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祖籍在遼河流域 與趙本山搭上了邊兒?
提起歷史巨著《紅樓夢》,人們首先想到作者曹雪芹。多年來,有關曹雪芹祖籍問題一直是紅學家們爭議的熱點。然而,近年來遼河流域發現的史料表明,曹雪芹的「關外」(山海關外)祖籍在遼河流域。
曹雪芹與趙本山搭上了邊兒
在當今的喜劇小品舞台上,著名喜劇小品演員趙本山可以說是盡人皆知,他那句把家鄉鐵嶺市說成是「較大城市」的台詞,使這座位於遼寧省北部、過去不為人熟知的城市,一夜之間名揚全國。可當我們慕名而來時,吃驚的卻不是這座「較大城市」,而是這裡的「曹雪芹研究會」。更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的趙本山,還同曹雪芹是「老鄉」。
據鐵嶺市曹雪芹研究會副會長高東昌介紹,曹雪芹是宋代元勳武惠王曹彬之後,明初永樂年間由江西南昌北遷,落戶京東豐潤(今河北省豐潤市)。先祖曹端廣於明朝永樂年間從豐潤出關定居鐵嶺地區,世居鐵嶺城南的腰堡一帶。後金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滿洲正白旗攻陷鐵嶺城南諸堡,擄雪芹太高祖曹世選(也作「錫遠」)、高祖曹振彥為滿洲正白旗「包衣」(家奴),曹氏遷至鐵嶺白旗寨,復遷至李千戶,雪芹曾祖曹璽即生於此。
年愈花甲的高東昌說,曹雪芹先祖曹端廣入居鐵嶺,有順治、康熙以來的《豐潤曹氏族譜》為證,族譜中有三處記載「卜居於遼東鐵嶺衛」;太高祖曹世選《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世居瀋陽地方」。據考,「瀋陽地方」在元、明、清三代皆包括鐵嶺全境或南部地區;高祖曹振彥清代地方志書載為「遼東人」或「遼陽人」,乃泛指治所遼陽的古代遼東郡或遼陽省,猶如今之瀋陽市有時泛指遼寧省一樣。
曹雪芹曾祖曹璽「著籍襄平」。據康熙「詔修」的《盛京通志》考定,襄平為鐵嶺。清代鐵嶺籍文人多以鐵嶺乃襄平古郡為榮,而將名字署於作品中。《尚史》作者自署「襄平李鍇」,指頭畫家高其佩自署「鐵嶺高其佩」,間或自署「襄平高其佩」,皆是佐證。
曹雪芹祖父曹寅被同門、同僚稱為「三韓曹使君子清」,《五慶堂譜》亦稱曹寅是「三韓」人。乾隆在《三韓訂謬》中明確指出,三韓方位「在今奉天東北」,奉天即今天的瀋陽市。《奉天通志》卷二載鐵嶺西南之大凡河村《重修永寧庵碑序》日:「不料戊午,三韓竟沉。」農曆戊午為1618年,正是滿洲正白旗攻陷鐵嶺城南諸堡擄曹氏為「包衣」之時。又載《范河城重修永寧庵碑記》日:「三韓范水之隈。」二者皆已證明,三韓故址在今鐵嶺市范河一帶。
除史籍記載之外,鐵嶺市腰堡村范家屯還保留著曹氏祖塋。當地人告訴我們,這裡叫「小西山」,是曹氏祖塋之地。原有墳墓數十,碑記上明白地記載著曹氏列祖列宗,可惜於1960年「平墳還田」中毀蕩無存。不過,據腰堡村老人講,腰堡是曹雪芹的老家。而鐵嶺縣烏巴海曹氏也口碑相傳,他們的祖先曹銓和曹雪芹是「哥們兒」。
綜上所述,曹雪芹關外祖籍在鐵嶺市西南范河流域的腰堡一帶。故紅學大師周汝昌先生詩日:「銀州地本漢襄平,范水三韓亦古名。試向小西山下路,尋蹤石赤草青青。」
關於曹雪芹關外祖籍,還有遼陽一說。遼陽市博物館原副館長鄒寶庫告訴我們,曹雪芹高祖曹振彥為遼陽人,這可以用《曹璽傳》、《上元縣志》等史籍記載和近年發現的三塊石碑為證;曹雪芹高祖曹振彥清代地方志書載為「遼東人」或「遼陽人」,曹雪芹曾祖曹璽「著籍襄平」,皆是佐證。遼陽市因此興建了曹雪芹紀念館。
