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脂硯齋、畸笏叟究竟是誰?(2)

曹雪芹、脂硯齋、畸笏叟究竟是誰?(2)

曹雪芹、脂硯齋、畸笏叟究竟是誰?(2)

紅樓文化

六、證據資料分析。

其實證據在前面我們就曾提到過。袁枚在他的《隨園詩話》裡也說:「康熙間,曹練(楝)亭為江寧織造……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又說:「雪芹者,曹練亭織造之嗣君也」。說明紅樓夢就是曹寅之子曹顒寫的,既然曹顒能寫紅樓夢,說明他就沒有死去。敦誠、敦敏兄弟倆也說:「雪芹曾隨其先祖寅織造之任」。隨寅在任的嫡系子孫恐怕只有他的兒子曹顒。這樣說來,雪芹就是曹顒,曹顒沒有死去。另外,在康熙五十四年康熙的批文中有:「曹(顒)……看起來生長的也魁梧,拿起筆來也能寫作,是個文武全才之人。他在織造上很謹慎。朕對他曾寄予很大的希望」。在這一段中透露出曹顒長的比較魁梧。裕瑞在《棗窗閒筆》中就記載:「聞前輩姻戚有與之交好者。(雪芹)其人身胖頭廣而色黑,善談吐,風雅遊戲,觸境生春」。從皇帝說到曹顒的長像,與裕瑞講到曹雪芹的長像相比,是比較相符的。裕瑞雖然沒有見過曹雪芹,但從上一輩的人聽到應該還不會失真。「朕對他曾寄予很大的希望」說明沒能如康熙皇帝所願,是深負帝望。正因為如此,才導致曹顒的「死去」。

曹雪芹是否就是曹顒呢?這要從與曹雪芹交往的人留下的資料進行分析。敦誠、敦敏兄弟倆是與曹雪芹親自交往的人物,對曹雪芹是比較瞭解的。要證明雪芹就是曹顒,首先要說明雪芹的年齡問題。敦誠有兩首挽曹雪芹的詩,其一:「四十蕭然太瘦生,曉風昨日拂銘旌。腸回故壟孤兒泣(前數月,伊子殤,因感傷成疾),淚迸荒天寡婦聲。牛鬼遺文悲李賀,鹿車荷鍤葬劉伶。故人欲有生芻吊,何處招魂賦楚蘅?」其二:「四十年華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誰銘?孤兒渺漠魂應逐(前數月,伊子殤,因感傷成疾),新婦飄零目豈瞑?牛鬼遺文悲李賀,鹿車荷鍤葬劉伶。故人惟有青山淚,絮酒生芻上舊垌」。第二首實際是在第一首的基礎上改過來的。這裡的兩處「四十」人們都認為是他的年齡,其實稍加分析就能體會到不是這個意思。在第一首說:「四十蕭然太瘦生」,「太瘦生」原指杜甫,語出李白《戲贈杜甫》詩:「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太瘦生」僅僅是杜甫的代名詞。如果將這一句理解為曹雪芹四十多的樣子,總感不太恰當。這首詩是挽雪芹之死的,作為挽曹雪芹的詩應該是對他的一生做總結,追憶他生前一段時間的生活才比較恰當,而不應該只是簡單描寫他死前死後的淒涼景象。這樣「四十」應是一個時間段。「四十蕭然太瘦生」是說他四十多年象杜甫一樣飄零淒慘的隱居生活。如果理解為四十多歲的樣子,還有一個疑問,曹雪芹是「身胖頭廣而色黑」,怎麼像杜甫那種形象呢?與杜甫相比的是淒涼的隱居生活,而不是形象。有人借敦敏《題芹圃畫石》詩中「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見此支離」的語句推斷他瘦損骨嶙峋,其實那僅是對畫中石頭來說的。曹雪芹是胖是瘦,爭論的太多了,在此不想多說,即便是瘦也不影響前面的理解。「曉風昨日拂銘旌」是講昨日喪事的情形。「銘旌」是指舊時豎在靈柩前標誌死者官銜和姓名的長幡。以上兩句應該是說:四十多年一直隱居的曹雪芹與世長辭,昨天在淒涼中舉行了他的喪事。敦誠的第一首詩有些含糊不清,第二首詩說的更加明白。 第一句「四十年華付杳冥」,大都認為是說曹雪芹在四十多歲上去世了。這裡的「四十」同第一首的「四十」是相同的意思,表示的都是一個時間段,後面加上「年華」更能說明這一點。如果是指四十歲上,應該說:「四十之年」而不是「四十年華」。後面的一個「付」字就更能說明問題,否則這個「付」字就要改為「赴」字了。正因為是「四十年華付杳冥」而不是「四十之年赴杳冥」,意思就不是指曹雪芹在四十多歲上死去。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曹雪芹四十多年的大好年華都付給冥冥之中了。這是說曹雪芹已經沒有名份的生活了四十多年!「哀旌一片阿誰銘?」結合第一首的「銘旌」的意思,這明明是在問,幡上寫的都是誰的名?前後兩句是相互照應的,正因為四十多年沒有名份,所以才問「哀旌一片阿誰銘?」。曹雪芹死於乾隆二十八年,向前推到曹顒「去世」的康熙五十四年,整整是四十八年。張宜泉在他的一首詩《傷芹溪居士》中說:「其人素性放達,好飲,又善詩畫,年未五旬而卒」。對於曹雪芹的底細張宜泉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年未五旬而卒」應該是指他的「再生」之年,與四十八歲是一致的。既然明確提到「卒」字,說「年未五旬」是非常恰當的。如果將「四十年華」代指四十八歲的陽壽,減歲數也不合常理,應該講接近的「五十年華」。所以「四十年華」表示的應該是時間而不是他的歲數。從敦誠的詩中看出,敦誠應該是知道曹雪芹底細的圈內人之一。「孤兒渺漠魂應逐(前數月,伊子殤,因感傷成疾),新婦飄零目豈瞑?」他的兒子死在他的前頭,說「伊子殤」應該不為過,不能據此理解他的兒子很小,「新婦」應指他後來的妻子,也不能絕對的理解為剛娶的媳婦。「故人惟有青山淚,絮酒生芻上舊垌」如果不是「已死」之人,哪裡來的舊墳?只有對曹顒這樣的「死去」之人才可以這樣說。有人將「青山淚」這一很正常的字眼,與李白隔年改葬聯繫起來解釋,這也是沒有其它解釋的勉強之解。試想曹雪芹昨日剛剛去世,即使隔年改葬,那也是以後的事,此時也只有新墳沒有舊墳。敦誠的詩證實了本來就神秘的曹雪芹是一個「死而復生」出家人。曹雪芹就是曹顒,就是紅樓夢中的主人公!

