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兔相逢」解
曹雪芹指明在《紅樓夢》裡有他擬的讖語, 第二十二回的回目就有「制燈謎賈政悲讖語」一句。這一回中元春制的燈謎是:「能使妖魔膽盡摧, 身如束帛氣如雷; 一聲震得人方恐, 回首相看已化灰。」這個謎語又是讖語。在第五回中, 曹雪芹擬的讖語更多, 而且有許多圖讖。讖是假托神的啟示,「詭為隱語、預決吉凶」的。它的起源很早, 據《史記õ趙世家》記載, 春秋時期已有「公孫支書而藏之」的秦繆公的「秦讖」和「董安於受言而書藏之」的趙簡子的「趙讖」。《史記》所記載的「趙讖」說:「趙簡子疾, 五日不知人, 大夫皆懼。⋯⋯居二日半, 簡子寤, 語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 與百神遊於鈞天, 廣樂九秦萬舞, 不類三代之樂, 其聲動人心。有一熊來援我, 帝命我射之, 熊死。又一羆來, 我又射之, 中羆, 羆死。帝甚喜, 賜我二笥, 皆有副。⋯⋯」後來、趙簡子說的讖都應驗了, 如他滅晉六卿之二的范氏和中行氏, 是「帝令主君滅二卿」的應驗,「夫熊與羆皆其祖也」。
趙簡子神遊鈞天的記載與曹雪芹虛構的《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多麼相像: 前者游鈞天, 後者游太虛幻境; 前者有帝的啟示, 後者有警幻仙子的啟示。論者多以賈寶玉所見太虛幻境薄命司簿冊上的畫、判詞與《推背圖》中的圖像、讖語相提並論, 但這是不夠的。因為《推背圖》的六十圖像和讖語是以卦分系之, 是通過占卦得到神的啟示的, 而「趙讖」和《夢遊太虛幻境》卻沒八卦而直接由神來啟示。所以, 曹雪芹虛構的《夢遊太虛幻境》兼有上古的讖和《推背圖》兩種形式。直接由神來啟示這一點, 可說是我們理解太虛幻境薄命司簿冊上的圖和判詞以及《紅樓夢十二支仙曲》的前提。警幻仙子對賈寶玉說:「此各司中皆貯的是普天之下所有女子過去未來的簿冊,爾凡眼塵軀, 未便先知的。」這表明, 賈寶玉所見到的圖和判詞, 是暗示金陵十二釵的「過去未來」的。現存甲戌本中太虛幻境薄命司簿冊元春頁上「畫著一張弓, 弓上掛著香櫞」, 判詞云:「二十年來辨是非, 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夢歸。」——這是暗示元春的「過去未來」的。在《紅樓夢》中, 元春是昌明隆盛之邦的皇妃, 是聯繫詩禮簪纓之族賈府與皇室的紐帶, 因此, 元春頁上的圖和判詞, 特別是第四句預言元春「未來」的讖語, 有如脂評所說,「乃通部書的大過節大關鍵」之一, 是極其重要的, 我們應力求作出符合作者原意的解釋。
(一)
讖的特點之一是「詭為隱語」。隱語是不直述本意而借別詞語來暗示的話。「虎兔相逢大夢歸」這句預言元春「未來」的讖語由兩個隱語構成, 尋求它的本意有較大的困難。最早解釋這句讖語的是續作後四十回的作者。他在第九十五回上說:「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 元妃薨日, 是十二月十九日, 已交卯年寅月, 存年四十三歲。」第八十六回還寫到賈母請算命先生算命, 報的元春生辰是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辛巳時。可見續作者是以干支紀年月日時來解釋「虎兔相逢」, 以薨逝解釋「大夢歸」的。判詞原是預言元春的「過去未來」的, 再說在讖語中, 以干支來指明「未來」的年份是有先例的, 如讖諱流行時的黃巾起義的口號「蒼天已死, 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 天下大吉」, 所以續作者所作解釋的出發點是對頭的。但續作者的解釋有兩個破綻。其一已由苕溪漁隱指出: 元春生於甲申年, 死於甲寅年十二月十九日, 其時已交卯年寅月,「甲申至乙卯僅止三十二年」, 所以元春「存年當改(為) 三十二歲1」。如果按元春死於甲寅年算, 則存年三十一。這樣才與前八十回有關人物的年齡相適應。