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菡之謎
有的紅迷朋友問我,你為什麼總講些過場戲啊,你講的那些情節,往往是在看書的時候,我匆匆翻過去的,有的地方簡直就直接跳過去,不看那個,看下頭,看賈寶玉跟林黛玉又怎麼樣了,關心的是究竟賈寶玉後來娶了誰,他怎麼當的和尚,總之,關心的是《紅樓夢》裡的主要人物,主要情節,大主幹,大脈絡。各人有各人的讀書角度,讀書習慣,您那麼讀《紅樓夢》,我覺得也是一種讀法,我也很尊重,說真的我一點也不想干預,更談不到批評了。我只不過是想告訴您,我有我的讀法,您可聽可不聽,如果您聽了兩耳朵,覺得我的讀 法雖然讓您吃驚,但也還有趣;您不贊同,但在多元存在的社會裡,我們互相容忍,又從互相容忍,進一步,到互相聽聽,瞭解瞭解跟自己不一樣的人與事,不一樣的讀書方式,不一樣的讀《紅樓夢》的角度,增加些見聞,聊備參考,那不也挺好嗎?
其實,我也非常重視《紅樓夢》裡面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節,賈寶玉和林黛玉,他們的愛情,能不重視嗎?我從秦可卿入手,並不是光研究這一個人物,我不是搞人物論,不是搞秦可卿的人物專論。我從探究秦可卿的生活原型入手,目的是為了找到一扇窗,一扇門,從那個窗口望進去,從那道門檻跨過去,可以把《紅樓夢》的時代背景,把曹雪芹的創作處境和創作心理,更好地把握住。把握住以後,融會貫通,我也就會把比如說您所關心的寶、黛、釵的感情糾葛,金陵十二釵正冊中其他各釵,副冊、又副冊中的那些女性,以及賈府最後的隕滅等等方面,把我對這些的連續性的探究心得,一一表述出來。但是我必須一環一環地進行。現在我還在探究秦可卿的生活原型,而這方面的探究,就必須要涉及到您所說的,書中的若幹過場戲。
我的觀點是,我們讀《紅樓夢》,不能夠錯過它的一些過場戲,《紅樓夢》每一回都有主要的情節,那情節基本上在回目上就都點出來了。但在主要情節的發展當中,會有一些過場戲,這些過場戲,早已有紅學專家指出,都不是廢筆贅文,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都是有著重大意義的。
比如說第二十六回,這一回回目是「蜂腰橋設言傳心事 瀟湘館春困發幽情」,很顯然,重頭戲是表現小紅跟賈芸,以及林黛玉跟賈寶玉的愛情糾葛,當然還講了一些別的事情。但是這裡突然出現一個人物,就是馮紫英。大家記得這個人物吧,實際上在這回之前,他的名字已經多次出現了,有關秦可卿得病和喪事的情節裡,就多次提到他。我們從脂硯齋批語裡可以得知,前面提到過的一些人物名字,雖然只是那麼一提,沒戲,但在八十回以後,卻是要正式出場的,不但有戲,有的可能還有重頭戲呢!那麼馮紫英這個角色也不僅是被提到,他是會正面出場的,在前八十回裡他就正面出場了,第二十六回這個人物就出現了。當時他見到了賈寶玉、薛蟠,然後賈寶玉、薛蟠就問他,說你前一段哪兒去了,馮紫英就說,是隨著他的父親打獵去了。這段文字是不是有的朋友還記得?這段文字值得推敲。他說他是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兒回來的,他是在春天時候去的。打獵的事情,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就是說康熙朝的時候,康熙特別強調要保持滿族的騎射文化傳統,強調每年都要進行大規模的圍獵活動,這些活動主要是在秋天,前幾講我講到了木蘭秋,但是春天有時候也會去打獵。
