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反對清朝君主專制制度的思想

曹雪芹的反對清朝君主專制制度的思想

曹雪芹的反對清朝君主專制制度的思想

曹雪芹

筆者研究《紅樓夢》的文章陸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網站「中國文學網-專題研究-紅樓夢研究」欄目上發表以來(請見發表時間為:2006年6月8日、11月4日、12月31日、2007年3月25日、6月12日;作者屬名:王君廷、王世林、王津平的文章),引起讀者的興趣。也引起一些紅學家的關注。有網站轉貼了其中的文章,熱心的讀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表示贊同、支持,有的提出了一些疑問。

關於筆者在文章中提到的「曹雪芹已經認識到造成眾女兒的悲劇的根源是清王朝君主專制制度」的觀點。讀者比較集中地提出了異議:「曹雪芹怎麼會變成革命先驅孫中山了?」認為:「曹雪芹再進步也到不了那個程度。」

曹雪芹究竟有無反對清王朝君主專制制度的思想?曹雪芹的思想能否進步到那個程度?

筆者認為:如果細讀《紅樓夢》,認真理解曹雪芹的創作意圖後就會發現:曹雪芹的思想確實是非常超前的,曹雪芹的政治理念確實是非常進步的,曹雪芹的政治主張更確實是非常大膽並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曹雪芹不愧是中國思想解放的先驅!曹雪芹不愧是中國清代的屈原!

屈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曹雪芹是「卻因鍛煉通靈後,便向人間覓是非。」

    只是因為曹雪芹所處的那個清王朝一統專制的黑暗年代,他不得不把這些思想隱涵得非常深,這正是那個時代的悲劇!

下面,筆者具體解答讀者的疑問。

一、曹雪芹產生反對清王朝君主專制制度思想的社會根源

要回答讀者的疑問,就要瞭解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意圖和《紅樓夢》的主題。而要瞭解這些又首先要對曹雪芹生活年代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明朝末年,清朝的統治者趁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佔北京立足未穩,打著為明朝復仇的旗號,勾結吳三桂由東北攻進北京併入主中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初期的最高統治者順治、康熙為建立和鞏固自己的統治,面對滿族入關不久,民族、階級矛盾尖銳複雜的現實,採取了一系列緩解民族、階級矛盾的策略:一是禮葬明帝崇禎,收羅人心;二是取消明朝的苛稅,使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三是崇尚孔子和儒家文化,開科取仕,籠絡漢族知識分子,培養了一大批甘心維護清朝專制統治的漢族奴才,實行滿漢地主階級的聯合專政。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一回就非常巧妙地借用「天塌西北」,「女媧煉石補天」的神話,把清朝即「女真族」的最高統治者皇帝比作 「女媧氏」。為維護專制統治,「媧皇」一方面逐步廢黜明朝遺老,剷除危脅其統治的社會基礎;另一方面開科考,著手組建和訓練忠於自己的龐大官吏隊伍(三萬六千五百塊)「煉石補天」。然而,清朝統治者入主中原後,為了自身的利益,進行了一系列極其野蠻的掠奪,推行了一整套極其錯誤的民族政策。激起了廣大漢族人民的激烈反抗鬥爭。這種反抗和鬥爭從明末清初的黃宗羲、顧炎武、屈大鈞開始,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規模雖然有大有小,持續的時間有長有短,但一直沒有停息。

一是清朝統治者入主中原後,頒布了「剃髮令」。順治元年(1644)5月,清朝入都北京後,根據滿族男人頭髮剃去前額及兩邊,將留存的頭髮編成辮子垂於腦後的習俗,以及清朝在關外時,對擄去或投降的各族官員和老百姓強迫剃髮以示歸順的定制。規定京城內外官員百姓人等都得按照清朝的髮式剃髮,衣冠服飾都得按照清朝的樣式以示歸順。「剃髮令」的發佈,遭到漢族人民的強烈反對,不久就被迫停止。順治二年5月,清軍攻佔南京,南明弘光政權滅亡。6月,清廷再次頒布「剃髮令」。規定京城及各省接到命令後以十日為限,文武官員百姓盡行剃髮易服,違者殺無赦。「剃髮令」的頒布及強制執行,加劇了清朝初年的民族矛盾,遭到了廣大漢族人民的反對,觸發了江南地區的蘇州、嘉定、江陰等地人民的抗清鬥爭。

二是清朝統治者頒發了「圈地令」。在京畿大規模地強行圈占土地。順治元年12月,清朝頒發「圈地令」,規定近京各州縣漢人無主荒地和明朝皇親附馬、公、候、伯、太監的遺留土地,除留存的人口給予外,其餘全部予以圈占,分配給八旗諸王、兵丁人等。後來由於八旗兵的增加,遂於近京的州縣內,不分有主無主土地一律圈占。康熙8年,又圈佔了張家口、東虎口、喜峰口、古北口、獨石口、山海關以外的大量土地。旗人攜繩騎馬,大規模圈量佔奪漢人土地。有的地主為求得政治上的庇護,帶地投充。近京三五百里的順天、保定、承德、永年、河間等府圈地總數達19萬公頃。駐防外地的八旗在山東、山西、陝西、江蘇、寧夏等地也進行了圈地。清朝「圈地令」的頒布實施,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原田主被逐出家門,離鄉背井,流離失所。於是群眾紛紛起來反抗,社會秩序持續動盪不安。

三是清朝統治者頒布了帶有濃厚農奴制色彩的「逃人法」。清朝為嚴禁八旗奴僕逃亡及其他八旗人員逃亡而頒布了「逃人法」。清入關後,在所佔領的地區,大量圈占土地,強迫漢人投充。淪為農奴的漢人不但遭受殘酷的剝削,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而且沒有人身自由,引起大量逃亡。清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進一步制定了極其殘酷的逃人法,規定凡旗下男婦逃者,一次黥其右頰,鞭一百歸主;二次黥左頰,鞭與歸主如初;三次則論死歸刑部。還規定窩逃正犯,照例擬絞,妻子家產籍沒。窩家鄰居流徙邊遠,有司以上各官分別處分。以後又設兵部督捕衙門專掌緝拿逃人。逃人法的嚴厲執行,不僅對逃亡者是一個沉重打擊,同時也妨礙了漢族地主的利益,造成社會長期動盪不安,而在滿漢統治者內部引起激烈爭論。一部分漢族官吏反對嚴懲窩主的刑律,認為對窩主的處罰比逃人還重,很不公平,要求對逃人法進行修改。清統治者最初態度頑固,康熙中期後,隨著旗中農奴制經營逐步被封建租佃關係取代,逃人法已不適應新的情況。於是,清統治者才逐步對逃人法進行修改,放寬處罰。

