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紅樓夢!
1、紅樓夢?紅樓夢!
《紅樓夢》的書名從何而來?「紅樓夢」一名究竟隱含何意?紅學界已經爭論好幾十年了,迄今未見權威說法。有的學者在南宋詩人蔡京的詩中發現了「紅樓夢」一詞,但蔡京與《紅樓夢》作者相隔幾近千年,毫無關係;找不到根據,有些學者就按字面含義,或猜富室閨閣,或猜皇宮內院,或猜寺廟道觀,皆無可靠根據,屬於臆測附會而已。
從《紅樓夢》作品所蘊涵的重大意義看,《紅樓夢》書名及其含義,必非作者靈機一動、信手拈來,必經過作者深思熟慮,以現實重大事件或具有重要影響的現實人物為寄托,方如此命名的。所以,考證《紅樓夢》書名的來源及其含義,應該在明末清初的時間範圍內進行,無須雲裡霧裡漫天撒網。
筆者經過精心考證,有力地證明了,《紅樓夢》的名稱,來源於明末清初的大詩人、「幾社」領袖、「復社」骨幹、民族英雄陳子龍的一首詩:
獨起憑欄對曉風,
滿溪春水小橋東。
始知昨夜紅樓夢,
身在桃花萬樹中。
——陳子龍 《春日早起》
這首詩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原來,陳子龍和當時的江南名妓楊影憐,演出了一場英雄愛美人的淒婉故事。楊影憐就是後來的著名才妓柳如是,是一個著名的風塵才女兼俠女,可謂明末清初風塵「花王」。明崇禎八年,風華正茂的陳子龍與晃若天仙的楊影憐,在松江城南門外的「小紅樓」同居了。男女雙方都是才貌雙全的一流人物,柔情繾綣,風流倜儻,自不待言。柳如是的詩歌才能,主要就是向陳子龍學來的,她的詩,有明顯的「雲間派」風格。
迫於陳子龍妻子和家庭的壓力,二人同居一段時間後,無奈分手了。這段短暫的「小紅樓」生活,對二人來說,都是一段永遠揮之不去的美好而又酸楚的「紅樓夢」。上述陳子龍的《春日早起》詩,就是在二人分手後,懷念「昨夜紅樓夢」的作品。
楊影憐後來雖然另嫁了錢謙益,但對早年戀人陳子龍終生念念不忘,尤其是陳子龍為抵抗清兵犧牲後,楊影憐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刻強烈。分手後,她以《望江南》詞牌,以「人去也」開頭,一連寫了十五首懷念陳子龍的詞,詞中意韻纏綿感傷,十分動人,詞本身也寫得很漂亮。
由此,我們不難推測,《紅樓夢》的創作本意,是要寫陳子龍與楊影憐的「紅樓夢」,寫他們的纏綿相戀和刻骨相思。由於他們的愛情是沒有結果的悲劇,所以,也正是《紅樓夢》中的所謂「木石前盟」。
2、絳雲軒?絳雲樓!
《紅樓夢》書中,賈寶玉搬入大觀園之前的居所,名叫「絳雲軒」,搬進大觀園後,住怡紅院,絳即紅色,意思沒變。但奇怪的是,在大觀園與姐妹們一起作詩時,他仍舊使用「絳洞花王」的別稱,並特意通過李紈之口,說這是他的「舊日稱呼」。
問題是,書中在大觀園起詩社之前,並未交代寶玉有此稱呼;寶玉在姐妹中甘充廝役,詩才亦屬孫山,何敢稱「花王」?另外,古人形容女人如花似玉,寶玉無論如何也是男身,沒有稱「花王」的權利。
我們不妨聯想一下《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和《賣油郎獨佔花魁》中的「花王」、「花魁」,她們指的是什麼?是風塵女子中的翹楚,色藝隊裡的班頭!所以《紅樓夢》中的所謂「花王」,,在創作之初,必是指一個色藝出類拔萃的風塵女子。
如前所述,我們推測《紅樓夢》原來是一部描寫楊影憐與陳子龍愛情故事的作品,那麼,可否進一步推測,原來書中的第一主角「絳洞花王」,是指楊影憐呢?完全有此可能,有確鑿證據可以支持這一推測。
楊影憐與陳子龍分手後,幾經周折,最後嫁給了錢謙益。錢謙益乃明朝東林黨、清朝復社的領袖,雄居文壇霸主長達五十年,是個名動天下的老名士。由於二人年齡相差三十六歲,錢對楊愛護有加,憐惜倍至,並按照佛家「如是我聞」的意思,為她改名柳如是,號河東君,並讓她住在「我聞室」。
為了金屋藏嬌,錢謙益又專門建造了一座雕樑畫棟、精美異常的三層樓房,供夫妻二人居住,並儲藏一萬多卷珍貴的孤本藏書。樓房建成後,錢謙益讓柳如是為樓房取名並書寫牌匾。柳如是便以「小紅樓」的紅色,與自己早期名字中的「雲」字,為該樓取名「絳雲樓」,她題寫的「絳雲」兩個大字牌匾,字體剛勁秀媚,很受世人推重。
看,又是一座紅樓!這座「絳雲樓」在清初名氣大得很,天下名士無人不知絳雲樓中的領袖群倫的名士錢謙益,也無人不曉絳雲樓中的「花王」兼「詩魂」柳如是!河東君的名字,當時在風塵女子中名氣最大,特別是她的詩、詞、曲、賦,幾乎令天下鬚眉男子,一齊俯首,崇拜有加!