第三十三回寫賈政笞撻寶玉時, 王夫人曾說:「我如今已將五十歲的人」。按此推算, 幾年後元春死時,王夫人也只有五十掛零。如果元春存年四十三歲, 那麼母女相差最多只有十歲, 顯然不合常情。如果元春存年三十一歲, 那麼, 她比母親小二十來歲, 就合乎常情了。還有冷子興說, 王夫人先生賈珠, 次年生元春, 再次生寶玉。如果把王夫人生元春定在二十來歲, 那麼, 在這以前一二年生賈珠, 三十多歲生寶玉, 而寶玉挨打時約十五歲,元春比寶玉長十餘歲。這樣, 作者介紹說「那寶玉未入學堂之先, 三四歲時, 已得賈妃手引口傳, 教授了幾本書, 數千字在腹內」, 也就合情合理了。如果元春存年四十三, 長寶玉二十來歲, 那麼, 寶玉三四歲時, 元春早已選入宮中作女史了, 哪有機會教授寶玉?總之, 元春存年三十一歲, 才與前八十回所寫王夫人和寶玉的年齡相適應。舊時以干支紀年, 文人都能算出從甲申到甲寅是三十一年, 到乙卯是三十二年, 但續作者卻算錯了。何以會在這種常識性的問題上出差錯呢?這真使人疑惑不解。
由於我認為續作者的出發點是對的, 但又留下一個疑惑不解的問題, 以致一次翻查中國歷史紀年表時, 意外地看到康熙卒年是寅年, 雍正嗣立, 年改元是卯年, 就引起我的注意。聯繫到曹雪芹家的盛衰劇變, 我覺得「虎兔相逢」所隱的可能就是壬寅、癸卯這個康、雍兩朝的交替之年。如果確定元春存年三十一歲, 不是四十三歲, 那麼元春去世的年份應從甲寅年提前十二年。而提前十二年,恰好是壬寅年, 也就是說, 元春是在壬寅年和癸卯年相交之時死的。由此回頭去看, 有可能乾隆年間的續作者本來也認為「虎兔相逢」暗指壬寅年和癸卯年相交之時, 但這是一個將引起當時的最高統治者敏感的年份, 為了避免觸及文網, 續作者就把元春的卒年定在甲寅, 並說元春存年四十三歲。這樣, 前面所說續作者算錯了的問題就不一定存在了, 甚至可以說, 續作者是故意「算錯」, 故意留下一個破綻, 讓讀者去捉摸的。但是, 如果把元春的卒年提前十二年, 那麼, 為了保持她存年三十一歲, 她的生年也應提前十二年, 從甲申年提前到壬申年。這樣一來, 又產生一個問題: 續作者根據什麼把元春的生年定於甲申年的呢?在前八十回中找不出有關元春生年的線索呀。元春的生年, 應是倒過來推算, 先從「虎兔相逢」算出她的卒年是壬寅, 再算出她存年約三十一, 最後算出她生於壬申年。續作者的解釋引起我的思考後不久, 也就是1976年, 古金昭同志從《紅樓夢》是政治歷史小說的角度立論說:「康、雍、乾三朝的最大事件, 莫過於雍正和諸皇子之間的爭奪王位的鬥爭; 而作為這種鬥爭的繼續, 便是雍正繼位後藉故清洗康熙所寵愛的臣僚。業已查明, 康熙死於1722年, 這年立春在除夕前, 康熙死時已交卯年寅月。寅年屬虎, 卯年屬兔。而原著對賈元春的判詞是:『虎兔相逢大夢歸』。明眼人一看便知: 這裡, 明面上是指賈元春之死, 骨子裡是指康熙之死。從而也就不難看出, 曹雪芹又是把賈府的被抄作為王室內政治風雲變幻的反映來加以描寫的2。」這裡正式提出「虎兔相逢」是暗指康熙六十一年壬寅與雍正元年癸卯相交之時; 當然, 說
康熙死時已交卯年寅月, 又說「虎兔相逢大夢歸」骨子裡指康熙之死, 都是不對的。三年之後, 也就是1979年後, 有的研究者又兩次提出:「據史料記載, 康熙死於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按干支為壬寅年即『虎』年, 雍正於同年十一月二十日奪嫡繼位, 按干支恰為癸卯年即『兔』年」,「『虎兔相逢』是暗指康熙和雍正政權的交替3」。可惜他對「二十年來辨是非」和「大夢歸」的解釋不符合原意, 用來作為論據, 更不能使自己的論點成立。而這又關係到對元春判詞的理解。有必要在這裡討論一下。首先,「『大夢歸』則指作者政治上遭受的打擊」,「指作者將政治上的突然打擊看作夢幻一般」, 這樣解釋是不符合原意的。「大夢」原出《莊子õ齊物論》, 意謂生為大夢, 死為大覺。後以「大夢」表示人生如夢, 虛幻無常。李白《春日醉起言志》說:「人生若大夢, 胡為勞其生! 」可見「大夢歸」是死亡的意思, 是死亡的隱語或諱語, 是指元春的死, 不是指作者所遭受的政治上的打擊。