四是清朝統治者製造了政治事件「奏銷案」。打擊了江南的地主階級。清朝順治18年(1661),清廷將上年奏銷未完錢糧的江南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四府並溧陽一縣的官紳士子全部廢黜。史稱「奏銷案。」清朝入關後,為了支持統一全國的戰爭,在富庶的江南地區實行了比明朝更為沉重和嚴厲的賦稅。經征之官皆以十分為考成,不足額者往往要被參罰。但江南的縉紳豪強卻依然憑借昔日的權勢交結官府,賄買書吏,隱混和拖欠錢糧,致使積逋常達數十萬。而江南的縉紳豪強在政治上還懷念朱明王朝。清政府為了裁抑縉紳特權,在政治上壓服江南地主,便借口「抗糧」製造了「奏銷案」。此案開始只限於無錫、嘉定兩縣,至18年夏,乃通行於四府一縣。據江寧巡撫朱國治的造冊上報,清廷將欠糧者不問是否大僚,亦不分欠糧多寡,在籍縉紳按名黜革,秀才、舉人、進士,凡未完錢糧者,皆革去功名出身;現任官概行降兩級調用。總計黜降13517人,其中不少人被逮捕,械送刑部議處。甚至某探花僅欠銀一錢亦被黜。吳偉業、徐乾學、徐元文、韓炎、汪宛等江南縉紳著名人物幾乎全部羅織在內,一時「士籍學校為之一空。」繼之,又乘大創之後十年並征,「押吏勢同狼虎,士子不異俘囚。」使江南縉紳豪強受到沉重打擊。直至「三藩」叛亂時,為了爭取江南地主的支持,清廷才放鬆禁令,允許在奏銷案中被廢黜的官紳士子分別納糧開復。

五是清朝統治者在官紳士子中大興殘酷的「文字獄。」從康熙開始,清朝的最高統治者為維護自己的專制統治,繼承和發展了朱明王朝發明的「文字獄」的卑劣手段,並利用這一極端殘暴的鐵血政策,對那些懷念朱明王朝的漢族鄉紳士子進行殘酷鎮壓。從康熙二年的莊廷鑨《明史》案,至乾隆五十三年的賀世盛的《篤國策》案。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餘年間有記載的文字獄就數以百計。而且,愈演愈烈。很多人慘遭凌遲處死,被株連的更是不計其數。清朝的文字獄大致有三種情況:1、清先世曾臣服於明朝,受官襲爵,年年進貢,聞命即從。清太祖努爾哈赤早年喪母,自立為生。後因生活所迫,離家從戎,投到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部下,屢立戰功。他勤奮好學,粗通漢文。努爾哈赤的先祖許多人受明朝冊封,擔任指揮使、都督等職。其祖父覺昌安是是明朝建州左衛都指揮,父親塔克世是建州左衛指揮。明朝萬曆十一年,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圖倫城王尼堪外蘭引導明軍鎮壓阿台,覺昌安、塔克世隨軍前往。在攻打埒城時,明軍在尼堪外蘭的唆使下,誤殺了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後來,明朝發現冤殺了他們,就讓努爾哈赤襲了父親塔克世的指揮之職。於是,努爾哈赤打起為祖父、父親報仇的旗號,以遺甲十三副起兵,開始了征服建州、海西、野人女真的戰爭。打敗了仇敵尼堪外蘭。建立了八旗軍事組織制度。然後,努爾哈赤用近三十年時間統一了女真各部落,結束了元明以來女真社會長期分裂動盪不安的局面。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公開稱汗並打出「大金」國號(史稱後金),開始了進攻明朝的戰爭。清軍入主中原後,清廷對這段歷史諱莫如深。不僅將舊有史籍刊削、禁毀,而且對凡繼續編寫、收藏者,以「大逆」罪濫加殺戮。莊廷鑨《明史》案,死七十餘人。案中十五歲以上者被處斬首,有十八人被處凌遲。莊廷鑨死於案發前,也被剖棺戮屍。2、清朝初年,反清思想久久不能消除。尤其是漢族士大夫眷戀故明,宣揚「夷夏之防」的思想,對清廷極為不利。清廷以暴力進行打擊。康熙五十年的戴名世《南山集》案,雍正六年的呂留良、曾靜案,被牽連者數百人,呂留良被剖棺戮屍。3、康熙末年,由於在皇位的繼承上「忽立忽廢」,康熙的兒子們群起結黨,相互爭鬥,奪嫡之爭愈演愈烈,在皇族中形成了政治風雲瞬息變化的複雜局面。雍正繼位後,清王朝更加瘋狂地(青埂峰)以無稽之事(無稽崖),製造荒唐的「文字獄」(大荒山)來殘酷打擊那些存有異心的鄉紳士子和在皇位之爭中「黨附諸王」的勢力。清康雍乾三朝歷經百年的極其殘酷的「文字獄」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後果,造成了「萬馬齊喑」的沉悶的社會政治空氣。助長了阿諛誣陷之風的盛行。

清王朝推行的一系列殘暴政策,激起了中原民眾的強烈反抗。先是南明弘光、隆武、魯王監國、紹武、永歷政權先後與清進行了十八年的抗爭;康熙八年,又暴發了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的「三藩之亂」; 清朝康熙年間,更是頻繁發生了「朱三太子案」等抗清鬥爭。清朝初年,盛傳明崇禎皇帝第三太子尚在民間,一些人即以「朱三太子」為號召,舉兵反清。清廷大力鎮壓。清康熙十二年冬,北京楊起隆稱朱三太子,組織密謀起事,因事機洩漏,為清廷鎮壓,起隆逃走。康熙十九年,在陝西漢中捕獲自稱朱三太子者即為起隆。然清廷指其假冒,在京磔死。「三藩之亂」時,福建蔡寅亦稱朱三太子,擁兵數萬,與鄭經勾通反清,被清兵擊敗於天寶山。康熙四十年後,江蘇太倉、淅江太嵐山等處反清力量均稱擁立朱三太子。康熙四十七年正月,清廷捕獲太嵐山起兵反清的張念一(念一和尚),四月,根據他的口供,清廷在山東汶上縣捕獲張姓父子,指為起兵擁立的朱三太子,押至淅江審問。張供出本名叫朱慈煥,是崇禎帝第四子,長期流落河南、淅江等地,先後改姓王、張,以課讀為生,時年七十五歲,與江南的反清力量並無關係,但清廷指其假冒明裔,以「通賊」的罪名將朱姓父子解京處死。

二、曹雪芹的家庭背景、生活經歷和產生民主思想的根源

要正確和全面理解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隱涵的思想主題,還要瞭解曹雪芹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經歷。曹雪芹是康熙末年出生的,從出生到去世,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朝代,正是清王朝最高統治者為鞏固其專制統治而殘暴地大興「文字獄」的極端黑暗時期。曹雪芹出生在得到康熙寵幸的親信貴族家庭裡。他的先祖曹振彥是明朝的軍官,在與反叛明朝的後金王朝(後改國號清)作戰中被俘歸附,淪為包衣(家奴)。歸入多爾袞屬下的正白旗。後來,由於入關時與明朝作戰及在參與平息叛亂的戰爭中立有戰功,當了佐領。任過山西吉州知州、陽和知府、淅江鹽法道等職務。劃歸康熙後,曹振彥的兒媳也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母孫氏做過清康熙帝玄燁的乳母。於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做了康熙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後接替他父親曹璽繼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史,極受康熙的寵信。由於他的先祖與康熙有了這樣特殊的主僕關係,曹家受到特別的寵信,隨清軍入關後,被委以金陵織造的肥缺。同時,充當了康熙皇帝在江南的政治耳目。

曹雪芹出生在受到封建帝王寵信的貴族家庭裡,曹雪芹的曾祖曹璽任江寧織造。康熙皇帝玄燁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家負責接駕並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後,其子曹顒曹頫\先後接任江寧織造,他們祖孫三代四人擔任江寧織造達六十年之久。曹雪芹的幼年和少年時代在「秦淮風月」的繁華之地,過的是「錦衣紈褲」、「飫甘厭肥」的公子哥生活。

