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黛玉講詩」看詩律

從「黛玉講詩」看詩律

從「黛玉講詩」看詩律

紅樓詩詞

《 紅樓夢》 堪稱大百科全書。治民俗者從中看到風情,通醫道者從中看到藥方,精養食者從中看到菜譜,學律詩者也從中看到詩律… …

曹雪芹詩才甚高,其友人極多推崇,言其詩風近於李賀,可惜其詩於今無存。但從《紅樓夢》 前八十回所載的多首詩詞歌誄來看:雖作用全在於刻劃人物性格、推進故事情節,其思想藝術之高下,不可與曹氏的詩作等同,但從中也可見其詩才橫溢之一斑,《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寫香菱搬進大觀園陪伴寶釵之後,便有一段香菱苦志學詩、黛玉盡心講詩的故事。毋庸置疑,這段情節同小說中的所有詩歌一樣,也是為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服務的。然而,從學習近體詩格律的角度來看,黛玉的觀點,無疑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啟迪.

說起詩律,黛玉有一段通俗概括的論述:「什麼難事,……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如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這段話涉及到詩律的平仄、對仗等內容。我們視它為綱,再結合一些與之相關的材料,就可以基本弄清律詩、絕句的格律。

一、句數、字數

律詩每首八句,排律不限,絕句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分別謂之五律、五絕;七字者,分別謂之七津、七絕。這些屬於一望而知的東西,黛玉略而未提。

二、押韻

在前引「總綱」的那段話中,未曾提及押韻。然而就在此話之後,黛玉給香菱佈置詩作時卻說:「昨夜月最好,我正要謅一首,竟未謅成,你竟作一首來。十四寒的韻,由你愛用那幾個字去。」「十四寒」是「平水韻」中的一個韻目。「平水韻」是由金代王文郁和南宋劉淵先後對分韻苛細的《廣韻》 韻部重新進行歸並、專供詩人作詩用韻的一部韻書。·由於王曾經擔任過平水(今山西臨汾)的書籍官,劉的籍貫也是平水,故史稱該韻書為「平水韻」。平水韻有106 部韻目,包括平聲30 部(分上下.兩卷:上平聲15 部,下平聲15 部),上聲29 部,去聲30 部,入聲17 部。金元至今,詩人寫近體詩選韻皆以平水韻為準,

近體詩為了造成聲音的迴環美,在押韻方面有兩條基本規定:一是一般要押平聲韻。上述「十四寒」,即是平聲上卷中的第十四部韻目。二是全詩除首句可押鄰部韻外,其它偶數句必須押同部韻。以香菱所作的第一首吟月詩為例:

月掛中天夜色寒,

清光皎皎影團團。

詩人助興常思玩,

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五鏡,

珍珠簾外掛冰盤。

良霄何用燒銀燭,

睛彩輝煌映畫欄。

韻腳「寒、團、觀、盤、欄」,五字全在「寒」目之中。如果違犯此規定,即謂之「出韻」、香菱對此很有警惕。所以,當她「挖心搜膽」忙著思索怎樣修改第二首吟月詩時,探春隔窗關心地喊:「菱姑娘,你閒閒罷。」香菱誤解了,竟怔征答道:「 『閒』字是十五刪的,你錯了韻了。」「寒」、「刪」雖鄰韻,但也混押不得。

三、平仄

平仄是詩律的關鍵.毛澤東在1965 年致陳毅的信中曾說:「律詩要講平仄,不講平仄,即非律詩." 要理解黛玉所說的「平聲對仄聲」,首先得明白中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聲,平聲調式平舒,故謂之平,上去入三聲或曲折、或下沉、或促迫,故謂之仄。仄者,不平也。中古之後,四聲有了變化:平分陰陽,濁上變去,入派三聲。以今天普通話來看,陰平、陽平即為平,上聲、去聲即為仄。但要注意,由中古入聲所變的陰平、陽平字,仍應看作仄。

其次,還要弄懂一句之中平仄相間的規定。古人作詩為造成聲音的抑揚、和諧,主張一句之中平仄間隔。於是,便形成了五言和七言的一四種基本句式。(下邊以「—」時標平,以「︳」代仄.)

