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隱派的復活(7)

索隱派的復活(7)

索隱派的復活(7)

紅樓夢與百年中國

索隱派的復活(7)

   

這樣來一一坐實,而且是一身而二任,書中人物既要充當曹氏家族中的一個角色,又要影射諸皇子中的一個人,真是難矣哉。加之趙同認為《紅樓夢》展開的故事情節,就包含有奪嫡案的具體過程,如第五回夢遊太虛幻境,趙同說是寫康熙四十一年玄燁閱河到德州時,太子中途害病,召來已退休的索額圖暫時陪侍,結果索為太子計,便教太子為君之道,希望能夠團結諸皇子。不料康熙誤會了索額圖的用心,以為是助太子謀篡,於是處死了索額圖,在書中便是第十三回的秦可卿之死。但太子仍繼續在擴大自己的勢力,是為第十六回的建造大觀園。到康熙四十七年,允進讒,太子被廢,允祀被削爵拘禁,這就是第二十五回叔嫂逢五鬼及第三十三回寶玉挨打。不久太子又復位,組織上進一步結黨,因此有第三十七回的結海棠社,第四十九回寶琴等入園,但結黨者多了,難免生事,出現了茯苓霜等案。雖經過允祉、允祥協助整頓,即第五十六回探春理家,但效果不大,反而弊病增加,如發生繡春囊案。康熙五十七年,玄燁實行清黨,在書中則為第七十四回的抄檢大觀園,結果允祉乘機退出太子黨,也就是寶釵離園,等等。

照趙同先生的推測,《紅樓夢》裡的這桌家家酒,就是如此擺法,結果是不獨人物各有影射,故事情節也都有所象徵,本來是要推求「作者寫此書的意識和目的」,結果還是把書中的故事情節當作了皇子們的活動,走向了自己意願的反面,由聰明的索隱變得不那麼聰明了,筆者不禁為之惋惜。五十年代以後台灣和香港出版的紅學索隱派著作,不止筆者提到的這幾部。承台灣大學劉廣定教授寄示邱世亮著《紅樓夢影射雍正篡位論》和王以安的《紅樓夢曉》及《紅樓夢引》,此三種專書對索隱之觀念和方法亦有所發揮。《篡位論》提出:「寶釵影射雍正皇帝,寶玉影射康熙皇帝。就《紅樓夢》全書觀之,中心就是寶釵、黛玉在爭寶玉,然而代表寶玉的通靈寶玉從各方面來看實際上是皇帝的印璽,也就是中國的傳國璽,『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如此一來,寶釵跟黛玉所爭的其實是在爭帝位。」(見該書之作者自序第2頁,學生書局1991年初版)則核心論旨仍是索隱舊說的重複。《紅樓夢曉》認為書中敷演的是明清之際、滿漢之間的政治故事,指陳影射的人物更多,如說賈珍、尤氏影福王,尤二姐影永歷帝,尤三姐影隆武帝,賈璉影多鐸,元春影玄燁,賈蓉、秦可卿影崇禎等等;而賈寶玉則同時影順治、多爾袞、冒辟疆、玄燁四人。一人而多影,是索隱派紅學的邏輯破綻,《夢曉》之作者未能倖免。至於書名,原名《石頭記》,是「事偷記」的意思。讀之忍俊不禁。《夢曉》初版於1986年,六年之後同一作者出版之《紅樓夢引》進而寫道:「事偷記者何?無非太后下嫁,順治出家,康熙納姑,雍正奪嫡等當世流傳而清廷深以為諱的秘事,這就是作者所謂『辛酸淚』之真意。」不過《夢引》徵引明清史事甚詳,且對《紅樓夢》第六回單獨做評傳,用《詩·七月》敷解書中對劉姥姥的描寫,以為劉嫗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還大」,也是影射「亡明之勝金」,理由是《木蘭辭》裡有「願得明駝千里足」句,中間有「明」字,《周易·說卦》云「乾為馬、為金」,因此可以得到證明(見該書第181頁,台北新陸書局版)。這未免草木皆名、漫無依據了。補注於此,謹向廣定教授深致謝忱——筆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