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的愛情觀
論點摘要:一、賈寶玉的“情癡”是自小積漸而成。二、賈寶玉青春覺醒,受到《西廂記》等愛情“傳奇”的啟發指導,尋求真愛,追求林黛玉;寶、黛愛情超越時代,具有先進性。三、賈寶玉的愛情觀是精神和肉體的結合,他的婚姻觀卻仍留有封建殘餘。
關鍵詞:寶、黛愛情 超越時代
《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讀者們都知道他是個“情癡”情種。書中寫他夢遊太虛幻境,警幻仙子說他“天分中生成一段癡情”;這當然是曹雪芹所造神話。那麼,賈寶玉的“情癡”性格是怎麼形成的呢,賈寶玉的愛情觀念是否也有一個產生、發展、成熟的過程呢?《紅樓夢》書中有關描寫、敘述,提供了大量素材,我們可以考察、研究。強巴不揣淺陋,以蠡測海,試圖在這方面提出自己的一得之見。
賈寶玉是封建貴族家庭的“嫡子”,又“銜玉而生”(“銜玉”神話,或指他出生即受某位大貴人青睞,指定了繼承權,如強巴根據朱淡文先生論述而猜想的“曹頔出生後由祖母孫氏太夫人作主過繼給曹寅,準備繼承曹寅”;或由長輩特別鍾愛,自幼即佩以美玉,而傳說成天生),祖母史太君溺愛,帶在身邊(參見第四回);自幼丫鬟環繞,“捧鳳凰似的”,各方面悉心照料;服侍賈寶玉的這些丫鬟多由賈母史太君揀擇派來,一個個聰明清俊。再加上“他自幼姊妹叢中長大,親姊妹有元春、探春,伯叔的有迎春、惜春,親戚中又有史湘雲、林黛玉、薛寶釵等諸人;他便料定,原來天生人為萬物之靈,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他從小就既推重、親愛美麗少女,又身受丫鬟們的呵護照拂;所處環境耳濡目染而又身受好處、心嚮往之,也就學習浸染了少女的溫柔細心。第九回說賈寶玉是“天生成慣能作小服低,賠身下氣,情性體貼,話語纏綿”,說的就是他情癡、“意淫”的一個方面;但是這裡說“天生成”,是作者有意神乎其說。而由以上情況,強巴看賈寶玉的情癡、“意淫”,應該是自小積漸而成。心理學認為,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感到的困擾,常常並不是身體成長和性衝動的本身,而是以為自己看起來不如別人想像中的那麼好,或者是能那麼迎合別人的心意。寶玉讚歎襲人家“那個穿紅的”女孩兒,說是她才“正配生在這深堂大院裡,沒的我們這種濁物倒生在這裡”(第十九回);見到那“靦腆溫柔、有女兒之風”的秦鐘,就以為自己“竟成了泥豬癩狗”(第七回);對比女孩兒,寶玉常自嘲為“鬚眉濁物”;表現的正是這種情況。德國心理學家艾裡克森還認為,青年人隨著自己心理能力的迅速擴展,為自己所面臨的無數正反選擇而感到不知所措;由於對自己是誰感到猶豫不定,就急迫地傾向於把自己同一於“自己人”(in groups)。我認為賈寶玉就正是由於厭棄當時社會的“複雜”(相對於“小寶玉”幼童和他身邊的少女們)而又腐朽醜惡,這才推重、親愛純潔少女,把她們當作“自己人”,希望自己能同一於她們,“來世也變成個女孩兒”。賈寶玉的情癡、“意淫”,應該就是這樣形成的。
第六回寫賈寶玉夢中得到警幻秘授以後,說與襲人聽,因“素喜襲人柔媚嬌俏,遂強襲人同領警幻所授雲雨之事”。這是賈寶玉愛情的開始嗎?強巴認為,否,這僅代表賈寶玉生理上性成熟的開始。
強巴認為:人類的愛情,應該是生理、心理(包括思想觀念、感情情緒等等)的交融統一。“研究發現,男人和女人各自把所夢想的對象特徵儲存於大腦之中,就像把數據儲存於軟盤中一樣,稱之為‘愛之圖’。這張圖最早由父母構畫,並不斷受到外界因素的修正與補充。年齡越大,圖像越具體。男人和女人由於某種契機而第一次目光相觸時,眼睛就捕捉對方的身高、體型、眼神、膚色、髮型、風度以及服飾等信息,以每小時400多公里的速度,通過視神經傳給大腦,對方的特徵與所儲存的圖像越是吻合,大腦發出的信息越是強烈。