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紅樓夢》一書的主線
近些年來,紅學刊物不斷發表研究《紅樓夢》主線的文章。 要研究主線,必須明確何謂「主線」。 所謂一部作品的主線,一般是指表現這部作品主題思想的主 要情節線索。 對「主線」的問題,不少研究者發表過自己的見解。他們 從不同的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歸納起來,大概可分為 如下幾種:
1. 認為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故事是此書的主線。
2. 認為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史是此書的主線。
3. 認為賈寶玉的叛逆道路是此書的主線。
4.認為寶玉和賈政之間叛逆與衛道的鬥爭是此書的主線。
5. 認為以賈寶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和發展為中心,以賈寶玉和賈政等,在人生道路上的叛逆和反叛逆為主線。
6.認為此書的主線,是封建統治階級後繼無人的問題。
7.認為此書有主線又有副線——以王熙鳳理家為主線,以寶黛愛情故事為副線。
8. 認為此書有兩條主線——一條是賈府由盛到衰的演變過程,另一條是寶黛釵的愛情婚姻悲劇。
在「主線」的問題上,雖然眾說紛壇,各持己見,莫衷一是,但卻都言之有據,順理成章。對上述各種見解,我們姐弟不敢妄加評論。這篇論文,只想就主線的問題,談談自己粗淺 的看法。為了探討作品的主線,首先必須抓住作品的主題思想。而《紅樓夢》的主題思想究竟是什麼?研究者一般都承認書中隱進 了作者難言的苦衷,但作者飽蘸著人生血淚「哭成此書」的良 苦用心究竟在何處,那滲透全書的主題思想究竟是什麼?二百 多年來,畢竟未曾有人將它講清楚過。到《紅樓解夢》問世前 為止,書中的隱人隱事,還仍然是個啞謎。筆者認為:在沒有弄清書中隱寫著何人何事,沒有弄明白 作者寫此書的良苦用心之前,來談論此書的主線,恐怕還為時 過早。要確定此書的主線,必須從解開這個「啞謎」人手——
(一)從第一首標題詩談起
要解開《紅樓夢》這部巨著之大謎,真不知該從何處下筆。此書中人物之多,涉獵之廣,包含之豐,是前所未有的——上至朝廷將相、王爺貴妃,下至賭徒娟妓、拐子無賴,以至俠客優伶、尼姑道士。貪官污吏、惡奴健僕。才子淑女……以及樓 台亭榭、花草樹木、衣著服飾、金珠古玩、糕點菜蔬、儀典禮 節、風土人情、方言土語、醫術藥物,無所不包,無所不容。而書中詩詞曲賦之豐,燈謎額對之多,寓意之深,在小說史上更是史無前例。此書正文中的詩詞曲賦,都是以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吟詠書就的,其中只有一首例外,這便是第一回中的第一首標題詩。此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由於它是小說正文中唯一一首公然以作者身份寫出的,因而便顯得格外重要了。 文章就從這首標題詩作起吧。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此詩雖短,其概括性卻極強。它既有作者對其作品的評價,又透露了作者寫此書時的悲痛心情。既預料到了讀者對作者的議論,又包含著作者對讀者的希冀。 現試解此詩於下: 滿紙荒唐言——首先,作者向讀者披露,《紅樓夢》小說, 是一部近於荒唐的無稽之談,是虛構的一篇假話。這一點對於研究者來說,無論如何不能忽視。否則便會誤人歧途,甚至會認假為真。在這裡需要強調指出的是:「滿紙荒唐言」決不是單純指諸如太虛幻境等局部虛幻荒唐的情節,而是指通部小說而言。