其次, 說曹家被抄沒是雍正五年(1727年) , 推定曹雪芹創作《紅樓夢》始於乾隆二十四年(1749年) , 上距曹家被抄沒恰好二十年, 這種解釋也不符合原意。其實, 判詞是相對「榴花開處照宮闈」而說到「二十年來」的,因此,「二十年來」是指元春在宮中生活的時間。這一點已有人引唐代張祜的《宮詞》「故國三千里, 深宮二十年」作過說明。這在《紅樓夢》裡又有內證。冷子興說過元春因賢孝才德被選進宮中作女史,而薛寶釵進京備選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讚善之職時約十三、四歲, 由此可推知元春被選入宮中作女史, 也約十三、四歲。前面推算過元春存年三十一、二歲, 那麼她在宮中生活的時間約十八年, 取其成數則說「二十年來」。當然, 根據元春歸省時的訴說, 把「辨是非」解釋為「識別出什麼是生活的歡樂和痛苦」, 也還是不太切合原意的, 因為「辨是非」是相對後一句「榴花開處照宮闈」說的。一般認為,「榴花」典出《北齊書õ魏收傳》, 取「榴開百子」之意。張季皋先生認為,「榴花開處照宮闈」是由韓愈《榴花》詩「五月榴花照眼明」化出來的, 也就是「烈火烹油, 鮮花著錦之盛」的意思4。其實,這一句兼有上述兩層意思。與第三句「三春爭及初春景」聯繫,「榴花」句是寫元春景況的榮華。但是, 如不兼有榴開百子之意, 那麼盡可以寫成「紅梅開處照宮闈」, 因為「紅梅」更切合「初春景」。的確,《紅樓夢》沒有寫到元春生子, 但這與皇上多子並不是不相容。所以「榴花」承上一句寫出, 又有榴開百子之意, 民間也多有石榴象徵多
子的說法。這樣,「辨是非」才不致於脫離全詩的意思。「辨是非」是相對於「事」而言, 相對於「人」而言, 是辨其賢愚不肖。《紅樓夢》屢稱元春賢孝才德, 所以元春判詞的前兩句的解釋應為: 皇上多子,元春自進宮作女史到被封為鳳藻宮尚書並加封為賢德妃、再到薨逝的二十年來, 能辨別出諸皇子的是非和誰賢誰不肖。因此, 把「二十年來辨是非」解釋為曹雪芹經抄家後的二十年辨別出雍正抄沒曹家的是非, 是離開元春判詞, 也就是離開元春的「未來」,「離開作品本身, 別求深意」了。
由於對「大夢歸」和「二十年來辯是非」的解釋不符合原意, 並以這種解釋作為探索「虎兔相逢」的含義的根據, 這就導致別的研究者批評這種探索是牽強附會, 步舊紅學索隱派的後塵了。可惜得很, 在對「虎兔相逢」的四種解釋中, 唯有把它解作康、雍兩朝交替之年是可望成立的, 但被作為錯誤否定掉了。
(二)
在對「虎兔相逢」作解釋遇到困難時, 有的研究者又另闢蹊徑,從版本的角度去研究元春判詞第四句的含義, 他先認為「虎兔相逢」是「虎 相逢」之抄訛。
從版本的角度去考察元春判詞的第四句並探索其含義, 是一條重要的途徑。但「 」字形狀奇特, 當引起轉抄音的注意, 因此不至於抄成「兔」字。所以這裡有兩種可能,「虎兔」可能是「虎 」的抄訛, 也可能不是。就後者說,「虎兔」、「虎 」可能是曹雪芹在不同時期的兩種表達方式, 或者是整理謄清者脂硯齋、轉抄者有意加以改易所造成的異文。
在現存的甲戌本、庚辰本、戚序本等手抄本和程甲本、程乙本中, 元春判詞的第四句都作「虎兔相逢大夢歸」, 唯己卯本和夢稿本作「虎 相逢大夢歸」。據馮其庸先生考證,「《紅樓夢稿》的前七回又與己卯本同。」而現存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都是過錄本。孫遜先生認為: 甲戌本「抄錄的時間是比較晚的」, 但從第一回楔子中「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 仍用《石頭記》」等字(其他脂本均無) 看,「其祖本可能屬於脂硯齋抄閱再評的本子」; 現存甲戌本屬於「二閱評過」一支的後代, 現存己卯本、庚辰本屬於「四閱評過」的後代5」。此說較合乎事理。所以, 按其祖本而言, 是甲戌本最早, 己卯本次之, 庚辰本又次之。經吳恩裕和馮其庸兩位先生考證, 現存的己卯本是怡親王府的抄本。而現存的甲戌本、庚辰本等都作「虎兔」, 只有己卯本和夢稿本作「虎 」。