錢柳二人,對在絳雲樓中的這段夫婦酬唱、風流蘊籍的生活,也都終身懷念。直到死前,錢謙益還在詩中寫道:
老大聊為秉燭游,
青春渾似在紅樓。
蒲團歷歷前塵事,
好夢何曾逐水流!
分析至此,我們不難看出,《紅樓夢》所寫的「絳雲軒」,實際上就是以「絳雲樓」為底本的,書中的「絳洞花王」,是以柳如是為原型的,這恰好應了李紈「舊日名字」的說法。這個「舊日」,並非寶玉的舊日,而是舊日的「花王」柳如是。錢柳在「絳雲樓」中的這段姻緣,正是《紅樓夢》中「金玉良緣」的出處,這段夢幻般的生活,又是一段「紅樓夢」!
3、蕉園詩?蕉園史!
十分可惜,絳雲樓中經歷了一段纏綿悱惻的生活後,災難發生了!順治七年十月初二,絳雲樓不慎失火,樓中的萬卷珍貴藏書,連同錢謙益傾數年功力撰寫的二百五十卷明史稿,一同葬身火海!
錢氏畢生熱中修明史,在崇禎年間,他撰寫的明史稿,存放在「太液池」邊的「蕉園」,結果被李自成退出北京時所放的一把大火焚燬了,當時就令錢氏痛心疾首!這次,存放在「絳雲樓」的明史稿再次被焚燬,令錢氏幾乎痛不欲生!他懷著滿腔悲憤,寫下了一首題為《蕉園》的詩:
蕉園焚稿總凋零,
況復中州野食亭。
東觀西清何處所,
不知汗簡為誰青?
不知朋友們是否注意到,所謂「蕉園」,代表的是綠色;所謂「絳雲」,代表的是紅色。紅色與綠色都被大火焚燬了,代表著明史被毀。聯想到《紅樓夢》中元妃省親時,賈寶玉頑強地堅持使用「紅香綠玉」,而元妃卻果決地改為「怡紅快綠」,難道不發人深省麼?
「紅香綠玉」代表的是明史,去掉了「香玉」,就是在修明史時,沒有了「香玉」曾經參與的「蕉園」和「絳雲樓」的明史。所謂「香玉」,就是柳如是的代稱,《紅樓夢》中隱約指出,林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而林小姐,恰恰是以柳如是為原型創作的人物。
柳如是逝世於康熙三年,就在她逝世前後,在杭州的西溪,出現了一個女子文學團體,取名為「蕉園詩社」。該詩社的發起人是著名的女詩人林以寧,參加人都是林以寧的表姐妹和妯娌、姑嫂,這些人都是杭州明末「四大家族」的女眷,具有強烈的明朝「遺民」思想。這個詩社為什麼要以「蕉園」命名?毫無疑問,是受了柳如是和錢謙益的影響。詩社的宗旨,一定是悲悼明末清初的這段慘痛歷史。
筆者曾經考證,《紅樓夢》書中大觀園的「海棠社」和「桃花社」,就是作者根據這個「蕉園詩社」的原型創作的。現在仔細看來,《紅樓夢》中好多姐妹的詩,都留有柳如是詩的明顯痕跡。譬如,林黛玉詠柳絮的「唐多令」,就明顯帶著柳如是的《漁家傲 揚花》的痕跡:
百尺章台繚亂吹,
重重簾幕弄春暉。
憐他漂泊奈他飛。
淡日滾殘花影下,
軟風吹送玉樓西。
天涯心事少人知。
4、芙蓉誄?芙蓉俠?
