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瓷器考辨
明、清兩個封建王朝, 從14 世紀中葉到20 世紀初葉, 一共統治中國540 多年。在這500 多年中間, 它的內容極為豐富和複雜。不但留下大量的文獻檔案、官書「正史」、私家著述、野史小說; 而且也保留了大量文物古跡。小說《紅樓夢》, 運用高度的現實主義手法, 通過兩個封建貴族家庭——榮國府和寧國府的腐敗和沒落, 反映出康、雍、乾三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廣闊的社會內容, 為研究有清一代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中國的陶瓷是經濟、文化、風俗變遷的一個社會縮影和象徵,乾隆時期是清代陶瓷業的黃金時代,《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生逢其時, 書中多次提到中國名貴陶瓷, 折射出當時的時代風貌。本文試圖對書中提到的中國名貴古陶瓷, 進行分析考證, 考辨其真偽。同時, 對瓷器的銘文、文飾與清代政治、文化及商品經濟發展的關係提供有關史證。
一、《紅樓夢》中的贗品瓷
書中第四十回寫鳳姐來到探春房中,「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 ⋯⋯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 插著滿滿一囊水晶球的白菊。」
汝窯為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 是專為北宋宮廷燒造的官窯。由於宋金戰爭的原因, 用瓷時間僅20 年(宋哲宗元元年至宋徽宗崇寧五年)。「汝窯」的窯址在今河南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一帶, 唐宋時期為汝州, 故名「汝窯」。由於燒製瓷器歷史短,在宋代已為罕見珍品, 南宋人已有「近尤難得」之歎。據現在有案可查的傳世宋代汝窯器不超過百件, 為宋代名窯中傳世最少的瓷器。《紅樓夢》中提到的「汝窯花囊」, 絕非北宋真品。「花囊」這種瓷器造型為平面盤口, 收頸, 扁腹, 圈足, 頂面有三孔或多孔用以插花。宋代尚無此種造型器出現。書中這種造型器始創於清雍正, 盛於乾隆朝。況且汝窯器一般均為小件器, 象書中講的「斗大」的物件實屬罕見。所以此「花囊」當是清代仿製品, 而且是當時很「時髦」的擺設為贗品瓷。
書中第四十一回寫到賈母帶劉姥姥等人去櫳翠庵妙玉處喫茶, 妙玉捧與賈母「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鐘。」,「成窯」是指明成化朝景德鎮生產的瓷器。五彩始於明宣德時期, 但目前真正見到實物的五彩器是成化時期的製品, 也是當時瓷器的主流, 所以被推崇為「成窯以五彩為最」。
成化五彩胎質細膩純淨, 彩色以淡雅為基本風格, 並開始使用孔雀綠色, 紋飾線條柔和, 傳世品極少。傳說明萬歷時, 成化五彩杯一雙, 價值十萬錢, 可見成化五彩在明代後期也是罕見的瑰寶。《紅樓夢》中提到賈母用成化五彩盅吃過半盞後, 遞給劉姥姥一口吃盡。妙玉因劉姥姥用過此盅, 嫌髒不要了。最後由寶玉交給丫鬟, 說:「明日劉姥姥家去, 給她帶去罷。」這段描寫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一)小說是虛構的文學作品, 作者曹雪芹有意誇大書中的揮霍生活, 以及妙玉「欲潔未必潔」的性格, 故將價值連城的成化窯隨手送人。(二) 書中所提到的成化窯是仿製品。清人阮葵生《茶餘客話》說「我朝御窯, 越超前代, 規模款識, 多出秋官主政劉伴阮監製, ⋯⋯又有郎窯, 紫垣中丞開府西江時所造, 仿古酷肖, 萬不能辨。今之所謂成宣者, 皆郎窯也。」近人趙汝珍《古玩指南》也說:「康雍仿明各器, 多用原款: 康器多書宣德,雍器多書成化。」由此可見, 清代仿古製品盛行, 妙玉房中的成化器是當時的仿製品, 這樣毫不在乎地送給劉姥姥才合情合理。
從書中這幾處對瓷器的描寫看, 作者曹雪芹簡直可以說是用隱藏不露的手法明明確確地要告訴我們: 這些都是清代的仿製品。這些描寫體現了《紅樓夢》作為康乾盛世的象徵榮、寧兩府, 不也正像那些仿製的瓷器嗎?表面上古色古香、雍容華貴, 但究其實, 只是古老文明的一件仿製品! 儘管與真品酷肖, 但在曹雪芹看來, 其虛偽性和脆弱性卻經不住推敲, 故寥寥幾筆便露出馬腳。這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細微之處正體現了《紅樓夢》現實主義的藝術魅力。