人腦內的‘化學工廠’便開足馬力產生大量興奮物質,在腦中形成一種幸福激素,引起諸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顏面發紅等變化,心中激情湧蕩,即‘一見鍾情’”(楊建葆著《閱讀生命》,南方日報出版社,2002年)。據瑞士的科學家們在作過大鼠的科學實驗後對女大學生採用嗅恤衫的方法進行研究,這種“一見(一嗅)鍾情”,主要是由於體內的基因不同,異性之間才互相吸引;也就是說,主要還是生物、生理原因。“一見鍾情”要成長為人類真正的愛情,還必須經過男女雙方相當時間的互相瞭解,能夠接受對方的思想觀念,接受或容忍對方的性格脾氣、生活習慣等等。
賈寶玉面對襲人,書中沒有寫出他那時有“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顏面發紅”等表現,沒有“激情湧蕩”,這時候連“鍾情”都算不上;他們這初次的性行為,類似於兒童或少年之間一次“淘氣”的出格遊戲,強巴認為這並不代表愛情。
賈寶玉初見林黛玉,“細看形容”,見到她那“與眾各別”的美麗嬌柔,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我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識”,並且根據黛玉之名馬上給她取字“顰顰”;這倒還有點兒“一見鍾情”的味道。不過這仍然還不是愛情;由於當時雙方年紀都還小,心中的“愛之圖”都還朦朧模糊,還沒有能夠具體、定型。因此,心理上都還沒有產生愛情慾求。
賈寶玉心理上的愛情慾求產生於什麼時候呢?第二十三回寫賈寶玉搬進大觀園居住以後,“誰想靜中生煩惱,忽一日不自在起來,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來進去只是悶悶的。園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兒,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爛漫之時,坐臥不避,嬉笑無心,那裡知寶玉此時的心事。那寶玉心內不自在,便懶在園內,只在外頭鬼混,卻又癡癡的”;我以為這表現的就是賈寶玉青春發動,心理上開始產生愛情慾求。若單純是生理上的性慾求,他已經和襲人做過,襲人天天侍候在側,“溫柔和順”,他要滿足很容易,又怎麼會“只是悶悶的”不自在呢。生在中國封建社會,作為貴族公子,他已經知道,襲人這一類“丫鬟婢女”,他若喜愛,傳統上是只能作為侍妾即小老婆的。那麼,他的“匹配”、他的正妻,在何方呢,是個什麼模樣兒呢?雖然他的婚姻大事按照封建禮教必須取決於“父母之命”,但是,他的獨立意識、他的青春衝動,都促使他去考慮、探索、尋尋覓覓。茗煙“到書坊內,把那古今小說”、“傳奇角本買了許多來,引寶玉看”,寶玉“一看見了便如得了珍寶”,“把那文理細密的揀了幾套進去,放在床頂上,無人時自己密看”;於是,金聖歎評點的《西廂記》(王實甫《西廂記》共五本二十出,金聖歎評點謂第五本之四出“不知誰所續寫”,只推贊前四本之十六出;書中寫林黛玉從寶玉手中“接書來瞧,從頭看去越看越愛看,不到一頓飯工夫,將十六出俱已看完”,因而可知他們讀的是金評本),湯顯祖創作的《牡丹亭》,成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指南。
第二十九回有一段話很值得研究:“原來那寶玉自幼生成有一種下流癡病,況從幼時和黛玉耳鬢廝磨,心情相對;及如今稍明時事,又看了那些邪書僻傳,凡遠親近友之家所見的那些閨英閨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所以早存了一段心事,只不好說出來,故每每或喜或怒,變盡法子暗中試探”林黛玉。這一段話,強巴以為至少包含下面幾層意思:一、賈寶玉自幼生成情癡、“意淫”,為什麼說這是“下流癡病”呢?蓋傳統意識形態,都認為,男子漢應該投身社會、建功立業;若只管混在女孩兒堆中溫存體貼,“在閨閣中固可為良友,然於世道中未免迂闊怪詭,百口嘲謗,萬目睚眥”。