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本評者資料
《紅樓夢》的早期傳抄本,大都題名《石頭記》。在這些傳抄本上.帶有脂硯齋等人的評語。稍後的一些抄本.書名雖改題為《紅樓夢》,或已刪去評語,但正文內容.與上述諸本相近。對這一系統的版本,通稱為「脂硯齋評本」.簡稱為「脂評本」或「脂本」,已發現的有十二種版本。
現存的傳抄本,大都據幾種底本合抄而成,因此各本中的評語此有彼無,異同頗多。脂評包括:(1)正文中雙行小字評;(2)行間側評;(3)眉評;(4)回前、回後總評、題詞(包括「棠村小序」)。評語數量相當多,總計約在三千條左右.而署名的僅有一百七十四條。
我們現在稱這種評語為「脂評」,是據最初傳抄本的書名而言,並不是認為僅有「脂硯齋」一人寫評。已知的署名有十人(包括較後期評者)。評者署名情況見表一。
(一) 脂 硯 齋脂硯齋是早期評論《紅樓夢》的一個主要人物。他究竟是誰?目前還沒有定論。現將有關資料分述於下:
1.脂硯齋是曹雪芹叔父說
清愛新覺羅裕瑞在《棗窗閒筆》第二篇《後〈紅樓夢〉書後》文中說:
曾見抄本卷額,本本有其叔脂硯齋的批語,……
裕瑞的材料來源,自稱是「聞前輩姻戚有與之交好者」所得。他寫《隨筆》的時間.是在嘉慶中期。裕瑞別署思元齋、思元主人,是清初裕親王多鐸的五世孫。生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距雪芹之卒僅七年。裕瑞嫡生母為傅文之女,故明興、明義兄弟皆其母舅。其嫂則為明興女。而明義曾作有《題紅樓夢》二十首詩。雪芹與明琳是朋友,也可能是親戚。從這些社會關係來看,裕瑞的話,應有一定依據。
2.寫評語的這位叔父是誰?
綜合曹寅《棟亭詩抄》、《五慶堂重修曹氏宗譜》、《關於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等書所記載的雪芹家世,雪芹的伯、叔父有好幾位。
由於曹寅和曹宣諸子的生卒年月無記載,雖然可以根據有關材料作推算,但不易精確,因此要排定雪芹父輩中哪幾位他是的叔父,就比較困難。還有一個難解決的問題,就是雪芹的父親是誰?迄今沒有定論。不論是曹顒(約生於康熙三十二年)或曹頫\(約生於康熙三十七年),似比曹宣的其他諸子年齡都小,則曹宣諸子應是雪芹的伯父而不是叔父。是否上引四書中有遺漏未記之「叔父」,疑莫能明。有人認為這位叔父,或是曹寅詩中所提到的「竹澗侄」(有人認為名曹碩),但他的生年經推算也早於顒、頫\二人。因此,這位寫評語的叔父究章是誰,還有待於探討。
3.脂硯齋一名的取義
周汝昌同志在《<紅樓夢>及曹雪芹有關文物敘錄一束》
一文中介紹了明代薛素素所用的一方脂硯.在硯石的側面刊有分書小字一行:「脂硯齋所珍之硯,其永保」。因此知道這位評者因得藏這方脂硯而取名。由於實物的發現,排除了過去對「脂硯齋」取名的各種猜測。
4.脂硯齋的生卒推計
脂硯齋的生卒年份。缺乏文字記載。從評語來看,他對康熙第六次「南巡」的種種景象,記憶猶在。按第六次「南巡」是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如果這年他是十二歲(再小記憶不詳),上推他的生年,約在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吳世昌同志在《紅樓夢探源》中這樣推算)。