這 其中包括整個寶黛愛情婚姻故事的全過程。這一觀點,從脂批 中便可得到認證。 在庚辰本第十二回,當書中寫到《風月寶鑒》是「警幻仙 子所制」處,有脂批曰:「言此書原系空虛幻設。」 這條脂批,自然是針對《紅樓夢》小說而言。筆者在《曹 雪芹生辰考》一文中,強調了《紅樓夢》具有自傳性,而此處 卻又強調了它的虛幻性,豈不是自相矛盾嗎、此文將順便解決 這個問題。 一把辛酸淚——這詩句生動地表述出,作者是以怎樣悲痛 酸楚的心情寫出《紅樓夢》一書的。關於這種情況,批書人在 批語的字裡行間也時不時地有所透露「哭成此書」、「一字一淚, 一淚化一血珠」、「書未成,芹因淚盡而逝」……讀者不禁要問: 作者因何要用淚水去寫一部空虛幻設的無稽之談?是什麼力量 和動機,促使他將生死置之度外而揮淚寫書,直至淚盡而亡呢? 都雲作者癡——對於不瞭解作者非凡經歷與刻骨仇恨及沉 痛悲哀的讀者來說,以「滴淚為水、研血成墨」寫小說的人,著 實顯得癡呆。這詩句是作者預料到他的苦衷未被讀者理解之前, 代替讀者發出的議論。 誰解其中味——小說中的精髓和隱情,誰能理解呢? 批書人曾在「一把辛酸淚」處加批曰: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 這顯然透露出,作者隱進小說中的深意,讀者不可能輕易理解。 正如甲戌本第六回回未總批中所指出的:
借劉嫗入阿風正傳,送官花寫金玉初聚為引,作者真 筆似游龍,變換難測,非細究至再三再四不計其數,那能 領會也,歎歎。
脂硯齋通過上述批語正告讀者,要想識得此書,必須對它究至 再三再四,直至不計其數方能領會。由於當時無人識得此書,批 書人才感慨萬端,連連歎息。
類似上述批語,在戚序本第二十二回回未總批中,也有所 發現: 作者具菩提心,提筆現身說法,每於言外警人,再三 再四,而讀者但以小說古詞目之,則大罪過。其先以莊子 為引,及偈曲句作醒目之語,以警覺世人,猷恐不入,再 以燈謎伸詞致意,自解自歎,以不成寐為言,其用心之切 之誠,讀者忍不留心而慢乎耶。
批者設言:如若讀者僅僅將此書當作小說及古詞所賞,將是大 罪過。言外之意則是——此書的小說和古詞中,另有所隱,讀 者必須認真研讀,究至再三再四,識破其中隱衷,方不負作者 一片苦心。
自脂硯齋此批的提示中,使我們很自然地想到如下幾點:
1. 《紅樓夢》中,除小說故事之外,另有所隱,為了向讀 者傳遞這種信息,批書人才批出「讀者但以小說古詞目之,則 大罪過」。
2.此書中的隱人隱事,不易被人識破。作者為此,大費周 折,「每於言外警人,再三再四」,並「以不成寐為言」,用以警 覺世人。
3. 作者和批書人脂硯齋,殷切地期待著有人能夠識破他們 隱人此書中的「微密」。其用心之誠之切,令讀者不忍慢待和忽 視。 曹雪芹和脂硯齋為尋求「解者」所發出的真切誠懇的呼聲, 以及由於難遇知音而發出的感歎,書中比比皆是。例如:
1.甲戌本第一回眉批中有—— 書中之秘法亦復不少,予亦於逐回中搜剔剖剖,明白 註釋,以待高明,再批示謬誤。……
2. 甲戌本第二回在「門前有額,題著『智通寺』三字」處, 有夾批日一一 誰為智者,又誰能通,一歎。
3. 在庚辰本第十二回的「千萬不可照正面」處,有夾批曰: 誰人識得。
4.在戚序本第二十五回回未總批中,有詩曰——
愁深魔重複何疑,
苦海冤河解者誰。
結不休時冤自盛,
井天甚小性難移。
5.在戚序本第三十二回的回前總批中,有脂批曰—— 前明顯祖湯先生有懷人詩一絕,讀之甚合此回,故錄之以待知音。
無窮無盡卻情多,
情到無多得盡麼。
解到多情情盡處,
月中無影水無波。
6.戚序本第四十三回有回前詩日:
了與不了在心頭,
迷卻原來難自由。
如有如無誰解得,
相生相滅第轉流。
7.在戚序本第五十三回的回前總批中,有批曰—— ……最高妙是神主看不真切一句,最苦心是用賈蓉為 檻邊傳蔬人、用賈薔為儀門傳蔬人,體貼入細。噫!文心 至此,脈絕血枯矣!誰是知音者?