關於這方面的問題,有一段的脂批也說得清楚。在紅樓夢的五十四回有回末總批:「讀此回者凡三變。不善讀者徒贊其如何演戲、如何行令、如何掛花燈、如何放爆竹,目眩耳聾,應接不暇。少解讀者,贊其座次有倫、巡酒有度,從演戲渡至女先,從女先渡至鳳姐,從鳳姐渡至行令,從行令渡至放花爆:脫卸下來,井然秩然,一絲不亂。會讀者須另具卓識,單著眼史太君一席話,將普天下不近理之「奇文」、不近情之「妙作」一起抹倒。是作者借他人酒杯,消自己傀儡,畫一幅行樂圖,鑄一面菱花鏡,為全部總評。噫!作者已逝,聖歎雲亡,愚不自量,輒擬數語,知我罪我,其聽之矣」。從批者的語氣可以看出,這是批者在激動之下情不自禁的表述。在這總批中,批者將作者的老底都戳穿了,這應該好理解,可「作者已逝,聖歎雲亡,愚不自量,輒擬數語,知我罪我,其聽之矣」就都搞不清楚了,做什麼解釋的都有。其實這裡清楚地表明了作者就是沒死的曹顒。作者現在死了,多說也不顧及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作者現在已經逝世,原來聖上也曾對他有過感歎,說他早死了,既然作者死了,洩露天機,「知我罪我」,也就聽之任之了。康熙的批文原有:「曹(顒)系朕眼看自幼長成,此子甚可惜。朕所使用之包衣子嗣中,尚無一人如他者。看起來生長的也魁梧,拿起筆來也能寫作,是個文武全才之人。他在織造上很謹慎。朕對他曾寄予很大的希望」。聖歎雲亡,就是對康熙皇帝的批文而言的。它接續著「作者已逝」這句話,分明也是針對作者而言的。關於「聖歎」一詞,在「甲辰本」有一句:「假使聖歎見之」,卻是講「聖歎」是一個人,其實結合前後文分析,這兩處不是一個意思,有可能是批者有意識的混淆掩飾。批者的這些話,結合康熙的批語,分明在說作者就是「死亡」的曹顒。那曹顒就是曹雪芹。

正是曹顒奇特的經歷,造就了偉大的紅樓夢。以往人們讀紅樓夢,總感到它隱藏著一些不可告人的東西,現在找到它真正的作者,就明白了是怎樣一回事。紅樓夢中那些隱隱約約的東西正暗合著曹顒的經歷人生。

七、曹雪芹的年齡問題。

分析到這裡,人們可能有一個問題:如果曹顒就是曹雪芹,那曹雪芹豈不是有點太老了。這主要是人們以前留下了對曹雪芹的錯誤印象。試想一下,一部紅樓夢僅更改就化去了作者十年的時間,加上它寫書的時間,經歷的時間應該更長。另外,從紅樓夢中體現出作者對人生的感悟來看,作者更要有一番複雜的人生經歷,因為即使一個天賦再高的人,如果沒有一點生活的經歷,無論如何都是寫不出紅樓夢的。四十多歲的曹雪芹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曹雪芹的年齡應該是多少呢?我們從曹家史料檔案中做一下推斷,在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初四日「曹寅之子連生奏曹寅故後情形摺」中有一句:「奴才年當弱冠,正犬馬效力之秋」。說明此時的曹顒不過二十歲而已。在康熙五十一年七且十八日李煦奏中也有一句涉及到曹顒的大致年齡:「聞其染病,臣隨於十五日親至揚州看視。曹寅向臣言:我病時來時去,醫生用藥不能見效,必得主子聖藥救我。但我兒子年小,今若打發他求主子去,目下我身邊又無看視之人。」說明曹寅死時曹顒確實較小。曹顒繼任父職也就是二十歲左右,因為織造之職屬內務府的差事,不同於其它官職,在年齡上影響不大。如果按康熙五十一年曹顒二十歲計算,那麼到乾隆二十八年去世,他的年齡也就是七十一歲。如果康熙五十一年不滿二十歲,「年當弱冠」而不是「年已弱冠」,他的年齡也就六十多歲,是一個相當正常的年齡。何況一些記載說明他是一個健壯的人。

