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狐疑說「脂批」
在曹雪芹去世二百多年後的今天,一部殘缺不全的《紅樓夢》,令多少人為之扼腕長歎,又多少人為之鬱鬱終生!而世間卻並無可將我們載回過去的時間機器,誰都無法親自返回雪芹著書的年代,去一探究竟。所以,在目前這些我們所能見到的,殘存無幾的線索當中,脂批無疑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證據和依據,因此也就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計較它的真偽了,因為離開了這根「僅有的枴杖」,面對《紅樓夢》後半部的未知,我們將更加孤獨無助。於是乎,脂批也就越來越顯得「神聖而不可侵犯」了,可我對它卻總是保持著審慎的懷疑。
最使我感到困惑不解的是,如果脂批真的與本書一同流傳於世,那麼高鶚在續書中何以對脂批中留下的諸多線索和伏脈視而不見?假設高鶚是出於本意來續此書,那麼直接採用脂批的線索,豈不省力?又如某些紅學家所言,高鶚是奉命篡改本書,那麼利用脂批的線索修改起來,豈不更具有欺騙性?何以高鶚卻費力不討好的另起爐灶呢?所以,我認為高鶚在續書之時,肯定是沒有見過脂批的,如果見了,以脂批中透露出的那麼多信息,或多或少都會對其產生影響,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在高鶚的續書中,脂批的線索蹤影全無。故此,脂批的出現,肯定比高鶚續書之時要晚,這是其一;其二,細讀脂批就會發現,脂批的語氣不一,並且忽大忽小,忽男忽女,絕不像出於一人之手,因此也就造成了當下紅學界眾說紛紜的局面,有人一口咬定脂硯齋是曹雪芹的長輩,多指曹頫\,也有人說是曹宣的第四子曹碩,還有人堅稱其為曹雪芹之戀人,如書中史湘雲之原型,或者妙玉之原型等等莫衷一是。更為主要的是,脂批中有許多觀點明顯與作者的觀點相悖。如脂批力捧襲人、捧釵貶黛、釵黛合一等說均與作者本意無關,甚至相反(恕我駑鈍,讀《紅樓夢》讀了恁多遍,也沒能讀出此種觀念來)。試舉幾例如下,脂批云:「釵與玉遠中近,顰於玉近中遠,是要緊兩大股,不可粗心看過。」此說可謂荒謬之至,若果真如此的話,寶玉又何必「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呢?又何必最終棄寶釵於不顧,出家而去呢?又如「蓋釵黛原本一體」,此說更是撲風捉影,釵黛從性格到行事,處處對立,截然相反,這都能說成是一體,那麼寶玉和薛蟠怕也原是一體的了;再如「奶母之倚勢亦是常情,奶母之昏聵亦是常情,然特於此處細寫一回,與後文襲卿之酥酪遙遙一對。足見晴卿不及襲卿遠矣。余謂晴有林風,襲乃釵副,真真不錯。」此說直言晴雯不如襲人,而且是遠矣,又借晴有林風,襲乃釵副之說,表明黛玉亦不如寶釵,果真如此嗎?我算是眼拙腦笨之人,真真是看它不出,不知諸位眼力何如?更加不可理喻的還有,如「寶玉早已看定可繼家務事者可卿也,今聞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為玉一歎。」當此回,寶玉才不過十二、三歲而已,如此小之年齡,且寶玉本身又是個最厭家務之事的,不知此言從何而起?簡直莫名其妙。還有如「又副冊只香菱、襲人、晴雯三人而已」,「紫芸軒」等等紕漏之處,亦屢見不鮮,恕不一一例舉。
有鑒於此,對待脂批,盲目推崇實為不智,還是姑妄言之,姑妄聽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