五言:(甲)︳︳— — ︳

(乙)— — ︳︳—

(丙)— — — ︳︳

(丁)︳︳︳— —

七言:(甲) — — ︳︳—  ︳

(乙)︳︳— — ︳︳—

(丙) ︳︳— — — ︳︳

(丁) — —︳︳︳— —

再次,還要清楚律詩的粘對規則。所謂「枯」,指上聯對句的第二字和下聯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必須相同;不同,即謂之失粘。所謂「對性,指同一聯內出句第二字與對句第二字平仄必須相反;否則,即謂之失對。以五言為例:

對︳︳— — ︳(出句)

粘— — ︳︳—(對句)

— — — ︳︳ (出句)

對︳︳︳— —(對句)

排律的平仄,亦是按此規則延續向下排列。如第49回香菱與大觀園眾姐妹所作的「即景聯句,五言排律一首,限二瀟韻」即是如此.茲摘開始部分如下:

一夜北風緊,

  ∣

開門雪尚抓。

入泥憐潔白,

匝地惜瓊瑤。

有意榮枯草,

無心飾痿苕。

價高村釀熟,

年稔府粱饒。

明白了以上三點,就可以用上述四種基本句式分別排列出五律、七律的「平聲對仄聲忿的四種格式。

如果聲句不入韻,可分別用甲種、丙種句起頭。第一種格式:

五律:

(甲)︳︳— — ︳

(乙)— — ︳︳—

(丙)— — — ︳︳

(丁)︳︳︳— —

(甲)︳︳— — ︳

(乙)— — ︳︳—

(丙)— — — ︳︳

(丁)︳︳︳— —

七律

(甲) — — ︳︳—  ︳

(乙)︳︳— — ︳︳—

(丙) ︳︳— — — ︳︳

(丁) — —︳︳︳— —

(甲) — — ︳︳—  ︳

(乙)︳︳— — ︳︳—

(丙) ︳︳— — — ︳︳

(丁) — —︳︳︳— —

七律的平仄格式,比之五律,每句前邊僅多兩個相反的音節,其餘全同,為節省篇幅,以下各式從略。

第二種格式:

五律

(丙)— — — ︳︳

(丁)︳︳︳— —

(甲)︳︳— — ︳

(乙)— — ︳︳—

(丙)— — — ︳︳

(丁)︳︳︳— —

(甲)︳︳— — ︳

(乙)— — ︳︳—

如果首句入韻,可分別用乙種、丁種句起頭。

第三種格式:

五律:

(乙)— — ︳︳—

(丁)︳︳︳— —

(甲)︳︳— — ︳

(乙)— — ︳︳—

(丙)— — — ︳︳

(丁)︳︳︳— —

(甲)︳︳— — ︳

(乙)— — ︳︳—

第四種格式:

五律:

(丁)︳︳︳— —

(乙)— — ︳︳—

(丙)— — — ︳︳

(丁)︳︳︳— —

(甲) — — ︳︳—  ︳

(乙)︳︳— — ︳︳—

(丙) ︳︳— — — ︳︳

(丁) — —︳︳︳— —

上述四種平仄格式,可稱之為「正格」。但人們作詩極少有人嚴格照此行事。正像香菱向黛玉請教的:「又聽見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詩上亦有順的,亦有二四六上錯了的,所以天天疑惑。」香菱的「疑惑」,反映出她對平仄上的一些變通、拗救之處(即「變格」還不明白。

這些變格可簡括為以下四點:

( 1 )七律一、三字不是節奏點,所以甲、丙、丁種句的一、三字的平仄允許變通。但乙種句只許變通第一字。(五律可減去前二字相反音節,照此向後順延處理。- 以下各點亦同。)