就是這個林以寧,不僅工詩詞,善繪畫,還精通戲曲傳奇的創作。她曾經寫過一個《芙蓉俠》的傳奇劇本,內容今天已經失傳了,只留下一個劇名。《芙蓉俠》劇本最大的可能是描寫什麼、歌頌什麼呢?還需要在林以寧身上找線索。
我們知道,林以寧是前「蕉園五子」的成員之一,是後「蕉園七子」的發起人和社長。「蕉園詩社」的取名,絕對同她的意志有關?她之所以把詩社命名「蕉園」,來歷就在錢柳哀歎「蕉園」、「絳雲」被焚燬的詩篇。
林以寧一生出版過兩部詩集,一部名為《鳳瀟樓集》,是用她在詩社所使用的「室名」命名的。另一部詩集名為《墨莊詩抄》,考定其來源就頗費周折了。原來,柳如是在世時,有個工詩善畫的才子叫「蘇墨莊」。他寫的「新柳詩」,頗為錢翁稱讚;他為柳如是畫的肖像,柳如是十分欣賞。由此推測,林以寧應該是看了「墨莊」的畫,讀了「墨莊」的詩,懷著對柳如是的滿腔感情,才用「墨莊」二字為自己的詩集命名的。
柳如是生前,絕對是「詩魂」、「花王」,不論是前期「木石前盟」,還是後期「金玉良緣」,陳子龍和錢謙益的詩中,都用「芙蓉」來形容她,稱讚她。所以,林以寧的《芙蓉俠》,最大的可能就是以俠女柳如是為原型,創作的傳奇劇本。柳如是的一生,確實可以稱為風塵俠女,她曾經為反清復明,捐獻出自己一生積攢的「百寶箱」;她曾經為犒勞張名振的水師,親自到軍中慰勞「娘子軍」。
柳如是的最終下場很悲慘,情人陳子龍為抗清,壯年犧牲;丈夫錢謙益晚年,為反清復明搞得窮困潦倒。丈夫死後,家中馬上發生了「家難」,為了保護子女,為了追隨情人和丈夫,柳如是毅然自縊在錢家的正堂「榮木堂」中!時年僅四十七歲。
談到柳如是慘死,令人不得不聯想到《紅樓夢》中的「芙蓉誄」。紅學界公認,此誄明誄晴雯,暗羸黛玉;其實,作者真正誄的,還是「芙蓉俠」柳如是!
芙蓉誄中說:「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這些比方,正是柳如是逝世後詩人弔唁她時的評價。
「花原自怯,豈耐狂飆;柳本多愁,何禁驟雨?」「諑謠蹊詬,出自幃屏,荊棘蓬榛,蔓延戶牘。豈招尤則替,實攘詬而終」。「高標見嫉,閨幃恨比長沙;直烈遭危,巾幗慘於羽野」。「故鬼蜮之為災,豈神靈而亦妒。鉗皮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尤未釋」!
誄中的花和柳字,明顯代表柳如是,帷屏中充滿謠言荊棘,正是家難時的真實寫照。這就明顯看出,《芙蓉誄》是為柳如是遭遇家難不幸自縊而打抱不平了!否則,晴雯之恨,怎比長沙太傅賈宜?寶玉作誄,也不至於要把王夫人比作「悍婦」,並要「剖心」解恨了!
後面,寶玉見到黛玉,把誄文中的字句,又改為「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看得就更清楚了。《紅樓夢》作者小柳如是二十七歲,雖然極為崇拜熱愛這個「花王」,但生不逢時,當然「無緣」了;但對這位「花王」的不得其死,還是有充滿同情淚水的薄命感歎的。我很懷疑,這是柳如是逝世的當時,《紅樓夢》作者所寫的一篇真實誄文,在創作《紅樓夢》時,用到這裡罷了。
5、楊柳情?楊柳恨!