那麼這第二十六回就講到,神武將軍馮唐之子馮紫英來了,為什麼提到打獵這個事呢?就是薛蟠和賈寶玉發現他臉上有輕傷,臉上掛綵了,一開頭他們以為他打架了,這些貴族公子經常揮拳打架,所以薛蟠就問他,這臉上又和誰揮拳,掛了幌子了?薛蟠自己就愛打架,他們都是一夥的,確實他們也經常打架,那麼這個馮紫英就告訴他,說從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兒子打傷了,我就記得了再不慪氣,如何又揮拳?可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對頭就是仇都尉,仇都尉的兒子他們也認為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們打過架,但是自從那次以後,馮紫英說,他就不再那麼隨便打架了,不再荒唐了,他要做正經事了。那麼做了什麼正經事呢?馮紫英就說三月二十八去的,前兩天回來的,幹嘛去了,跟他父親打圍去了,就是打獵去了。地點呢?他也說出來了,是在什麼地方呢?這個地點如果你囫圇吞棗那麼讀下去的話,你也就把它放過了,如果你細心的話,一看眼睛就會一亮,他說是在潢海鐵網山上。
潢海鐵網山,這個地名在第十三回出現過,你想是不是啊?第十三回秦可卿死了,死了就要找木頭做棺材,好埋葬,這個棺材當時要好木頭,薛蟠就說,他家裡存有一副木頭,是檣木,這個檣木就是潢海鐵網山出產的。第十三回出現了鐵網山的地名,第二十六回又出現,這絕不是偶然的。這在曹雪芹的筆下,是很重要的信息;這對馮紫英來說,那是非常重要的地點。他說是在鐵網山上叫兔鶻子捎一翅膀,兔鶻子就是一種鷹,逮兔子的那種鷹,過去有一種鷹叫海東清,專門撲兔子,特別勇猛,又可以叫兔鶻子。那麼這個馮紫英就跟他們解 釋,說臉上輕傷哪兒來的呢?不是揮拳打架來的,是跟我父親到鐵網山打圍去了,在那兒為了抓兔子放鷹,那個鷹翅膀那麼一扇乎,把我打了一下,出現了輕傷,他這麼解釋。他為什麼要這麼解釋呢?想必有很多的原因,曹雪芹筆下也寫了,賈寶玉跟薛蟠都急著問他,你為什麼要去呢?馮紫英在這兒,沒有直截了當地把前因後果說出來,但是馮紫英說了一句讓人聽了心裡發癢的話,馮紫英說這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這話多有意思啊!大不幸這是一個大前提,他怎麼會大不幸呢?光是讓兔鶻子捎了一翅膀,只能說是個小不幸;可是大不幸當中又大幸,怎麼會又大幸呢?兔鶻子沒把他捎得更慘,算是幸運吧,也夠不上是什麼大不幸中的大幸啊!這話好怪,說得薛蟠和賈寶玉心裡癢癢,急著問他怎麼回事,他還不說,他都不坐,只說今兒有一件大大要緊的事,回去還要見家父面回。他還說到,他去那個潢海鐵網山,是因為他父親馮唐要求他跟著去,否則他不會尋那個煩惱去;他父親把他抓得很緊,不嫌煩,春天裡就往那麼個地方跑,把他弄得也很忙,這不,又等著他回去。這個馮紫英真是忙得很,他都顧不得坐,站著飲了兩大海酒,就匆匆離去了。他那麼忙,他父親跟他,顯然還有些其他的人,究竟在忙活些什麼呢?
這個馮紫英是一個很神秘的人物,而且賈寶玉在對話當中還掐算了一下,說你是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哦,怪道前初三四兒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見你。沈世兄看來也是和他們來來往往的一夥人裡的,賈寶玉到沈世兄家赴席,那個應該是四月初三初四,那麼一算,馮紫英去了多久?他說三月二十八日去的,那麼在四月初三初四的時候,還見不到他的影兒,起碼得有多少天你算算,起碼得有一周以上是不是?就算他初五回來了,說明他也得去了一周,其實很可能不止一周。那麼鐵網山究竟是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呢?