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文學讓我們優雅地生活
核心提示
廈門人文論壇首位大腕昨日開講。王蒙在歷時兩個小時的講座中重提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被稱為「文壇常青樹」的王蒙為醫治在人群中普遍滋生的浮躁情緒、功利主義和精神平面化開出妙方——大力提高人們的文學素養,通過文學,喚起人們對真情、智慧和美的追求,找到讓自己感到親切和美好的東西,從浮躁、焦慮、貪慾中解脫出來,讓我們活得鎮定而從容。
人物名片
王蒙,祖籍河北省南皮縣龍堂村,1934年10月15日生於北京。
1953年開始寫長篇小說《青春萬歲》。1956年秋發表《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並引起極大反響。至今已發表作品共一千餘萬字。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獲獎,並曾獲意大利蒙德羅文學獎、日本創價學會和平與文化獎。
王蒙在國內外文學藝術界和學界聲名卓著,曾任哈佛大學燕京學院特邀訪問學者、美國三一學院校長級學者(presidential fellow),並以特邀嘉賓的身份參加國際筆會與世界出版工作者協會代表大會。為約旦作協名譽會員。
文/本報記者 年月 宋智明 圖/本報記者 鄭憲
詩經珍藏的古代中國
文學功能1:是一種特殊的記憶方式
王蒙認為,文學作為一種特殊的記憶方式,通過文字表現並固定一個時代人們的心靈和情感,比人的生命更長久。兩三千年前的生活我們無從得知,但《詩經》還在,許多年前的生活和情感在其中保存得十分完好;兩百年前的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我們知之甚少,但《紅樓夢》還在,我們就不僅可以還原歷史,而且充分感受那個永遠年輕的「女兒國」。
文學其實是對我們過去生命的一種珍藏,借此完成對衰老、死亡和遺忘的抗拒。通過文學作品,人能夠在肉體生命死亡之後還有一些精神的遺產流傳下來。過去,文學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曹丕甚至說過,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就是充分認識到文學的重要作用。
賈政的父愛情感
文學功能2:對真情和激情的呼喚
文學有助於呼喚人的真情。王蒙舉《紅樓夢》為例,他說這本書感動他的不僅有寶黛的真愛,而且連賈政這樣的道學士也有真情,儘管它是以一種扭曲的方式出現的。王蒙說元春回家省親時,賈政作為父親跪在女兒面前一節令人感動:你想啊,當爹的給女兒下跪,還囑咐勿以父親的風燭殘年為念,其中有一種辛酸和悲憫。「我不知為什麼,每回看這個章節都會流淚,」王蒙說,「這就是文學對人們真情的激發。」
文學也有助於呼喚人的激情。我們在讀《悲慘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時,冉阿讓的百折不撓,安娜·卡列尼娜對理想的追求,無不讓人激情澎湃。王蒙還舉一個寫作的例子為證,他有一位作家朋友,寫了一兩篇好小說,當有人問他,你明年還要寫多少篇好小說時,他朋友生氣地說,明年我一篇也不寫!誰說過寫過一篇好的小說就一定得一直寫下去。王蒙認為這位朋友的選擇不錯,當一個人沒有激情時,何必強求自己一定寫一些次品呢。
聶赫留朵夫的罪惡感
文學功能3:號召著人的自我完善
王蒙舉《復活》為例,人帶著一種罪惡感生活是最痛苦的事,聶赫留朵夫犧牲一切來贖自己罪的精神非常感人。我們多讀這樣的作品有助於靈魂的淨化。王蒙說:「有些時候,你不讀一讀19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很難激發出真情。」
現在的人們注重實用,活得比較功利,往往不願去思考,去承擔,活得比較輕飄,比較迷惘。當然,文學的道德追求與弘揚,應該用來自律,不應用來衡量和要求別人,用高標準來要求別人容易造成偏執和壓制。
阿Q人生的最大失敗
文學功能4:文學促進人類對美的追求
面對著山河、人和一些激動的時刻,人會感覺到一種說不出的美。文學可以培養人對美的敏銳感受力。王蒙反對對美的數據化分析,比如有的科學家把愛情定義於精神病現象,把戀愛時的愉悅分析成是純粹的生理活動。這是剝除了愛情中的美所導致的。
王蒙還對《阿Q正傳》做了一番「戲說」,他為阿Q感到的最大遺憾不是革命不成功,不是被殺頭,而是阿Q向吳媽求愛的失敗。王蒙認為這是阿Q不懂文學的結果。按說吳媽的地位跟阿Q相當,死了丈夫,也需要愛。可惜阿Q的表達太不「文學」:「吳媽,我要跟你困覺!」假如阿Q先為吳媽朗誦一首徐志摩的詩:「我是天空中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說不定吳媽感動之下就會答:「你偷去了我的心!」阿Q個人問題解決了,可能就不會活得那麼悲慘了!
