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詩詞筆記文輯錄
佳園結構類天成,快綠怡紅別樣名。
長檻曲欄隨處有,春風秋月總關情。
〔 原詩小序〕 曹子雪芹出所撰《 紅樓夢》 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蓋其先人為江寧織造,其所謂大觀園者,即今隨園故址。惜其書未傳,世鮮知者,余見其鈔本焉。明義:《題紅樓夢》詩二十首之一,見《 綠煙瑣窗集》 (鈔本)
隨園舊址即紅樓,粉膩脂香夢未休。
定有禽魚知主客,豈無花木記春秋。
西園雅集傳名士,南國新詞詠莫愁。
艷煞秦淮三月水,幾時衫履得陪游。
(原注)新出《紅樓夢》 一書,或指隨園故址。
明義:《 和隨園自壽詩韻十首》 ,見《 隨園八十壽言》 卷五(嘉慶刊本)
漢海方塘十畝寬,枯荷瘦柳蘸波寒。
落花無主燕歸去,猶說荒園古大觀。
(原注)十汊海,或謂即大觀園遺址,有白石大花盤尚存。
謝道隆:《 紅樓夢分詠絕句題詞》 之六,原載邱煒夑:《 紅樓夢分詠絕句》 卷首,光緒二十六年刊本
萬枝紅燭照春宵,第一仙人降九霄。
花鳥有情都意得,樓台無主忽銷魂。
華堂才息笙歌鬧,白晝何來草木妖。
寂寞怡紅深院裡,愁聽秋雨濕芭蕉。
周汾:《 紅樓夢新詠· 哭大觀園》 ,見《 悼紅吟草》 (抄本)
尺書來日下,問訊到閒鶴。
有分功名淡,奇情古跡搜。
殘僧感興廢,香夢誤溫柔。
未必於卿事,詞人慣買愁。
閒愁消不盡,分贈素心人。
入畫樓台幻,無情草木春。
三生慳好夢,一宿種前因。
粉黛余黃土,葬花塚可真?
彷彿湘裙蝶,清流有斷橋。
故宮悲瓦礫,野史話漁樵。(原注)
命共桃花薄,魂隨柳絮消。
天涯今夜雨,同夢憶迢迢。
〔 原詩小序〕 來書云:訪古,得《 紅樓夢》 中大觀園故址,晤老衲,為賴大耳孫,是真聞所未聞。夜雨無聊,拈句略寄相思雲。
(原注)來札云:「館舍地仄如航,十里之遙,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平橋遠樹,中間有僧僚,與故王宮府一二處,數與老衲話於其間。- 即所謂賴大耳孫也。」
胡大鏞:《雨後得古香北地書柬書尾》 三首,見《 七寶樓詩集》 卷二十七(鈔本)(編者註:古香,指安徽人余楠)
康熙間,曹練亭為江寧織造,……其子雪芹撰《紅樓夢》 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余之隨園也。
袁牧:《 隨園詩話》 卷二,道光四年刊本
聞袁簡齋家隨園,前屬隋家者,隋家前即曹家故址也,約在康熙年間。觀園蓋假托此園耳。其先人曾為江寧織造,頗裕,又與平郡王府姻戚往來。書中所稱大書中所托諸邸甚多,皆不可考。
裕瑞:《 棗窗閒筆》 (稿本)
好事者遊覽名肚,每於亭台之式樣,山水之迴環,抒軸予懷,至有粉本矣。大觀園之結構,即雪芹胸中邱壑也:壯年吞之於胸,老去吐之於筆耳。吾聞雪芹,縉紳裔也,使富侔崇、愷,何您開拓其悼紅軒,疊石為山,鑿池引水,以供朋濟遊憩哉?惜乎繪諸紙上,為亡是公之名園也。