如果不是這樣,而是人們以前認可的四十多歲的年齡,這更存在著不僅僅是時間上的問題。一、如前所說,作者既要經歷這樣的一段生活,又要寫出這樣的一部書,四十多歲幾乎是不可能的。二、四十多歲的人不可能經歷曹家在江南的繁華生活。三、在書中有一段批語說:【甲戌眉批: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懷舊,故仍因之】。還有一段說:【靖眉批:前批「知者寥寥」,不數年芹溪、脂硯、杏齋諸子皆相繼別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寧不痛殺!】其弟棠村,可能是堂弟,即是其弟,肯定比雪芹小。脂硯應該也比雪芹小。這樣雪芹四十多歲早死,其子早死且不說,其弟棠村、脂硯也都是中年早死,怎麼聚在一起的都這麼短命呢?的確是問題!事實上畸笏叟可能也在幾年後去世,如果像我們前面分析的一樣,曹雪芹就是曹顒的話,他們兄弟幾個正值老年之際,也就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西山的曹雪芹究竟是什麼狀況呢?與曹雪芹相交的張宜泉有一首詩描寫到他的情況,詩的名字是《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廢寺原韻》:「君詩曾未等閒吟,破剎今游寄興深。碑暗定知含雨色,牆聵可見補雲陰。蟬鳴荒徑遙相喚,蛩唱空廚近自尋。寂寞西郊人到罕,有誰拽杖過煙林。」這首詩形象的寫出了曹雪芹的樣子,「拽杖」而不是「拄杖」,可見行步穩健,遊興甚濃。既然是有了「杖」,就不應該是四十多歲的人。

曹雪芹與敦誠、敦敏等人的交往可謂是忘年交,是曹雪芹的學識和詩書吸引了這些天賦較高的年輕人。敦誠大約生於雍正十二年(1734),乾隆五十六年去世(1791)。敦敏大約生於雍正七年(1729),卒年不詳。在曹雪芹去世的前幾年,他們也就三十歲左右的年齡。從他們寫的詩中,我們也能體會出一種時間概念。像「揚州舊夢久已覺(雪芹曾隨其先祖寅織造之任),且著臨邛犢鼻褌。」;「秦淮舊夢人猶在」;「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風月憶繁華」。這其中的「舊夢」、「久」、「憶繁華」都表明作者經歷的是很久以前的事件,與這些三十多歲年輕人相比,曹雪芹肯定比他們要大不少,詩中的這些字眼就是認可了曹雪芹的年齡。敦敏的詩中講:「可知野鶴在雞群,隔院驚呼意倍殷。雅識我慚褚太傅,高談君是孟參軍。」說明了曹雪芹在這些人中的形象和地位。褚太傅即褚季野,是陶淵明的外祖父。褚季野有次與朋友聚會,朋友讓他猜誰是未見面的孟嘉(孟參軍),季野從形象和氣質上一下就猜中了孟嘉,說明了孟嘉的出類拔萃。「高談君是孟參軍」是講孟嘉隨晉大司馬桓溫重陽節登龍山,孟嘉酒多後風吹落帽不知,有人做文戲弄與他,孟嘉隨即做文以對,其文甚美,眾人皆服。龍山落帽成為詩詞中常用的典故。在這裡借用這兩個人物是為了形容曹雪芹「野鶴在雞群」的形象,不是拿年齡相比,即使曹雪芹四十多歲,這種相比也是不妥當的。正是因為這種「野鶴在雞群」的形象,讓曹雪芹與這些年輕人成為忘年交。

八、書中脂批確定的時間概念。

紅樓夢中很多的地方,脂批都標出了時間的概念,是研究紅樓夢極好的資料。標出時間的地方很多,像第十三回秦可卿托夢給王熙鳳一段有批:【甲戌眉批:「樹倒猢猻散」之語,今猶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傷哉,寧不痛殺!】。在後面,鳳姐兒想出治理家族五件事也有一段批語:【甲戌眉批:舊族後輩受此五病者頗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見書於三十年後,令余悲痛血淚盈面。】【庚辰眉批:讀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聲大哭,三十年前作書人在何處耶?】。從甲戌年向前倒推三十五年,應該是康熙五十八年,即康熙皇帝去世的前兩年。後面的兩處「三十年前」其實也應該是指這個階段,「三十年前」只是一個概念,而不是具體的數值,要不一個寫於甲戌年,一個寫於庚辰年,前後就差了六年。在這裡說到康熙五十八年的事,並不是針對書中十三回這段時間,而是針對故事中人物講的內容。是秦可卿托夢給王熙鳳的內容和「樹倒猢猻散」之語,引起了批者的傷感,是鳳姐兒想出家族五件事刺激了批者的心。批者有感而發,寫下這諸多批語。

康熙五十八年前後這段時間正是曹家的轉折時期。曹家的大好時光應該是在康熙年間,康熙六十一年曹家的總後台康熙皇帝去世,曹家從此失去了這一保護傘,曹家的生活從此江河日下,到雍正五年就被雍正皇帝抄家治罪。在此之前,先是曹寅去世,以後又是曹顒「去世」,曹家靠一個「黃口無知」的曹頫\支撐著家業。看到書中提起這個時期,想到曹家的這個階段,難怪批者傷心痛苦!「三十年前作書人在何處耶?」既然作者提到這些,批者自然就要問作者:那時你到哪裡去了?這一提問針對的沒有別人,只有逃避出家的曹顒!從這裡也能說明紅樓夢故事對應的時間就是康熙年間,而不是乾隆初年。

至於其它的一些時間,針對的都是一些小事,像第三十八回中,寶玉便令將那合歡花浸的酒燙一壺來。【庚辰雙行夾批:傷哉!作者猶記矮幽頁舫前以合歡花釀酒乎?屈指二十年矣。】第四十一回,櫳翠庵妙玉送茶與賈母。【靖本眉批:尚記丁巳春日謝園送茶乎?展眼二十年矣。丁丑仲春。畸笏。】這兩條批語涉及的時間是二十年,前一條是庚辰年,按乾隆二十五年往前推,是乾隆五年。第二條中丁巳年是乾隆二年,丁丑年是乾隆二十二年,正好相隔二十年。如果將這些時間與故事情節相對應的話,那整個故事又向後推了近二十年,與前面的說法出現矛盾,究竟那個說的對呢?其實只要稍加分析就能明白其中的問題。後面的兩處,批者講的可能是與作者共同經歷的另兩件事。看到了送「合歡花浸的酒」,就想起了經歷的「合歡花釀酒」;看到了「送茶」,就想起了經歷的「謝園送茶」,僅此而已。這說明作者與批者是以前就經常生活在一起的人,不只在康熙年間畸笏與作者生活在一起,共同經歷了書中的故事,在乾隆初年也有生活在一起的經歷。由此可見畸笏與作者的關係。

