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 版本論爭綜述(2)

《 紅樓夢》 版本論爭綜述(2)

《 紅樓夢》 版本論爭綜述(2)

紅樓文化

批語,是批本的重要特徵,也是胎本的工要價值所在,因而關於批語的論爭是《 紅樓夢》 版本六論戰的重要內容。歐陽健的《脂批偽證辨》(見《 貴州社會科學》 l992年7 期)首開其端,其目的是「揭穿脂批為脂本提供偽證、通同作偽的本質」。論文指出,借助批語為經過篡改的本子作出「古本」、「原本」偽證的始作俑者是金聖歎。毛宗崗也承襲了金聖歎的故伎。而脂硯齋、脂評本的特點,「是在經過改動的文句之下,特意添加某些批語,以顯示脂本種種早於印本的特徵,從而傳達其『原本』的身份與價值」。這些批語大抵可分為三類:一是加注音訓,以顯其文字之「古」;二是評品技法,以顯示文筆之「真」; 三是議論旨歸,以顯其立意之「正」。然後分別舉例加以說.明。論文最後指出:「不論是哪種情況,脂批都扮演了一個處心積慮以虛偽的證明來共同欺蒙讀者的角色。暴露了脂批與脂本關係的實質」。「至於脂批添加的時問,從多數情形看,是在脂本對原本的改動的同時,與之通同作偽的」, 「篡改者與加批者,可能即系同一人或同時人」; 「但也有的脂批,是事後發現了脂本的漏洞,方出來竭力加以彌縫糾辯的」。「篡改原本與添加批語,可能非出同時人之手」。「由此可見,脂批的產生,有一個逐漸累積的過程。」所謂脂硯齋,是與很晚出現的脂本相伴而來的一群先後相承而又各不相謀的作偽者的共名,大量體例紊亂,內容矛盾的脂批,就是他們作偽的鐵證」。

嗣後,歐陽健又在《 脂批年代辨析》 (見《 求索》 1 9 92 年5 期)一文中指出,現存的脂本都不是曹雪芹的原本,而是相當後出的過錄本,並且很難說是曹雪芹原作的直接過錄本;這些本子,都明顯留下了後來修改、整理的痕跡。其批語的系年、害名、內容都有不少疑點,因此不能盲目相信抄本字面上的干支紀年。論文認為,脂批的年代,當在其自我標榜的乾隆甲戌(1 754)至脂本出現的一百七十年間。有正本的出現早於1 927 年,列藏本出現於有正本之後,甲戌本之前,年代是確定的。脂批與列藏本批語比較,則列藏本的批語近於原批,而脂批則為後出的轉錄之文.脂批文字較之有正本,皆以有正本為佳。脂本中的許多批語,實際上來源於有正本,是據有正本的批語轉錄的。論文還進一步通對排比、對勘,指出己卯、庚辰本夾批的署名,是把有正底本上的相關文字改功而成的,還出現了己卯、庚辰二本把有正本的夾批抄入正文,庚辰本有寫又把有正本的正文抄作夾批的情況,可見「脂批當據百正本的批語抄錄改易而成,其年代要遲於有正本是可以肯定的」。從小說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關於元春與寶玉的年齡的異同比較,可知有正本晚於程甲本、程乙本。脂本中凡與有正本相同的批語,統統是有關小說的文字、章法、主旨的一般意義上的批評,至於脂本中所有的包含有關小說本事、作者家世的內容,以及署有干支年號的種種內容的硃筆眉批、行間側批,在列藏本、有正本中,均無可印證,是脂硯先生自造之文。

《 明清小說研究》 1 9 92 年3 、4 合期又發表了歐陽健的《 脂批「本事」辨析》 ,論文指出,「脂批的特點之一,是每每將批者自己與作者相提並論,隱然以知情者自居」;還有多處聯繫批者自身的經歷而大發感慨。而這種聯繫批書人自身經歷與體驗來評點小說的手法,並不是脂硯齋的首創,實襲自金聖歎。脂批還涉及作者的創作心理,彷彿真是作考的「第一知己」,其實不過是批書人的推想之詞,不瞭解作者的人也同樣說得出來。有些批語則表明,批者完全是局外之人。論文認為,「脂批確實有意把自己與曹雪芹攪在一起,甚至以『一芹一脂』相提並論,但稍加辨析,卻不難拆穿真相」。有事例證明,脂硯齋為了顯示自己涪熟賈府內情,往往將自己參加進小說情節,但又不免露出破綻;有時故作神秘,卻暴露了自己的無知;有時批語則自相矛盾。有些批語直呼作者其名,似乎所言有關內情,其實不過是生活中大量存在、人人都可親見身厲的平凡瑣事。相反,脂硯齋倒在另一些極有份量的批語中,·明白宣稱,他對小說中的人和事並不熟悉。脂批雖然對作者身世的記載和追憶,有清晰的干支年月的記錄,但疑點甚多,不可憑信,至於脂批經常有愈把作家的家世,曾任江寧織造的曹寅聯繫起來,「正因為它『滿足』了後人考證作者家世生平的需要,所以恰牽恰是靠不住的」