自上面數列看到,作者和批書人脂硯齋利用批書之機,聲 聲處處尋求知音。大概在他們生前已深感「萬兩黃金容易得,知 音一個也難求」了。因此他們不斷發出「誰是智者,又誰能 通」、「誰人識得」、「誰是知音者」、「以待知音」等感歎。這聲; 聲感歎中,包含著多少希冀和期待呀!這些感歎的中心思想,不 正是「誰解其中味」嗎?
(二)誰解其中味
歲月如流,轉瞬間《紅樓夢》一書的作者曹雪芹逝去已二 百多年了。在這二百多年中,書中所含深意,究竟誰曾解得呢? 假如至今尚未有人解得其中味,又到何處去捕捉它的主線呢? 縱觀紅學史,筆者認為,在這二百多年中,確曾有人解得 過「其中味」。此人便是曹雪芹稍後的戚寥生。
據同治十三年所纂《湖州府志》記載: 戚寥生,字念功,號曉堂,德清人。振鷺子。乾隆三 十四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充河南正主考,雲南 學政,攫福建按察使。為人倜儻,不修威儀;然強幹有吏 才,案無留牘。以勞瘁卒於官。
1 在戚寥生這篇小傳中,強調了他的強幹有吏才,而筆者認為,除 此之外,戚寥生還博學多才——他對《紅樓夢》研究頗深,而 且真正解得了「其中味」。這一點是從戚序本《石頭記》一書的 序言中得知的。
戚寥生在《石頭記》的序言中寫道:
吾聞絛樹兩歌一聲在喉一聲在鼻黃華二牘左腕能楷右
腕能草神乎技矣吾未之見也今則兩歌而下分乎喉鼻二牘
無區乎左右一聲也而兩歌一手也而二牘此萬萬所不能有之 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頭記一書嘻異矣夫敷華撥藻立意
遣詞無一落前人窠臼此固有目共賞姑不具論第觀其蘊於心
而抒於手也注彼而寫此目送而手揮似橘而正似則而淫如春 秋之有微詞史家之多曲筆……
筆者願試釋其意如下:
我聽說絛樹這個人,同時能發出兩種歌音。一聲從喉嚨發 出,一聲從鼻中發出。我還聽說黃華這個人,同時能寫出兩種 字體。左腕寫楷書時,右腕同時便寫出了草書,這真是神奇的 技藝啊!但我卻未能親眼看到過。然而,今天我卻親眼看到有 人一聲便能唱出兩種歌,而不分喉鼻。落筆便寫出兩種字,而 不分左右手。這是萬萬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我竟從 《石頭記》中得到了。這實在奇異啊!此書在取其精華,去其糟 粕上,以及文章的立意和詞彙的調遣上,沒有一處落人前人的 舊套套,這一點有目共賞,在此我且不加評論。且看作者心中 運籌謀劃的,均能抒發出來。看他表面是為那件事寫注,其實 他恰是為了寫這件事。表面看他正在招手某人過來,其實他卻 正在目送此人離去。他筆下的人物,似乎很奸詐的,而實際上 卻篤實可靠,另外一些從表面看來既正派、又規矩。且有教養 的,其實卻極淫蕩。寫《石頭記》正像寫《春秋》一樣,暗中 隱藏著對統治者的指責和抨擊。又像史學家一樣,運用了曲折 迂迴之筆……
首先,我們來討論這篇序言中戚公所提到的「史家之曲 筆」 在戚序中,戚寥生明確指出《石頭記》是在寫歷史,而曹 公所寫出的歷史象《春秋》之有「微詞」;又談到,曹公在書中 所寫歷史不是直接了當地寫出的,而是借用了史家之曲筆。是 運用了「一聲也而兩歌」、「一手也而二牘」等諸多「奇法」「秘 法」。 筆者認為:一聲二歌的確切含意應是——一部作品卻包含 著兩個內容。奇書《紅樓夢》正是這樣一部作品。從表面看,它 是一部小說,而小說中卻隱進了一部歷史,歷史和小說交織成 一體,互相揉合、彼此摻雜、密不可分,然而卻又是極明晰的 兩條脈絡。小說是為了掩護這部歷史而空虛幻設的一篇假話,而 隱人其內的歷史,才是此書的精髓。