會裡科舉為宮的典型代表。
(3)捐納——這是封建社會裡產生大量腐敗昏憒的官吏和駭人聽聞的貪污現象的淵藪。憑藉金錢「捐納」一官半職,上了任即千方百計敲剝天下黎民以收回「成本」。
這些人無德無才,信奉的就是「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所以,捐納的官吏比起別種途徑為官者,對金錢的貪婪有過之兩無不及。至於書中的賈蓉,不過是一個道地的花花公子,父子聚麀、偷嬸娘,無所不為。如此人品卻捐了一個「五品襲禁尉」,可見這樣的國家已不堪到何種程度!
《紅樓夢》是一部曠世奇書。作者在開卷即雲此書是「真事隱去」,用「假語襯言」敷演出來的。所以書中「朝代年紀,失落無考」,「假借漢唐年紀添綴。」研究《紅樓夢》裡的官剮的意義,首先,證明了作者所寫「官制」也是按此方法而行,它是全書「假語材言」的組成部分。其次,通過書中所寫職官稱謂、來源,使我們看到這種寫作方法所產生的強烈藝術效果。特別是使讀者通過書中所寫的官吏來源看到封建社會的官制所產生的不可克服的種種弊端。從而加深對整個封建制度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的認識。
至於《紅樓夢》裡的官制為什麼要採取「假作真時真亦假」的寫法,有的研究者指出:是為了躲避文字獄,怕讀者識破書中所指的具體朝代。我以為這個看法似乎有失於偏頗。我在本文前面提到了對官制這種半真半假、半古半今、半有半無的寫法,絕非《紅樓夢》始作俑者,就說明了這是小說家的創作手法問題,與當時——清代的文字獄並不一定非有直接的因果關係。記得魯迅先生在《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一文中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所寫的事跡,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聽到過的緣由,但決不全用這事,……人物均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腳色。
我想,《紅樓夢》裡的官制也是如魯迅先生所說是「拼湊」起來的。儘管古今中外所有的偉大作品未必都如此!
1983年7月1日初稿
1983年8 月1日定稿
註:
1唐房玄齡等撰:《晉書》,中華書局1974年11月版第44頁。
2參見《三國誌·魏忠·武帝記》,裴松之注引王沈《魏書》。
3梁·沈約撰《采書》卷56,中華書局1974年10月版第1562頁。
4參見司馬遷:《史記》卷6,《始皇本記》。
5參見班固:《漢書》卷2,《丈帝記》和《漢書》卷49,《晁錯傳》。
6周春:《閱紅摟夢隨筆》,轉引自一粟《紅樓夢卷》卷三,68、69頁。
7轉引自一粟:《紅樓夢卷》第206頁。
8載《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63年第3期。
9載《文史》第11輯,中華書局1981年3月版第229頁。
十載《南腔北調集》,《魯迅全集》第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