既然這樣, 在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虎兔」不是曹雪芹的用語之前, 最好不要先去推測現存甲戌本上的「虎兔」是「虎 」之抄訛。如果說, 按祖本(或說底本) 而言, 曹雪芹在「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時用的是「虎兔相逢」, 那麼,「己卯冬月定本」上怎麼又變成「虎 相逢」了呢?一種可能是曹雪芹本人或脂硯齋改的。曹雪芹曾通過空空道人的觀感聲明說:「石」上所記「雖有些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 亦非傷時罵世之旨; 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 凡倫常所關之處, 皆是稱功頌德, 眷眷無窮, 實非別書之可比。雖其中大旨談情, 亦不過實錄其事, 又非假擬妄稱, 一味淫邀艷約、私盟偷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時世, 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 問世傳奇」。脂硯齋在「甲戌本凡例」上說得更明顯:「此書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 只略用一筆帶出, 蓋實不敢以寫兒女之筆墨唐突朝廷之上也。」由此可見, 曹雪芹和脂硯齋為了避免觸及文網, 對是否有唐突朝廷的筆墨, 是否有冒犯倫常之處, 是十分警惕的。當然, 他們不是要戒絕干涉朝廷、干涉時世之念, 也不是要刪盡傷時罵世之語, 他們所警惕的是不露出破綻給人抓住把柄。因此, 有可能是在脂硯齋謄抄「己卯冬月定本」時, 曹雪芹和脂硯齋一起把「虎兔」改為「虎」的。如果是這樣,「虎兔相逢」和「虎 相逢」所作的暗示該是相近的, 但「虎兔」卻是比「虎 」更有危險性的字眼。但是也有可能原來曹雪芹和脂硯齋在「己卯冬月定本」上沒有改, 而是在怡親王府來借抄時臨時改的。至於怡親王允祥與曹 的關係, 有人說是好的, 也有人認為是壞的, 還有人認為說不上好壞, 只是有過職務上的隸屬關係。我想: 既有職務上的隸屬關係, 兩家人就有接觸。而怡親王府要抄《紅樓夢》這件事本身(不管是從哪兒借來的底本) , 就表明他們對這部小說的賞識。所以, 到了怡親王弘曉, 他與曹雪芹的關係就會在以前兩家有接觸的基礎上向好的方面發展。因此, 有人推測怡親王府轉抄《石頭記》的底本來自曹雪芹或脂硯齋, 這種可能性是比較大的。而當怡親王府的人來借書時, 因他們到底是皇族, 曹雪芹和脂硯齋的警惕性就被牽動並強烈起來, 於是把「虎兔」改為「虎 」了。如果有這種契機的話, 那同樣表明「虎兔」是比「虎」更有危險性的字眼。
另一種可能是怡親王府改的, 他們把借來的底本上的「虎兔」,在過錄時改為「虎 」了。如果是這樣, 那麼可以肯定: 在底本是八十回的情況下(也就是沒有可能看到後四十回對「虎兔」的解釋) ,他們認為「虎兔相逢」是「礙語」才改的。永忠的《延芬室稿》裡有《因墨香得觀〈紅樓夢〉小說吊雪芹三絕》, 其上有弘 眉批曰:「此三章詩極妙。第〈紅樓夢〉非傳世小說, 余聞之久矣, 而不欲一見, 恐其中有礙語也。」弘 和弘曉同為乾隆帝弘的堂兄弟, 雍正帝胤 的侄子, 弘 疑心《紅樓夢》有礙語, 弘曉也會有這種疑心。但弘曉等怡親王府中的人還有另一面, 就是像永忠那樣賞識《紅樓夢》。所以他們一方面對《紅樓夢》是否有礙語會有所警惕, 另一方面在發現礙語後又會加以修改, 甚至是順著礙語的原意改, 只是把它改得更隱晦些或更含糊些。所以, 如果是弘曉他們過錄時把「虎兔」改為「虎 」的, 那麼他們認為「虎兔」是礙語。而礙語是與「國朝」的朝政有關的話, 如果攻擊前朝的朝政, 那就不是礙語。這是說, 弘曉他們看到「虎兔相逢大夢歸」這句關於一個皇妃死亡的讖語, 看到其中又有不直述本意的隱語, 就會去捉摸, 而最終從干支紀年方面認為「虎兔相逢」隱指壬寅、癸卯交替之時, 是隱射康熙死去、雍正即位那個非常時期的。於是弘曉他們就把「虎兔」改為「虎 」。他們不過是要改得不是攻擊「國朝」的朝政就行, 這也就是把「特指」(或說「專指」) 改為「泛指」。
