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遊藝五題
女先兒說書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慶元宵賈府開夜宴,又有酒,又有戲,又放煙花,又賞燈火,還請來兩個「女先兒」說書助興。「女先兒」,又稱「女先生」、「女先先兒」,或徑稱「女瞎兒」,是專門從事說唱演藝的民間盲藝人,聽盲藝人說書、唱彈詞,是自宋以來廣為流行、大受歡迎的一種民間遊藝活動。
盲人從事演藝,在我國,有著極為久遠的歷史。《周禮、春官宗伯》就記載:「瞽朦掌播鼗、木兄、塤、簫管、絃歌、諷詩,世奠系,鼓琴瑟。」則早在周代已有職業化的盲人樂工。《國語·周語》亦云:「為民者,宜為使言,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朦誦,百工諫。⋯ ⋯ 」這些盲人,不但在許多宗教、禮儀、外交等場合,為統治者服務,而且在政治生活中,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有向統治者反映民風、民情的職責,其社會地位,與巫、史者流一樣,是比較高的。後來,他們逐漸退出政治舞台,而成為統治者娛樂的工具。《淮南子·繆稱篇》:「侏儒瞽師,人之困慰者也,人主以備樂。」說的正是這種情形。漢劉向《列女傳》:「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夜則令瞽誦詩,道正事。」劉向的這一段記載,極有價值,它說明,盲人已不單純是諷、誦、賦,而且還有為貴族婦女妊子時「道正事」的使命。這種「正事」,有可能是有關婦德的簡短有趣的故事,雖以說教為目的,但具有一定的娛樂性。這段記載,可以看作盲人說書的最早記靈。
漢以後,有關盲人演藝的記載極為少見。一直到了宋代,才又有所反映。宋代大詩人陸游《小舟游近村,捨舟步歸》其四:「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從陸詩的記述看,這些「負鼓盲翁」,是四處輾轉流浪的民間藝人,所到之處,頗受歡迎。明代,盲藝人的說書,在城市大為流行起來。明姜南《英塘詩話》卷二《洗硯新錄·演小說》條云:「世之瞽者,或男或女,有學彈琵琶,演古今小說以覓衣食、北方最多,京師特勝,南京、杭州亦有之。」明田汝成《西湖遊覽余志》卷十二記杭州「瞽書」藝人說:「杭州男女瞽者,多學琵琶,唱古今小說、平話,此覓衣食。謂之『陶真』。大抵說宋時事,蓋汴京遺俗也。瞿宗吉(佑)《過汴梁》詩云:『歌舞樓台事可誇,昔年曾此擅繁華。尚餘艮岳排蒼吳,那得神霄隔紫霞。廢苑荒草堪牧馬,長溝柳老不藏鴉。陌上盲女無愁恨,能撥琵琶說趙家』。其俗殆與杭州無異。若《紅蓮》、《柳翠》、《濟顛》、《雷鋒塔》、《雙魚扇墜》等記,皆杭州異事,或近世擬作者也。」田汝成之子田藝衡《留青日札》亦記云:「曰瞎先生者,乃雙目瞽女,即宋陌上盲女之流。自幼學習小說、詞曲,彈琵琶為生。多美色,精技藝,善笑謔,可動人者。大家婦女,驕奢之極,無以度日,必招致此輩,養之深院靜室,晝夜狎集飲宴,稱之日『先生』。」從上述記載分析,明代的盲人說唱,已較宋代有了諸多變化:一,已由農村轉移到城市,由以農民為主要欣賞對像改為以城市居民甚至「大家婦女」為主要聽眾。二,這些瞽者,雖男女都有,到了明代,「瞽女」已大大多於「盲翁」。三,在演唱上也改變了以往的樸素的風格,伴奏的樂器,由打擊的鼓,改作琵琶等彈撥樂器,說明「唱」的成份已多於「說」的成份。四,這些盲女,色藝雙全,「有美色,精技藝」,因而較之「負鼓盲翁」,更能迎合市民階層的欣賞情趣。五,她們說唱的故事,大多以當地為背景,如在汴京者說唱「趙家」事(即宋代皇家故事),在杭州者說唱《紅蓮》《柳翠》《雷鋒塔》《濟顛》等,這一地方性特點,大概也是深受聽眾歡迎的原因之一吧?!