二、《紅樓夢》中的真品瓷
書中有幾處還提到「定窯」。如第四十回, 賈母進了蘅蕪院, 看到寶釵屋內,「雪洞一般, 一色的玩器全無。案上止有一個土定瓶,瓶中供著數枝菊花, 並兩部書、茶杯而已。」
「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窯址在河北曲陽, 宋代這裡屬定州, 故名定窯。瓷質堅硬, 色潔白, 釉呈乳黃, 積釉處多見淚痕。由於燒造時採取迭壓覆燒, 口沿上多不施釉, 稱為「芒口」, 這是「定窯」產品突出的特徵。
「定窯」原為民窯, 北宋後期曾一度燒造宮廷用瓷, 所以各地紛紛仿製, 有「土定」、「新定」、「北定」、「粉定」等製品。書中提到的「土定」是指漳河、汾河流域民窯所燒的仿製瓷。趙汝珍《古玩指南》說:「其白似粉故名粉定, 亦曰白定; 質粗而色稍黃者為低, 俗呼土定。」書中提到「粉定」是在六十三回描寫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 說桌上「皆是一色白粉定窯」的碟子。「粉定」是景德鎮仿製的定窯。它比「土定」瓷質較細, 北宋真正定窯官窯器較少。其中底部有帶銘文的:「官」、「新官」、「尚食局」等陰刻銘文。
書中第四十回提到賈母、薛姨媽、劉姥姥等14 人參加宴會:「每人一把烏銀洋鏨自斟壺, 一個十錦琺琅杯。」琺琅彩又稱洋瓷, 康熙中晚期始從國外引進, 盛於雍正和乾隆時期。它是清代宮廷用的, 數量極少。據有關資料記載, 自雍正七年起至十三年止, 所造最多的一批琺琅彩瓷只有: 碗八十對又十七件、碟四十四對、盤四十二對、瓶六對、酒園三十六對、茶園二十六對。琺琅彩瓷所以珍貴稀少是因為其製造過程比較複雜: 先在景德鎮燒成瓷坯或細白瓷, 然後運到北京, 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製作琺琅, 再彩燒而成。
琺琅瓷, 也稱「瓷胎畫琺琅」。所用彩料雍正六年以前為進口料, 其後為宮廷自製琺琅料。彩繪特點各朝不同: 康熙朝在器物外壁上釉處多用黃、藍、紅、豆綠等彩色作地; 雍正朝除少數繼承康熙朝色地外, 多在潔白瓷地上繪彩, 並配以書法和題詩, 成為詩、書、畫一體的藝術品; 乾隆朝琺琅彩畫受西洋畫影響較大, 同時在彩地上出現繪畫織綿紋或絲綢紋等花紋, 並在花紋中添繪各種纏枝或圖案, 稱為「錦上添花」。正因琺琅彩瓷是我國彩瓷中最精美的品種, 是清代宮廷用品, 數量極少, 在《紅樓夢》中也只是賈母出現的宴會場合才擺出琺琅器。又如, 作者在書中提到「皇帝南巡的時候,我們家裡接駕四次。」所以寧、榮兩府是「皇親」又「接駕四次」, 有條件收藏琺琅彩瓷。小說宴會的情節雖屬藝術虛構, 但琺琅彩瓷卻是真品。由這一細節, 又可見《紅樓夢》具有很強的歷史真實感, 可以從一個側面證明,《紅樓夢》正是對清代康、雍、乾三朝藝術寫照的史證。
另外,《紅樓夢》中也出現過真正舶來品的琺琅器。如五十二回: 麝月果真去取了一個金鑲雙扣金星玻璃的一個扁盒來, ⋯⋯寶玉便揭翻盒扇, 裡面有西洋琺琅的黃發赤身女子, 兩肋又有肉翅。」這個圖案顯然為西方繪畫中常見的天使形象。這個例子給我們一個重要提示:《紅樓夢》所描寫的時代, 已經是西洋文明開始輸入的時代。正像小說中除了有汝、定、成化等中國名瓷之外, 還有西洋的琺琅器一樣, 除了儒、道、佛這些傳統思想之外,《紅樓夢》中可能還隱含著當時已勃興的西方人文精神和影響。
乾隆時西方文化的輸入, 這裡還可以提出一個佐證。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一副乾隆用品「旅行文具箱桌」, 箱桌內除放置各種文玩用品及文具外, 還有幾件來自外國物件, 其中一件是橢圓形銀胎畫琺琅小盒, 盒蓋上畫一個卷髮、高鼻、深目著西服的男子。此外,桌內另一個小銀盒內裝有剪刀、裁紙刀、小錘等十二件精緻小工具。這些都是國外饋贈的小玩意, 頗受乾隆青睞, 特地被安放在箱內。這些實物結合《紅樓夢》中舶來品的琺琅器的描述, 都是乾隆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史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