筆者曾經考證,《紅樓夢》的真正作者是康熙朝的大文學家洪升,洪升創作《紅樓夢》,是為自己和諸多姐妹們的悲慘遭遇做忠實記錄,以抒發胸中的情和恨!那麼,洪升在《紅樓夢》中寫自己和寫柳如是,又是什麼關係呢?
洪升在青年時期,曾經下力氣收集過柳如是的事跡,有他的《子夜歌》為證:
可憐短檠燈,熒熒照故寢。翠帷白玉床,珠被黃金枕。
一日不見君,一宵不成寐。秋雨復春風,安得不憔悴。
待歡歡不來,喚歡歡不語。白門楊柳邊,定有留歡處。
冉冉芙蓉花,零落秋江水。歡總不憐儂,儂自為歡死。
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個年輕人寫的情詩,認真研究,卻決非如此。詩中的「白門楊柳」是有特指的名詞,錢謙益《有學集》中,就有「傳語白門楊柳色,桃花春水是吾廬」的句子,顯然是特指他的愛妻柳如是。詩中的「歡」字,並非誰的姓名,而是樂府「楊判兒」中所指那個「蓮花繞床,抱蓮子眠」的人物化身。蓮花就是芙蓉,陳子龍和錢謙益,都經常用這首《楊判兒》,形容自己是「歡」,對方是「蓮」,以宣揚自己和花王的親密關係。
回頭看洪升的詩,暗示的正是自己與柳如是的關係,雖然生不同時,無緣交好,但他非常崇拜柳如是,經常在「白門楊柳」處把心留住,熱心收集柳如是的事跡,一天見不到柳如是的故事,一夜就睡不著覺,搞的自己都因此而憔悴了。
洪升為什麼如此崇拜柳如是,除了當時江南文人的共同愛好之外,還有柳如是與洪升家鄉的特殊關係。柳如是曾先後三次在杭州居住,居住地點都在洪升的家鄉西溪。西溪號稱「副西湖」,風光十分優美,秋雪庵、花塢、藕香橋、蓼汀花漵等,都是西溪著名的景點。柳如是的兩部詩集,都出版於西溪,其中《西湖草》,是專門歌詠杭州的詩集。柳如是逝世時,洪升已經二十歲了,正是一個天真爛漫的文學青年,對江南有口皆碑的柳如是的事跡,洪升焉得不關心?
洪升收集柳如是的事跡,似乎是要以其為原型,創作一部文學作品。前面說過,「蕉園詩社」的「西泠十二釵」,都是洪升的表姐妹,其中創作《芙蓉俠》的林以寧,就是洪升的親表妹,洪升與這個表妹關係甚篤,也可能是為表妹創作《芙蓉俠》收集素材。
康熙十年,洪升遭逢「家難」,被迫逃往北京,過了二十年顛沛流離、潦倒貧困的生活。其間,由於國喪期間「聚演《長生殿》,被朝廷下獄斥革;由於受三藩之亂牽連,家庭也被官府查抄,父母被充軍發配,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經歷了這場人生夢幻之後,洪升於康熙三十一年返回故鄉。映入洪升眼簾的是,昔日的「蕉園詩社」姐妹們,「千紅一哭,萬艷同悲」,至此都落了個悲慘命運!面對此情此景,洪升決心為姐妹們「閨閣昭傳」,重新創作《紅樓夢》。
昔日構思的《紅樓夢》,本來是以陳楊的「木石前盟」和錢柳的「金玉姻緣」為原型創作的,洪升離家前或者沒來得及創作,或者交給表妹林以寧創作了《芙蓉俠》。在原來的基礎上,洪升改變了創作思路,他要把原來的構思(或者《芙蓉俠》劇本)改造成一部主要描寫自己和姐妹們事跡的小說,這部小說的名稱,仍用《紅樓夢》,因為紅樓本來就有富室閨閣的含義,姐妹們的人生夢幻,也是紅樓夢!