可以估算出來,應該就在木蘭圍場的範疇之中。在當時那個交通條件下,打獵時騎著馬,去了以後,兜一圈很快再回來,差不多就是這麼個時間段。他幹嘛去了?這是第二十六回裡寫的,是個過場戲,但我主張不要放過,要琢磨。那麼我說這個幹什麼呢?就是想告訴大家,在《紅樓夢》的文本裡面,除了一般讀者所感興趣的愛情描寫,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微妙的心理衝撞描寫以外,它也時時地把他們曹家家族所經歷的重大的政治鬥爭、權力鬥爭的事件,投射到他的作品文字當中。那麼這段文字其實就是起這個作用,馮紫英幹什麼去了?他怎麼會大不幸當中又大幸?隔了一回以後,我們就在第二十八回又發現一個情節,這個情節也很重要,馮紫英跟賈寶玉他們,坐在一塊兒飲酒作樂。
在第二十七回裡面,我們看到一些美麗的場面,賈寶玉和大觀園裡的一些女兒們在大觀園裡面舉行一個活動。就是那一年的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種節,據書中說,當時閨中有一個風俗,她們把這一天當做餞花節,跟花神告別,就是百花開到這個時候,紛紛都要退場了,「開到荼蘼花事了」,最後一種花就是荼蘼花,荼蘼花都謝掉以後,所有春天的花事就都完結了。就在芒種這一天,她們要跟所有的花,跟花神餞行,這一天大觀園兒女們就舉行了這樣的活動。
實際上這一天就應該是賈寶玉的生日。《紅樓夢》裡面,很多人的生日都是挑明了說,賈母是幾月初幾,薛寶釵是幾月初幾,王熙鳳又是什麼時候過生日,它都有一些很明確的交代,但是賈寶玉哪天過生日,在《紅樓夢》的前八十回的文本裡面,沒有一個明確的交代。可是他又大寫「壽怡紅群芳開夜宴」,這是為什麼?這個我們放在以後專門談賈寶玉時,再去揭秘,現在我先點到為止。我先告訴你第二十八回馮紫英請賈寶玉去赴宴,其實就是給他祝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那一天跟著賈寶玉去馮紫英家的是誰呢?是四個小廝。賈寶玉小廝很多了,在《紅樓夢》裡面可以看到很多小廝的名字,其中最主要的那個是叫焙茗的,然後有鋤藥、掃紅、墨雨等等,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小廝。這些小廝出現往往不止一次,偏偏在第二十八回,寫他去赴宴的時候,多了兩個小廝,這兩個小廝在這之前和之後都永遠不再出現;他們的名字一個叫做雙瑞,一個叫雙壽,這就暗示是請他去赴壽筵去了,瑞壽嘛。所以像這樣一些很精心的文筆,作者既然如此精心地寫下來了,我們讀的時候也無妨非常細心地去讀,體會出其中無窮的奧妙。
那麼馮紫英請賈寶玉和薛蟠他們去了以後,他們發現席上出現了兩個新人物,一個是蔣玉菡,一個是雲兒——一個妓女,幾個人聚在一起飲酒。在這個故事情節當中,作者也照應了一下第二十六回,那一回不是馮紫英說這次大不幸中又大幸嗎?當時他不告訴薛蟠和賈寶玉,他說改日再說,現在已經改了日子了,也把這兩位請到了,這兩位就請他說,結果他又說並沒有什麼事。他說當時為了把你們請過來,我那是一個設辭,就是我故意用一個話頭把你們吸引來。作者在第二十六回把這個事情很鄭重地提出來,到第二十八回又輕輕抹去,可 見作者在寫這個情節的過程當中,內心不斷地掂掇,我應該怎麼寫。他沒有明白寫出,但是又使我們隱隱感覺到話裡有話,文章裡有文章。這個我在下面還會回過頭來跟你解釋,為什麼是這樣的。
