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所代表的考證派紅學(3)

俞平伯所代表的考證派紅學(3)

俞平伯所代表的考證派紅學(3)

紅樓夢與百年中國

俞平伯所代表的考證派紅學(3)

   

不僅是有所為而發,字裡行間,已頗有些牢騷了。強調《紅樓夢》研究不是歷史的或科學的研究,而是趣味的研究,好像針對的是胡適,或者至少表示了與胡適提倡的科學考證不盡相同的見解。但何以隱忍著一股不平之情,就難以懸揣了。接下去俞先生又寫道:

趣味的研究既沒有特殊的妙法,則何以區別於其他?我說,這種研究其對像和方法都不是固定的。如果你把研究釋為求得固定的知識,則它或本不成為研究,即說是在那邊鬧著玩亦可。我只自己覺得——毫無理由的直覺——這種研究大可存在。我們平心靜氣地仔仔細細地觀察一件事,希望能夠恰到好處(face the fact as it is),不把復綜的密縷看做疏剌剌的幾條,不把渾圓的體看做平薄的片。我們篤信自己觀察的是,但同時瞭解而承認他們應有他們的是處。人各完成其所謂是,而不妨礙他人的。這或是一般研究的方法所共有,但我以為在今日此地,實有重新提示一番的必要。做趣味的研究者,能謹守這些陳言更能不貴鹵莽的獲得而尚縝密的尋求;我以為即獨標一幟,不為過誇。《紅樓夢研究參考資料選輯》第二輯,第9頁。

看來,也許當時有人對俞平伯的研究方法有微詞,比如指摘他的研究為趣味的研究,而不是科學的研究等等,所以他才有上述議論,目的是為了自辯。所謂趣味的研究,就是滲透著賞鑒的小說批評,不為考證家所重,勢屬必然。小說批評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當然不同於考證,但兩者是可以統一的,俞平伯堅持的就是統一的觀點。他的意思是,如果有人一定認為考證和小說批評不能互補,那末對不起,就讓我們各人完成自己的,不要否定別人,妨礙別人。話雖這麼說,由於小說批評的地位在當時並不穩固,他對只強調考證的風氣甚為不滿,所以下面又說:「《紅樓夢》在文壇上,至今尚為一部不可磨滅的傑構。昔人以猜謎法讀它,我們以考據癖氣讀它,都覺得可憐而可笑。」《紅樓夢研究參考資料選輯》第二輯,第9頁。初看似自省,實際上有具體的嘲諷目標。我認為俞先生是在不遺餘力地為小說批評派紅學辯護。「不要把圓渾的體看做平薄的片」,是西方小說批評的慣用觀念,俞平伯在文章中忽插入此語,不知是來源有自,還是自己感發,暗與理合。無論哪種情況,都表明他的小說批評已帶有一定的現代意味。此文寫在他歐行歸來之後,在文學觀念和批評方法上受西方小說批評的影響,也是情理中事。

至於俞平伯1949年以後寫的紅學文章,除一部分專門考證版本者外,包括1954年發表的《紅樓夢簡論》和在香港《大公報》連載的《讀紅樓夢隨筆》《紅樓夢簡論》載1954年3月號《新建設》雜誌;《讀紅樓夢隨筆》連載於1954年1月1日至4月23日香港《大公報》。,絕大多數都可納入小說批評的範圍。他所追求的是一種趣味研究,也就是小說批評與文學考證的融合。如果說考證派紅學的集大成者是周汝昌,那末,俞平伯應該是小說批評派紅學的始終不渝的身體力行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