然而,由於家族中有人參與了康熙末年的那場奪嫡之爭,雍正六年,繼位不久的封建帝王雍正對曹家開始了一系列的打擊,以曹頫\「行為不端」、「騷擾驛站」、「巨額虧空」的罪名將其革職下獄,抄沒家產,調取進京治罪。曹氏家族從此開始敗落了並一蹶不振。曹雪芹也就由一個貴族公子哥落魄成了「一技無成,半生潦倒」的罪臣之後,流落到社會的底層。

曹雪芹的家族雖然是八旗貴族,但他們畢竟具有漢族的血統,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在受到寵幸的時候為清統治者服務,向康熙密報江南的社情民意、官僚言行。甚至有可能在政治、軍事上為康熙出謀劃策,被康熙視為親信。但他們對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壓抑漢人的種種殘暴的政策內心有所腹誹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曹雪芹是極聰明的人,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是有可能受到潛移默化影響的。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寫林黛玉看到的賈寶玉:「卻是一位青年公子,頭上戴著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戲珠金抹額,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鼻如懸膽,睛若秋波,雖怒時而似笑,即瞋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纓絡,又有一根五色絲絛,繫著一塊美玉……再來時已換了冠帶,頭上周圍一轉的短髮,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發,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腳,身上穿著銀紅撒花半舊大襖,仍舊帶著項圈、寶玉、寄名,鎖、護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綠撒花綾褲,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鞋:越顯得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若笑;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曹雪芹對賈寶玉的這兩大段外貌描寫,其實正是曹雪芹自己少年時,他的家族遭受打擊之前,自己作為一個貴族公子的形象寫真。

而曹雪芹緊接著借後人之口,給賈寶玉下的批語:「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乘張,那管世人誹謗!(二)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時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褲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第三回)

這兩首西江月難道不是描寫了落魄後曹雪芹的准生存狀態嗎?曹雪芹不愧是曹雪芹,他把自己經歷的這麼巨大反差的生活狀況以及世人的褒貶幾乎是同時而又巧妙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雍正、乾隆對賈府等一批在皇位爭鬥中「黨附諸王」的貴族官僚採取了罷官、封產、抄家、入獄、流放、殺戮的處罰,使曹雪芹的家族在這場內槓中由「烈烈轟轟」「白玉為床金作馬」的貴族敗到「家業彫零,金銀散盡」,「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地步。經過一番獲罪的「風雨」,曹家敗落了,曹雪芹也由封建貴族家庭「大觀園」中的「怡紅公子」,落魄成了「一技無成」「半生潦倒」「流落」社會底層的平民。

「女媧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本來真面目,幻來新就臭皮囊。好知運敗金無彩,堪歎時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第八回)從曹雪芹假托後人之口對頑石的嘲諷詩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對清康雍乾三朝封建專制及殘酷地大興「文字獄」的揭露。其寓意是:「清朝封建君主「女媧煉石補天」維護專制統治是十分荒唐的,而進一步大興「文字獄」就更荒唐了。在嚴酷的高壓之下,人們不得不把自己的真實思想隱藏起來,包裝上那種酸臭的迎和的虛幻外衣,(即使是曹雪芹也不得不為《紅樓夢》裹上「夢幻」的「假語村言」。)那些運敗時乖的皇族貴胄失去了往日金玉其表的光彩,遭受株連被鎮壓,白骨堆積如山的是那些官紳士子,他們的後代不得不隱名埋姓,有的因年齡幼小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真實姓氏了。」

曹雪芹用詩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在清統治者殘酷鎮壓下「白骨如山」的真實歷史!

1、通過癩和尚歎通靈寶玉詩(一),曹雪芹告訴人們,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

要正確和全面理解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表達的思想主題,更要瞭解曹雪芹是怎樣一個人。

「癩和尚歎通靈寶玉」:「天不拘兮地不羈,心頭無喜亦無悲。卻因鍛煉通靈後,便向人間覓是非(二十五回)。」

正是曹雪芹對自己的詠歎並表達了自己執著的性格和認真的人生態度:

「自己的思維本來是不受任何思想束縛而自由馳騁的,喜怒哀樂也不能影響自己心靈的基本感受。但自從經歷了家族敗落痛苦生活的「鍛煉」,感受到專制制度的殘酷,受到莊子「……絕聖棄智……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與論議。……」民主思想的啟迪,執著地要尋覓分辨探究出人類社會中的大是大非。」這正是他創作《紅樓夢》思想感情的真實流露。曹雪芹與賈雨村的是非不分,對錯不辨「成則公候敗則賊」的本質區別也就在這裡。

曹雪芹開卷就自嘲是「被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靈性已通』、『自來自去』、『 可大可小』的「一塊頑石。」

曹雪芹暗示自己是經過清王朝君主專制狂風暴雨般殘酷壓迫磨煉得「頑劣異常」的假「寶玉」,真「頑石」。

賈寶玉的誕生又極不尋常,是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塵世的。而且,「一落胞胎嘴裡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就是被媧皇棄在青埂峰下,經過鍛煉「靈性已通」的那塊頑石,曹雪芹對賈寶玉作出「銜玉而誕」的設計。正如他在《紅樓夢》的導語中說的,是「也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來」的。

在今天的人們看來,「銜玉而誕」是十分荒謬的事,是違反科學的,但是在曹雪芹生活的時代,他不得不這樣做,這樣既增加了小說神奇的「夢」「幻」色彩,又為自己塗上了一層保護色。同時,也似乎在暗示,自己叛逆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

2、落魄後的曹雪芹曾一度參禪悟道,但並未出家

曹雪芹在落魄後,歷經磨難,生活困苦,精神苦悶。也確實一度研究佛教並成為居士。有他落魄時的朋友張宜泉的詩為證。現存張宜泉的兩首詩,一首題目為:「題芹溪居士,姓曹名霑,字夢阮,號芹溪居士,其人工詩善畫」;另一首題目為:「傷芹溪居士」。

從《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的描述看,也證明曹雪芹確實對佛教的禪宗有過研究並通過禪宗的思想達到減輕痛苦,自我安慰的目的。

曹雪芹借主要人物賈寶玉表達了很多自己的思想和見解,賈寶玉身上確實有曹雪芹的影子。曹雪芹從小接受的非正統的封建主義的啟蒙教育,祖母的溺愛,那類似「大觀園」的相對自由的空氣,滋養了他與生俱來的叛逆性格。曹雪芹在家族遭受封建君主專制的殘酷打擊,被迫走出貴族公子哥安樂窩生活的過程中,接觸到清朝殘酷的民族和階級壓迫下黑暗的社會現實,特別是在大觀園中不可能見到的大量的封建專制「文字獄」製造的思想禁錮的社會陰暗面,曹雪芹從當時社會上有關雍正繼位的種種傳言中,推測出自己家族遭遇滅頂之災的真正原因。

曹雪芹在《紅樓夢》二十二回中讓寶釵為寶玉念了戲劇《山門》中魯智深的唱段《寄生草》「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台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緊接著又讓寶玉道:「我只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接著「細想這一句的意味,不禁大哭起來,提筆立占偈:「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接著又填一隻寄生草:「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密?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

後來黛玉看了問寶玉:「寶玉,我問你:至貴者『寶』,至堅者『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寶玉不能答。黛玉道:「這樣愚鈍還參禪呢!」我還續兩句云:「無立足增,是方乾淨。」寶釵道:「實在這方悟徹。」

最後,又讓寶釵講了佛教禪宗五祖弘忍傳衣缽給六祖慧能之事。當日慧能尋師至韶州,聞五祖弘忍在黃梅,,他便充作火頭僧。五祖欲求法嗣,,令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說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慧能在廚房舂米,聽了道:「美則美矣,了則未了。因念一偈:「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五祖便將衣缽傳給了他。

黛玉道:「連我們兩個人所知所能的,你還不知不能呢,還參什麼禪呢?」(二十二回)

不要以為這是寶玉在參禪,這是曹雪芹在表達自己的苦痛無法排解,試圖通過用佛教禪宗思想達到減輕痛苦的目的    。

落魄的曹雪芹現在確實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了。

如何理解黛玉說的:「寶玉,我問你:至貴者『寶』,至堅者『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曹雪芹以這種方式暗示:不是那個生活在「溫柔富貴之鄉」的寶玉在那裡參禪!而是歷經磨難的曹雪芹自己在參禪!