雪芹所記大觀園,恍然一往柳先生所記之桃花源也。其中林壑田地,於榮府中別一天地,自寶玉率群釵來此,怡然自樂,直欲與外人間隔矣。此中人囈語云:除卻怡紅公子,雅不願有人來問津也。
二知道人:《 紅樓夢說夢》 ,嘉慶十七年解紅軒刊本
地安門外,鐘鼓樓西,有絕大之池沼,日什剝海,橫斷分前海、後海。夏植蓮花偏滿.冬門結冰,遊行其土,又別是一境。後海,清醇親王府焉,前海,垂楊夾道,錯落有致,或曰是《石頭記》 之大觀園。
闕名.《 燕市貞明錄》 ,轉引自蔣瑞藻《 小說考證》 卷七,原載《 東方雜誌》 l 918 年第15 卷第3 期
成親王府園亭點綴,與《 紅樓夢》 中大觀園同,即故大學土明珠第,今醇親王府。
奉寬:《 蘭墅文存與石頭記》 ,見《北大學生》 1931 年第1卷第4 期
京師後城之西北,有大觀園舊址,樹石池水,猶隱約可辨。
徐珂:《 清稗類鈔》 第二十八冊《著述類》
後門外十剎海,世傳為小說《 紅樓夢》之大觀園。
雲子:《 舊京閒話》
周芸皋《 內自訟齋文集》 載朝鮮安儀周事甚奇。儀周名岐,從貢使入都,偶於書肆見抄本書,不可句讀,以數十錢購歸。細玩之,乃前人窖金地下,錄其數與藏處,皆隱語。偏視京師,惟明國公屋宇房舍似之,即世所謂大觀園也。
闕名:《 花朝生筆記》
〔 本書編者按〕 今北京前海西街十七號「恭王府」舊址及後部花園,傳為《紅樓夢》 的大觀園,故將有關條目附錄於此,以備查考。
恭親王邸,在銀定橋,為和坤第。從李公橋引水壞之,故其邸兩牆外小溪清驢,水聲誓然,其邸中山池,亦引溪水。都城諸邸,誰此獨矣。坤敗,以賜慶親王。相傳乾隆之末,諸王相聚,語及和坤,爭欲致之法,王獨無言。仁宗及諸王潔之,王曰:「我自顧無此大志,但欲異日分封時,得居其第,足矣。」一笑而罷。坤敗,上竟如其言。恭府分第,乃復得之。邸北有鑒園,則恭邸所自築1 。
震鈞:《 天咫偶聞》 卷四
和坤查鈔議罪後,分其府第半為和孝公主府,半為慶親王府……
姚元之:《 竹葉亭雜記》 ,光緒年問家刻本
和坤之敗,余適在京師,而尚未登朝,無由悉其罪狀。後二十年人軍機,乃從檔簿中得其梗概,與外間所傳頗有歧異,此本朝一人案,不可不現列之。… … 上以當時涼陰,不忍使大臣棄市,乃令和坤自裁。……又分和坤之第,半為和孝公主府,半為慶親王府… … 。
梁章鉬:《 歸日瑣記》 卷五
慶禧親王永璘,高宗第十七子。乾隆五十四年,封貝勒。嘉慶四年,仁宗親政,封惠郡王,尋改封慶郡王。三月,和坤誅,沒其宅賜永磷。「一二十五年三月,永磷疾篤,L 親臨視,命進封親王。尋薨.謚曰禧。
趙爾巽等:《 清史稿》 卷二百二十一《高宗諸子傳》
自茲而東曰南河沿,李廣橋在其北,有慶王府花園。自南藥王廟而北曰三座橋,再北曰氈子房,有羅王府、恭王府,再北曰西煤廠,曰大、小翔鳳胡同,氈子房之東,曰東煤廠… … 。
陳宗藩:《 燕都叢考》 第二編第211 頁
1 恭王府後大、小翔鳳胡同一帶另築鑒園事,可參看鄧之誠《骨董瑣記》 ,實臨後悔,與府園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