世俗認作“下流癡病”,而賈寶玉仍然堅持如此,只管將心思精力都用於探索和追求愛情,所以他確實是情癡情種。二、這裡“邪書僻傳”是指《西廂記》、《牡丹亭》等愛情寶典,故意採用了封建禮教“衛道士”對它們的貶稱;說是閱讀這些愛情經典進一步啟發了賈寶玉對愛情的追求。三、尋求的結果,賈寶玉認為自己所見眾多閨中英秀,仍推林黛玉為群芳之冠;況且和林黛玉自幼相伴成長、親密有加,感到兩人性情投合;於是心中暗將林黛玉當作自己的婚姻“匹配”,決心要娶她為妻,這就是他的“早存了一段心事”。四、有心事卻“只不好說出來”,是指他心中仍存顧慮:一方面自己還是少年,怎麼好意思就公然談婚論娶;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也就是賈寶玉愛情觀念進步、高尚的地方之一,他希望徵求林黛玉的意見,要弄清林黛玉是不是也愛他,但是自小受禮教約束,又考慮黛玉極自尊、“面兒薄”,不能當面明確提出來。五、“變盡法子暗中試探”,就是指他(自以為是)“巧妙”地徵求意見;既指他對林黛玉幾次引用《西廂記》,“妙詞通戲語”;也指第二十八、二十九回所寫他對黛玉的幾次真情表白。至於“及如今稍明時事”一句,含義複雜,請容強巴在下面分析“夢兆絳芸軒”一節再作臆談。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衝破了封建禮教的束縛;他們受到《西廂記》、《牡丹亭》啟發、指引,但是他們的愛情又超越了那種才子佳人“一見鍾情”的模式;他們之間的愛情是超越時代的真正的愛情,即使放在當今社會也具有先進性。真正的愛情必須建立在互相瞭解的基礎上。人各有性格脾氣,要互相瞭解就免不了衝突、碰撞。第五回寫寶玉“因與黛玉同隨賈母一處坐臥,故略比別個姊妹熟慣些。既熟慣,則更覺親密;既親密,則不免一時有求全之毀、不虞之隙。這日不知為何,他二人言語有些不合起來,黛玉又氣的獨在房中垂淚;寶玉又自悔言語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漸漸的回轉來”;這就很好地表現了他們二人相伴成長的過程。互相瞭解,由親密接觸而看到對方的缺點或與自己不同的觀點、脾氣、興趣、習慣,等等,喜愛對方而希望能與自己“同一”,就不免“求全責備”,於是齟齬、爭吵、甚至慪氣;要繼續交往,要做好朋友,就必須檢點自己、寬容對方;慪氣的時候必須有一方主動和解、“作小服低”。深入交往下去,發現對方在思想觀念等大的方面和自己一致或者相容,其他方面也都相容、互補,或者自己能夠寬容;這樣的情況,若在同性之間,就能成為“知己”,甚至成為“生死之交”的朋友;若在異性之間,尤其在男未婚女未嫁之時,就能發展成真正的愛情。這樣發展而成的愛情,即使在現代社會,也屬於優秀的、美好的、高級的。《紅樓夢》所描寫的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口角慪氣、探望賠情,“或喜或怒”、多方“試探”;很好地表現了他們二人互相瞭解、發現雙方“心情相對”即性情投合、直到發展成美好愛情的這一整個過程。第三十二回,史湘雲勸寶玉“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寶玉就趕她離開,並稱賞林黛玉從來不說這樣的“混賬話”;在思想觀念上的志同道合,這是寶玉堅持只選擇黛玉為妻的關鍵。接下來“訴肺腑心迷活寶玉”,寶、黛二人我給你拭淚,你給我拭汗;研講“放心”這句話,“林黛玉聽了這話,如轟雷掣電,細細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懇切,竟有萬句言語,滿心要說,只是半個字也不能吐,卻怔怔的望著他。此時寶玉心中也有萬句言語,不知從哪一句上說起,卻也怔怔的望著黛玉”;這就形成了寶、黛愛情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