如何理解黛玉說的:「這樣愚鈍,還參禪呢!」以寶玉生活在富貴的賈府,又是小小十二三歲的年紀,確實不可能參禪到「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這反映了年近五十,歷經磨難,親愛的人生離死別,生活困窘,精神苦悶的曹雪芹尋求精神安慰,減輕痛苦的精神狀態。

這也是曹雪芹落魄後,在大致知道了眾女兒的悲劇結局,已經了無牽掛,開始一心著書心路歷程的寫照。

3、通過癩和尚歎通靈寶玉詩(二),曹雪芹告訴人們,《紅樓夢》是怎樣的一本書

「癩和尚歎通靈寶玉」詩(二)「可惜今日這番經歷呵:脂痕粉漬污寶光,綺櫳日夜困鴛鴦。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

曹雪芹在告訴人們:「我深知濃重的脂粉痕漬會影響作品中隱涵的真實主題的光芒,人們會被困在男女愛情的窠臼裡而不能自拔。但我又堅信,人們終究會從我設計的深沉的愛情夢幻之中清醒過來,家族敗落,欠下的孽債得到清償之日,才是《紅樓夢》人散曲終之時。」

曹雪芹假托後人之口給賈寶玉批的「西江月」二詞:(一)「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乘張,那管世人誹謗!(二)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時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褲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第三回)

這看似是後人在嘲笑賈寶玉,更是曹雪芹對自己落魄後惡劣的生存環境和創作環境的形象描述。曹家敗落後,曹雪芹生活在清朝君主專制黑暗的大的社會環境下,而生活周圍的小環境也十分惡劣。「雁歸蛩病可相思?」、「驚迴故故惱蛩鳴。」可以印證曹雪芹生活在來自市井人們不理解的冷嘲熱諷加「誹謗」的創作環境之中。

在世俗的人看來,他是一個:「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乘張……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時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的廢人。

世俗之人的詬病令他煩惱。但為了完成《紅樓夢》這部巨著,他「那管世人誹謗!」以曹雪芹的思想和才華,如果生活在當今的時代,還會有他曾經歷過的這種遭遇嗎?!也可把這兩首詞看成是曹雪芹對自己亦恢亦諧的自嘲。  

曹雪芹落魄時的朋友如敦誠、敦敏、張宜泉等是與他有著類似遭遇的皇族貴胄或官宦的後代,每個人身上都有著辛酸的血淚經歷。不然,與雍正同父同母的胞弟胤褆因為與雍正爭皇位被圈禁,胤褆的孫子永忠怎麼會邊哭邊看《紅樓夢》並寫道:「傳神文筆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淚流;可恨同時不相識,幾回掩卷哭曹候。」

甄士隱們由於「文字獄」株連而遭遇悲慘命運的殘酷的社會現實,引起曹雪芹強烈的同情和思想共鳴。特別是自己的家族,遭受打擊,生活在他周圍的那些清純的女兒遭遇的悲慘結局,給他的思想和靈魂以劇烈的刺激。儘管鎮壓是血腥的、慘烈的,生活是殘酷的。但曹雪芹畢竟是曹雪芹,他沒有被嚴酷的鎮壓嚇倒,嚴酷的現實卻對他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震撼,落魄的經歷引起了他深邃的反思,殘酷的社會現實和叛逆的性格產生了劇烈的碰撞,激活了他強烈的反抗意識,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他既要紀念那些「裙衩」,為她們立傳,「使閨閣昭傳」。又要千方百計地打「破一時之悶。」

於是,曹雪芹這位有思想、受壓抑、極富見解和才華的奇人拿起筆來進行抗爭了,他要宣洩自己的「無限情」。要「記去作奇傳。」但面對思想禁錮的社會現實,他又無法直抒胸臆,只能隱晦地借用莊子式的「夢幻等字」「破一時之悶」, 用曲筆抗爭清朝封建專制統治,打破由「文字獄」造成的「萬馬齊喑」的沉悶社會政治空氣。一部飽含曹雪芹半生「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反抗封建專制統治的不朽巨著終於誕生了。

而他反覆說的:「朝代年紀,失落無考」,「無朝代年紀可考。」以及對《紅樓夢》的「緣起」進行那樣荒誕離奇的描述,正是為避開「文字獄」的羅網,為使自己這「十年心血」而成的巨著流傳,而不得不使用的隱晦筆法。試想曹雪芹如果生活在一個政治民主、社會文明的時代,在進行文學創作以及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時還會繞這麼大彎子嗎?曹雪芹的偉大和可貴之處在於面對殘酷的專制沒有退縮、逃避、沉淪。更沒有成為賈雨村蠡測的歷史上消極避世、看破紅塵、放蕩不羈、遊戲人生的風流才子,而是以積極嚴肅的態度創造性地將自己的真實經歷和思想感情及理想寄予當時較新鮮時尚的文學形式---小說之中,以浪漫的「夢」「幻」式的「假語村言」和現實的「按跡循蹤」相結合的筆法血寫了真實的歷史。

至於曹雪芹晚年遷居到北京西山一帶,則有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他要創作專心《紅樓夢》,就必須有一個比較安靜的、利於創作的環境。必須躲開世俗和市井小人對自己的干擾。而那時的北京西山儘管比較偏僻,生活不便。卻是個躲避塵世干擾的理想之地。曹雪芹為了《紅樓夢》的創作,不能不進行這樣的選擇。

「無才可去補蒼天,」曹雪芹自知不具備建立理想中的美好社會的才能。「枉入紅塵若許年」表達了他既痛苦又無奈的心情。「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他能做到的是記下自己的痛苦經歷、複雜的心情、美好願望,創作《紅樓夢》留給後人了。

三、曹雪芹的創作意圖及夢幻難解之謎

曹雪芹在《紅樓夢》「開卷第一回」的開始就寫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話,這段話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這段話簡直就是讀懂《紅樓夢》的導語。曹雪芹在這段寓意極深的話中,濃縮地隱涵了非常豐富和關鍵的信息,對讀者讀懂《紅樓夢》起著至關重要的提示作用。曹雪芹的這段話是這樣說的:

「此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雲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說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但書中所記何事何人?----自己又云:『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衩;我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大無可如何之日也!當此日,欲將以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褲之時,飫甘厭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負罪故多,然閨閣中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已短,一併使其泯滅也。所以蓬牖茅椽,繩床瓦灶,並不足妨我襟懷,況那晨風夕月,階柳庭花,更覺得潤人筆墨;我雖不學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破一時之悶,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賈雨村』云云。更於篇中間用『夢』『幻』等字,卻是此書本旨,兼寓提醒閱者之意。(第一回)」

曹雪芹在這段話中明確提出了幾個重大問題,非常值得讀者探究:

1、曹雪芹自己作為《紅樓夢》的作者,經「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了。那麼,曹雪芹所「歷過」的「一番夢幻」究竟是什麼?「隱去」的是什麼「真事」?他又為什麼要「隱去」「真事」?