至於他的卒年,據脂靖本第二十二回中一條評語:「前批知者聊聊(寥寥),不數年,芹溪、脂硯、杏齋諸子,皆相繼別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寧不痛殺。」這是畸笏的評語。按丁亥是乾隆三十二年(1767)。雪芹卒於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1764年2月1日)。從畸評中所列舉三個人的次序看,脂硯齋應卒於雪芹之後,丁亥之前,大約在乾隆三十年(1765)前後,存年七十歲。他約比雪芹大二十歲。
5.脂硯齋和曹雷芹的關係
脂硯齋的生平材料尚未發現,但是在好多條評語裡,可以看到他和雪芹的關係很密切。對曹家的家世,感觸極深。例如:他身歷曹家「忽喇喇似大廈傾」的衰落過程,因此評語中提到: 「寫出南直召禍之實病」;他熟悉曹家舊事,提到「西堂故事」;還提到早年同雪芹共游鎮江等等。
6.脂硯齋評語情況
甲、系年並署名的評語:由於傳抄者把許多評語的「系年」和「署名」刪落,因此存留下來的系年或署名就很少。系年連署名的評語,僅見「己卯冬夜.脂硯」(見脂京本二十四回,頁540)一條。根據評語的資料分析,脂評和畸評的系年,各不相同:凡有脂評的年份無畸評,有畸評的年份無脂評。因此由系年即可推定評者。脂京本中脂硯齋評語尚有:己卯冬二條、己卯冬晨一條、己卯冬夜二十條,連前條合計二十四條。
乙、單署名的評語條數:據脂京本統計:寫脂硯的十一條,寫脂研(研同硯)的十二條,寫脂硯齋的十條。單記「再筆」的一條(另有「脂硯齋再筆」一條可參證),這些署名的評語,除一條是朱眉,一條是行側朱評外,其他各條都是正文下雙行墨筆評語。此外,在脂銓本第二回二葉下,有一條朱眉中,自己二提「脂齋」。以上合計三十五條。起自第十六回,終於第五十三回,實有僅十四回。
另外,在脂銓本第一回八葉下正文中,有「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脂京本第二十一回回前題詩中有「脂硯先生恨幾多」。這兩條不屬於脂評條目,附記於此。
丙、除署名「脂硯」等各條外,初步判斷,全部評語中還有下述評語可能屬於脂硯齋所作:凡正文行間雙行小字評注(也許這是初評材料);行間右側評語中大部分(也許這是重評材料);眉評中小部分。
丁、評語時間:全部脂硯齋署名的評語,僅有一條系年「己卯冬夜」,其他均無年份。但我們知道,脂硯齋於甲戌年(乾隆十九年)再評,其初評年月,經考約在乾隆十七年(1752)。最後寫評的年份,或終於己卯(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後可能有評語,但數量已不多。
7.脂硯齋的晚年
曹家發生第二次政治上的變故後,雪芹在生活困境下.始遷居香山。他的叔父,也同樣經歷了播遷,居於城外。敦敏《瓶湖懋齋記盛》一文中有一段說:
芹圃挽余行,且告曰:「……前者同彼(按指於叔度)借家叔所寓寺宇.扎糊風箏,是以家居時少,以致枉顧失迓也.」
又脂蒙本第一回中有脂硯齋一則自述說:
「廟中安身,賣字為生。」
從這二條材料看,可知雪芹的這位叔父(脂硯齋)當時住在郊外蕭寺之中,賣字以維生計。
(二) 畸 笏 叟1.畸笏叟和脂硯齋是兩個人
過去研究脂評人物,每把脂硯齋和畸笏叟誤認為是一位評者,先後用二個署名。
自脂靖本評語傳出後,其中第二十二回二條涉及脂、畸二人的墨筆眉評:
鳳姐點戲,脂硯執筆事,今知者聊聊(寥寥)矣。不怨夫。」(脂京本同)
前評稍後,又一條墨眉:
