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紅樓夢》要靠「悟」
我國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提出瞭解讀《紅樓夢》要靠「悟」的觀點。一些紅學家不以為然。
然而,筆者認為周汝昌先生這種解讀《紅樓夢》的方法,是非常正確和符合解讀一部文學作品規律的真知灼見。筆者沒有讀過周汝昌先生的紅學著作《<紅樓夢>新證》但是,筆者認為對《紅樓夢》原著以外的諸如作者曹雪芹的家族、身世等確實須要進行考證。而這並不影響對《紅樓夢》這部文學作品的理解要靠「悟」的方法來解讀。
筆者認為:周老所說的「悟」,其實就是「理解」一詞的另一種說法。世界上很多道理正是人們「悟」出來的。
有的紅學家總是自以為是,一會兒批「索隱」,一會兒批「悟」;今天批這個,明天批那個。但除了讓人們看到他們思想的僵化、方法的落伍以外,實在看不出他們在紅學研究上有什麼大的建樹。
下面筆者就自己解讀曹雪芹的《紅樓夢》靠逐步「悟」的過程和一些體會來印證周老觀點的正確。
2003年7月的一天,我們三個天津的《紅樓夢》平民業餘研究者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驚喜地發現,或許我們已經尋覓到開啟《紅樓夢》這座瑰麗文學藝術謎宮的鑰匙,扣開了這扇塵封了240年的神秘之門,破解了謎一樣的曹雪芹和他的《紅樓夢》。一陣興奮之後,我們決定從解析「甄士隱」入手,開始寫作研究《紅樓夢》的論文。我們用了近五個月的業餘時間,於11月30日,寫完了題為《<紅樓夢>----滿清封建專制「文字獄」腥風血雨中鮮妍怒放的奇葩----紀念封建社會的叛逆曹雪芹逝世240週年》的研究文章。三年多的時間,我們的紅學文章已經到了近三十萬字的規模了。
特別要提到的是,我們對《紅樓夢》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並開始了紅學研究,是因為讀了劉心武先生《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的紅學研究文章,獲得了重大啟示。
過去,我們在讀《紅樓夢》時,讀不懂三個人物,一是秦可卿;二是甄士隱;三是賈母老太太。秦可卿是一個養生堂的棄嬰,在賈府中怎麼會有如此的地位?大火焚家的甄士隱,怎麼會對跛足道士的「好了歌」作出與政治聯繫那樣密切的註解?寧榮兩府中的人怎麼都會對賈母如此眾星捧月?覺得非常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劉先生對秦可卿和賈母生活原型的研究,終於使我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 筆者就接著劉心武先生的研究一路「悟」了下來。於是,就從一個新的角度破解了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意圖;破解了《紅樓夢》的主題,破解了正確解讀曹雪芹在八十回《紅樓夢》章回題目中點到的詩詞曲賦的方法;破解了探春悲劇之謎等一系列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設計的謎!
筆者對《紅樓夢》的研究之所以能提出一些比較新的見解,主要是靠「悟。」也就是「理解」。
比如:怎樣理解曹雪芹在《紅樓夢》的章回題目中點到的詩詞曲賦?就是「悟」出來的。後來,筆者就歸納出正確理解的方法:即要牢牢把握的四個原則:一是要切記這些詩詞曲賦的作者是曹雪芹本人;二是要與曹雪芹落魄後,創作《紅樓夢》時的生存狀態、創作環境、思想感情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三是與曹雪芹的創作意圖、與《紅樓夢》中隱涵的主題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四是要對曹雪芹往往在這些詩的前或後有一些畫龍點睛式的敘述和描寫,要正確解讀這些敘述和描寫也成為破解曹雪芹創作意圖的關鍵。如:「林瀟湘魁奪菊花詩」前,寶釵與湘雲在「蘅蕪院夜擬菊花題」的對話;林黛玉低吟「葬花詞」後,曹雪芹對寶玉的一段心理描寫;寶玉讀畢「芙蓉誄」後,黛玉參與「改削」的對話描寫等。
再比如: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繪的:甄士隱和賈寶玉都見過的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何兩個人在夢中見到了相同的對聯?曹雪芹為何要作這樣荒涎離奇的設計?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真是吃飯睡覺都在苦思冥想。2006年5月的一天深夜,躺在北京大學招待所的床上,似睡非睡之中還在苦苦思索著這個困擾多日的問題。猛然,腦子裡冒出一個念頭,這會不會是曹雪芹寫的兩行「迴文詩」呀?對!一定是!是兩行迴文詩!於是,眼前一亮,興奮得幾乎一夜無眠。以曹雪芹對中國古典詩歌體裁的熟悉,在這樣兩行「迴文詩」中隱涵其深刻意義,是易如反掌的事。我為「悟」出來曹雪芹這兩行迴文詩的詩意而高興!於是,筆者又不能不佩服曹雪芹那神奇的想像力
又比如:對探春悲劇結局的理解,從來的紅學研究都沒有提出過什麼異議。然而,筆者卻的一直覺得高鶚設計探春的結局不大對頭,一直在苦苦思索,從曹雪芹給探春寫的判詞和曲詞來看,哪有一點婚嫁的喜慶氣氛?同時,又覺得對探春的判詞和曲詞似曾相識,好像在哪見過。突然來了靈感!噢!對!是韓愈的詩!是韓愈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一詩。筆者又把探春的真正悲劇結局給「悟」出來啦!
還比如:對薛小妹的十首「懷古詩」的理解,就是在曹雪芹的「卻懷往事」的提示下「悟」出來的。筆者把曹雪芹這十首詩與曹雪芹及其家族經歷的事件聯繫在一起作了解釋。劉心武老師也非常高興,說:「這是你們對紅學做出的貢獻!」
當然,還有很多例子,筆者就不再多說了,筆者要證明的是:正確解讀《紅樓夢》這部神奇的文學作品的方法還真得「靠悟」!靠想像!靠正確的理解方法!因為曹雪芹寫這部書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奇思妙想,就是神奇的想像。破解這些奇思妙想,破解這些神奇的想像,只能「靠悟」!考證是考證不出來的!靠考證只能是南轅北輒。因為,曹雪芹就非常明確地提示讀者:「誰解其中味?」而不是:「誰考其中味?」
曹雪芹太偉大了!
曹雪芹的奇思妙想太偉大了!
筆者為從一個新的角度「悟」出這部書的真諦而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