小說是《紅樓夢》一書的 軀殼,而隱人其中的歷史,才是它的核心和靈魂。小說是一篇 假話,而隱人其中的歷史,卻有蹤可追,有跡可尋。在這部 「不失其真」的歷史中,包含著作者及其所戀之女子的真實傳記, 同時還記載了雍正帝的襲位及其暴亡之始未,在《曹雪芹生辰 考、一文中,筆者曾說《紅樓夢》具有自傳性,那是指隱人書 中之歷史而言,而不是說小說本身帶有自傳性。《紅樓夢》帶有 自傳性的問題,與《紅樓夢》中之小說帶有自傳性的問題,其 概念是截然不同的。 關於《紅樓夢》中隱寫著一部歷史的問題,筆者準備從不 同角度加以論證。
1. 作者將他的著作與野史相比:作者在《紅樓夢》第一 回中曾寫過這樣的話:「但我想,歷來野史,皆蹈一轍,莫 如我這不借此套者。」。如果作者的這句話寫得更加明確些, 應該是這樣的:「但我想,歷來野來,皆蹈一轍,莫如我這 部野史不借此套者。」 由此可見,作者的著書本旨,是為了修著一部野史並留存 入間。
2.脂硯齋將《紅樓夢》視為野史,將曹公稱為「史公」—— 關於《紅樓夢》中隱有一部歷史的問題,脂硯齋利用批書 之機,經常向讀者作出暗示。 現舉例如下:
1在第三回的「後人有西江月二詞,批寶玉極合」處,有 甲戌眉批: 二詞更妙,最可厭野史,貌似潘安,才如子建等語。
2在第十二回中的「誰知尤氏正犯了胃痛舊痰,睡在床 上」處,有庚辰眉批日: 所謂層巒疊翠法也。野史中從無此法。……
3第二十回在「生得十分水秀」處,有庚辰夾批曰: 二字(指水秀二字一國玲注)奇絕,多少嬌態包括一 盡,今古野史中,無有此文也。
4在第四十三回的「二人聽說,千恩萬謝的方收了」處,有 庚辰夾批曰: 尤氏亦可謂有才矣。論有德比阿鳳高十倍,惜乎不能 諫夫治家,所謂人各有當也。此方是至理至情。最恨近之 野史中,惡則無往不惡,美則無一不美,何不近情理之如 是耶。
5在第四十九回的「且本性聰敏,自幼讀書識字」處,有 庚辰夾批曰: 我批此書竟得一秘訣以告諸公:凡野史中所云才貌雙 全佳人者,細細通審之,只得一個粗知筆墨之女子耳。此 書幾雲知書識字者,便是上等才女,不信時只看他通部行 為及詩詞詼諧皆可知。妙在此書從不肯自下評注,雲此人 系何等人,只借書中人閒評一二語,故不得有未密之縫被 看書者指出,真狡猾之筆耳。
由上述諸脂批不難看出,脂硯齋是將《紅樓夢》一書作為野史 看待的。
脂硯齋除了在批語中視《紅樓夢》為野史外,還不只一次 在批語中稱作者為「史公」。現也舉出兩例:
1請看戚序本第六十九回的回前總批—— 寫鳳姐寫不盡,卻從上下左右寫,寫秋桐極淫邪,正 寫鳳姐極淫邪。寫平兒極義氣,正寫鳳姐極不義氣。寫使 女欺壓二姐,正寫鳳姐欺壓二姐。寫下人感戴二姐,正寫 下人不感戴鳳姐。史公用意,非念死書之子所知。
2在第三回,黛玉初人賈府,見過了賈母等人。眾人見黛 玉身體怯弱,便有人間她現服何藥。黛玉說道:「……如今還是 吃人參養榮丸。」賈母道:「正好,我這裡正配丸藥呢,叫他們 多配一料就是了。」 一語未了,只聽後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 曾迎接遠客!」 (第三回) 在此文的「一語未了」處,有甲戌夾批曰:
接苟(榫)甚便,史公之筆力。
脂硯齋在評論《紅樓夢》中之人物如何刻畫時,不言「作者用 意」,不言「小說家用意」,卻一再說「史公用意」、「史公筆 力」。可見,在脂硯齋的心目中,曹雪芹寫《紅樓夢》並不是為 了傳小說之意,更不求得讀者稱奇道絕,而是滴淚為水,研血 為墨地隱寫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