前批知者聊聊(寥寥),不數年,芹溪、脂硯、杏齋諸子,皆相繼別去。今丁亥,只剩杇物一枚,寧不痛殺。 (脂京本有此評.但「不數年……別去」這三句重要文字,被傳抄者刪落。)
後一條評語很重要,它指:在丁亥(乾隆三十二年,1767)夏天以前.曹雪芹、脂硯齋,以及一位別署「杏齋」(見後「松齋」條)的三位親友,都先後故世了。現在剩下的,只是評者「朽物」一人了。按:此評出於畸笏叟。由此可見脂硯齋和畸笏叟是兩個人,而不是一個人的兩個署名。
2.畸笏叟評語情況
甲、根據脂京本(一條據脂銓本)統計署名評語條數,列表如下:
年年份干支
畸笏
畸笏叟
畸笏老人
朽物、老朽
小 計
丁 丑
1
1
壬 午
10
2
12
乙 酉
1
1
丁 亥
4
23
1
28
不 系 年
11
1
1
13
合 計
26
23
4
2
55
乙、單系年份而不署名的,計:壬午年三十三條、丁亥年二條、戊子年一條、辛卯年一條、甲午年一條,合計三十九條。這些單系年的評語,壬午、丁亥,從系年並署名的條目來看,均屬於畸笏所作(有畸評之年無脂評)。丁亥以後,脂硯已卒,應屬於畸評。
丙、畸笏叟系年的條目,還把季節、氣候標出。計有這些寫法;丁丑仲春;壬午春、壬午季春、壬午孟夏、壬午孟夏雨窗、壬午夏雨窗、壬午雨窗、雨窗、壬午九月、壬午重陽日;乙酉冬雪窗,丁亥春、丁亥夏;戊子孟夏;辛卯冬日;甲午八月等。另外有一條「壬午除夕」也是評語系年(見脂銓本第一回八葉下),過去認為是雪芹卒年的根據,實際是評語被刪並致誤,筆者另有考證,這裡不重達。
丁、畸笏叟系年或署名的評語,基本寫在書眉上,極少條目寫於他處。至於行間側評. 由於未署名而不易分析,其中應有他的部分評語。
評語的起訖時間,從系年看,始於乾隆二十二年丁丑.迄於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實際系年,僅有七個年頭。條目集中於壬午年,共有四十五條,其次為丁亥年,共有三十條。
3.畸笏叟是誰?
「畸笏」之名,取義何在?按「畸」,即指「畸人」。《莊子·大宗師》:「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成玄英疏:「畸者.不偶之名也.修行無有.而疏外形體,乖異人倫.不偶於俗。」釋文:「畸人,司馬云:不偶也.不偶於人,謂闕於禮教也。」從未句的解釋,就是指不受孔孟之道所束縛的一種人。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中邢岫煙轉述妙玉的話說:「又常贊文是《莊子》的好,故又或稱為畸人,……畸人者,他自稱為畸零之人,……」這段話也可作參證。「笏」原義是指「手板」,這裡他大概是取舊門第之義。又脂銓本第八回捲首題詩中有「莫言綺縠無風韻」,這裡的「綺穀」一詞,有人認為可能是「畸笏」的諧音。
畸笏叟和雪芹的關係很密切.引幾條評語來看看他們之間的關係:
(1)脂銓本第十三回末有一條朱評: 「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老朽因有魂托鳳姐、賈家後事二件.……姑赦之,因命芹溪刪去。」
從評語的口吻看,應是雪芹長輩.所以可以「命」雪芹刪改原稿。
(2)脂京本第二十八回(647頁): 「大海飲酒,西堂產九台靈芝日也。批書至此,寧不悲乎!壬午重陽日。」
這裡的「西堂」是曹寅、曹宣在貢院附近園宅中的廳堂名,畸笏叟回憶早年在西堂中「大海飲酒」.可證明他與曹寅、曹宣是同時人。
(3)脂靖本第二十二回末葉上有一條評語:「此回未補成而芹逝矣。歎歎。丁亥夏.畸笏叟。」