在此基礎之上,歐陽健還對有正本的批語進行了辨析。《 有正本頭記批語辨析》 (見《 明清小說研究》 19933 年1期)一文,運用版本學的理論和方法,對全部批語的性質、作者、年代進行了詳盡深入的辮析。有正本的批語由正文中的雙行夾批、回前回後的總批和眉批三部分擬成,其眉批出於書局老闆狄葆賢或甘同時人之手、且一一揭示了有正本與程甲本的異文,以證明前者優於後者,後者對前者進行了篡改;並且第一個提出了批語為作者自撰的觀點。這完全出於他「為推廣『有正本宣傳」(《俞平伯論扛樓夢》 第929頁)動機的驅使。其回前回後的總批根本沒有與正文融為一體,統統為後人抄錄時所添加。總批的添加當與眉批出於同一時。立松軒之名署於下集卷首,以之為有正本總批作者的代表。 亦無不可。有跡象表明,批者決非和曹雪芹共同生活的「身歷者」和「經歷者」,「 決非直接參與《紅樓夢》的創作修改和整理定稿工作」的人物。總批的突出問題,一是錯批亂評,二是迂闊淺薄,還有為經過篡改的文字故意回護的情況。之,從版本的形式與內容,都說明有正本的回前回後總批不是《紅樓夢》原-本所有,它們出於後人所加,是不多置疑的」。至於有正本的夾批,也同樣大量存在錯會文意的毛病,這是「出於批者對小說及其寫作過程中的隔膜,許多夾批明顯流露出批者與作書人在時間上存在的距離。 」批者的所謂「近時」; 「至早亦當在光緒丁丑(1877)以後」。從夾批曲意為正文的竄改進行辯護亦可證明是後出之批。」判定夾批的相當部分文字也是出於後人之手,大約亦是無甚疑義的」。

徐乃為在《明清小說研究》 19933 年2 期發表題為《「脂批偽托說」不能成立一與歐陽健先生商榷》的論文,首先考定今見胡適原藏的甲戌本是劉銓福藏本,不是民國年間書賈偽造的。證據是,一、甲戌本劉銓福的四條跋語是劉氏真跡;二、胡適對甲戌本上劉氏跋語的字體曾作過驗核,認定是真跡;三,馮其庸l980 年在美國目驗今藏美國的甲戌本原本,紙張確是乾隆時的竹紙;四、孫桐生在正文中校改的單個字與眉批同體。論文說,偽造「脂本」總要有脂本作依傍,胡適的甲戍本l961年影印問世,那麼解放前發現的庚辰、己卯本作偽就無聽依傍。其次:分析了脂硯齋批語「因命芹溪刪去」, 「初倒猢猻散」, 「雪芹舊有《 風月寶鑒》 之書」等:指出劉銓福無法偽托,只要沒有參與《紅樓夢》 的創作、構思、修改,就無法寫下脂批。論文還列舉了外證;劉氏不會在十六回殘本本作偽,作偽的書也不敢在行家中流布,又如列藏本雙行夾批與甲戌本相同,准為劉氏偽托之反證。

蔡義江《 史記沙襲寧、書之類的奇談一評歐陽健脂本作偽說(續,》 、見《紅樓夢學刊》 1993 年第4 輯)第三部分「脂評問題」針對歐陽健斷定脂評系後人偽造的總體理由,舉例說明,一個作象可能在自己作品尚未最終完成前讓別人加評,脂硯齋加評得到作者允許。從批語內容行,作片還把創作意圖告訴過他。否則不瞭解創作內情,小說中有許多人名、地名、物名的諧意寓意,是不大可能想到的。脂硯齋批書認真細心,一字一句不有輕易放過。脂評比其後任何一家的評語都更出色,更有價值。脂評所作的暗示,與今人研究的成果,考出的史實多有相符,證明脂評是准也偽造不出來的。