九、曹雪芹與曹顒的各種聯繫。

曹顒的神秘經歷也注定了曹雪芹的神秘,造成了人們對他認識上的模糊。按照以往人們對他的認識,曹雪芹參加過科考,錄取為貢生,後直做到內務府主事。如果曹雪芹是曹寅之孫的話,是多麼的不可思異!試想一個被抄家的後代怎能再到內務府任職呢?曹雪芹曾任內務府主事其實就是曹顒出家前兩年的任職。對於他繼任父職的情況,史料記的很清楚。在康熙五十二年正月初五日內務府奏中有:「奏事治儀正傻子、員外郎雙全傳諭;曹寅前因勤勞,給予兼銜;今其子連生,雖補父缺,但可否即任父職,抑給主事之職?如何之處,爾內務府總管理應具奏請旨,著即議奏。欽此欽遵。查曹寅系由廣儲司郎中補放織造郎中,後因勤勞,兼攝通政使司通政使銜。奉旨,曹寅前因勤勞兼銜,今連生雖補其父缺,可否即任父職?所諭甚是。因此,請放連生為主事,掌織造關防。為此,謹奏請旨」。曹顒繼任父職後任命的就是內務府主事頭銜。其實對曹雪芹所有模模糊糊的認識都符合曹顒的情況,只是以往人們沒有將兩者聯繫到一起。

曹顒的後半生應是在悔恨痛苦中度過的。埋藏在心中的痛苦和鬱悶是他著書的最大動力。隱藏的秘密對誰講?只有對書講,只有將「無才補天」的悔恨、繁華生活的追憶、世人難知的秘密以及對人生的感悟都融入到書中去了。這是紅樓夢最初的原始內容。紅樓夢在開始借石頭的形象寫下一首詩:「無材可去補蒼天,【甲戌側批:書之本旨。】枉入紅塵若許年。【甲戌側批:慚愧之言,嗚咽如聞。】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前兩句我們在前面說了,這是曹顒無力承擔父職、填補虧空的自我寫照。「此系身前身後事」是怎麼回事呢?對於其他人來講,從寫小說的時候起,只有「身前事」,「身後事」怎樣講?可對曹顒來說是再恰當不過了,曹顒是一個「死而復生」之人,當然可以這樣講了。「身前事」是指曹家在曹顒任江寧織造內務府主事以前的經歷,「身後事」是指曹家在曹顒「去世」後,遇到的抄家等一系列事情。這首詩也再次說明了曹顒是一個「死而復生」的人。

人們今天仍然對曹雪芹為何到北京的西山著書存有疑問,為何離開曹家別居它處呢?其實確定了以上的判斷,就是很好理解的。曹顒的遭遇注定了曹雪芹(曹顒)要隱居它處,可能在晚年情況要好些,也能接觸到小範圍的人。向前說,曹顒在康熙五十四年出家,並不是徹底斷絕與曹家的聯繫,曹家的知情者仍然會去看望他,並接濟他的生活。試想一個大家的公子,一下子出家,如果沒有人照顧是很難生活下去的。紅樓夢中暗示的後面情節就有這方面的內容。從曹雪芹晚年的生活來看,他除了著書外基本沒有其它的生活技能。曹顒在江南的出家經歷應該一直延續到曹家被抄家。曹家被抄家後舉家遷往北京,曹顒不可能離開曹家而生活,應該是隨曹家一同來到北京,當然他不能與曹家住在一起,只能到偏僻的北京西郊開始他的隱居生活。他可能早就不叫曹顒了,所以在北京人們只知到他是曹雪芹。久而久之,圈內的人也知道他的一些往事,知道他與江南曹家的聯繫,因而就有了各種各樣的說法。真正知道底細的應該只有少數人,包括部分家人和朋友,從批者及朋友的隻言片語中也能看出,他們在有意無意中透露的同時,也盡量保守著這一秘密。紅樓夢的後半部為何始終不能面世,原因就可能在於它直接涉及到作者身世的秘密。

曹雪芹晚年的清苦生活也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只有曹顒這樣的人才會有他晚年這樣的結局------只會著書,靠寫書生活。以前是貴公子,後又出家做和尚,突然的抄家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依靠,返俗隱居西山還有什麼能力養家餬口呢? 「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尋詩人去留僧捨,賣畫錢來付酒家。」就是這種生活的寫照。「尋詩人去留僧捨」可見作者仍然保留著出家人的身份,是半僧半俗的生活。對作者仍然稱「僧」也證明了他正是書中的主人公。