但是現存的庚辰本上又是「虎兔相逢」了。推測起來, 這也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 曹雪芹在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時原來用「虎兔相逢」, 後自動在「己卯冬月定本」上或在送給怡親王府的底本上改為「虎 相逢」, 到脂硯齋「庚辰秋月定本」時又改回來。如果是這種可能, 那麼可以作出兩點推論: 一, 曹雪芹先用「虎兔」, 後雖自動改為「虎 」但又改回來, 這表明他更傾向於用「虎兔」, 覺得它比「虎 」更能充分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二, 曹雪芹因怡親王府借抄而臨時把「虎兔」改為「虎 」, 那不過是出於權宜之計, 他的本意是用「虎兔」。另外, 曹雪芹和脂硯齋沒有在「己卯冬月定本」上把「虎兔」改為「虎 」, 那是弘曉等人改的, 所以又有第二種可能: 曹雪芹在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時、「己卯冬月定本」時和「庚辰秋月定本」時一直都用「虎兔」, 沒有用過「虎 」。這種可能性表明, 曹雪芹的本意就是用「虎兔」。劉夢溪先生認為:「甲戌本確晚於庚辰本」, 但「自有其特點和價值, 特別是它的舛錯少, 行文有優於其他本子的地方, 有的批評為其他本子所不具」,「它極可能是曹雪芹家族中人正式開始向外傳的一個本子」,「也許是曹雪芹家族裡的人當時寶藏的《紅樓夢》抄本比較多, 因此當他們正式向外傳佈時, 一定會選擇一個比較理想的本子的緣故吧6」。按此說, 甲戌本既是曹雪芹家族中的人正式開始向外傳的一個比較理想的本子, 那麼曹雪芹的本意也還是用「虎兔」。
把上面的分析和推測綜合起來是: 一,「虎兔相逢」是比「虎 相逢」更有危險性的詞語, 它可能是攻擊「國朝」朝政、「唐突朝廷之上」、「干涉時世」的「礙語」; 二, 現存己卯本上的「虎 」可能是曹雪芹自動或出於權宜之計在其祖本上改成的, 也可能是怡親王府的弘曉等人在過錄時改成的; 三, 曹雪芹的原意是用「虎兔」或更傾向於用「虎兔」。根據第一、第三兩點, 我們應著重研究「虎兔相逢」的含義; 根據第二點(特別是不能排除曹雪芹曾一度自動把「虎兔」改為「虎 」這種可能性) , 我們對現存己卯本上的「虎 」也應予以重視, 以研究它的含義作為輔助, 來研究「虎兔相逢大夢歸」的含義。
據我所知,「虎 相逢」有兩種解釋。一, , 犀牛; 指牛年, 按干支為丑年。提出此說的周文康先生說:「鑒於當時文字獄森嚴和自身的處境, 卻不便徑作壬寅年, ⋯⋯才改為丑( ) 年7。」這是說,曹雪芹把壬寅癸卯交接之年提前一年, 改為辛丑壬寅交接這年, 這還是指康雍兩朝交接的那二、三年。二, , 犀牛類猛獸;「虎 相逢」指兩派勢力的一場惡鬥。紅學界多持此說。此說以為泛指各個朝代兩派勢力的惡鬥, 如果恢復為「礙語」, 則指「國朝」的兩派勢力的惡鬥, 這也就與解作康雍兩朝交替之年諸皇子爭奪皇位鬥爭的「虎兔相逢」相近。總之, 對「虎 」的上述兩解釋, 反過來證明把「虎兔相逢」解作康雍兩朝的交替之年是較為符合原意的, 甚至使原意指當時諸皇子爭奪皇位的鬥爭一點更為清楚。
(三)
我們探索元春判詞的含義, 一是探索「虎兔相逢」這個隱語的本意, 二是探索「虎兔相逢大夢歸」這句讖語是否隱著「真事」。我們先探索後者, 而這也就是所謂「索隱」了。那麼,《紅樓夢》是否有隱著的真事可索呢?有的, 因為翻開《紅樓夢》, 我們先就看到有「將真事隱去」幾個字的一段話:「此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 因曾歷過一番夢幻, 故將真事隱去, 而借通靈之說, 撰此《石頭記》一書也。⋯⋯但書中所記何事何人?