他於丁亥年再評時.想到雪芹已逝,而稿未補成。說明他對雪芹創作過程很熟悉,二人之間的關係很密切。
他與雪芹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在脂京本第二十四回敘述到賈芸和他舅父的關係時.有一條行間硃筆側批說:「芸哥亦善談.井井有理。」「余二人亦不曾有是氣。」有人認為.這裡的「余二人」,應指評者與作者,正好點明二人之間是舅、甥的關係。如果這分析不誤.那末畸笏叟應是雪芹的舅父。
畸笏.他自稱「叟」,又稱「老人」,從評語中提到「×十年前」等等材料分析,他的年齡或比脂硯齋要大一些。初步推算他約生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到了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時,已是七十二歲的老叟。大概不久就故世了。
(三) 常(棠)村脂靖本第十三回寫到秦可卿死了,「彼時閤家皆知。『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此句下有小字評:
九字寫盡天香樓事,是不寫之寫。常村。(脂銓本也有這條評語.但署名被刪落。)
這位署名「常村」的評者是誰?按:《詩·小雅·常棣》中的「常」字,據註疏及《說文解字》、《本草綱目》等書,都註明即系「棠」字。脂銓本第一回八葉上,有一朱眉說:
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懷舊,故仍因之。
吳世昌同志首先考出棠村小序,除第一、二回的卷首二小序外,散見而不完整的小序,還有二十二則,並考出《風月寶鑒》中雖畸笏叟「命芹溪刪去」天香樓一節.但還有「刪卻是未刪之筆」。其原型在脂銓本中還可約略推考。
上引的一條棠村評語,正好批在要刪卻的「天香樓」故事之處,可見這條評語,原是舊稿《風月寶鑒》中的文字,現在過錄於新稿《石頭記》上,由於脂硯「故仍因之」,得以保留下來。
棠村是雪芹之弟,評語很明確。由於曹家家世人物到現在還未全部考查清楚,所以這個弟弟,是胞弟,還是堂弟.也難下定論。至於棠村「已逝」之年,應在乾隆十九年甲戌以前。雪芹寫《風月寶鑒》的時間,經考約在乾隆六年辛酉(1741)開始。那末棠村寫小序與評語,當在此後的幾年。
(四) 梅 溪脂京本第十三回(275頁):「人回蓉大奶奶沒了」,在運行文字上有硃筆眉批:「不必看完.見此二句.即欲墮淚。梅溪。」脂銓本此回的第三葉上評語.署名相同。
這位「梅溪」是誰?脂銓本第一回八葉上提到《紅樓夢》的四個異名時,說:「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就在此行上有一條硃筆眉評:「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脂評者瞭解作品中的化名「東魯孔梅溪」.就是指雪芹之弟棠村,所以在這裡加以點明。棠村曹姓.為什麼給他冠上「東魯孔」三個字呢?如果把「東魯孔」和「風月寶鑒」二詞聯繫起來看.也許是對孔老二的絕妙諷刺。
(五) 松 齋脂京本第十三回(275頁)敘述到鳳姐夢見秦氏的末段話中,有一則硃筆眉評:「語語見道,字字傷心,讀此一段,幾不知此身為何物矣。松齋。」脂銓本同(見三葉上)。脂京本同回(276頁)「那長一輩……」的一段.也有一則硃筆眉評:「松齋云:『好筆力,此方是文字佳處。』」松齋之名,在書中二見。他是誰?