2、曹雪芹「說此石頭記一書,」「借」的「通靈」是什麼?

3、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敷演出來」,所「用」的「假語村言」指的是什麼?

4、在「夢幻等字」 中隱涵的「本旨」即夢幻的內容裡,隱涵的主題究竟是什麼?

5、「破一時之悶,醒同人之目」和「兼寓提醒閱者之意。」指的又究竟是什麼?

以上這些都是關係到對曹雪芹創作意圖及《紅樓夢》主題全面理解的重大問題。

我們這樣解答這些問題:

1、《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家族經「歷過」的「一番夢幻」,「隱去」的「真事」是什麼呢?

筆者認為:曹雪芹描寫賈寶玉在「太虛幻境」所經歷的遭遇:「迷津內響聲如雷,有許多夜叉海鬼,將寶玉拖將下去,嚇得寶玉汗下如雨,一面失聲喊叫『可卿救我(第五回)!』」劉心武先生提出曹雪芹家族中有人因為參與了清朝康熙末年那場帝位世襲、眾皇子奪嫡之爭而相互傾軋的腥風血雨,曹家遭受了殘酷的打擊。這個判斷是正確的。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通過賈寶玉在「太虛幻境」中的一番惡夢,將曹家遭受打擊的事實藝術地呈現給讀者。

曹雪芹的家族與清帝王康熙及皇族關係密切,也由於他的家族與廢太子的非同一般的關係,雍正繼位後受到冷落和懲處,後又因在皇位爭奪中「黨附諸王」事發,而受到「虎兔相逢」式的殘酷打擊。曹雪芹再三強調的「箕裘頹墮皆從敬」,「造釁開端實在寧」,「家事消亡首罪寧」即暗指了這一事件。至於清宮檔案中的關曹雪芹家族的「豪縱」、「行為不端」、「騷擾驛站」、「巨額虧空」,不過是雍正、乾隆對其進行懲處的一個借口。

曹雪芹生活在清朝君主專制「文字獄」的殘酷環境下,他是不可能在《紅樓夢》中作直接描述的。曹雪芹只能「將真事隱去」以夢幻的方式進行暗示曹雪芹家族確實經歷了驚心動魄的殘酷打擊。

2、曹雪芹「說此石頭記一書,」「借」的「通靈」即是經過「鍛煉」後產生的民主主義的思想。

慘痛的經歷使曹雪芹洞悉了君主專制這個封建制度的總根子給人、家庭、社會、國家造成的巨大和慘痛的危害。在經歷了清朝君主專制「文字獄」的殘酷「鍛煉」後,「借」得了「通靈」即「世法平等」的民主主義思想的假「寶玉」真頑石這個貫穿全書的主要人物創作了《紅樓夢》這部偉大的作品。

3、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敷演出來」,所「用」的「假語村言」指的是什麼呢?就是曹雪芹的奇思妙想出來的「夢幻」的內容;就是那些神話的描述;就是創造出來的那些神話似的人物和他們的語言.

既然曹雪芹明確「提醒閱者」:「本旨」即主題隱涵在「『夢幻』等字」裡,而讀懂「夢」「幻」的內容,正是破解《紅樓夢》主題的關鍵。因此,「夢」「幻」的內容,理應引起研究者的極大關注。但是,由於曹雪芹生活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在「文字獄」盛行的殘酷社會環境的壓迫下,他又不得不使用非常隱晦的「假語村言」式的筆法。因此,很多信息又令人難以解讀。多少年來,儘管人們對這段文字進行了很多研究,做了各種解釋。但似乎並沒有真讀懂,更沒有弄清楚這段文字的真正含義。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寫了哪些「夢幻」的內容呢?重點包括:第一回中,描寫《紅樓夢》「緣起」; 描寫一僧一道、空空道人、頑石等;第五回中,描寫「賈寶玉神遊太虛境」;第八回中,描寫頑石的幻相;二十五回中,描寫「一僧一道」歎通靈寶玉;五十六回中,描寫賈寶玉與甄寶玉相會的夢中夢等。

4、在這段重要的導語中,曹雪芹還「提醒閱者」:要用「夢」「幻」式的「假語村言」,打「破一時之悶」。曹雪芹要用一部「使閨閣昭傳的」《紅樓夢》打破清王朝君主專制及其「文字獄」造成的「萬馬齊喑」的沉悶社會政治空氣,這正是曹雪芹的創作意圖和《紅樓夢》主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曹雪芹是很有政治遠見的,他預見到清王朝康雍乾三代君主為維護專制統治而大興「文字獄」,造成「萬馬齊喑」的社會政治空氣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時之悶」。曹雪芹也的確實現了自己的創作意圖,雖幾經清庭禁毀,但在知識分子中已經形成了「開談不講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的局面。《紅樓夢》終於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征服了人心,打「破」了清王朝製造的「一時之悶」,在知識界激起了巨大的波瀾。對當時和後世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綜上所述,曹雪芹在《紅樓夢》開篇這段重要的導語中要告訴讀者的是:

    1、作者曹雪芹「歷過」的「一番夢幻」----自己家族因有人參與奪嫡之爭,而遭受清廷殘酷打擊徹底敗落的惡夢;

2、「隱去」的「真事」、「『真事隱』云云」----寓義雙關。一是隱去了曹雪芹家族中有人參與的康熙末年那場奪嫡之爭;二是隱去了甄士隱經歷打擊的真實經歷;

3、「而借」的「通靈」----通過賈(假)寶玉「真」頑石之口,暗示作者曹雪芹歷經磨難而產生的民主主義思想;

4、「假語村言」、「『賈雨村』云云」----寓義雙關。一是作者曹雪芹也使用了「假語村言」式的筆法,即一種寫作方法,包括「夢幻」的寫法;二是提示賈雨村說的是「假語村言」,即「正邪兩賦」;

5、「破一時之悶」----作者曹雪芹要用《紅樓夢》打破清朝君主專制「文字獄」造成的萬馬齊喑的沉悶社會政治空氣;

6、「更於篇中間用夢幻等字,卻是此書本旨」----作者曹雪芹暗示:在「夢幻」的內容裡隱涵了《紅樓夢》的主題思想。

二百多年來,曹雪芹的創作意圖和他設計的「夢幻」之謎之所以難以破解?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由於清朝封建專制「文字獄」太殘酷了。極端殘酷的「文字獄」迫使曹雪芹不得不將他親身經歷的「真事」和《紅樓夢》的「本旨」 「其中味」即主題深深地隱涵在只有「片言」的「夢」「幻」的「假語村言」裡。這種隱晦的筆法雖然蒙住了當時的統治者,卻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後人破解的難度。這正是那個專制時代造成的悲劇。與賈雨村的「假語村言」有著本質不同的是曹雪芹在「夢」「幻」的「假語村言」中隱涵的正是真實的歷史和自己的「辛酸淚」「無限情」。 隱涵了對封建專制的否定和經過類似大觀園自由空氣滋養及殘酷「文字獄」磨煉而成熟的民主思想。曹雪芹甚至以「憑詩祝舜堯」的詩句,朦朧地表達了祈盼建立禪讓權力這樣一種政治制度的願望。