在西山的曹雪芹可能與原來的妻子保持著聯繫,更可能在原來的妻子去世後與新的妻子生活在一起。「淚迸荒天寡婦聲」、「新婦飄零目豈瞑?」就是說明他後來有了一個新的妻子。這與書中的說法是比較吻合的。在紅樓夢第五回紅樓夢曲中有一詞〔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甲戌眉批:語句潑撒,不負自創此曲。】在前面還有一批:【甲戌眉批:「懷金悼玉」,大有深意】。對這首詞的理解也是多種多樣的。在理解這首詞前,先看一下書中脂批的一句話:「若他人得寶釵之妻、麝月之婢,豈能棄而為僧哉?」說明寶玉曾娶寶釵為妻,以後又棄之而去。知道了這種結局,對詞中的話就很好理解了。「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這一方面體現了薛和林的兩種結局,黛玉已逝,念念不忘;寶釵雖娶,兩地空對。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作者的態度,作者是既懷金又悼玉,雖說是「只念木石前盟」,從小說中也能看出還到不了對寶釵絕情的程度。可見棄寶釵而去,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從曹顒的現實情況來看,這其中的原因是明擺著的。「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說明與作者晚年相守的既不是黛玉也不是寶釵,是另外一個人,這正是曹雪芹晚年的妻子。從這一點上講,曹雪芹的情況也很符合書中主人公的情況。

至此我們對紅樓夢作者究竟是誰的問題做了全面的分析,解開了圍繞在曹雪芹身上的重重謎團,曹雪芹就是曹顒。那畸笏叟、脂硯齋究竟是誰呢?

十、畸笏叟、脂硯齋究竟是誰?

關於畸笏叟、脂硯齋究竟是誰?人們有各種各樣的判斷,各有各的道理。畸笏叟、脂硯齋在現實中沒有任何的記載,只在紅樓夢中以批者的身份出現,人們認識他們只能依據書中的批語進行推斷。

從紅樓夢中的大量批語看出,絕大多數出自畸笏叟和脂硯齋兩人之手,當然也攙雜著其他一些人的批語,像松齋、棠村、梅溪、杏齋等等。因為批者是從各自的角度,對書做批,這些批語攙雜在一起,較難分辨,因而造成對批者背景分析上的困難。不僅如此,還存在著這樣的情況,就是即便是同一個人的批語,有的是深入到書中,結合書中的語言寫下的批語;有的是聯繫到自己的現實經歷而寫下的批語,這都造成了人們判斷上的諸多矛盾之處。分析書中的批語,必須結合書中的具體內容,分析它屬於那一種情況。

1、畸笏叟的初步判斷。

在第二回有一眉批:【余批重出。余閱此書偶有所得,即筆錄之,非從首至尾閱過後復從首加批者,故偶有復處。且諸公之批,自是諸公眼界,脂齋之批自有脂齋取樂處。後每一閱,亦必有一語半言,重加批於側,故又有於前後照應之說等批】。這是脂硯齋作的一個批語。「諸公」一詞在這裡說明是多人作批,從側面說明畸笏叟、脂硯齋、曹雪芹並不是一個人。在第二十二回中有眉批:【前批「知者寥寥」,不數年芹溪、脂硯、杏齋諸子皆相繼別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寧不痛殺!】這是畸笏叟作的一個批語,更說明畸笏叟、脂硯齋、曹雪芹並不是一個人,畸笏叟是最後一個去世的人。

從前面講的很多的批語,像「真有是事,經過見過」以及二十八回脂批「誰曾經過?歎歎!——西堂故事」中看出,這些批語很明顯是針對現實中的事情。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他們往往在一些地方觸景生情,回想起曹家的現實生活,證明他們的確是曹家生活圈內的人。脂硯齋的批語活潑詼諧,略帶女人的語氣;畸笏叟的批語深沉大度,他們在現實中應是不同的角色。

有人從「批書人領至此教,故批至此竟放聲大哭!俺先姊先逝太早,不然,余何得為廢人耶」,推斷出畸笏叟就是曹頫\。因為在現實中稱元春的原型納爾蘇王妃為姐的曹家人中,只有寥寥數人,曹頫\就比較合適。其實最有根據的是第五十三回有一條回前長批:「祭宗祠、開夜宴一番鋪敘,隱後回無限文字。浩蕩宏恩,亙古所無,先兄□□,孀母無依,屢遭病故,□不逢時,令人腸斷心摧。……」這一條批語,極是曹頫\口氣。特別是其中「孀母」、「先兄」這兩個稱呼,唯有曹頫\才符合其身份。曹頫\奏折中也有「仰副萬歲垂憫孤孀,矜全骨肉之至意」、「不幸父兄相繼去世,又蒙萬歲曠典奇恩,亙古未有」等語,故可證批語中確有曹頫\手筆,並據此推斷畸笏叟即為曹頫\。這是很有說服力的一種說法。

批者「畸笏叟」這一筆名,肯定是代表了自身的形象。有人講「畸笏叟」是表明老人的身形象木板一樣,但我認為「畸笏叟」表達的應該是自己的身份形象。「笏」就是木板,古代的官員上朝都是持笏上朝,官員之「笏」代表了一個人的地位和身份。在紅樓夢中就曾提到一齣戲「滿床笏」,是講唐朝郭子儀封汾陽王,七子八婿都做大官而笏板滿床的故事。在紅樓夢的第一回《好了歌》中也有一句:「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紅樓夢中的兩處「笏」字都是官員之「笏」的意思,批者用這個「笏」字,極可能也是這方面的意思。這樣說來,「畸笏叟」應代表了這位老人的官場經歷。曹頫\原任江寧織造,以後調京治罪,被枷號中,持的是「枷」而不是「笏」,是將原先的「笏」變成了現在的「枷」,因而是「畸笏」。「畸笏叟」更形象地代表了曹頫\。