敦誠著《四松堂集》卷四葉六上《潞河遊記》中說:
游者凱亭(傅雯)、墨翁、松齋(白筠)、子明、貽謀暨余也。先是.凱亭、墨翁、子明在南甸,貽謀在豐閘,松齋在白園,余往尋之。時屆寒食,春雲蔽岫,輕煙暗野.涼風拂面.細雨飄絲,急策吟鞭,而青衫半濕矣。至南甸上塚後,飯於丙捨。墨翁往約松齋。余與凱亭、子明遂槳一葉西上,……比艤岸而貽謀倚樓久佇矣。相與共飲。天水青碧之色,潑入座間,與酒腸俱寬。墨翁、松齋亦至,斫膾擊鮮,極興所至,叫囂之聲,與效乃相雜。
松齋固邀飲其園亭,遂偕東下,……抵松齋園亭.乃其先相國白公(潢)之別墅也。樓台瓦礫,池沼荊榛,惟松數十株,尚蒼然挺秀於荒岡殘石間,其下為老圃矣。憑弔久之,獨凱亭有樽前泉下之思。主人具雞酒甚殷,極歡而罷。……
從敦誠這段記載中,可知「松齋」就是白筠。他是漢軍鑲白旗人,白潢之孫。吳世昌同志在英文本《紅樓夢探源》一書中及吳恩裕同志在《有關曹雪芹十種》一書中,均有對松齋的專節考證。這裡不予詳引。
從上引《遊記》看,松齋既與敦誠、敦敏交好,又與墨香為友,二家均有《石頭記》藏本,或許他就是從二家之一中看到。另外,從脂評轉引松齋之語,似出於畸笏叟之筆,則松齋應與畸笏也是朋友。
還有脂靖本第二十二回畸笏叟於評語中說: 「不數年,芹溪、脂硯、杏齋諸子皆相繼別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寧不痛殺。」這裡出現「杏齋」之名。周汝昌同志認為此「杏」字當為「松」字抄誤。「松」即為「松」的異體字。如果這個判斷確實,則白筠與脂硯、畸笏、雪芹都是朋友,否則不會在評語中並列悼念他們。
(六) 立 松 軒脂戚本的評語,和其他脂評本有一個不同點,就是在每回之前或之後除一般評語外,另有題詞。筆者作了統計:在八十回書中,共四十六回有題詞。回前的,有題詩二十九首,詞八闋,曲三首;回後的,有題詩十四首,詞二闋.曲一首。
這些題詞都未具名字。惟有第四十一回的回前題詩雲;
任呼牛馬從來樂,隨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難意擬,淡妝濃抹有千般。
立松軒
這是值得注意的一位評者。按脂戚本中評語的署名全被刪落。(經對照脂京本,凡雙行小字夾評中,脂京本有署名的.脂戚本中均刪去署名。而且把刪去署名之處添上幾個字,使應留空的行格照舊。這工作是誰整理的,值得研究。)惟獨此詩的署名,是刪余僅存者。
這些題詞,不知出於何人之手。現存「立松軒」一名.是否僅此一詩是他所作,還是全部題詞,都是他一手寫成.尚有待研究。
現在拈出幾條題詞供研究者探討。
1.第十七回的回前題詩下.又有雙行小字評語說:「好詩.全是諷刺,……」等話。
2.第三十二回引錄了明湯顯祖《懷人詩》七絕一首,前面說:「讀之堪合此回,故錄之以待知音。」
3.第五十四回回前題詩中,有「都中旺族首吾門」、「可憐立業英雄輩,遺脈誰知祖父恩。」這首詩談到了題詩者的「家世」,值得探究。還是這回的回末總評裡,提到:「噫!作者已逝,聖歎雲亡,愚不自諒,輒擬數語,知我罪我,其聽之矣。」
4.第五十七回回末的總評裡,評者說到寫評時,「時方午夜,燈影幢幢,讀書至此,掩捲出戶.見星月依稀,寒風微起,默立階除良久。」這幾句話,與「立松軒」的署名似有相似之意境。
(七) 綺 園在脂京本裡有墨筆眉批八條,均署名「綺園」。計第十七、十八回(385頁)、二十八回(635頁)、二十九回(68l頁)、三十三回(764頁)、三十六回(829頁,又830頁)、五十三回(1234頁)、六十二回(1469頁)。另外有墨評字跡相同而未署名的六條,見第1113、1243、1369、1789、1816、1870等頁。