且說在這一回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情節,就是賈寶玉和蔣玉菡兩個人見面了,認識了,結交了,互換信物了。賈寶玉把自己隨身帶的扇子上的一個扇墜兒,送給了蔣玉菡,蔣玉菡就把他自己腰上圍的一條汗巾子,就是系內褲的腰帶解下來,送給了賈寶玉。而且他還交代得很清楚,這條腰帶是誰送給他的呢?是北靜王送給他的,北靜王把這條大血紅點子的,非常珍貴的,從外國進貢來的腰帶,給了蔣玉菡。那個外國,曹雪芹設計得很奇怪,叫茜香國,而且國王是女的;這個女國王給書裡的中國皇帝進貢,貢品很離奇,是腰帶,而且是系小衣的,小衣就是內衣,實際上就是內褲,是那樣的腰帶。皇帝把那腰帶給了北靜王,北靜王又賞給了蔣玉菡。蔣玉菡是個伶人,藝名叫琪官;過去這種唱戲的一般都是俗稱什麼什麼官,《紅樓夢》裡面就有紅樓十二官,齡官、芳官等等,記得吧?賈寶玉就和琪官互贈結交的禮品,這些情節都很重要。怎麼個重要呢?我看下面有的朋友瞪著眼睛,在想,這有什麼重要?這個在《紅樓夢》裡面是很次要的情節啊。哎呀,非常重要,它實際上是把當時雍正、乾隆時期權力鬥爭的一些情況,折射到了小說文本當中。所以說它實際上非常重要。
因為如果你仔細通讀《紅樓夢》,就會發現,實際上《紅樓夢》裡面隱約出現了兩大政治集團,這兩大政治集團是互相對立、互相衝突的,其衝突最後就蔓延到了賈府,激化了賈政和寶玉的矛盾,最後導致寶玉被他父親暴打。寶玉挨打,其導火線當然有兩條,一條是金釧兒的事情,這事又是由賈環添油加醋告到賈政面前的。金釧兒的事情,今天我們暫且把它放在一邊,實際上賈政之所以最後把寶玉往死裡打,並不是由於這件事,這是一件附加的事,那主要的,是一件什麼事呢?是賈政在那兒正待著呢,忽然外頭僕人跟他說,說忠順王府派人來要見他。忠順王府?賈政就想了,忠順王府和自己一向沒有來往,沒有關係,怎麼忽然忠順王府派人來,而且派的不是一般的人,叫長史官——那個時代一個王府就是一個小朝廷,它有它的機構班子,裡面的總的負責王府事務的官員叫長史官,那就是一個很大的角色了,這樣的人物一般是不輕易出動的,可是這天忠順王府就派這個長史官來了,就要見賈政。
賈政就覺得很奇怪,趕緊把人往裡迎,因為忠順王府,一聽爵位的名號就是很尊貴的,是很重要的一個皇親國戚,是很重要的統治集團的人物,賈政就把這個長史官迎進來了,問他什麼事。這個長史官說這次來不為別的事,就是問賈府要琪官,要蔣玉菡,要這個人。而且長史官的話很刻薄,意思就是說,要是別的東西的話,你們賈府都拿走了也沒關係,問題是這個人是我們忠順王最喜歡的,堅決不能放棄的,而這個琪官,滿城裡的人都說,跟你們家公子交好。這個時候,賈政就一頭霧水,這是怎麼回事情?他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就讓底下僕人趕緊把賈寶玉叫來。賈寶玉來了以後還想撒謊,說不知琪官為何物,沒聽說過這個名字,結果長史官就冷笑,說你不要再撒謊了,你讓我說出來對你也沒有好處,琪官的那個紅汗巾子,不就後來到了你的腰上了嗎?大意就是這樣的話。賈寶玉一聽,好傢伙,這麼機密的事情他都知道了,賈寶玉傻眼了。曹雪芹是這麼寫的,他寫道,賈寶玉心想這話他如何得知的呢?他既連這樣機密事都知道,大概別的也瞞他不過,不如打發他去了,免得再說出別的事來。賈寶玉就很緊張,在這個情況下他只好認頭了,不但認了這個事,而且賈寶玉等於還洩露了機密,他說,既然連這樣的事,你都知道,那你怎麼不知道蔣玉菡已經在東郊二十里外,一個叫紫檀堡的地方,置了地、買了房,在那兒住下來了呢?就把蔣玉菡的去向告訴長史官了。長史官冷笑說,好,先去找一找,要找不著的話,再到你們這兒來找。這才是賈政發怒,「不肖種種大承笞撻」,賈寶玉被他父親往死裡打的根本原因。金釧兒投井是一個輔助的,一個火上澆油的原因,這把火是從琪官這兒轟地一下子燃起來的。讀這些地方你要很仔細地讀,你要想想這是為什麼?