在曹雪芹紀念館,我們目睹了這三塊石碑和有關史籍的影印本,親眼看到石碑上刻有「曹振彥」的名字。但「鐵嶺說」的學者認為這些依據不充分。理由是,曹雪芹諸多祖先只有曹振彥一人載為「遼陽人」,不能定論為祖籍。同時,三塊石碑有曹振彥的名字,也有諸多鐵嶺人的名字,不能證明曹振彥就是遼陽人。而「遼陽說」的學者也認為曹雪芹在鐵嶺的祖籍已超出五代以上,籠統說曹雪芹關外祖籍在鐵嶺市似乎有些牽強附會的嫌疑,雙方各持已見。但不管怎麼說,曹雪芹關外祖籍在遼河流域是毋庸置疑的。
《紅樓夢》寫進了遼河方言
曹雪芹祖籍在遼河流域的另一佐證是:《紅樓夢》中諸多方言詞語與遼河流域方言契合。《紅樓夢》中的語言極為豐富,有高檔次的詩歌,也有不上檔次的方言。有人作過粗略統計,《紅樓夢》中的方言有幾百個詞語,其中遼河方言超過百句以上。
方言是一定地區的、基層群眾的、經常使用的口頭語言。其特點是只有其音,而無其字。即便用同音字來代替,可是寫出來一推敲也不像話。但我們在這裡所說的方言,就是《紅樓夢》中所說的假語村言。我們將這些方言粗略歸納為以下幾類:
表示時間:「今兒」,即今天。「今兒晚上得空兒我回了他。」(《紅樓夢》語)。「改日」,即過幾天的意思。「改日無事,只管來逛逛……」(《紅樓夢》語)。「才剛」,即方纔的意思。「才剛又沒見你勸我。」(《紅樓夢》語)。「趁早兒」,即趕早的意思。「若不趁早料理省儉之計……」(《紅樓夢》語)。「眼面前」,即眼前的意思。「眼面前的倒想不起來。」(《紅樓夢》語)。
反映語言:「響快」,即見人愛說話。「你們家的二小姐著實響快……」(《紅樓夢》語)。「閒打牙兒」,即嘮閒嗑。「他們等你,你還坐著閒打牙兒!」(《紅樓夢》語)。「數貧嘴」,即說些沒用的話。「這個東西真會數貧嘴。」(《紅樓夢》語)。「花馬吊嘴」,即花言巧語的意思。「你不用和我花馬吊嘴的……」(《紅樓夢》語)。
表示動作:「扎煞手」,即遇著難處沒有辦法的意思。「不如趁空留下這一分,省得到了跟前扎煞手。」(《紅樓夢》語)。「倒仰」,即向後倒的意思。「連司棋都氣了個倒仰。」(《紅樓夢》語)。「抖摟著了」,即感冒了。「起來又要抖摟著了。」(《紅樓夢》語)。「吡牙」,即反對的意思。「你就另眼照顧他們些,別人也不敢吡牙的。」(《紅樓夢》語)。「藏掖」,即埋伏的意思。「這個事雖不算甚大,裡頭大有藏掖的。」(《紅樓夢》語)。「昧下」,即隱瞞的意思。「我怎麼不知道,你們就昧下了。」(《紅樓夢》語)。
表示情感:「可惡」,即不好、煩人的意思。「我這三個丫頭卻好,只有兩個玉兒可惡。」(《紅樓夢》語)。「嗔著」,即不滿的意思。「你別嗔著我多嘴。」(《紅樓夢》語)。「可惜了的」,即可惜。「白陪眼淚也可惜了的。」(《紅樓夢》語)。「真不害臊」,即不知羞的意思。「還有臉先要五十兩銀子,真不害臊。」(《紅樓夢》語)。「恨的牙根癢癢」,即恨極了。「你媽恨的牙根癢癢,要撕你的肉吃呢。」(《紅樓夢》語)。「扎筏子」,即出氣的意思。「快把這兩件事抓著理兒扎個筏子,……」(《紅樓夢》語)。
表示感受:「納悶」,即心裡糊塗的意思。「此時寶玉正在坐著納悶,想襲人之母不知是死是活。」(《紅樓夢》語)。「何苦來」,即何必的意思。「何苦來生這麼大氣,大清早起和我叫喊什麼。」(《紅樓夢》語)。「害著」,即妨礙的意思。「不過用我說一句話罷了,害著我什麼。」(《紅樓夢》語)。「生疼」,即很疼的意思。「把頭碰的生疼。」(《紅樓夢》語)。「怪不得」,即別怪人家的意思。「怪不得人說你是『無事忙』。」(《紅樓夢》語)。