有人根據畸笏叟的一段批語推斷畸笏叟是作者的叔輩人。「老朽因有魂托鳳姐賈家後事二件,的是安富尊榮坐享人不能想得到處。其事雖未行,其言其意則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刪去」。這好像與我們前面分析的結論存在著矛盾。「命芹溪刪去」就一定是他的上輩人才能講的話嗎?其實人們得出畸笏叟是作者叔輩人的結論,主要是因為認為曹雪芹是曹頫\和曹顒的兒子,如果畸笏叟是曹頫\的話,正是他的叔父,所以就將這句話聯繫起來,推斷是他叔父的語氣。其實在紅樓夢的批語當中,顯示作者與批者關係的句子還有很多,顯示的卻是平輩的關係。像在書中一再稱寶玉為「玉兄」、「石兄」,當然有些是針對書中的內容講的,可有些是針對作者而言的。書中批者還稱賈政為「政老」、「嚴父」。這些卻都表明畸笏叟、脂硯齋與作者是平輩的關係。在書中有一句批語很能說明問題,【靖眉批:前批「知者寥寥」,不數年芹溪、脂硯、杏齋諸子皆相繼別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寧不痛殺!】在這裡畸笏叟稱雪芹等人為「子」,是一個尊稱,表明最起碼是同輩人。這裡的「子」並不是孩子的「子」,同時指這數人,顯然不是這方面的意思。前面已經講了賈寶玉就是曹顒的形象,如果畸笏叟是曹頫\的話,那是更加妥當的。在曹顒出家後曹頫\成為曹家的掌門人,支撐著曹家的生活,並代兄遭罪,從這個意義上講,「命芹溪刪去」也沒有什麼過分的,更可能是曹頫\在職的習慣語氣。

2、書中形象與作者的關係。

在十八回中有一段批語:賈政忽想起他來,方喝道:「……快進去,疼你也白疼了。」【庚辰雙行夾批:如此去法,大家嚴父風範,無家法者不知。】可見批者對賈政的家法是熟知的。書中還有一處寫下了這樣的批語:「一時只聽自鳴鐘已敲了四下,」【庚辰雙行夾批: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樣寫法,避諱也。】「寅」去掉一點,是在避諱「曹寅」的名字。這一批說明不只作者在避諱「寅」字,批者同樣也在避諱「寅」字,體現出批者和作者都是曹寅的後代,像曹顒和曹頫\這樣較為相近的關係是最為妥當的。

在十七回中講到寶玉時有一重要的批語:「寶玉聽了,帶著奶娘小廝們,一溜煙就出園來。【庚辰側批:不肖子弟來看形容。余初看之,不覺怒焉,蓋謂作者形容余幼年往事。因思彼亦自寫其照,何獨余哉?信筆書之,供諸大眾同一發笑。】。這一批語應該是畸笏叟的批語。本回中批語大都是畸笏叟做的,前面的批語畸笏的可能性較大。還有,在後面也有一署名畸笏的批語,用的也是相同的口氣。【庚辰眉批:於作詩文時雖政老亦有如此令旨,可知嚴父亦無可奈何也。不學紈褲來看。畸笏。】,可見前面的批語就是畸笏的批語。這一批語表明的很清楚,不光作者是書中的人物,批者畸笏也是書中的人物。畸笏在初看時,看到自己幼年的形象描寫的不合心意,有些發怒,看到作者寫自己也是這般形象也就怒氣消散了。這一段批語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它首先證明書的作者和批者畸笏都是書的主要人物,同時也證明了前面說的「經過」、「見過」的說法,肯定了批者就是曹家圈內的人,而不是圈外的其他人去附和書中的話;最重要的是確定了紅樓夢故事的人物背景。人們認可畸笏就是曹頫\,而畸笏也是書中的一個人物,說明紅樓夢的故事就是前面我們講的是曹頫\和曹顒這代人的故事。從「因思彼亦自寫其照,何獨余哉?」說明曹頫\在書中形象不是賈寶玉,而是另有其人。先前人們認為曹頫\是書的主人公賈寶玉的說法,在這裡完全能夠被否定。既然批者稱寶玉為兄,那賈寶玉更應該是曹頫\的先兄曹顒,從這裡又證明了前面的分析判斷是合情合理的。這是再一次證明了前面的結論:曹顒就是書中的主人公,就是作者曹雪芹!

現實中曹頫\是曹顒弟弟,在書中賈寶玉的弟弟就是賈環,在書中賈環的形象是形容猥縮,處處比不上寶玉,作者將曹頫\寫做了賈環的形象,難怪批者初看時有些發怒。現實中曹頫\是過繼給曹寅的夫人李氏為兒子的,在書中賈環也不是王夫人的親生子。這樣書中的人物與現實就有了比較明確的對應關係。

|-曹璽(賈代善)---|-曹寅(賈政)------|-----曹佳(元春)

|------|-孫氏(賈母)---| -----|-李氏(王夫人)|------曹顒(賈寶玉)

| ----------------------------| ----------------------------|-----曹頫\(賈環)

曹振彥---------------------|-曹宜(賈赦)------------曹頎(賈璉)