從評語內容看,綺園是較後的一個評者。他的評語沒有什麼重要內容,只是對作品表示一些感受。例如:第三十六回寶玉批判「那些個鬚眉濁物,只知道文死諫,武死戰」這一段話,評者說:「玉兄此論,痛快人心!綺園。」
綺園是誰?清人中有好幾個人用「綺園」作字、號。其中有一人可供探索,就是滿洲正紅旗人文祥。他字博川,號文山,又號綺園,瓜爾佳氏。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進士。傳記見《清史稿》卷三九二、《清史列傳》卷五十一、《續碑傳集》卷五。著作有:《黑龍江松花江遊記》等三書。工書法,在清代書人傳中也有他的小傳。
(八) 鑒 堂在脂京本中.從十二回起,至五十二回間,有署名「鑒堂」的墨筆眉評十七條。他的評語內容,例如;第十七、十八回,元春進入大觀園,小說中寫到上下諸燈爭輝,「真系玻璃世界,珠寶乾坤。」他評道:「玻璃世界,珠寶乾坤,恰是新妙。鑒堂。」又如第四十回劉姥姥看到賈府把軟煙羅糊窗子,說道: 「我們想他作衣裳也不能,拿著糊窗子,豈不可惜。」他評道:「劉姥姥一語,乃作者喚醒不知物力諸癡公子也。鑒堂。」從這二條評語,可窺一斑。此外有二條眉評,字跡相同,沒有署名.當屬他所評。
鑒堂是誰?吳世昌同志考出是清末山東巡撫李秉衡。字鑒堂,奉天海城人。生於道光十年(1830),死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清史稿》卷二五四有傳。
但是清人字「鑒堂」的還有別人。如昆山人孫銓,他是乾隆間舉人.官山東知縣,工書畫,曾入成親王永理府中。他裒集諸名家法書,摹勒入石,名《壽石齋帖》。還有一位戚人鏡,原名士鏡,一號鑒堂.錢塘人,嘉慶進士。他與脂戚本序者戚蓼生可能是同宗。這二人都可供探索。
(九) 玉 藍 坡脂京本第十九回回末空葉上有一條大字墨批:
此回宜分作三回方妙,系抄錄之人遺漏。玉藍坡。
這位評者,過去沒有對他深入探究過,對這條批語,雖有人注意到,但還沒有聯繫到整理《紅樓夢》原稿的問題。
這條批語,寫在第十九回回末,是否批者要把這一回分作三回呢?按這回字數.只約有九千字,如果分作三回,每回的字數和其他各回不相稱。那末批者是指第幾回呢?
脂京本的第十一回前總目葉上,標明「第十一回至二十回」.但是實際回目只列了八個。從正文中看,第十七、十八回,還連成一回,沒有分開。回前葉上,注「此回宜分二回方妥」,和評語、題詩抄在一葉上。又今編第406頁的空白頁上寫了「第十九回」四個字。這使我們瞭解到:原來的十七、十八、十九回是連在一起的大回,字數太多,約有二萬餘字;情節也需要劃分段落。「第十九回」四個字的添入,是把它硬劈開來的,實際上第十九回連回目都沒有。歸納這些情況.可知玉藍坡所說的:「此回宜分作三回方妙」.指的是第十七、十八、十九回未分回的情況而說的。
再研究「第十九回」四個字,其筆跡同玉藍坡批語字跡相同,最明顯的是兩處「回」字,字體結構一樣.這就證明:這四個字也是玉藍坡寫的。他做了具體的「分回」工作。
查對脂戚本第十九回開頭處: 「話說賈妃回宮,……」同脂京本十九回開頭的句子相同。而脂戚本的第十九回已添上回目:《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又脂戚本的第十七、十八回也已分開.並各加回目。而脂京本仍連在一起,只有一個回目。
從玉藍坡的批語,第十九回的分回等等材料看,可以瞭解他是這部《石頭記》的抄錄、收藏者,也是這三回分回的一個決定者。他寫這條批語的時間.雖不能肯定.但距脂京本底本定本的時間不會太遠。從脂京本演化到脂戚本的分回相同(程高本十七、十八回的分法與脂戚本不同)這一點.也可以推算出玉藍坡寫批的大概的時間,應在乾隆二十八年前後。如果這些推斷不太錯,玉藍坡這一人物.應與曹雪芹是同時人。從名字上看,似為滿洲八旗人。