二是曹雪芹對現實生活的描述太精彩了。《紅樓夢》的獨特藝術魅力,極大地吸引了讀者和研究者,從而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真實意圖和主題的探究。對這一點,曹雪芹自己也十分清楚,他在「通靈玉蒙蔽遇雙真」「癩和尚歎通靈寶玉」「(二)脂痕粉漬污寶光,綺櫳日夜困鴛鴦。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二十五回)中隱晦地暗示:「我深知濃重的脂粉痕漬會影響作品中隱涵的真實主題的光芒,人們會被困在男女愛情的窠臼裡而不能自拔。但我又堅信,人們終究會從我設計的深沉的愛情夢幻之中清醒過來,家族敗落,欠下的孽債得到清償之日,才是《紅樓夢》人散曲終之時。」曹雪芹在詩中向讀者暗示了自己創作《紅樓夢》的真實意圖。遺憾的是,多少年來,人們卻沒能讀懂曹雪芹在這首詩中隱涵的真正意義和曹雪芹的良苦用心。

三是高鶚的續書的模式極大限度地束縛了研究者的思想。特別是高鶚續書描繪的寶黛愛情悲劇的模式,把《紅樓夢》的主題限制在家庭內部矛盾的框架之內,極大地影響了廣大讀者和研究者,這是《紅樓夢》難以破解的最最重要的原因。可以試想,如果徹底拋開高鶚的續書,對《紅樓夢》的研究肯定是另一番天地。

    四、《紅樓夢》的主題

曹雪芹在《紅樓夢》開篇那首著名的五絕「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中,明確表示:人們都認為《紅樓夢》的主題是癡寫愛情。然而,我在其中隱涵的意味----主題,誰又能解讀呢?曹雪芹又在「菊花詩」中,借林黛玉之口,反覆發問:「孤標傲世攜誰隱」、「片言誰解訴秋心」,「解語何妨話片時」。

曹雪芹的《紅樓夢》的主題究竟是什麼?曹雪芹要通過《紅樓夢》表達自己怎樣的思想,抒發怎樣的感情?這確實是《紅樓夢》研究中的一個重大而又眾說紛紜的問題。

多少年來,在《紅樓夢》的主題研究方面,產生了諸多的論點,莫衷一是。但有一點是比較一致的,認為《紅樓夢》首先是一部描寫反對封建禮教束縛,主張愛情自由的小說。《中國大百科全書<紅樓夢>》是這樣評介《紅樓夢》的主題和主要人物形象的:「《紅樓夢》描寫了賈寶玉的愛情和婚姻悲劇,即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及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姻悲劇。作者真實細緻地描寫了悲劇發生和發展的複雜現實內容,揭示了造成悲劇的全面而深刻的社會根源。圍繞著愛情婚姻悲劇,同時鋪開一個由許多有關人物構成的廣闊的社會生活環境。從而展示了漸趨崩潰的社會真實內幕。賈寶玉、林黛玉等人對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反映了那個時代對個性解放和人權平等的要求,閃爍著初步民主主義精神。它與封建主義衝突所造成的悲劇,生動地表明封建社會的不合理。使讀者預感到這個社會已經日暮途窮,走向滅亡。」

曹雪芹料到人們會這樣認識《紅樓夢》的主題,他在描述《紅樓夢》的「緣起」時,就以「空空道人」之筆,對此作了概括:「空空道人……將這《石頭記》再撿閱一遍,因見上面大旨不過談情,亦只是實錄其事,絕無傷時誨淫之病,方從頭抄寫回來,聞世傳奇。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然而,這樣認識《紅樓夢》的主題究竟對不對呢?與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初衷是否吻合呢?這是很值得深入探究的。

過去的一些研究認為: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有否定封建主義、封建秩序的傾向,但思想上並沒有達到否定封建制度的高度。他還不可能否定封建專制的統治,他所深惡痛絕的,正是他所仰賴的;他所反對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不可能與封建統治徹底決裂。這樣的判斷對曹雪芹是不公正的,也不符合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所表達的思想主題。甚至有人認為:如果說曹雪芹有否定封建制度的思想意識,就是拔高了曹雪芹。人們這樣的認識也是不符合實際的。究其原因,其實還是沒有反覆、認真、細緻地閱讀《紅樓夢》,沒有讀懂《紅樓夢》,沒有讀懂曹雪芹!

曹雪芹經過了君主專制制度的一系列打擊和落魄生活的磨煉。慘痛的經歷,加上他深受莊子思想的深刻影響,給他進行思想反思創造了條件,使他產生否定封建主義,反對專制制度的思想意識是完全順理成章的事情。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要表達的的主題應當是對清王朝及其封建專制制度進行全面和徹底的否定和主張「而民始可與論議」的民主主義思想。曹雪芹雖然在《紅樓夢》中只用了「片言」表達否定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主題。在曹雪芹所處的清朝君主專制極其殘酷的社會環境下曹雪芹只能將主題隱在《紅樓夢》中,只能用片言隻語的方式來表達這樣的主題。事實上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專制制度的否定確實只是星星點點的片言隻語,如「漢家制度誠堪歎,樗櫟應慚萬古羞。」曹雪芹認為專制制度就像一棵不能成材的臭椿樹一樣,實在不是一種好的制度,製造出這樣的制度實在是萬古蒙羞的事;如「何事文武立朝綱,不及閨中林四娘?」曹雪芹甚至蔑視封建的「朝綱」連個女人都不如;曹雪芹蔑視的的封建官場不過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戲台,在清朝君主專制制度大的框架下,「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而「他人」正是封建帝王;曹雪芹甚至借莊子的論述酒後吐真言,要「殫殘天下之聖法」了,曹雪芹已經把否定的目標直指清朝的君主專制制度,他在《紅樓夢》中,雖然只有三次明確表示對君主專制制度憎惡的態度和表達要毀滅這種專制制度的主張。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了。不能說如果認為曹雪芹有否定和反對清朝君主專制制度的思想意識,就是拔高了曹雪芹。

「寧國府除夕祭宗祠」中,曹雪芹對黑山村的烏莊頭給寧府交租的「稟貼和帳目」做了這樣的描述:「大鹿三十隻,獐子五十隻,狍子五十隻,暹豬二十個,湯豬二十個,龍豬二十個,野豬二十個,家臘豬二十個,野羊二十個,青羊二十個,家湯羊二十個,家風羊二十個,鱘鰉魚二個,各色雜魚二百斤,活雞、野鴨、鵝各二百隻,風雞鴨、鵝二百隻,野雞、免子各二百對,熊掌二十對,鹿筋二十斤,海參五十斤,鹿舌五十條,牛舌五十條,,蟶干二十斤,榛、松、杏穰各二口袋,大對蝦五十對,干蝦二百斤,銀霜炭上等選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萬斤,御田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雜色梁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乾菜一車,外賣梁谷、牲口各項之銀共折銀二千五百兩。門外下孝敬哥兒姐兒頑意:活鹿兩對,活白免四對,黑免四對,活錦雞兩對,西洋鴨兩對。(五十三回)」

以往人們研究《紅樓夢》僅僅從這張黑山村的莊頭烏進孝給寧國府交納年租的帳目中看到寧府對農民盤剝之劇,但是卻忽略了更重要的細節,曹雪芹給村子和莊頭設計了黑和烏姓,其中隱涵了更深層的用意,他用這種隱晦的方式從根本上否定了清王朝的「圈地」的合法性。