|

|-曹爾正(賈代化)-----曹荃(賈敬)------|

在書中雖然對賈環的形象描寫的不太好,然而紅樓夢中的賈環也不是一個等閒之輩。在紅樓夢的第七十五回有一大段就說明了這點。

不料這次花卻在賈環手裡。賈環近日讀書稍進,其脾味中不好務正也與寶玉一樣,故每常也好看些詩詞,專好奇詭仙鬼一格。今見寶玉作詩受獎,他便技癢,只當著賈政不敢造次。如今可巧花在手中,便也索紙筆來立揮一絕與賈政。【庚辰雙行夾批:前文賈政戲謔已是異文,而賈環作詩更奇中又奇之奇文也,總在人意料之外。竟有人曰:「賈環如何又有好詩,似前文不搭後語矣。」蓋不可向說問。賈環亦榮府公子正脈,雖少年頑劣,現今小兒之常情耳。讀書豈無長進之理哉?況賈政之教是弟子目已大覺疏忽矣。若是賈環連一平仄也不知,豈榮府是尋常膏粱不知詩書之家哉?然後之寶玉之一種情思,正非有益子總明不得謂比諸人皆妙者也。】賈政看了,亦覺罕異,只是詞句終帶著不樂讀書之意,遂不悅道:「可見是弟兄了。發言吐氣總屬邪派,將來都是不由規矩準繩,一起下流貨。妙在古人中有『二難』,你兩個也可以稱『二難』了。只是你兩個的『難』字,卻是作難以教訓之『難』字講才好。哥哥是公然以溫飛卿自居,如今兄弟又自為曹唐再世了。」說的賈赦等都笑了。賈赦乃要詩瞧了一遍,連聲讚好,道:「這詩據我看甚是有骨氣。想來咱們這樣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熒火』,一日蟾宮折桂,方得揚眉吐氣。咱們的子弟都原該讀些書,不過比別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時就跑不了一個官的。何必多費了工夫,反弄出書獃子來。所以我愛他這詩,竟不失咱們侯門的氣概。」因回頭吩咐人去取了自己的許多玩物來賞賜與他。因又拍著賈環的頭,笑道:「以後就這麼做去,方是咱們的口氣,將來這世襲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襲呢。」賈政聽說,忙勸說:「不過他胡謅如此,那裡就論到後事了。」說著便斟上酒,又行了一回令。

這一回的回目是《賞中秋新詞得佳讖》,就是指席上賈赦盛讚賈環的詩有侯門氣概,「將來這世襲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襲呢」,可見賈赦一語成讖,將來襲世職的就是賈環。紅樓夢後面的內容沒有寫完,可據此推斷,賈寶玉是中途離家出走,賈環承襲世職。這兄弟倆的結局正符合曹顒和曹頫\兄弟倆的情況。兄弟倆都是書裡的主要人物,一個是書的作者,另一個是書的批者,他們在這裡的化名就是曹雪芹和畸笏叟。

在紅樓夢的第二回有一批語涉及到兄弟倆的問題:「他便『姐姐』『妹妹』亂叫起來」。【甲戌眉批:以自古未聞之奇語,故寫成自古未有之奇文。此是一部書中大調侃寓意處。蓋作者實因鶺鴒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閨閣庭幃之傳。】「鶺鴒」、「棠棣」在古書上都是表示兄弟的意思。批者在這裡猜測作者作書的原因:是否是因為兄弟倆迥然不同的遭遇促使了作者的寫作呢?「鶺鴒之悲、棠棣之威」表示了兄弟倆的差距較大。在曹家抄家之前,曹顒無奈離家出走,隱姓埋名,非常淒涼冷落;曹頫\繼父兄之職終於出人頭地。曹顒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能詩會畫,可謂才華橫溢,連康熙皇帝都曾讚許。這樣的一個人物豈能甘心於默默無聞,在世上從此消失!拿起筆來為自己做傳是很自然的。在凡例中有一段敘述和批語說的很明白:「雖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不肖,則一併使其泯滅也。」【蒙側批:因為傳他,並可傳我】。【因為傳他,並可傳我】與前面的【蓋作者實因鶺鴒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閨閣庭幃之傳】都是表達了作者著書的最初動機。在紅樓夢書中我們看到,賈寶玉的才情處處都高賈環一等,就是作者想表明自己具有這方面的能力,為自己做傳。

現實中作者的才情也得到周圍批書人的肯定。批者就說:【甲戌雙行夾批:只此一詩便妙極!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長,余自謂評書非關評詩也。】、【甲戌雙行夾批:這是第一首詩。後文香奩閨情皆不落空。余謂雪芹撰此書,中亦有傳詩之意。】說明曹雪芹善於寫詩。在西山的朋友圈中也都說他能詩善畫。這樣書中的人物賈寶玉、現實中的曹顒以及西山的曹雪芹具備的能力都是相同的。這又一次表明曹顒就是書的主人公,就是書的作者曹雪芹。

根據前面人物的判斷,知道了作者和批者畸笏叟究竟是誰,對於我們瞭解紅樓夢的成書過程、紅樓夢的旨意是大有幫助的。根據書中的批語我們知道,畸笏叟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他不同於脂硯齋,他對紅樓夢的改寫具有發言權,對雪芹的殘稿有保存權。知道了畸笏叟就是曹頫\,也就能理解他為何具有這種權利了。

3、脂硯齋究竟是誰?

脂硯齋究竟是誰呢?從一些批語中看出,他是曹雪芹很好的幫手。在七十五回有一回前批:【庚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對清。】、【庚辰:缺中秋詩俟雪芹。】說明在曹雪芹的寫書過程中,脂硯齋就參與到其中來,擔當了校對、記錄等工作,並時時的提醒雪芹,書寫到什麼地方,該寫那些內容了。脂硯齋的這些工作,要達到對書這種熟知的程度,不是短時間內能夠達到的,說明脂硯齋是長時間在曹雪芹身邊的人。從「脂硯齋」這一名字上分析,他極可能是一位女性人物。「硯」在這裡可以做名詞,也可以做動詞講。如果「硯」作為動詞講,是非常恰當的表示了這一人物所做的工作;作為動詞講,前面的「脂」字就是名詞,是主語,就是女人的代名詞。「脂硯齋」就是女人硯墨的書屋。將書屋代指它的女主人是非常形象的。「硯」如果作為名詞講,「脂」字就只能是形容詞。「脂硯」表示的就是一個物件,而不是指人物。從一個人物的筆名上理解,含義最可能的就是前者。能夠與雪芹長時間在一起的女人,最合理的判斷就是曹雪芹後來的妻子。在第一回有一批語:【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余常哭芹,淚亦待盡。每意覓青埂峰再問石兄,奈不遇癩頭和尚何!悵悵!今而後惟願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於九泉矣。甲午八月淚筆。】在這裡將自己與雪芹相提並論,並講「淚亦待盡」,非常恰當的表示了兩人的密切關係。進一步說,一個沒死的人說與一個已去世的人將來「二人大快遂心於九泉」,恐怕只有夫妻關係是比較恰當的。「今而後惟願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幸」是說明了倆人對紅樓夢的創作所起的作用,一個寫書,一個整理。這裡脂硯講得恐怕更多的是整理的工作,而不是做批的工作。