(十) 左綿癡道人在脂銓本上,除筆跡相同的朱評外,還有另一人書寫的評語五十三條(其中墨眉評四十八條,朱眉評二條,墨筆行側評、回後評各一條,硃筆劃去原評、加括號評一條)。
這些評語是誰所批.查第三回葉二下,有「予聞之故老云:……以質之知人論世者」一段墨眉評。下記:「同治丙寅季冬月左綿癡道人記。」蓋陽文章:「情主人」。從這段字跡來審鑒上述五十幾條評語.筆跡均相同,因此知道,這些評語都是「左綿癡道人」寫的。
他是誰?就是劉銓福在書末空葉上廣段跋語「近日又得妙復軒(張新之)手批十二巨冊……」,「此批本,丁卯夏借與綿州孫小峰太守刻於湖南」中提到的孫桐生。
孫桐生.字小峰,號飲真外史、懺夢居士、癡道人、情主人等。四川綿州人。咸豐二年(1852)三甲一百十八名進士。翰林院散館後出知湖南酃縣,後任湖南永州府知府。光緒七年(工88工)刻成妙復軒評本。扉頁上標「臥雲山館」。孫桐生輯有:《國朝全蜀詩鈔》六十四卷,《明臣奏議》十二卷等。
他評《石頭記》的時間,據上引評語,系年同治丙寅季冬月(同治五年.1866),這年冬.他在京中,從劉銓福處借到劉藏脂本,加了評語。評語內容,沒有什麼價值。
(十一) 轉引評語人物在脂評中除了直接署名之評者外,還有在評語中引用第三者之語,見有二人。一為王隱梅(梅隱),一為煦堂。簡記於下:
1.王隱梅(梅隱)
脂京本第十三回(278頁)講到:「那賈敬聞得長孫媳婦死了,因自為早晚就要飛昇,如何肯又回家,……」右側有朱評:
可笑可歎!古今之儒,中途多惑老、佛。王隱梅云:
「若能再加東坡十年壽,亦能跳出這圈子來。」斯言信矣。同書第十八回(401頁)寶玉所作的《怡紅快綠》一詩末句「主人應解憐」下有雙行小字墨評:
歸到主人,方不落空。王梅隱云:「詠物體又難雙承雙落,一味雙拿,則不免牽強。」此首可謂詩題兩稱,極工極切,極流離嫵媚。
這二條評語中所引的人名.前作王隱梅,後作王梅隱,兩者必有一誤。這幾句話,是泛論人物與評詩之語,與《紅樓夢》並無直接關係,評者只是掇引而已。
有人認為,此王隱梅或是漢軍王茂森,他的詩稿名《梅隱集》。按:清孫原湘《天真閣集》卷四十九有《王三傳》,記述王茂森生平。從此傳看,此人先在京口(今鎮江)駐防旗營,後撤旗居常熟。他原不識字,後初學詩文。以此判斷,似非脂評、「引語」之人。
2.煦 堂
脂靖本第八十回,在「菱角花誰聞見香來著」一段上,有墨筆眉評,原文錯亂不易讀,現引錄此評及校語如下:
是乃不及全兒。昨聞煦堂語,更難揣此意。然則余亦幸有(周汝昌同志校:「有幸」),雨意期然合而不□同(周校:「兩意不期然而合,□同」)。
按:脂京本無此批。此評語中之「全兒」疑亦訛字.或指金桂。這是評者和煦堂討論這回文字時,引及其名。由於脂靖本迄今「迷失」,原評未見.不能懸斷此評出於脂硯或畸笏。煦堂之名,在脂評中初見,清人有號煦堂者,如畫人黃照等,因無聯繫資料,難以判斷。
(十二) 其他未署名之評者脂評署名最多者為脂硯齋和畸笏叟二人,此外,棠村、梅溪、松齋、立松軒等都只有一、二條署名,綺園、鑒堂等人,又是較後的評者。但在這三千條左右的脂評中,應還有其他評者。脂銓本第二回二葉下,有一條朱評:』
余批重出。余閱此書,偶有所得,即筆錄之,非從首至尾閱過,復從首加批者,故偶有復處。且諸公之批.自是諸公眼界,脂齋之批,亦有脂齋取樂處。後每一閱,亦必有一語半言,重加批評於側,故又有於前後照應之說等批。
脂硯齋深知評者有好多人,所以提出「諸公」之詞。這些評者,可能原有署名,在傳抄時被刪落,以致今天難以瞭解還有哪些人參與評論。
例如脂蒙本中有好幾條評語,針對書中女性人物.說到自己相同的感受,其口吻不類男性,可能是一位女性的批者。這人是誰?很值得研究。