表示狀態:「老天拔地」,即老態龍鍾的意思。「那些老媽子們,老天拔地……」(《紅樓夢》語)。「寡婦失業」,即寡婦困難的意思。「老太太、太太還說寡婦失業的……」(《紅樓夢》語)。「鴉沒雀靜」,即鴉雀無聲的意思。「我因為到老祖宗那裡,鴉沒雀靜的……」(《紅樓夢》語)。「現世寶」,即不成器的人。「咱們金玉一般的人,白叫這兩個現世寶玷污了。」(《紅樓夢》語)。「以老賣老」,即用老來壓人的意思。「聽鶯兒如此說,便以老賣老,拿起拄杖來向春燕身上擊上幾下……」(《紅樓夢》語)。
表示名詞:「梯己」,即小份子錢。「聽見奶奶有了這梯己,他還不放心的花呢。」(《紅樓夢》語)。「盤纏」,即路費、旅費。「一應土儀盤纏,不消煩說……」(《紅樓夢》語)。「攪過」,即好吃的東西。「我家裡也有些攪過。」(《紅樓夢》語)。「孫男弟女」,即兒孫們的意思。「老太太因怕孫男弟女多……」(《紅樓夢》語)。「孤拐」,即顴骨。「高高孤拐,大大眼睛……」(《紅樓夢》語)。「頂缸」,即頂替。「你竟是個平白無辜之人,拿你來頂缸。」(《紅樓夢》語)。
遼河流域的居民,大多數是坐地戶,還有少數是從河北、山東等地闖關東來的。人們說的話都是北方語系,經過多年演變已接近普通話,但也有許多方言流傳在基層群眾中。因此,儘管曹雪芹不出生在遼河流域,又沒在遼河流域生活過,但是,曹雪芹的祖先畢竟在鐵嶺地區居住二百多年,方言必然在曹氏家族中世代相傳。這樣,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進方言,是合情合理的。
鐵嶺發現《紅樓夢》人物原型
除《紅樓夢》中的遼河文言外,鐵嶺市紅學研究者還在當地發現了《紅樓夢》中的人物原型。《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中提的烏進孝兄弟二人,其原型便是鐵嶺市汪荒地村始祖汪進忠、汪進孝兄弟。
汪荒地村是汪姓家族世代聚居之地,族中有《汪氏同宗錄》傳世。這本《汪氏同宗錄》是汪姓族人汪會卿於民國六年(1917年)據周圍十幾個村屯族人家譜彙集成篇的。
譜載,始祖汪進忠、汪進孝兄弟二人於清康熙初年由山東歷城移居鐵嶺汪荒地村,世代為「莊頭」。每年秋收之後,開始出售莊中所產糧谷及牛、馬等牲畜,籌備銀兩,採購土特產品,進入冬至後宰殺禽畜,憑借關東大地嚴寒自然冷凍後裝車,帶領莊丁押解車隊啟程進京,獻納一年的收穫。
《汪氏同宗錄》所載使我們不禁想起《紅樓夢》第五十三回黑山村莊頭烏進孝進寧國府獻納銀兩及土特產品的情景。曹雪芹通過烏進孝和賈蓉的話交待出黑山村至北京里程及方位。烏進孝說:「今年雪大,外頭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前日忽然一暖一化,路上竟難走的很,耽擱了幾日,雖走了一個月零兩日」。
書中提到的「外頭」是指山海關外遼東地方,「黑山村」隱喻鐵嶺西北汪荒地村。因鐵嶺距京里程概數自古就有「裡七外八一千五」之說,即山海關裡700里,山海關外800里。以烏進孝從黑山村進京日期計算,載重馬車若每天走60里,25日可到北京。但由於「今年雪大」,加上入關以後「忽然一暖一化,路上竟難走的很」,故耽擱幾日,比鐵嶺至北京正常行程多用了六、七日。
康熙年間關外大雪也是實情。據康熙五年郝浴所撰的《銀州雪賦》和《雪後又賦》記載:「今上丙午(1666年)元朔之亞(農曆正月初二),浴在銀已人春一晝二夜矣,……時銀州雪深三尺,乙未大霽……」銀州即鐵嶺縣城。