脂硯齋有能力做批,不只是因為他是雪芹的妻子,更重要的是因為他也是事件的親歷者,是書中的人物。在很多的地方他也寫下「經過見過」的批語。有一批語寫得更清楚:【庚辰眉批:鳳姐點戲,脂硯執筆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鳳姐點戲,脂硯執筆事」。在第二十二回的家宴中執筆事的究竟是誰呢?家宴中除了榮府的自家人外,只有林黛玉、薛寶釵和史湘雲。林黛玉淚盡而逝肯定不是脂硯;薛寶釵是主人公的第一個妻子即曹顒的妻子馬氏,也不可能是脂硯;剩下的只有一個史湘雲。三十一回的回題就為:因麒麟伏白首雙星,可見與曹雪芹晚年生活在一起的,就是書中這位叫史湘雲的人物。史湘雲這一人物在現實中究竟是誰已經很難考證了,其實這也影響不了大局,因為知道了曹雪芹和畸笏叟就是曹顒和曹頫\,對我們大致瞭解紅樓夢就足夠了。

在前面我們對畸笏叟和脂硯齋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並分析了他們名字的含義。我們看到圍繞紅樓夢的一些現實人物的名字大都是一些化名,除在紅樓夢中出現外,在其他的地方大都無據可查,只有曹雪芹是一個例外。這一例外其實也正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其他人都是現實中存在的人物,自然要迴避自己真實的身份,而對於曹雪芹來說,原來是曹顒,現在化名曹雪芹,本身就已經是一個找不到來龍去脈的名字,所以讓部分人直呼其名也就沒有什麼妨礙的了。與畸笏叟和脂硯齋相比,曹雪芹這一化名,同樣具有一定的含義。對曹雪芹名字的含義我們不妨也進行一下猜測。雪芹又名「芹溪」、「芹圃」,名字中與「芹」字結下了不解之緣。芹既有野生的也有養植的,它生長的很旺盛,一年中能生出一茬又一茬,到冬季大雪一來就結束了一段生命,可等到來年開春,在原來的地方,又會生出大量新的芹菜來。可能是出家後的曹顒,認識到這一情況後,將自己的人生比做芹菜一樣。原來美好的人生告一段落,此時的自己就像雪地的芹菜一樣,被大雪無情的覆蓋了。他當然希望自己能夠象芹一樣還能復生,這是他的希望。批者有一句話:「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為廢人耶?」就是說明原來大家都抱有相同的希望。「雪芹」正是象徵了曹顒出家後的狀況。

十一、小結。

在前面我們說了這麼多,才將曹雪芹和畸笏叟就是曹顒和曹頫\的情況解釋清楚。現在我們大致的歸結一下:

一、 憑什麼說曹雪芹就是曹顒。

1、 曹顒是經歷過曹家江南繁華時期的人;

2、 與賈寶玉的親生寶貝兒子形象相比曹顒是最符合的人;

3、 曹顒的寫作能力很高,能接受曹寅的較多影響,有受教育的良好基礎;

4、 曹顒的死不明不白,與賈寶玉「撒手懸崖」的懸念相類似;

5、 紅樓末世符合曹家康熙晚年虧空巨大的現實情況,這正是曹顒的生活時期;

6、 「無才補天」符合曹顒任職的情況;

7、 紅樓夢中榮府的人物與現實曹家家譜上的人物正相符;

8、 曹顒的假設經歷能夠解釋紅樓夢只有半部的原因,後面的大礙就是他人生的秘密;

9、 現實中的情況有使曹顒看破紅塵,離家出走的可能;

10、 脂批當中的很多內容講作者經過見過,曹雪芹要是經過見過,其年齡就是曹顒的年齡;從人生經歷和寫作時間上分析,曹雪芹不可能是四十多歲的人,挽曹雪芹的兩首詩含糊的說明了一些問題,周圍人的相繼去世也得出相同的疑問;

11、 小說中的主人公根據時間計算不可能是曹寅之孫這代人;

12、 曹雪芹的一些朋友認可他江南繁華生活的經歷;朋友稱他為僧,有過出家的經歷,說明他是書中的主人公,而不是講上輩人的故事;

13、 小說中的主人公與曹雪芹的才能以及曹顒的才能相一致,曹雪芹與曹顒的相貌特徵相似;

14、 曹雪芹晚期的一些人物說他是曹寅的兒子;

15、 對曹雪芹的部分認識,如曾任內務府主事與曹顒的任職相同;

16、 曹雪芹的隱居以及化名說明他是一個不能出面的人物,為自己做傳就是一種「求得再生」的願望,書中作者一再講親身經歷,批者也說經過見過,就是表明書中的人物還活著,紅樓夢的記實性可能緣於此;

17、 與畸笏叟就是曹頫\的結論並在一起,同書中的內容以及批語相比是比較吻合的;

二、 憑什麼說畸笏叟就是曹頫\。

1、 批語講得「經過見過」說明批者是與作者同時代的人;

2、 稱書中的寶玉為「兄」;稱賈政為「嚴父」;稱元春為「秭」;

3、 與作者同樣避諱「寅」字;

4、 批語的口氣與現實中曹頫\的口氣相同,提到「先兄」、「孀母」

5、 批語中講到自己的形象可能是賈環;

6、 對雪芹寫書能提出一些修改意見;

7、 雪芹去世後,是紅樓夢遺稿的保存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