在大量的評語中,根據評語的內容分析,其中可能有作者自寫的評語。
例如脂銓本第三回十二葉下,正文中有:「到不見那蠢物也罷了。」從旁批文字,可知是作者評注而混入正文。又同回四葉上:「黛玉方拜見外祖母,此即冷子興所云之史氏太君也。」下一句.從旁批也可知是作者原注而混入正文的。其他的例子還有,不予繁引了。
又如脂京本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兒誄》中,有十八條注文,或引《離騷》,或引《莊子》,或引詩句,這些,一般認為也是作者自注。
歸納一下脂評人物問題:
(1)由於脂評評者的署名,被傳抄者大量刪落,所以在早期究竟有多少人進行評論,難以瞭解。現在知道的,僅是早期七個署名.後期三個署名。此外有作者自己的評注,以及有線索而未能考出之評者。
(2)大量的評語無署名,根據材料的分析,凡正文行間雙行小字評注,基本上屆於脂硯齋之評,行間側評.有脂硯齋之評.也有畸笏叟之評。書眉上的評語.大都屬於畸評,少量屬於脂評。回前評語中一部分屬於棠村小序.也有未能考出評者的評語。脂戚本題詞,究系一人所作.還是多人所寫,也難下斷語。
(3)署名的評者,除「松齋」一名比較可以確定之外(後期評者中左綿癡道人可以確定),其他諸人,雖有若幹線索可資探索,但都不能確舉姓名。這些空白有待進一步研究。
(4)關於脂評內容,情況很複雜,不少條目,其立場、觀點,存在嚴重問題,必須分析批判;也有少部分可供瞭解作者家世、生平、創作過程,以及八十回後原著概貌。本文只是把評者的情況加以鉤稽,其他方面,暫不論述。
表一:脂評評者署名表
順序
評者署名
條數
附 記
1
脂硯齋
35
署名有:脂硯、脂研、脂硯齋、脂齋等。
2
畸笏叟
55
署名有:畸笏、畸笏叟、畸笏老人、老朽、朽物等。
3
常 村
1
常字與棠字通假,說見本節。
4
梅 溪
1
脂京、脂銓二本第十三回均有,字句同。
5
松 齋
2
第十三回有一條,另一條轉述「松齋雲」。
6
立松軒
1
脂戚本第四十一回回前題詩署名。
7
綺 園
8
均為墨筆眉評,見脂京本,系後批者。
8
鑒 堂
17
均為墨筆眉評,見脂京本,系後批者。
9
玉藍坡
1
脂京本第十九回後的空葉上有一條批語。
10
左綿癡道人
53
脂銓本上墨筆眉評,間有硃筆評,系後評者。
共 計
174
表二:評語系年及有關脂評版本年份表
干支
清歷
公元
附記
壬申
乾隆十七年
1752年
初評(約)
甲戌
乾隆十九年
1754年
系年 版本 再評
丙子
乾隆二十一年
1756年
對清一條記 三評(約)
丁丑
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
系年
己卯
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
系年 版本 四評
庚辰
乾隆二十五年
1760年
版本 四評
壬午
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年
系年
乙酉
乾隆三十年
1765年
系年
丁亥
乾隆三十二年
1767年
系年
戊子
乾隆三十三年
1768年
系年
辛卯
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
系年
甲午
乾隆三十九年
1774年
系年
甲辰
乾隆四十九年
1784年
版本
已酉
乾隆五十四年
1789年
版本
註:還有幾種脂評本未記年份,不能確定版本時間,表內未列。已酉本應在丙申(四十一年),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