自又云: 今風塵碌碌, 一事無成, 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 ⋯⋯雖我未學, 下筆無文, 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 亦可使閨閣昭傳」。這一段關於創作緣起的表白,可能是曹雪芹寫的, 也可能是脂硯齋寫的, 又可能是脂硯齋前的一位批者(也是曹雪芹的親友) 寫的。但不論是誰寫的, 它表達的是曹雪芹的意思, 因為其中標明「作者自雲」和「自又雲」。第五回寫警幻仙子對夢中的賈寶玉說:「⋯⋯新填《紅樓夢》仙曲十二支, 試隨吾一遊否?」此處甲戌本有一批語:「點題, 蓋作者自雲所歷不過紅樓一夢耳。」上述兩例中標有「作者自雲」和「自又雲」之後的話, 都是曹雪芹平日對親友說過的, 換個角度說, 也是作為批書者的親友親自聽曹雪芹說過的。但有人認為, 上引談到創作緣起的這段話既然是脂硯齋前的批者寫的, 它就不能作為研究曹雪芹思想的根據。這種意見忽略了「作者自雲」等語, 是不對的。其實, 這段話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 很像我們現在的「作者答記者問」, 是寫得極為恰當的。至於這段話講到創作的起因, 一是「曾歷過一番夢幻」, 二是「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 講到創作的方法, 是「將真事隱去」,「借通靈之說」,「用假語村言敷演」故事。所謂「借」和「用假語村言敷演」故事, 包括虛構和語言兩個問題。
先從虛構問題說起。曹雪芹說自己「曾歷過一番夢幻」, 是指曹被革職抄家, 以致他從前「錦衣紈 之時, 飫甘饜肥之日」的生活成為泡影。而曹家由興盛到敗落的轉折, 是與康熙死去、雍正即位相關的。換句話說, 要是康熙還在世, 曹 即使犯了雍正給定的那些罪, 也不至於嚴重到被革職抄家。而且, 雍正囚禁與他爭奪皇位的允 、允 等兄弟和下令抄沒曹家, 是他即位幾年後相繼發生的事。這些是曹雪芹要隱去的真事。但他是「借通靈之說」,「用假語村言敷演」故事的, 所以虛構了賈寶玉銜通靈玉托生在賈府的故事:賈府興盛時, 他過著「綾錦紗羅, 羊羔美酒」的生活、賈府「事敗抄沒」, 他陷入「寒冬噎酸齏, 雪夜圍破氈」的困頓中, 在這個頑石被點化為通靈玉而下凡歷世的故事中, 不是隱著與曹家由興盛到敗落的真事嗎?當然, 並不是《紅樓夢》中每個人物每個情節都是隱著真人真事的; 如果是這樣, 那就像舊紅學索隱派那樣把《紅樓夢》變成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圖解了。
《紅樓夢》從賈府興衰的總體上隱著曹家興衰的真事, 同時, 我們又能舉出具體的情節和例子來證明《紅樓夢》中是隱著真事的。
歷史上康熙六次南巡, 曹寅四次接駕, 經曹雪芹改造虛構, 就在《紅樓夢》中敷演出無朝代年紀可考的「太祖皇帝仿舜巡」, 甄家接駕四次, 賈府王府各接駕一次的故事。這個故事隱著與曹家興盛和康熙南巡兩方面相關的真事。但這裡出現一個問題: 曹雪芹要「將真事隱去」, 難道僅僅是將自己曹家興盛時的真事隱去嗎?決不是的。儘管曹雪芹在仿舜巡的故事中對皇帝有所暴露, 但這個故事還是歌功頌德的, 寫這個故事不將康熙南巡和曹家興盛的真事隱去也無關礙。這也就是說, 沒有必要去聲明「將真事隱去」。但曹雪芹終究作了這樣的聲明, 那意思無疑是要將曹家敗落時的真事隱去。確切點說, 是要將對曹家由盛轉衰起了決定性作用的真事隱去, 即把它隱藏到《紅樓夢》的故事中去。「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 故將真事隱去」, 這兩句話的意思, 也就是曹雪芹要將使他的生活變成「夢幻」的真事(即曹家被抄沒) 隱去。而為了避免被加上「干涉時世」,「唐突朝廷」的罪名, 在這裡將真事隱去是必要的。正因為這樣, 曹雪芹寫賈府的敗落必然要在其中隱著雍正下令抄沒曹家這一關連曹家和雍正的真事, 問題只是在如何虛構出一個象「仿舜巡」那樣把兩方面連接起來又將真事隱去的故事。