五、曹雪芹巧妙地借莊子文闡述了反對君主專制的民主思想

得出《紅樓夢》的主題是否定和反對清朝君主專制制度的結論,在《紅樓夢》中,是能夠找出充分依據的。

請注意曹雪芹在他的《紅樓夢》中,細緻描述了賈寶玉酒後看到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莊子《胠篋》中的一大段經典論述;然後,又借賈寶玉之筆續了一段話;最後,又讓林黛玉出場寫了一首詩。曹雪芹這樣設計是大有深意的。

曹雪芹說是寶玉「自己看了一回《南華經》至外篇<胠篋>一則,」實際是曹雪芹矣;滅文章,散五彩,膠離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毀絕鉤繩而棄規矩,攦工垂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二十一回)」自己親自在《紅樓夢》中把莊子的話抄錄了下來並呈現在讀者面前:「……故絕聖棄智,大盜乃止;擲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樸鄙;剖斗折衡,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與論議。擢亂六律,鑠絕竽瑟,塞瞽曠之耳,天下始人含其聰

莊子的這段話的意思是:所以,斷絕毀滅聖人的思想和制度,拋棄智謀,竅國大盜就停止出現了;扔掉玉器,毀掉珠寶,小的盜賊也就不會再有了,燒掉符,毀掉印,百姓就純樸單純;打破斗斛,折斷枰桿,百姓就不會相互爭奪了;盡毀制定的世上尊崇聖人的封建制度,百姓才可以參與議論是非和曲直。攪亂音樂的六律,毀盡樂器,堵住師曠的耳朵,天下的人才能具有靈敏的聽力;消滅文飾,拆散五彩,粘住朱離的眼睛,天下的人才能具有明亮的視覺;毀壞尺和繩子,扔掉規矩,折斷倕的手指,天下的人才能具有技巧。

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在莊子這段話的後面「意趣洋洋趁著酒興,不禁提筆續曰:焚花散麝,而閨閣始人含其勸矣;戕寶釵之仙姿,灰黛玉之靈竅,喪滅情意,而閨閣之美惡始相類矣。彼含其勸則無參商之虞矣;戕其仙姿,無戀愛之心矣;灰其靈竅,無才思之情矣。彼釵、黛、花、麝者,皆張其羅而邃其穴,所以迷惑纏陷天下者也。」

好一個:「彼釵、黛、花、麝者,皆張其羅而邃其穴,所以迷惑纏陷天下者也。」令人驚心動魄的是,曹雪芹借寶玉之筆在莊子文章後面續的這段有關釵、黛、花、麝的文字的目的是暗示:我在《紅樓夢》中,對釵、黛、花、麝等女兒廣泛而深入的濃描重寫,不過是施放迷惑世人的煙幕。

曹雪芹又讓林黛玉看到「寶玉所續之處」以後,在後面「提筆續了一絕云:無端弄筆是何人,剿襲南華莊子文。不悔自家無見識,反將醜語詆他人!」(二十一回)曹雪芹還惟恐人們不明白自己的用意,通過黛玉的詩進一步暗示:賈寶玉「無見識」「剿襲」的只是「焚花散麝,而閨閣始人含其勸矣;戕寶釵之仙姿,灰黛玉之靈竅,喪滅情意,而閨閣之美惡始相類矣。彼含其勸則無參商之虞矣;戕其仙姿,無戀愛之心矣;灰其靈竅,無才思之情矣。」而曹雪芹自己真正的用意是借莊子的文章表達「……絕聖棄智,……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與論議」民主主義的政治主張。在曹雪芹所處的「文字獄」盛行的惡劣環境下,以這樣特殊的方式將借莊子的論述呈現在讀者面前。並且非常隱晦地作了提示。他只能用這樣的方式,明明白白、清楚無誤地宣示「絕聖棄智」和「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以論議」的民主思想。

生活在清朝初期的曹雪芹主張「而民始可與論議」的思想意識與西方偉大文藝復興的民主思想是異曲同工的。遺憾的是,清王朝延續了從漢武帝開始實行了兩千年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作法。君主是神聖的,是受命於天的,是天子的思想。在這樣的思想統治下,清王朝大興「文字獄」,實行嚴酷的思想統治,極大的禁錮了中國人的思想。而與此同時在西方,隨著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興起,人們思想解放,勇於探索,追求真理,形成了巨大的社會進步的民主思潮,從而為暴發新興的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社會基礎,西方國家因此逐步強大起來。清朝統治者的倒行逆施,嚴重地束縛了中國人的思想,人們思想愚昧,社會倒退,國勢日漸衰微。而曹雪芹的清醒無疑是個例外。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這樣隱晦地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是與他受莊子反對儒學思想的影響分不開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思想非常活躍並產生了諸子百家的光輝時代。莊子是針鋒相對地反對儒家學說的。自漢代以來,儒學成為統治中國兩千年的封建集權專制社會的理論基礎。封建帝王是神聖的天子。宋代的朱熹對《論語》、《孟子》等儒家著作進行了註解和歪曲,形成了程朱理學,更得到封建統治者的推崇。到了封建社會末世的明清時期,由於統治者的歪曲,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學更加向極端,成為封建君主禁錮人們思想的枷鎖。而曹雪芹深受莊子反對儒學思想的影響,他要用莊子的思想大膽否定統治中國兩千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尊崇「聖人」的意識形態,進而否定封建君主推行的「聖法」----專制制度,曹雪芹敢於在《紅樓夢》中大膽抄錄《莊子。胠篋》中的經典論述:

「……故絕聖棄智,大盜乃止;擲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樸鄙;剖斗折衡,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與論議。……」曹雪芹主張「絕聖棄智,……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與論議」的思想。在清朝「文字獄」的殘酷形勢下,以這樣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政治見解,表達了破除以儒學為思想基礎的封建專制制度的政治主張。是非常了不起和具有超常遠見的。這絕不是賈寶玉藉著酒勁信筆隨意塗寫,這是曹雪芹在酒後吐真言!

讀者如果再認真地讀一讀《莊子。胠篋》的原文,其中還有很多非常精彩的論述,指出了重大的社會問題並提出自己精闢的見解,如:「彼竅鉤者誅,竅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竅仁義聖智邪?……彼人含其明,則天下不鑠矣;人含其聰則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天下不僻矣。……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以善者,是以天下大亂。」

莊子這段論述的意思是:「那些竊衣帶鉤的人受到了殺戮,而盜竊國家的人卻成為諸侯;只有諸侯的門裡才存在著仁義,那麼難道不是諸侯把仁義偷竊來而獨自佔有的嗎?……那麼人人胸懷光明磊落,天下就不會毀滅了;人人頭腦充滿聰慧,天下就不會有憂患了;人人知識廣博,天下就不會讓人困惑了;人人擁有高尚的品德,天下就不會有邪惡了。……所以天下的人都知道探求還不瞭解的事物,而不知道深入理解已經掌握的知識;都知道非議那些竊國者的殘暴,而不知道反對產生竊國大盜的聖人之法,所以天下才開始大亂了。」

曹雪芹之所以要引用《莊子。胠篋》一文,很可能是要引導讀者仔細認真閱讀莊子的文章。認識莊子針鋒相對地提出要毀滅孔孟的所謂「聖人」的思想,毀滅皇帝是天之子的思想,進而否定以帝王為神聖天子的君主專制制度。