甘地的簡樸生活
文學功能5:成為人的精神家園
現在社會,不少人逐漸沉浸在物慾當中,永遠處於一種不滿的狀態。長期下來,對社會和人類的發展很不利。我們需要借助文學,讓文學世界中的人物和意境陪伴著自己,有一方精神家園,給精神帶來快樂和堅強。
王蒙先生到過印度,非常欣賞甘地的思想和行為。甘地說過,大自然能滿足一個人的需要,但滿足不了一個人的貪慾。人的基本需求是有限的,而貪慾則是無限的。甘地墓上的名言啟人深思:「簡樸的生活,高深的思想。」王蒙認為,人如果少一些無謂的慾望,而多追求一些思想,人可能會活得更寧靜一些,更理性一些。因此,王蒙非常推崇蔡元培的主張「以美育代替宗教」,藝術和文學完全有能力幫助人們重造精神家園。
靜夜思裡的故鄉情懷
文學功能6:提供人類所需要的語言
語言對人的影響很大,甚至有學者指出,現代社會不是人控制語言,而是語言控制人。一個孩子可能在他還不識字就能背誦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時候,也許孩子不懂得詩的意思,但當他長大了,識字了,望著床前的明月,就會自然而然地聯繫到故鄉。
語言特別是文學語言給予人安慰與出路。俗話說:君子相贈語言,小人相贈錢財。可見人們對語言的重視。西方一些國家的心理醫生還通過語言幫助病人解開心上的「情意結」,使病人豁然開朗!一個人如果能夠騰出一些時間沉浸在文學語言中,煉成一雙觀察世界的「文學之眼」,人生會變得豐富而美好。
人文精神建構的真情
——廈門學者、記者與王蒙智慧碰撞
王蒙是廈門學者和市民喜愛、歡迎的作家,在論壇前後,廈門大學俞兆平教授等人與王蒙面對面交流,智慧的碰撞產生了不少耀眼的「火花」,令人深思。
網絡帶來負面影響
俞兆平:科技帶來進步的同時,造成了人性的工具化、物化、商品化等人文精神的失落現象。比如在網絡時代,年輕人都不愛思考了,網絡對人文精神建構的負面影響也暴露出來了。
王蒙:我只覺得網絡很方便。但它的負面影響不是我們能說得清的。在中國,我們受到的毒害,不是來自於科學的,而是不科學的,封建、愚昧、落後的思想和行為對人的毒害比科學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深得多。比如:一些地方幹部換屆,有人還去燒香;一些農村,神棍、巫婆還在活動。科學的精神在一些地方還很缺乏,目前還談不上科學過剩。
珍惜人間真情
聽眾:我是學哲學的,哲學與文學在人文精神的建構中異曲同工。那麼,在當下的人文精神建構中,道德感化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王蒙:中國正處於成長時期,存在一些無序的狀態,有時候,人在否定迷信時,很容易產生虛無。比如,現在有人完全否定愛情,有些作家寫起愛情小說來,主人公往往從開篇到結尾,談了幾百次愛情,但最後都是虛情假意。但是,面對這樣的作品,我提議,反面文章正面做,也就是你要從作家的頹廢中看到真情的可貴,因為愛情、真情的稀缺,你更應該珍惜擁有的可貴。
警惕文學的局限性
記者:首先我要感謝您,因為您的兩部著作對我啟發很大,《紅樓啟示錄》和《欲讀書結》。但是我仍然希望您回答我一個困惑,您剛才在講座中把文學的作用講得那麼大,可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許多在文學創作上很有建樹的作家卻自殺了,比如日本的川端康成、美國的海明威、中國的徐遲、海子等。為什麼創造文學的人卻反而解決不了自身的精神問題呢?
王蒙:首先我也要感謝你,提醒我應該再談談文學的局限性。其一,文學是紙上談兵,書上寫得很美好的東西,現實中卻找不到;其二,文學家易陷入自戀。作家自殺在各個行當中比率是較高的,據說日本最高。這是因為作家在精神上有更深的追求,在追求中,他感受到別人感受不到的幸福,同時也感受到別人感受不到的痛苦,在痛苦無法解決時就走向自殺。其三,在人文精神建構中,其他門類的藝術,還有科學都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