( 2 )乙種句︳︳— — ︳︳—,如第三字失平而為仄(謂之「拗」) ,便會出現「孤平」(即全句除去韻腳外,只有一個平聲字),但允許將第五字的仄變平進行補救(謂之「救」) ;形成︳︳— —︳︳—。這種句式亦為合律。

( 3 )兩種句︳︳— — — ︳︳,如第五字失平而為仄,可將第六學的仄變平,形成︳︳— — ︳—︳  。此種句式亦算合律,而且更為人們喜用。

(4)甲種句、乙種句在詩中常為鄰句:一一︳︳一一︳ , ︳︳一 一︳︳︳一。1 如甲種句第五字失平為仄,可將乙種句第五字變仄為平去救,形成一 一︳︳︳一,︳︳一一 一 ︳一。2如甲種句第六字失平為仄,亦可將乙中句第五字變仄為平去救,形成一一︳︳一︳,︳︳一 一 一︳一。這兩種鄰句相救的句式亦算合律。

歸結的上各點,可將其變格句為下:

(略)

還需強調一點:丁種句第五字的平仄不能「不論」,即此仄絕不可為平、如變通為平,末三字皆平,謂之「三平調」。此乃近體詩之大忌,是救不得的.

絕句為律詩之一半。.它的平仄「正格」、「變格」, 完全與律詩相向。

這些平仄規定,黛玉沒有從理論上一一明講,但她重視實踐.她給香菱佈置了大量閱讀作品:王維五律一百首,杜甫七律一、二百首,李白七絕一、二百首,要她「細心揣摩透熟」,不懂之處,向她和寶釵求教。檢驗香菱所作的第二首吟月詩的平仄,證明這種多讀、揣摩之法確有其效。下引香菱習作,右為平仄格式分析。(字下加點者,為中古入聲字,不管普通話讀何聲調,一律視為「仄」)

非銀昨水映窗寒,(丁) — —1︳︳︳— —

試看睛空護玉盤。(乙)︳︳— — ︳︳—

淡淡梅花香欲染,(丙) ︳︳— — — ︳︳

絲絲柳帶露初干。(丁) — —︳︳︳— —

只疑殘粉塗金砌,(甲) —(帶圈) —1 ︳︳—  ︳

憂若徑右抹玉欄。(乙)︳︳— — ︳︳—

夢醒西樓人跡絕,(丙) ︳︳— — — ︳︳

余容擾可隔簾看。(丁) — — 1 ︳︳︳— —

全詩平仄屬丁種句起頭、需要說明一點,未句後一字古有平去二讀,此應讀平聲。

四、對仗

對仗也稱「駢偶」,黛玉俗釋為「對子」。通過出句與對句問詞與詞的相對,造成聲律上的抑揚美和對稱美。

黛玉所講的「起承轉合」,本是詩文章法結構上的術語,但其中也暗含著與之相對的律詩四聯- 即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額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她說「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氣具體指出了額聯、頸聯是律詩要求對仗之處。

如何來對?黛玉說除過「平聲對仄聲」之外,還要「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後者講錯了,這可能是早先書稿傳抄之誤。正確說,應是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詞性相對,詞組相對。且看香菱所作的第三首吟月詩中間兩聯的對仗:

精畢欲掩料應難,

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

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羨江上秋聞笛,

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

緣何不使永團圓!

中間兩聯對仗極工。如「一、半」、「千、五」為數目對,「綠、紅」屬顏色對等。

至於絕句,僅有四句,對仗與否,無一定要求。而排律,句數又不拘多少,故除過首尾兩聯之外,中間各聯皆需對仗。前引「即景聯句」即可證明。總之,詩律是規範詩人寫近體詩的格式。這一格式無疑是重要的,但又必須與完美的內容相統一,才稱得上是好詩。黛玉說:「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善哉斯言!我們在稱讚林黛玉聰慧之時,更加歎服曹雪芹之高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