郝浴所記鐵嶺大雪是在康熙年間大年初二,烏進孝雪路進京時也是「當下已是臘月,離年已近」,年前年後,僅差幾日。季節時日巧合到如此地步,著實驚人。烏進孝說:「前日忽然一暖一化,路上竟難走的很」,當是關內離京已近的氣候特點。
賈蓉又稱烏進孝「你們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裡知道這道理」。這就具體指明了黑山村在今鐵嶺市。因鐵嶺市大部村屯都可稱得是山坳,而汪莊頭領地也就是黑山村在遼河西北沿上,過去遼河大海一樣,故稱海沿子上。
從烏進孝進貢寧國府的稟帖中,也可以看出鐵嶺地區的影子。有人統計,稟帖中除白銀2500兩外,還有吃的、燒的、玩的三大類實物計45品,其中42品為鐵嶺地區農村土特產。稟帖所列的鱘鰉魚、兔、鹿、獐、熊、豬、羊、雞、鴨、鵝、榛、松、桃、杏、糯等物,均在鐵嶺縣志中見載,唯御田胭脂米及海參、對蝦、西洋雞幾類不是鐵嶺所產,但在鐵嶺年關市場和進京路上可以買到。
另外,烏進孝兄弟與汪進孝兄弟的關係也能從《紅樓夢》和《汪氏同宗錄》中找到證明。汪進孝兄弟是康熙初年移居鐵嶺的。而在第五十三回中賈珍稱烏進孝「老砍頭的」,「兒子也大了」,說明烏進孝年齡不小,故烏進孝進京送租可能在康熙後期至雍、乾間,與《汪氏同宗錄》汪進孝年紀相符。
以上為《紅樓夢》記述的情況。再看鐵嶺縣志記載的情況。《鐵嶺縣志·田畝志》中「鐵嶺皇莊」條載:「皇莊在鐵嶺者二十一……頭等莊頭汪姓,在城西五十里處的後孤家子,米地一萬三千零七十四畝,余租地二千八百二十畝,草甸地六千八百五十八畝。」
米地是以糧谷等實物繳納田賦的土地,以區別於繳納銀錢的田畝。余租地是農戶私自開墾的土地,後經自首申報或被查出按每畝交租銀五分,比銀地每畝加收二分以示懲戒。民國六年(1917年)版《鐵嶺縣志·鄉村志》載:「汪二檯子距城六十里,汪荒地距城五十里」。兩相對照,《汪氏同宗錄》之汪姓莊頭與《鐵嶺縣志》所載「頭等莊頭」居地相同,都是城西五十里,系指汪進孝及其後裔無疑。
清朝入關前和入關初,八旗官兵靠旗地經濟維持糧餉。分給官員的土地稱「官員莊田」,分給兵士的土地稱「份地」。份地由兵士家人耕種,官員莊田由官員指派莊頭管理。入關之後官員在關外的莊田,仍歸官員所有,由莊頭管理。
曹振彥入關前已由包衣升為四品官員,證明其多次因功陞遷獲賞,其在關外分得莊田不會少。而賈家「祖宗九死一生掙下這家業」(焦大語),應該包括關外遼東的莊田。祖上入關之後,關外莊田依然存在。《紅樓夢》書中記述烏莊頭進京送收穫品和銀兩的情節是符合歷史實情的。
將書中所述和《汪氏同宗錄》、《鐵嶺縣志》對照,進孝之名相同,兄弟二人相同,康熙年代相同,距北京的距離相同,「外頭」與關外方位相同,年關大雪相同,書中所記農副產品與鐵嶺地區康熙年間所產相同,地處山坳海沿子相同。就是說,黑山村莊頭烏進孝並非子虛烏有,確有其人其事,其原型當是汪進孝。
鐵嶺市曹雪芹研究會副會長高東昌說,自曹世選、曹振宇被擄淪為正白旗「包衣」算起,至曹雪芹時甫五代,血淚斑斑的家族恥辱,特別是雍正朝對曹雪芹之父罷官抄家,乾隆朝再度重創,「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曹雪芹自然刻骨銘心,於是他在《紅樓夢》中憤而寫進鐵嶺之地、鐵嶺之人、鐵嶺物產、鐵嶺什具、鐵嶺方言是順理成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