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隱派紅學產生的內在理路

索隱派紅學產生的內在理路

索隱派紅學產生的內在理路

紅樓夢與百年中國

索隱派紅學產生的內在理路

   

索隱派紅學的勢力沒有考證派紅學大,但出現的時間比考證派早,雖經考證派與小說批評派的屢屢打擊,影響從未斷絕,且不時有東山再起之勢。

紅學索隱派的產生,有作品本身的原因,也就是學派觀點的發端有其內在理路。《紅樓夢》開卷第一回即引用作者的話說:

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但書中所記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當此,則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褲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併使其泯滅也。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繩床,其晨夕風露,階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懷筆墨者。雖我未學,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閱世之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故曰賈雨村云云。

《紅樓夢》的讀者,一般不大注意這段卷首引言式的敘述,甚至可能略過去,從接下去的「列位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來」讀起。研究《紅樓夢》的人可是不同,他們難得在作品中發現作者的自白,因而如獲至寶,格外重視,很想通過解讀這段話,找到最終打開《紅樓夢》之謎的鑰匙。特別是這段敘述中滲透出一種真真假假、若隱若顯、撲朔迷離的氣氛,增加了人們解讀的興趣。

既然作者自己說,他寫這部書的時候已經「將真事隱去」,書中的兩個人物甄士隱和賈雨村具有象徵意義,那麼,「隱去」的「真事」究竟是什麼?由不得動人尋根問底之想。而「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褲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這些帶有懺悔意味的話,似乎是在回憶一個人家族中的往事,所以便有人猜測:《紅樓夢》可能寫的是清初某一個家庭。一般的家庭不會與「天恩」有什麼關係,更談不上「仰賴天恩」,能夠和朝廷發生關係的只有那些達官顯貴。於是又進一步猜想,可能是康熙末年「一勳貴家事」李慈銘:《越縵堂日記補》,參見一粟編《紅樓夢卷》第二冊,第373頁,中華書局1963年版。。這樣看來,索隱派的產生倒也順理成章。作者自己一定要那樣說——隱去了「真事」,還能怪讀者沿著作者所說的方向——隱去的「真事」到底是什麼,去七想八想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