這個故事實際上已被曹雪芹虛構出來, 那就是元春的悲劇故事, 因為在《紅樓夢》中, 元春是被置於溝通賈府和皇室聯繫的重要地位上的。據文獻記載: 曹寅「二女皆王妃」。但曹家無皇妃。曹雪芹創作金陵十二釵的悲劇, 其起因是「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 要「使閨閣昭傳」, 他當然可以以大姑、二姑為模特兒來創造小說中的人物。但曹家無皇妃, 為什麼他非創造出一個皇妃元春來不可呢?, 那就是要使這個虛構出來的皇妃元春擔負特殊而重要的創作上的使命。元春被置於溝通賈府和皇室的重要地位上, 她與賈府是同命運同枯榮的。元春被選入宮中作女史, 原因之一在賈府是詩禮簪纓之族, 後元春晉封為鳳藻宮尚書, 加封賢德妃, 又反過來使賈府顯出「烈火烹油, 鮮花著錦之盛」八十回之後, 元春「大夢歸」與賈府「事敗抄沒」當是相繼發生的。
《紅樓夢仙曲õ恨無常》說:「喜榮華正好, 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 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 路遠山高, 故向爹娘夢裡相尋告: 兒命已歸黃泉, 天倫呵, 須要退步抽身早! 」「退步抽身」, 一般指從官場的傾軋中退出來, 但出自皇妃元春之口, 該是指更高一層的爭鬥, 也就是指已捲入的爭奪最高統治權(皇位) 的鬥爭中退出來。
再說, 元春歸省時囑其父「只以國事為重, 暇時保養」, 死後托夢卻說「須要退步抽身早」, 何以說出相反的話來?脂評也以為這一句「悲險之至」。這當是經歷過險惡風浪後的心理流露。元春是「眼睜睜把萬事全拋」, 死不甘心的。由此再看薄命司簿冊元春頁上「畫著一張弓, 弓上掛著香櫞」,「弓」與「宮」諧音、「櫞」與「元」諧音, 畫面及其文字說明無疑是暗示元春自縊於宮中。而從判詞看, 正因為元春二十年來能辨別諸皇子的是非和賢愚不肖, 才導致「大夢歸」, 也就是被迫自縊而死。如此, 則元春無疑已捲入諸皇子爭奪皇位的鬥爭中。而元春「命歸黃泉」又導致賈府「事敗、抄沒」。
《紅樓夢》是在元春將歸省時說到「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的, 這個故事無疑是隱著康熙六次南巡的。乾隆也六次南巡, 但後三次, 曹雪芹已逝世, 他是不可能把乾隆六次南巡隱到「仿舜巡」的故事裡去的。那麼, 從歷史上看, 康熙六次南巡後皇族內的風雲變幻, 當推康熙六十一年冬諸皇子爭奪皇位的搏鬥最為激烈和險惡了。所以, 曹雪芹是要在元春「命歸黃泉」中隱著這次巨變的。這是把曹家由興盛到敗落的轉折與康熙、雍正兩朝的交替連接起來, 經過改造虛構表現在小說中, 使現實中不留痕跡的事演變為有線索可尋的情節。這也就是非虛構出來不可的皇妃元春的悲劇所擔負的創作上的使命。
由於八十回以後的原稿「迷失」, 我們已看不到曹雪芹寫的元春命歸黃泉的情節了。但是, 太虛幻境薄命司簿冊上記錄著金陵十二釵的「過去未來」, 曹雪芹為此所擬的圖像和判詞及十二支《紅樓夢仙曲》又是他創作金陵十二釵的悲劇的提綱。而按歷史事件的前後順序排列起來, 我們已可以在《恨無常》中看到一點康熙六十一年冬諸皇子爭奪皇位的影子了。那麼, 說到元春「大夢歸」的判詞,也同樣有這次事變的影子。而從字面上就可看出, 判詞的前三句沒有這影子, 那它只有在第四句之中。可第四句又有「虎兔」、「虎 」之別的異文。就「虎 相逢」說, 似乎也能隱著康熙六十一年冬諸皇子爭奪皇位的搏鬥, 因為 是犀牛類猛獸(隨 還是古代傳說中的惡獸呢) , 虎 兩隻猛獸相逢, 可以隱喻兩大勢力的格鬥。但「虎 相逢」有一個缺點, 那就是泛指, 指歷史上各個朝代出現過的所有「親骨肉」爭奪皇位的鬥爭, 如指唐初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爭奪皇位的鬥爭等等。所以,「虎 相逢」還不能滿足應隱著康熙六次南巡後爭奪皇位的事變的要求, 從而也不能滿足賈府的敗落隱著曹家的敗落, 再與康、雍兩朝的交替相連接的要求。因此, 只有把泛指改為「專指」, 才解決問題。
(四)