大家想想,忠順王他在跟誰過不去啊?蔣玉菡被誰勾引走了啊?真正窩藏琪官這個戲子的是賈寶玉嗎?並不是,是北靜王。就是王府一級之間衝突,最後七沖八撞地折射到了賈府,是不是啊?雙方在爭奪一個戲子。據很多紅學家分析,蔣玉菡你讀成蔣玉函並不錯,因為實際上它的諧音就是說的一個玉匣子,或者說裝玉的匣子,函就是匣子的意思。雙方在爭奪一個匣子,這是怎麼回事?琪官,寫出來是琪,這個字是一個「玉」字邊一個「尤其」的「其」,當然它的諧音也可以是「棋」,下圍棋下象棋的「棋」,這諧音就意味著,好像在一 個棋局當中,雙方爭奪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那麼這個玉函後來藏在哪兒了呢?紫檀堡,一個紫檀做的更大的箱子裡面,這是個什麼東西呢?在紅學的發展史上曾經有一派叫做索引派,索引派現在是沒落了,被很多人所否定,但是我個人認為,索引派在紅學的發展史上,它留下了很重要的痕跡。像我在第一講裡面提到的蔡元培蔡先賢,他就是一個索引派的大師。他們認為《紅樓夢》的主題、宗旨,就是悼明之亡、揭清之失,為明朝滅亡抱不平,是對清朝統治漢族表示憤慨的這樣一部書,認為它裡面有很多的文字都隱含這樣一個意思。他們經常從字音字義上,做一些很細微的分析,認為這樣就是把它隱蔽的內容檢索出來了,所以叫索引派。索引派對於蔣玉菡這個人物,對他的名字諧音「玉函」所包含的寓意的揭示,還是發人深省的。他們這樣的一個思路,我覺得還是可以參考的,就是說忠順王府和北靜王府所爭奪的,一方要保、一方要奪的,就是一個最高的政治權力,就是在一個棋局當中最重要的那個東西,其實就是一個玉璽,就是過去皇帝的印章。明白這個意思了吧,皇帝的章是玉做的,擱在一個紫檀木的匣子裡面,藏在那裡面。這個僅供大家參考,就是過去的紅學研究者曾經有這樣的思路。我個人是做原型研究的,我的整個研究都是在探究《紅樓夢》當中的藝術形象的生活原型,這是我跟他們不同的地方。但是人家從索引的角度揭示出來的一些《紅樓夢》裡面所使用的命名的方法,諧音的含義,我也吸取他們的這些營養,我覺得他們的研究成果足資參考。
我倒不一定認為蔣玉菡就代表的是那麼一個東西,就象徵一個皇帝的玉璽,但是忠順王和北靜王,雙方最後在一個戲子的問題上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一方是堅決不放棄,一方是堅決要把他藏起來,而且當中就牽扯到賈寶玉,這實在值得玩味。
現在回過頭來想,那個馮紫英是什麼人呢?他為什麼要把蔣玉菡介紹給賈寶玉呢?對不對啊?賈寶玉本來就跟北靜王認識,有聯繫。大家有印象吧,秦可卿死了以後,專門有半回書就叫「賈寶玉路謁北靜王」,而且北靜王還邀請他到府邸裡面去做客。寶玉那以後應該也去過北靜王府,但是賈寶玉正式認識北靜王所喜愛的戲子琪官,卻是在馮紫英家裡。馮紫英當時請他去,說所謂大不幸中又大幸,雖然這「大不幸」與「大幸」都沒有說出口,而且後來說只是隨便一句玩笑話,要不你們哥倆就不會來,但這些實際上都有含義。就是說在《紅樓夢》裡面,實際上我們可以影影綽綽看見,兩個互相對立的政治集團,而這兩個集團的利益衝突都牽扯到最高的統治權。
那麼我們可以清理一下——如果你把《紅樓夢》仔細地清理一下就會發現,其中一派是北靜王這派。北靜王這派實際上又可以說不僅僅是北靜王,他其實還並不是這一派的最高代表人物,這一派真正的最高代表人物,在《紅樓夢》的文本裡面實際上是點出來了的,叫做義忠親王老千歲。在什麼時候點出來的啊?就是秦可卿死了以後,為她找做棺材的木頭的時候,薛蟠說我們家存的有木頭,這個木頭是出在潢海鐵網山的,叫檣木,當年被人訂過,誰呢?就是義忠親王老千歲。那麼這個木頭訂了以後,怎麼就沒拿走呢?因為義忠親王老千歲壞了事,就不曾拿走。什麼叫「壞了事」?這可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話語。如果《紅樓夢》是完全虛構的小說,完全沒有生活原型,那麼他點出來這個木頭曾經有人訂過,他可以說後來這個人不得好死,所以沒拿走,是不是啊?也可以說他破產了,他沒錢了,所以沒拿走。他不這麼說,他用了一個虛構者萬萬想不出來,很難想出來的詞叫做「壞了事」。在上幾講我給大家講過,在康熙朝有沒有千歲啊?在康熙朝,正式冊立過太子,告示天下,我康熙百年之後,這皇位就由我的兒子,我的嫡子,我的皇后生的孩子胤他來繼承,他剛一歲半,我就冊立他為太子。清朝跟明朝很不一樣,清朝對皇子不是均等分封,胤被冊立為太子的時候,其他皇子都沒有分封,後來分封,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與太子平肩。儘管在清朝正式的政治語彙裡,並沒有千歲這個稱謂,但曹雪芹行文裡特意用了「千歲」字樣,就是暗示萬歲之下的太子。