在幾千年中國的社會,由於歷代統治者灌輸儒家鼓吹的「聖人」思想意識,毒化了人們的思想並已經深入到人們的骨髓。賈元春省親時,曹雪芹用賈政向自己的親生女兒元妃啟奏的話,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意識:「臣草芥寒門鳩群鴉屬之中,豈意得征鳳鸞之瑞。今貴人上錫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華,祖宗之遠德,鍾於一人,幸及政夫婦。且今上體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曠恩,雖肝腦塗地,豈能報效萬一!惟朝乾夕惕,忠於厥職。伏願聖君萬歲千秋,乃天下蒼生之福也。貴妃切勿以政夫婦殘年為念。更祈自加珍愛,惟勤慎肅恭以侍上,庶不負上眷顧隆恩也。(十八回)」賈政不惜自貶為:「草芥寒門鳩群鴉屬。」自己的女兒成為貴妃,那是:「上錫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華,祖宗之遠德,鍾於一人,幸及政夫婦。」在自己的親生女兒面前,賈政都不能自稱「父母」,而只能自稱「政夫婦。」封建「聖人」的思想意識對人們的毒害到了何種程度?

六、正確理解曹雪芹在《紅樓夢》章回題目中點到的詩詞曲賦成為破解《紅樓夢》的關鍵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曲賦。這些詩詞曲賦藝術構思獨特,吸取了從屈原的《離騷》開始,到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代小說的各種體裁的營養,進行了新的創作並達到了空前的水平。曹雪芹是中國古典詩歌藝術的集大成者。所以我們說曹雪芹不愧是中國清代的屈原!只是曹雪芹所生存的社會政治環境要比屈原的時代更加惡劣,更加凶險。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創作的詩詞曲賦思想意義也非常深刻,特別是曹雪芹在《紅樓夢》章回題目中點到的詩詞曲賦更是他隱涵創作意圖、主題、思想感情和評價人物、事件的重要載體。在《紅樓夢》中發揮了獨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說曹雪芹用小說的語言描繪了賈府,折射出自己家族----曹府興盛時期的實際生活。而家族敗落後的境況及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己的理想則用詩的語言作了隱晦的表達。這也是《紅樓夢》比較突出的特色之一。如:「埋香塚飛燕泣殘紅(二十七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三十八回)」、「風雨夕悶制風雨詞(四十五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詩(四十八回)」、「蘆雪庭爭聯即景詩(五十回)」、「暖香塢雅制春燈謎(五十回)」、「薛小妹新編懷古詩(五十一回)」、幽淑女悲題五美吟(六十四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雲偶填柳絮詞(七十回)」、「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七十六回)」、老學士閒征姽嫿詞(七十八回)」、「癡公子杜撰芙蓉誄(七十八回)」等等。

過去的不少研究和解釋雖然下了不小的功夫,作了一些正確的解釋,但有的解釋似乎還沒有到位。有人甚至認為有的詩如:「蘆雪庭爭聯即景詩」內容雜亂,沒什麼意義。究其原因,往往是因為陷入了一個誤區:一是以為這些詩詞曲賦是書中的人物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賈探春、史湘雲等人所作;二是與書中的語言環境及書中人物的生活環境、思想感情聯繫在一起;三是以為是書中某個人物在表達感情、抒發感懷。這樣一來,誤解詩意也就不可避免了。

正確解讀《紅樓夢》中的詩詞曲賦特別是章回題目中提到的詩詞曲賦,要牢牢把握四個原則:一是要切記這些詩詞曲賦的作者是曹雪芹本人;二是要與曹雪芹落魄後,創作《紅樓夢》時的生存狀態、創作環境、思想感情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三是與曹雪芹的創作意圖、與《紅樓夢》中隱涵的主題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四是要對曹雪芹往往在這些詩的前或後有一些畫龍點睛式的敘述和描寫,要正確解讀這些敘述和描寫也成為破解曹雪芹創作意圖的關鍵。如:「林瀟湘魁奪菊花詩」前,寶釵與湘雲在「蘅蕪院夜擬菊花題」的對話;林黛玉低吟「葬花詞」後,曹雪芹對寶玉的一段心理描寫;寶玉讀畢「芙蓉誄」後,黛玉參與「改削」的對話描寫等。

從《紅樓夢》章回題目中點到的這些詩詞曲賦中,可以體會出一個落魄後的曹雪芹;一個心中無限悲痛曹雪芹;一個心情極度矛盾的曹雪芹;一個對他所愛的人清純女兒充滿熱愛感情的曹雪芹;一個對壓迫人民,禁錮人們思想的統治者充滿憤慨的曹雪芹;一個大膽宣示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張的曹雪芹。

七、曹雪芹運用古歌行體創作了姽嫿詞,曹雪芹在這首詩的結尾畫龍點睛般地大膽和徹底否定了清王朝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

「恆王好武兼好色,遂教美女習騎射。穠歌艷舞不成歡,列陣挽戈為自得。眼前不見塵沙起,將軍俏影紅燈裡。叱吒時聞口舌香,霜矛雪劍嬌難舉。丁香結子芙蓉絛,不系明珠系寶刀。戰罷夜闌心力怯,脂痕粉漬污鮫綃。明年流寇走山東,強吞虎豹勢如蜂。王率天兵思剿滅,一戰再戰不成功。腥風吹折隴中麥,日照旌旗虎帳空。青山寂寂水澌澌。正是恆王戰死時。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黃昏鬼守屍。紛紛將士只保身,青州眼見皆灰塵。不期忠義明閨閣,奮起恆王得意人。恆王得意數誰行,姽嫿將軍林四娘。號令秦軍驅趙女,穠桃艷李臨疆場。繡鞍有淚春愁重,鐵甲無聲夜氣涼。勝負自難親預定,誓盟生死報前王。賊勢猖狂不可敵,柳折花殘血凝碧。馬踐胭脂骨髓香,魂歸城廓家鄉隔。星馳時報入京師,誰家兒女不傷悲。天子驚慌愁失守,此時文武皆垂首。何事文武立朝綱,不及閨中林四娘?我為四娘長歎息,歌成余意尚彷徨。(七十八回)」

曹雪芹這首詩的意思是:恆王喜歡習武又喜歡美女,於是就教美女們學習騎馬射箭。恆王不喜歡穠歌艷舞,最得意的是讓美女列陣執戈進行操練。在她們的眼裡還沒有戰場的沙塵,紅色的燈光裡是女將軍的嬌俏的身影。從她們發出的叱吒的聲音裡,還能聞到她們口舌的香味,她們嬌小的身軀很難舉起象霜和雪一樣潔白的茅和劍。繡著丁香和芙蓉花的帶子沒有繫著明珠,卻繫在寶刀之上。演練完以後已經是深夜,她們的身體心力都感到非常的疲憊,脂粉的痕漬已經弄髒了她們的衣裳。第二年一群流寇出現在山的東面,他們的勢力如蜂群一般,能吞掉虎豹。恆王率領軍隊去剿滅,一戰再戰都沒有成功。帶血的腥風吹折了田隴中的麥子,陽光映照在旌旗上,恆王的虎帳已經不見了恆王的身影。寂寞的青山和澌澌的流水,恆王戰死了。大雨淋在將士的白骨上,血已經染紅了荒草,黃昏的冷月下,恆王和將士們的魂像鬼一樣守著自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