把泛指改為「專指」, 這又涉及曹雪芹用來寫作《紅樓夢》的語言的問題了。曹雪芹說:「雖我未學, 下筆無文, 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由此可見, 除了脂評所說「以村言粗語演出一段假話」外, 其他「無文」的語言也為曹雪芹所用, 其中包括讖語和隱語。單以隱語而言, 又有多種。曹雪芹擅長制謎語, 而謎語古時也叫隱語。還有「蝆詞」。《國語õ晉語》記載:「有秦客蝆詞於朝, 大夫莫之對也。」注:「蝆, 隱也。謂以隱伏詭譎之詞問於朝。」有人舉例, 如不直說「絕妙好辭」而用「黃絹幼婦外孫齏臼」來表示, 就是「以隱伏奇譎的手法來表達所要說的話」。這個例子中用的方法, 是先把「絕
字」拆為「色」、「絲() 」二字, 再把「色絲」轉化為「黃絹」; 其他三字也大致如此。這與脂硯齋說的「拆字法」有共同點。在王熙鳳的判詞「一從二令三人木」句旁, 脂硯齋注了「拆字法」三字, 由此對這一句的解釋已有七、八種之多, 但「人木」系由「休」字折開而來, 卻是各家的共識。再如香菱的判詞「自從兩地生孤本」一句, 系由「桂」字拆開造成的。脂評又說「千紅一窟」的窟」字隱「哭」,「萬艷同杯」的
「杯」字隱「悲」字, 元迎探惜四姊妹的名字隱「原應歎息」, 這也帶有隱語的成分, 是通過諧音來隱的。總之, 隱語及其製造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其奇詭之法需經過具體分析才能知曉, 不能一概而論。而從上述的例子可看出, 曹雪芹是愛好造隱語的, 他擬的讖語中也多隱語。太虛幻境薄命司的簿冊上又有圖讖, 圖讖是無文字的隱語。按照前面的分析, 曹雪芹在元春的判詞第四句裡該用「專指」,指向康熙六十一年冬諸皇子爭奪皇位的鬥爭。這又涉及具體的朝代了。而曹雪芹為了避免觸及文網, 對特定的朝代是極力迴避的。
他借空空道人對「石」上所記故事的觀感一再聲明:「然朝代年紀、地輿邦國卻反失落無考」;「無朝代年紀可考」。但立即露出破綻, 寫到「石兄」對空空道人說:「若雲無朝代可考, 今我師竟假借漢唐等年紀添綴, 又有何難?」既可添綴漢唐年紀, 那就是在中國, 怎能說「地輿邦國」失落無考呢。脂硯齋也說:「據余說, 大有考證。」其次,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無疑是隱著康熙六次南巡、曹寅四次接駕的真事, 這表明《紅樓夢》反映的是清朝前期的社會生活, 怎能說「無朝代年紀可考」?但曹雪芹又借賈雨村談「正邪兩賦」的人所舉的例子說到「近日之倪雲林、唐伯虎、祝枝山」。倪雲林是元末人, 唐伯虎和祝枝山是明代中期人。這真是虛幌一招, 用「近日」二字把反映清前期的社會生活說成是寫明代中期稍後的人和事了。還有, 秦可卿靈前銘旌上寫的是「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芙蓉誄》上寫的是「維太平不易之元」, 也都避開歷史具體的?曇汀<壬魑蕹曇塗煽? 又寫了清朝的事, 這種自相矛盾表明, 曹雪芹只求在「唐突朝廷之上」的關鍵處加以掩蓋。所以, 他表明無朝代年紀可考, 自有其隱衷。但是, 他既然再三表明無朝代年紀可考, 怎麼又會「一從二令三人木」句旁, 脂硯齋注了「拆字法」三字, 由此對這一句的解釋已有七、八種之多, 但「人木」系由「休」字折開而來, 卻是各家的共識。再如香菱的判詞「自從兩地生孤本」一句, 系由「桂」字拆開造成的。脂評又說「千紅一窟」的窟」字隱「哭」,「萬艷同杯」的「杯」字隱「悲」字, 元迎探惜四姊妹的名字隱「原應歎息」, 這也帶有隱語的成分, 是通過諧音來隱的。總之, 隱語及其製造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其奇詭之法需經過具體分析才能知曉, 不能一概而論。而從上述的例子可看出, 曹雪芹是愛好造隱語的, 他擬的讖語中也多隱語。太虛幻境薄命司的簿冊上又有圖讖, 圖讖是無文字的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