從田汝成的記載,我們知道,盲人說書、唱彈詞。還有一個異名日「陶真」。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十二:「閻閭陶真之本之起,亦曰『太祖太宗真皇帝,四祖仁宗有道君』。」周楫(字清源)《西湖二集》卷十七《劉伯溫著薦賢平浙中》的「人話」亦云:「那陶真的本子上道:『太平之時嫌官小,離亂之時怕出征。』「『陶真」一名,不知起源於何時,浦江清先生《論小說》一文認為它起源於道觀裡,「陶」娛樂的意思,「真」即是仙。宋人記載「彈唱因緣」的有「張道」、「李道」等名,說唱神仙故事和金童玉女因緣之類,與寺廟裡的和尚說唱變文兩面對壘。浦江清先生的這個解釋,自可成為一家之言,但我看也不是毫無問題了。從現有資料看,「陶真」多指盲藝人的說書和唱彈詞,或擴大之,指話本、評話,這似與道觀沒有太多的聯繫;再者,如杭州盲女說唱的《柳翠》、《濟顛》之類,均是與佛教有關的故事,與道家神仙之說也沒有太大的聯繫。所以,陶真一名究竟起源於何時,本義何指,仍有待話本學者的進一步論證研究。
清代的盲女說唱,更為流行。請李調元《童山詩集》卷三十八《弄譜百詠》之十三云:「曾向錢塘弄琵琶,陶真一曲日初斜。白頭瞽女臨安住,猶解逢人說趙家。」徐珂《清稗類鈔》記載,乾隆時,有女郎王青翰「幼以目眚失視,而聰慧過人工彈詞,清吭諧婉,間為激昂悲壯語,令人色動神飛。」「尤善諧謔,偶一語人妙,四座為之傾靡。名流宴集,必招致之,共飲為快。或非其當意者,餌以重幣,不顧也。」《清稗類鈔》還記載。「京師有子弟書,為八旗弟子所創。同雅聲和,且有東城調、西城調之別。西調尤緩而低,一韻縈行良久。瞽人輒以此為業,如王心遠、趙德壁等。聲價至高。」則瞽人不但說書,唱彈詞,而且還有專門唱子弟書的。在廣州,稱彈唱的盲女為「盲妹」,所唱為「摸魚歌》,以洋琴伴奏,悠揚人聽。富貴之家有喜慶事。輒招之。這些盲女出身都很悲慘,可分為兩種情形:一是生來就是雙目失明,長大以後便以彈唱維持生計;一是自幼失去父母,因長相艷麗,嗓音動聽而被「養母揉之使盲者」,真是慘無人道。清朝被推翻以後,城市裡的盲藝人逐漸減少。又流落到各地鄉村。直到八十年代,西北地區仍有以彈唱為生的盲藝人,作家鄭義在小說《老井》中曾寫到這樣的盲藝人。
將「女先兒」寫入小說。並不始自曹雪芹。明末清初時的小說家董說在其神話小說《西遊補》第十二回就寫到「季女彈詞」,其文云:「低磴上又坐著三個無目女郎,一個叫做『隔牆花』,一個叫做『摸檀郎』,一個叫做『背轉娉婷』。雖然都是盲子,倒有十二分姿色,白玉酥胸,穩貼琵琶一面。」所唱《西遊談》,乃唐三藏取經故事。《紅樓夢》裡的兩個女先兒,據書中交代,經常出入賈府,她們不但會說書、唱彈詞,還在行「擊鼓傳梅令」時,充當了司鼓,那鼓點「或緊或慢,或如殘漏之滴,或如進豆之疾,或如驚馬之亂馳,或如疾電之光而忽暗。」極見水準。
冰 床
在《紅樓夢》裡,拖冰床不屬於遊藝項目,而是與抬嬌子、撐船一樣的「粗糙活計」(探春語,見第五十六回)。但在清代,拖冰床卻是我國北方尤其是北京冬天裡極為盛行的遊藝活動。
所謂「冰床」,又叫「凌床」、「冰車」、「拖床」,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冰排子」、「冰爬犁」,形制有大小之分,大的,可載入載物。清、王士真《香祖筆記》卷十記載,河北省雄縣、霸縣等地區的水鄉,「冬月載蒲葦皆用凌床」,當地的官員出行,不乘車馬,而乘冰床,可見它是我國北方水鄉冬季極為普遍的運輸工具,正如江南水鄉的小船和大漠戈壁的駱駝一樣。小的冰床,則是極受兒童喜愛的遊戲用具。在我國北方長大的人,誰小的時候沒玩過冰爬犁!