那麼義忠親王老千歲,後來這個太子是被封為親王的,甚至太子已經被圈禁起來以後,康熙仍然厚待太子和他的太孫。他一個是說太子的衣食供給一定不能降低標準,要保證他的豐衣足食,過得舒服;另一個他對太子的長子,就是弘皙,他也特別強調,那是要封為親王的,所以義忠親王這個字眼裡面就不但包含著太子,實際上也包含著弘皙。他是這樣的現實生活當中的原型人物,在小說裡面的一種折射。當然主要還是指胤,主要指這個太子,這個太子在上幾講裡面講過了,很悲慘,兩立兩廢,他的一生是很坎坷很波折的。他都到了快四 十歲了,還沒有當上皇帝,他的父親仍然非常健康,本來父親的健康應該是他的快樂,可是這個人後來等不及了,父親的健康成為他的痛苦。又據朝鮮的《李朝實錄》,當時朝鮮的使臣,曾經去謁見過太子,那時候太子一廢以後還沒有二廢,他就非常放肆地對外國的使臣發牢騷,說你們看看全世界的太子,有沒有我這麼大歲數還沒當皇帝的?這當然不像話,不可以說這樣的話,但是這也是他真實的心聲。「老千歲」,這三個字眼生動不生動啊?十幾歲的話不能說老千歲,是不是啊?下面有人點頭,也有人搖頭,說四十歲不算太老,那您是今天的觀點。在那個曹雪芹的時代,曹雪芹自己在第一回裡面就說了,半生潦倒,就是作者用自己的口氣說半生潦倒,什麼叫做半生,在那個時候,三十歲就是人的壽數的一半,人到了三十歲就度過了人生的一半了,六十歲就說明你壽數全了,七十歲就人生七十古來稀了。所以快到四十歲,當時已是年紀很大的一個千歲爺了。結果後來果然就壞了事,第二次被廢掉,而且徹底地被廢掉,他後來的歲月是在圈禁當中度過的。住在一個可能是待遇還比較好,條件還比較舒適的高級監獄裡面,但是沒有自由,度過他的殘生。而且他還眼睜睜地看著他的弟弟四阿哥坐上了本來應該由他來坐的寶座,他就在雍正二年憂鬱而死。這就說明,康、雍、乾三朝的權力鬥爭的源頭,還是跟這個太子的命運起伏有關。所以在《紅樓夢》中出現了這樣一個符碼,叫義忠親王老千歲,他壞了事,他被廢了,而且被廢了以後沒有馬上死,當然這個檣木就運不走,他再要訂棺材就不敢用檣木了。從書裡描寫來看,檣木不僅是非常優質的一種木材,而且正像書裡面賈政勸賈珍的那句話一樣,非常人可享,不是一般人能夠去用的。檣木說明長得直,什麼叫檣,一個木字邊的「檣」,不是土字邊,就是船上的桅桿木。桅桿木,他用這個字眼也是有含義的。這樣,實際上在《紅樓夢》裡面,我們就找到了一派的政治力量的源頭,就是義忠親王老千歲,北靜王是向著他的。
我分析《紅樓夢》裡互相對立的兩個政治集團,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弄清秦可卿的生活原型。書裡的秦可卿,她如果出身高於賈府,那麼,她或者屬於忠順王那個政治集團,是皇家在那一個支脈中的一個女性;或者屬於北靜王,也就是義忠親王老千歲這一個支脈,是這方面的一個隱秘的成員。
北靜王這個角色太有意思了,太值得探索了,因為北靜王在秦可卿的喪事後面就正式出場,而且我們發現,曹雪芹把他描寫得好像是天上的神仙一樣的人物,是不是啊?那個形象光彩四射,把賈寶玉都賽過去了。而且我們過去受那種論調的影響,總覺得賈寶玉是個反封建的人物,他最恨國賊祿蠹,最不願意和達官貴人交往,但是他見北靜王什麼表現啊?這裡我不細說,你閉著眼睛回憶,只回憶五秒鐘就夠了。受寵若驚,是不是啊?而且是真實的,不是裝出來的,這是為什麼?小說中的人物是被作家的筆所驅遣的,作家為什麼要這樣寫,這裡面有無數的奧秘。那麼,北靜王有沒有原型呢?把這個原型搞清楚,是不是緊接著就可以揭示出秦可卿的原型了?下一講我將就此展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