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怨東風當自嗟
七、「莫怨東風當自嗟」
《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眾姐妹席上行令掣簽,所掣到的花名簽內容,都與人物的命運有關(參見拙著《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黛玉所掣到的是芙蓉花簽,上有「風露清愁」四字,這與富察明義詩中說晴雯的「芙蓉吹斷秋風狠」含義相似,不過蘊蓄得多。上刻古詩一句「莫怨東風當自嗟」,出自歐陽修《明妃曲》。我最初以為這句詩僅僅是為了隱它上一句「紅顏勝人多薄命」。否則,既有「莫怨東風」,又說「當自嗟」,豈非說黛玉咎由自取?後來才知道它是黛玉為了寶玉而全不顧惜自己生命安危的隱語,看似批評黛玉不知養生,實則是對她崇高的愛情的頌揚(如果按續書所寫,這句詩當改成「當怨東風莫自嗟」了)。這一點,可以從戚序本第三回末的一條脂批中找到證明:
補不完的是離恨天,所餘之石豈非離恨石乎?而絳珠之淚偏不因離恨而落,為惜其石而落。可見,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計為之惜乎!所以絳珠之淚至死不幹,萬苦不怨,所謂「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悲夫!
石頭有「無才補天,枉入人世」之恨,絳珠是從不為石頭無才補天而落淚的;寶玉「不自惜」,黛玉卻千方百計地憐惜他。所以,黛玉雖眼淚「至死不干」,卻「萬苦不怨」,也就是說,她明知這樣悲慼等於自殺,也不後悔。脂評用「悲夫」表達了極大的同情,而作者卻把這一點留給讀者,他只冷冷地說:年輕人又何必這樣癡情而自尋煩惱呢!所以,警幻仙子有歌曰:「春夢隨雲散,飛花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閒愁!」(首句說繁華如夢,瞬息間風流雲散,次句喻紅顏薄命,好比落花隨流水逝去。警幻的這首「上場詩」實也有統攝全書的作用。)又有薄命司對聯說:「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皆自惹」與「當自嗟」或者「覓閒愁」也都是一個意思。可見,曹雪芹寫小說是八方照應,一筆不苟的;就連「春恨秋悲」四字,也都有具體情節為依據而並非泛泛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