冰床的製作工藝十分簡單,小的冰床,小孩子自己都能做。冰床起源當很久遠,但一直到宋代,才見諸文字記載。大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卷二十三《譏謔》中云:「冬日做小坐床,冰上拽之,謂之凌床。予嘗按察河朔,見挽床者相屬,問其所用,日:『此運使凌床也,此提刑凌床也。』聞者莫不掩口」。可見當時並不多見。明代,才開始普及起來。明劉若愚《明官史·金集》中云:「冬至冰凍,可拉拖床,以木作平板,上加交床或稿薦,一人在前引繩,可拉二三人,行冰上如飛。」可見冰床在明代以前,主要是做為冰上運輸工具來使用的,清代,竟有靠拉冰床來養家餬口的;至本世紀初,北京什剎海、護城河等處,仍有不少冰上駱駝樣子」,有很多,還是敗了家的八旗貴族的子弟。這些「拉坐兒」的冰床,製作十分簡略。只求牢固耐用而已。而王公大臣貴族之家的冰床,則十分考究,雕花飾彩,非常華美,上有蓬,可避風雪。關於此點,清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有很詳細的記述:「冬至以後,冰澤腹堅,則十剎海、護城河二閘等處,皆有冰床。一個拖之,其行甚速。⋯⋯雪晴El暖之時,如行玉壺中,亦快事也。至立春以後,則不可乘,乘則甚危。⋯⋯近El王(公)大臣之有恩命者,亦准於西苑門內乘坐拖床」。清楊靜亭《都門雜詠·冰床》詩亦云:「十月冰床遍九城,遊人曳去一毛輕。風和El暖時端坐,疑在琉璃世界行。」正是因為乘坐冰床能給人以「如行玉壺中」,「疑在琉璃世界行」的特殊的快樂享受,因而使之成為北京城冬季裡極為盛行的游活動,達到了「十月冰床遍九城」的空前盛況,為當時北京城冬天裡的~ 大景觀。
有心情置身「玉壺」去欣賞「琉璃世界」的,自然不是那些拉冰床賺錢養家的窮漢,而是那些錦衣玉食的富家子弟和不愁衣食的「文人雅士」。文人雅士,坐在冰床上吟詩, 感覺到比騎在驢背上還要美妙(「詩思不須驢子背,沿河處處有冰床」,清佚名《都門竹枝詞》 ,這固然球得高雅。但任何高雅的遊藝,一到紈褲子弟手裡,電就惡俗不堪了。清魏坤《倚晴閣雜鈔》云:「凌床,今京師在處有之。⋯ ⋯ 聞明時,積水潭嘗有好事者,聯十餘床,攜都籃酒具,鋪氍毹其上,轟飲凌中,為樂事也。」又清佚名《燕京雜記》云:「有好事者,聯屬數床,置酒其上,東西往來,如泛銀湖。」好像非把個玉潔冰清的「銀湖」弄得酒氣薰天,他們者算稱了心,過了癮。與紈褲子弟和文人雅士相比,還是兒童的玩法更有趣,更為樸實可愛。兒童們玩的冰床,不是拉的,而是「支」的。道光時天津詩人崔旭在詠其家鄉之冰床詩中云:「織箔安床四角平,鐵頭篙子劃冰聲。坐來恰受人三兩,絕勝中流自在行。」所謂「鐵頭篙子」,乃是「支」冰床的專用工具,以粗鐵條製成,一端裝有木柄,不但便於把握。而且握之不冰手;另一端則將鐵條磨得極為尖銳,使之易於扎入堅冰,借此用力推進。「恰受人三兩」的冰床。對於孩童來說,已是較大的,一般的只坐一人,雙手握「鐵篙」,向後用力點冰,則冰床前進如飛。京津地區稱之為「支爬犁」。現在的北京,一到冬天,什剎海等處的冰而上仍可見到孩子們成群結隊,支著爬犁你追我趕、穿梭往來的歡快而動人的情景。
冰床是男孩的「專用」玩具,當然在農村,有些頑皮好動的女孩也會偶然湊湊熱鬧,但在舊時的北京,玩冰床是見不到女孩的。《紅樓夢》裡沒有寫到冰床遊戲,大概是因為大觀園的小姐、丫頭們不適宜玩這種遊戲罷。