吳國柱《 論脂批形成的年代》 (見《 明清小說研究》 1994年l 期)指出,脂批明標『乾隆」二字的僅一條,算不得真正評語,又為庚辰本獨有,是個單頁,無署名落款,等等可見,其真實可靠性令人生疑;即便是真,也是孤證。而大量批語表明,批書和作書不是同時進行的,脂批形成的時間至少應在作者逝世以後,當在程高本出版之後。脂硯齋不避「寅」字諱、不是曹家人,亦非侯門世家出身、也不認識作書人。至於脂批中卻有部分批語明言「作考與余實實經過」之類,大致分兩種情況,一是批書人讀作品時,聯想和回憶到自己的人生遭際和生活經驗,抒發心中的感慨;二是批書人自擬書中人事。和書中人物乃至和作書人作即興式直接對話;表面看來似乎煞有介事,實則是寄托自己的情思,更富「取樂」意味。總之,脂批形成於嘉慶年間,脂本之所謂甲戌、己卯、庚辰是嘉慶十九年甲戌(1 8 14 》 、嘉慶二十四年己卯(1 8 19 )和嘉慶二十五年庚辰(l 8 20 )。若將脂本和脂批署年按新紅學家的論斷推後六十年,則與事實正相對榫。

侍問樵、張訓《 脂批不是偽托麼?- 對蔡義江等駁論的評議》 (見《 明清小說研究》 1 99 4年3 期)指出,脂批曾指出《 紅樓夢》 是曹雪芹所著,曹家也即是賈府,曹雪芹即是賈寶玉或賈寶玉的親屬等等,如果「脂批和《紅樓夢》 的創作是同時進行的」,讀者最初所接觸到的也就是這樣的抄本,所謂「曹雪芹的家事」,這一問題也就「-一錘定音」,以後的「影射之說」就根本不會出現、、蔡義江說「作者的思想、經歷、家世等等是從來不在考據範圍之內的」,而脂批一再交代作者、批者,書中£寸人物京型,反證了脂批是偽托的。論文對甲戌本劉銓福跋進行了詮釋,基本上同意劉銓福的「評點的文字中也有贗品」這一看法。脂批本作偽手法的特點就是與曹雪芹拉上關係以獨樹一幟。在逐條剖析了蔡義江、宋謀瑒、楊光漢、唐順賢等人引述的裕瑞《棗窗閒筆》 中關於抄本和脂批的文字後指出,用來圍攻歐陽健的火力並不是真槍實彈。論文認為,脂批中有多條和非脂批本互見;有些言之鑿鑿的脂批,乃是附會而成;有些脂批與原義難符;有些脂批乃是從張、金批語中化來;脂硯齋的身份至今還言人人殊。可見「所謂脂批並不是曹雪芹的最親近的人在其授意下寫出的」。甲戌、庚辰兩本在一大群的偽托者中起的乃是承前啟後的作用。劉銓福、孫桐生所見「甲戌本」並非今天的樣子,今天的「甲戌本」乃是進一步「升級」而來。50年代後期破土而出的所謂「靖藏本」,有人揭發,就是毛國瑤等人合夥炮製的。

宛情在《 明清小說研究》 1 9 94 年2 期發表題為《 脂硯齋批書遠在作者身後》 的論文,指出.「甲戌抄閱再評」一語,是脂硯齋自報的一面之詞,「甲戌」年份本身,值得懷疑。那十五個字不是原有的,有明顯的斧鑿痕跡,語意不完整、有語病,不可能出自曹雪芹之手。且甲戌本上又有丁亥、甲午的注年,有那麼多與書中內容不相對應的批語。如果甲戌年己經抄閱再評,則敦誠的《四松堂集》 、明義《 綠煙瑣窗集》 、永忠的《 延芬室集》 等有關記載無一合榫。「仍用石頭記」的「仍用」說明是書原用《 石頭記》 ,後改用《紅樓夢》 ,至脂硯齋「仍用」《石頭記》 。脂硯齋的批書,不但批在是書曾以《 紅樓夢》 總其名的流傳過程之後,還批在是書膾炙人口之後。不但程高等人如是說,還可以從脂批中得到證實。脂硯齋是以已經有人加過批語的《紅樓夢》 批本作底本抄閱再評的,這從直些批語的對象與書中內容不相對應、批語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觀點兩方面可以證明。脂硯齋的批書,還要批在已經有人續成所謂「後拼回」之後。《紅樓夢》 的膾炙人口的開始時期最早不能早於乾隆三十三年(] 7 63 ) ,脂硯齋的批書已經遠在作者身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