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艷新編(小引)

秦淮八艷新編(小引)

秦淮八艷新編(小引)

紅學研究

秦淮八艷並非是「八艷」,是「群芳」的意思,秦淮八艷的事跡,比較系統全面的記錄最先見於余懷的《板橋雜記》,寫了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等六人!後人又加入柳如是、陳圓圓,才有定論!

吳梅村對秦淮八艷故事自然是信手拈來並且有親身體驗,但與12釵不可以一一對映,因為人物描寫要按照故事情節去演繹!但可以如下歸類:

寶玉看畢,因又請問眾仙姑姓名:一名癡夢仙姑(顰兒),一名鍾情大士(雲兒),一名引愁金女(釵姐姐),一名度恨菩提(妙姐姐),各各道號不一。

例如陳圓圓的紅樓人物分身寫法:紅樓中的香菱元春迎春黛玉齡官是陳圓圓的主要分身,而生活中來源是陳圓圓卞玉京董小宛等秦淮八艷,香菱(土)是紅樓女兒最關鍵人物,作者用周易的演繹方式把香菱派生出紅樓兒女,正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寶(金)黛(木)是香菱的兩個分身,加上妙(水)湘(火)成四仙姑,而四春則是原(金)應(木)歎(火)息(水),正好是秦懷八艷,薛小妹十首懷古詩去掉鳳姐與巧姐兩首,正是,非懷古也,是傷今也!

就是看出是「千紅一窟」「萬艷同杯」,四個代表而已,是寫她們也是寫我與你!「萬艷同杯」,是「八艷同悲」也!

再說「故事分寫,時空顛倒」是紅樓的寫作特色,不可拘泥於時間人物與故事的一一對照,那樣是「讀死書」,必然「讀書死」!

如果做一個簡單的對照,我們姑且可以這樣歸類:柳如是與董小宛吳梅村交往最頻繁的聯繫人,好比青梅竹馬的癡夢仙姑(顰兒),陳圓圓與顧橫波都嫁了降清的夫君可比投降派代表引愁金女(釵姐姐),李香君血濺桃化花扇與有女俠之稱的寇白門可比鍾情大士(雲兒),馬湘蘭與卞玉京都沒有婚姻,可比一名度恨菩提(妙姐姐)!

當然,這是簡單的對照,肯定是不精確的,因為人物的分寫作者自己也把握不了,秦淮八艷與四仙姑的對照結果是交叉的!但作者點出名號,也是醒人耳目也!

不去對照是不會讀紅樓,一一對照是死讀紅樓,所以有多少文化,讀多少紅樓!

下面你看到的「石頭實錄東吳才俊」,可以說是「秦淮八艷新編」,也可以說是「金陵十二釵」!我說的這個「釵」,男色也!

杜牧《泊秦淮》新編一句:商女都知亡國恨,隔江猶唱滿江紅。所以又有「紅樓夢問:金陵十二才」。

附詞:

王安石《桂枝香》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裹,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周邦彥《西河》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誰系。空餘舊跡郁蒼蒼,霧沉半壘。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裹。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