九連環
九連環是清代以來廣為流行的民間智力遊戲玩具之一。在《紅樓夢》第七回裡,作者寫到了這種玩具,說黛玉等人「正在寶玉房裡解九連球頑呢」。但沒有說明九連環的具體拆解方法。
九連環屬連環類智力玩具(又稱「益智玩具」)。連環類玩具產生的年代,可以上潮到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據《戰國策·齊策六》記載,秦國曾派遣使臣攜「玉連環」到齊國,對齊君王后說:「齊國多智慧之士,能將這玉連環解開嗎?」齊君王后以玉連環遍示群臣,無可解者。齊君王后急中生智:「引椎椎破之」,然後對秦國的使臣說:「你看,我已經把它解開了!」在這個玉連環裡,包含了秦、齊兩國之間的很多政治矛盾和鬥爭,齊國的這種「特殊解法」,是利用外交手段表明本國的態度和立場。這已不是單純的遊戲。如以遊戲論,則齊國的這種「解法」,實在是一種「無賴行為」,是嚴重的「犯規」。由這則歷史故事,我們可以知道,當時「連環」雖已產生,但知道解法的人是不多的。否則,以齊國之「多知」,不會以「引椎椎破之」的無可奈何的辦法來解此難題。到了元代,雜劇作家鄭德輝以這段故事為素材,創作了《丑齊後無鹽破連環》雜劇。在這齣戲裡「無鹽娘娘」以其過人的聰明才智,易如反掌地把玉連環解開了。這反映了元代時連環類玩具已很流行,並且能夠拆解的,已大有人在了。
連環類玩具的拆解方法極為複雜,所以人們便以能解連環來比喻聰明、智慧、機敏、靈巧、善解疑難等。宋代大詞人、大音樂家周邦彥在《商調·解連環·春景》一詞裡說:「信妙手,能解連環。」這不僅是讚詠妙手,更是對聰明的頭腦的讚歎。南宋時,都城臨安(今杭州)的集市貿易中,便有出售「解玉板」的雜貨攤(見宋·佚名《西湖老人繁勝錄·諸行市》)這「解玉板」,當系玉連環一類的玩具。
由於以玉製作連環玩具工藝複雜、造價高,且不慎墜地極易損壞,所以後來改由金屬材料製作。九連環及其它環類玩具一般是以紫銅絲:黃銅絲或鐵絲製成。九連環有一個狹長的釵(又稱「柱」),一端為半環形,向上稍稍翹起,另一端為手柄。釵上套九個圓環,這九個圓環用九根鐵絲次遞相聯,九根鐵絲的下端為一塊長方形的板或鐵板(早期當系玉板,或當為「解玉板」一名之由來),板上鑽九個等距離的小孔,九根鐵絲分別穿在九個孔中,上下可以活動。九個連環可以從釵上拆解下來,也可以再套上去。
九連環最初不一定非「九」環不可。之所以用「九環」並成為「定制」,想因「九」乃陽數之極,用以表示極多的意思。近代學者劉師培《古書疑義舉例補·虛數不可實指之例》云:「凡數之指其極者,皆得稱之為九,不必泥於實數也。」並舉例云:「《楚詞·九歌》本十一篇,而以『九數』標目,則數之不止於九者,亦可以九為數。」古文中此類例證極多,不繁舉。九連環的「九」字,因確係九環,好像是實指了。不過這個「九」字,還有』極難的意思在裡面。齊國王后「椎破連環有九環,恐怕還有一個數學上的原因,就是「環越少,解之越易,」而每增一環,其拆解的次數就要以1/2[2—1+(一1)](n指環數,此公式由數學家楊世明先生給出。)倍數論。九環時,已充分表明了它的拆解難度(276次),其費心、費力、費時,人們尚可忍耐,不致影響了拆解的興味。如再增一環,已極費時力,多至二十環時(524287次),拆解旬日,恐亦不可使釵上之環「畢下」。則此種連環已非玩具,不啻刑具了!