柳如是的婚姻愛情關係,本來是一女二男的三角關係,洪升與姐妹們,卻是一男二女甚至多女的關係。於是,《紅樓夢》中的主人公,就出現了男女身份的轉換。洪升把體現「木石前盟」的角色,主要交給了以林以寧為原型的林黛玉,讓她成了「芙蓉」的代表;把體現金玉良緣的角色主要交給了以錢鳳婉為原型的薛寶釵,讓她成了「蘼蕪」的代表;原來構思的第一主角柳如是,轉女為男,變成了以自己為原型的賈寶玉,仍舊代表著「花王」。
於是,《紅樓夢》中就出現了今天的一系列矛盾的形象:寶玉住在「絳雲軒」,男子得了個愛紅的毛病,堂堂鬚眉卻被封為「絳洞花王」。寶釵成了「雪滿山中高士臥」的錢謙益混合柳如是的形象,老成,世故,博學,多財,熱心仕途經濟;林黛玉成了「月明林下美人來」的楊影蓮混合陳子龍形象,聰明,敏感,多情,傷感,從不說仕途經濟的「混帳話」。
6、甄英蓮?真影憐!
我們回過頭來,再來分析《紅樓夢》中那個可憐的小丫頭「甄英蓮」。她被拐子拐賣,連自己的父母和真實姓名都不知道了。被薛蟠強奪後,被迫為妾,並被改名為「香菱」。在她的身上,正暗示著《紅樓夢》的創作過程。
柳如是以前叫楊影憐,如何被賣給人家做妾,完全無考,就連這個「楊影憐」的名字,也是淪落風塵後自己取的,她本來姓什麼,叫什麼名,大概自己也說不清。前面說過,薛寶釵代表著「金玉良緣」的形象,於是作者讓她成了薛蟠的妾,正是暗示他是錢謙益的妾。她曾經向林黛玉學詩,也正是暗示她在「木石前盟」時,向陳子龍學詩成魔,並成為「幾社」女社員的經歷。《紅樓夢》中的甄英蓮,與當時的楊影憐的經歷,是完全吻合的。
但改名為「香菱」後,她暗示的角色,就發生了重大轉變。「香菱」的諧音是「湘靈」。「湘靈」是誰?,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青年時的戀人,就是白詩中用「花非花,霧非霧」形容的那個女子。白居易終身都對這個初戀情人刻骨銘心地思念,他創作的《長恨歌》,表面上寫楊貴妃,骨子裡是寫戀人「湘靈」。
無獨有偶,洪升有個表妹馮又令,也是「蕉園詩社」的女詩人,她在詩社的別號是「湘靈樓」,她的詩集名《湘靈集》。這是巧合麼?顯然不是。洪升前半生熱中於創作《長生殿》,他描寫李楊愛情,刪去了所有淫穢情節,「只按」白居易的《長恨歌》寫純真的情,他當然應該熟知那個白居易熱戀的「湘靈」。馮又令取別號「湘靈」,只能說明,當年她與表哥洪升有著青年男女之間的微妙關係!馮又令是《紅樓夢》中湘雲的原型,湘雲與寶玉關係之微妙,大家都清楚。
「英蓮」(影憐)變成了「香菱」,代表著《紅樓夢》由描寫柳如是的故事,向仿照《長生殿》描寫洪升自己和「蕉園姐妹」們愛情糾葛故事的轉變。但好在原來柳如是的故事和現在自己的故事,主題都一樣,都是「悲金悼玉」的一曲悲歌,在自己和姐妹們的形象中,保留一些柳如是的事跡和作品也無妨。更何況,不論轉變過程如何細緻認真,原來柳如是的痕跡也是塗抹不盡的。好在能夠更好地表現明末清初改朝換代時的興亡感歎,符合表達國仇家恨的創作目的,作品也顯得更豐富完滿!
7、三生石?大荒石!
讀者朋友都知道,《紅樓夢》中有兩塊石頭,一塊是「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神瑛侍者」,一塊是「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那塊女媧所煉但棄置此地未用的「補天石」。這兩塊石頭究竟是一是二,紅學界爭論得煞是熱鬧。但不論是「一塊說」,還是「兩塊說」,都拿不出什麼可信的證據,誰也說服不了誰?