清·徐軻《清稗類鈔》中記錄了九連環的解法,云:「欲使九環同貫於柱上,則先上第一環,再上第二環,而下其第二(一)環,再上第三環,而下其第一二環,再上第四環,如此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而九環畢上矣。解之之法,先下其第一環,次下其第三環,更上第一環,而並下其第一二環,又下其第三環(五)環,如此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而九環畢下矣。」(原文記述有誤,括號內為更正後之環數,否則不可拆解。)
《紅樓夢》的時代,已極流行九連環玩具。乾隆年問刻本《霓裳續普》中錄有《九連環》小曲,云:「有情人,送奴一把九連環,九嚇九連環,十指纖纖解不開,拿把刀來割,割也割不開。」可知九連環是閨中女子喜愛的玩具;是以男子以之作為禮物,送給情人,暗含有「解不開」、「割不開」的柔情蜜意在裡邊,以喻 人的感情如同九連環之環環相扣、環環相連。邊 、曲而名《九連環》,是因為每首曲子分為丸段,每段的末句,必作拖長之「滾舌音」,取滾動如環之意。清·碩得亭《草珠一串》有詩云:「一聞『溝調』便開顏,無『繡荷包』不算班,更愛舌尖聲韻碎,上場先點『九點環』。」自注云:「此曲(按指《九連環》)每折將終,必將滾舌音以擅長。」清·楊掌生《夢華瑣薄》;「北道郵亭,搶瑟琶人店小女子,唱《唱連環》,帶『嘟嚕』,每卸裝,酤村釀解之,聽之亦資笑樂。」可見當時解九連環作戲與聽《九連環》小曲都是為人們所喜愛的遊藝活動。《紅樓夢》裡寫黛玉等人拆解九連還,反映了當時的貴族家庭的閨中少女也愛好民間的這一遊戲活動,並且刻劃了黛玉等人的性格,表現了她們的妙手慧心。除《紅樓夢》外,清代傑出的蒙古族作家尹湛納希在所著小說《一層樓》中,.也記述了九連環這一遊戲。
連環類玩具很多,常見的有鼎環、壽環和歧中易。這些玩具都很難拆解。民間俗語云:「解不開歧中易,卸不下九連環。」歧中易,也是廣為人知的,它產生年代,已無法考證,推想當在金屬連環產生以後。要想把桃形的釵環從中取出,看似頗不容易,而一旦明白了拆解方法,則正可謂「易如反掌」。筆者根據歧中易的拆解原理,又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環。數學家楊之(楊世明)先生將其命名為「二階歧中易」。二階歧中易較傳統的歧中易要複雜得多,不入門徑,拆解起來簡直無從措手。一旦找出了門道,亦能很快將釵環取出。讀者諸君不妨一試。
鼎環和壽環的形狀。二者形制不同,拆解原理卻是一致的。這兩個環,都有兩種以上的解法。根據其拆解原理,我們可以把很多——如「喜」、「吉」、「福」、「祥」等——對稱或不對稱的漢字做成連環類玩具。我把它們稱之為「漢字連環智力玩具」。鍛煉手和腦的靈活性,又可作為生日、節日的禮品饋贈親友,以增加其喜慶氣氛。我想那一定會大受歡迎。
九連環等智力玩具是我國古代特有的傳統遊戲玩具,它們充分運用了數學「拓樸學」原理,是我們祖先的一個值得驕傲的發明創造。這一創造,在國際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很多數學家對它們的拆解方法和數學原理曾給予研究。這是我國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產物,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們應當珍惜和發展之。尤其是「洋玩具」充斥市場的今天,推廣祖國的傳統智力玩具,其意義尤為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