其實,當你知道洪升創作《紅樓夢》的兩個階段之後,這個問題就真相大白了!所謂「三生石」畔「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還淚的故事,是《紅樓夢》創作的第一階段產物,「神瑛」和「絳珠」,分別代表的是陳子龍和柳如是;而「大荒山」那塊慨歎「無才補天」的「五色石」,是《紅樓夢》創作的第二階段產物,代表的是作者洪升自己。
柳如是與陳子龍悲歡離合的故事,確實符合中國傳統「三生石上舊精魂」的哀婉纏綿情趣。兩人分手後,柳如是與錢謙益締結了「金玉姻緣」,但由於錢謙益降清,陳子龍抗清,陳子龍認為柳如是是「無瑕白璧遭泥陷」,心中十分憤恨,在蘇州虎丘的「生公石」上,寫下了一首題為《虎丘生公石上寄贈大宗伯錢牧齋盛京榮歸之作》的諷刺詩:
入洛紛紛興太濃,蓴鱸此日又相逢。
黑頭早已羞江總,青史何曾用蔡邕。
息去幸寬沉白馬,今來應愧賣盧龍。
最憐攀折章台柳,憔悴西風問阿儂。
這首詩令錢謙益無地自容,也使柳如是臉上陣陣發燒。她真正心意相投、呼吸相通的人,還是這個在「生公石」上寫詩的人,詩雖然主要是諷刺錢謙益,但結尾也指斥了自己的白璧之瑕。這應該是「赤瑕宮」、「神瑛侍者」、「木石前盟」的真正出處。
至於那塊大荒山頑石,他慨歎的主要是「枉入紅塵」,「無材補天」的憤慨心情。在封建社會,知識分子歎息自己「無材補天」是有特定含義的,就是在科舉中懷才不遇,沒有走仕途經濟道路的機會。 洪升家難後為什麼要到北京去?因為他是「國子監生」。要在那裡學習,等待朝廷選用或者參加科舉考試。但不幸的是,機會始終沒有向他招手,厄運卻不期而至了。康熙二十八年,洪升因為在「國喪」期間聚演《長生殿》,被朝廷革去了「國子監生」功名,終生不得錄用!這時的洪升,把自己比喻為「五彩石」,慨歎「無材補天」,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
由此推測,《紅樓夢》創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洪升逃出家庭前,此時的洪升,生活優裕,風流倜儻,但心中又充滿了興亡感歎。這種心境下,最容易與柳如是的事跡發生心理共鳴,完全可能大量收集了柳如是的事跡,大量閱讀了柳如是的詩歌,在此基礎上,設計了「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下凡「還淚」的結構,描寫陳楊「木石前盟」和錢柳「金玉良緣」的故事。作品的名字,就應該是《紅樓夢》,因為出處就在木石的「小紅樓」和金玉的「絳雲樓」。
第二階段是康熙三十一年後,洪升被革去功名,趕出北京,無奈回到故鄉。歸鄉後,發現昔日情投意合的「蕉園姐妹」們早已風流雲散,個個命運悲慘。此時洪升的心境,與當年醉心柳如是故事時已經發生了天壤變化,他現在要慨歎的是自己無材補天,是姐妹們「千紅一哭,萬艷同悲」,是自己家庭和四大家族都「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洪升重新揀起昔日創作的《紅樓夢》初稿(或者是林以寧創作的《芙蓉俠》),把作品的主人公由柳陳錢等人,換成了自己(寶玉)、林以寧(黛玉)、錢鳳婉(寶釵),添寫了馮又令(湘雲)、自己的兩個妹妹(迎春、探春)等,重新創作了《紅樓夢》。好在閨閣之夢亦可稱為「紅樓夢」,所以作品的名字依舊。
這樣兩個階段創作出來的《紅樓夢》,就不可避免地帶有一些矛盾之處,如寶玉的女性化,寶釵的道學氣,黛玉的無緣無故哭泣傷感等等。這些都是原來柳陳錢三個主角身上的性格,不可避免地反映在新的三個主角身上。原作品中的「神瑛絳珠」、「金玉良緣」、「木石前盟」、「白首雙星」等主要架構,也保留了下來,不可避免地給今天的紅學研究,帶來那麼多歧異和爭論。限於篇幅,這裡就不一一分析了,讀者朋友可以自己試著分析一下,看《紅樓夢》中的各種謎團是否可以得到令人信服的破解。
本文沒有多少新材料,只是把《蕉園絳雲,紅香綠玉》一文中的內容重新加以歸類整理,試圖幫助讀者朋友從一大堆羅列的史料中,更清楚地理出頭緒。讀者朋友如果感到囉嗦,可以不看本文。如果要閱讀本文,必須首先閱讀前文,否則不容易看清原委。至於洪升家難的情況和「蕉園詩社」姐妹們的情況況,筆者在系列論文中交代得很清楚了,這裡不再重複。
2004年9月於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