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武:「紅學」應是公眾共享空間
日前,由作家劉心武在中央電視台講座內容整理而成的《劉心武揭秘<紅樓夢>》一書出版。該書面世後,在各大書店的銷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作為一個研究《紅樓夢》的作家,劉心武承認自己是個外行人,但他一直稱《紅樓夢》是一個公共的學術空間,任何人都可以去研究。近日劉心武接受本報記者訪問,在訪問中劉心武強調他不會放棄自己對《紅樓夢》的推論,他也認為紅學的生機在民間。
關於研究起源 作者刪去文字引起思索
新京報:你研究《紅樓夢》是以秦可卿為一個突破口的,請問你最初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突破口,它是怎樣吸引你去展開一系列的研究的?
劉心武:在我的《紅樓望月》和《劉心武揭秘〈紅樓夢〉》兩部書裡,已經表達得很清楚。曹雪芹由於非藝術考慮刪去13回大段文字,引起我的思索。這說明他在將生活原型塑造為藝術形象的過程中,內心有痛苦的掙扎,應該瞭解他的創作心理,以及他對籠罩全書的時代社會政治陰影的把握。當然,最後曹雪芹沒有把《紅樓夢》寫成一部政治小說,他穿越痛苦,超越了政治,使全書達到更高層次的人文關懷,放射出理想的霞光。我的CCTV—10的講座,從秦可卿一環環往下捋,9月播出的講到賈元春,10月播出關於妙玉的幾講,陸續還將講到寶玉、黛玉、湘雲……一直講到曹雪芹曾擬出的《情榜》。
新京報:解開秦可卿這個人物之謎真的對《紅樓夢》其他的謎,有那麼重要嗎?
劉心武:這僅僅是我個人研究《紅樓夢》的一種獨特角度。紅學研究應該是多元的,誰也無法限制別人的切入角度,誰也不能宣佈自己的研究就是最重要的。我覺得將自己的研究心得通過書籍、電視講座傳佈出來,能讓人們對我們中華民族古典文化的集大成之作《紅樓夢》產生興趣,從漠視它到重視它,從不想讀到想讀,從讀不下去到能讀下去,從讀不出味兒到能讀出味兒。特別是讓年輕的一代,能因此去接觸《紅樓夢》,討論《紅樓夢》,我的目的就達到了,就非常欣慰。
新京報:我想知道你在研究秦可卿時,都參考過一些什麼資料,是否看過很多相關的書?
劉心武:那當然。需要讀許多書。首先是各種不同的古本《紅樓夢》(《石頭記》),還有各種紅學論著,還有清史方面的資料與著述……如果開一個書單,那麼會很長很長。除了看書,還需要直接請教專家,我特別要感謝前輩周汝昌先生和清史專家楊珍女士,他們對我的幫助非常之大。
關於批評 我不想放棄自己的推論
新京報:在你分析秦可卿這個人物形象時,提到她的父親秦業,說他不可能到養生堂抱養秦可卿,對此還做了一些分析;後來又提到秦可卿和賈蓉只有夫妻之名,沒有夫妻之實。我覺得這些觀點,都帶有一點猜測的成分,沒有嚴謹的證據和推論。你怎麼看?
劉心武:我在《劉心武揭秘〈紅樓夢〉》一書中,將電視講座由於節目時間所限刪去的部分加以恢復,又補充了例證,並對講演時表達得不準確的地方作了修正,盡量完善自己的論述。但你完全不必認同,你應該保持對我觀點的警惕性,以便得出更正確的結論,我讚賞你的獨立思考習慣,並期待著你將自己的嚴謹證據和推論告訴我和大家。
新京報:如果你在分析人物原型的時候是由一個沒有確切證據的前提推出的結論,那麼結論就具有不可靠性了。你覺得你的推論是嚴謹的嗎?
劉心武:你的問題本身已經宣判了我的結論的不可靠。你的判斷我非常尊重。但我直到目前還不想放棄自己的推論,並在聽取各方面的批評指正後,盡量完善自己的推論,將其嚴謹化,那麼,我企盼你也能尊重,或者說對我的這種研究予以寬容。
新京報:你以前寫過《秦可卿之死》的小說,現在這個《揭秘〈紅樓夢〉》的一些觀點也和當時那個小說一樣,你擔不擔心有人說你的《揭秘〈紅樓夢〉》沒有學術性,更像小說?
劉心武:《秦可卿之死》和《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當然是有聯繫的,但小說已經發表了十多年,我的研究思路在這十多年間不斷調整,現在我這本書裡已經對過去的一些觀點進行了修正,並又有所發展。我為什麼要擔心人們的批評呢?有人批評說明有人關注,是我求之不得的呀!說我的研究學術性不夠,那我就當作鞭策,努力加強自己研究的學術性吧。
一個作者其實最擔心的不是批評而是毫無反應。
關於「紅學」 研究紅樓夢研究不必統一步伐
新京報:一直以來對紅樓夢的研究很多,探謎也很多,你覺得《紅樓夢》是否真的如大家研究的那樣隱藏著很多秘密。而且現在很多研究都把《紅樓夢》分析得越來越撲朔迷離了。
劉心武:對《紅樓夢》人們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甚至互相抵牾的讀後感。一位年輕人對我說,他對《紅樓夢》的作者是誰,寫作的時代背景,書中的人物原型等等,完全沒有探究興趣,也不想去探索什麼秘密,他就是享受那些文字所帶來的快感,我以為他那種閱讀也是很好的。但由於《紅樓夢》是一部奇書,首先它不完整,即使按通行的120回本來說事兒,也有好多弄不明白的地方,比如賈璉是長子,為什麼被稱為二爺?因此很多人去探佚,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願意去揭秘的,和熱衷於揭秘的,各按各的路子去對待《紅樓夢》就是了,沒必要統一觀點、步伐一致。
相信只要是讀了《紅樓夢》,總會有自己獨到的感悟的。
新京報:前不久,有位青年學者陳林寫了一篇名叫《破解紅樓夢時間之謎》的論文,在論文中,他指出,賈寶玉的原型應該是曹雪芹的父親曹睿閽趺純創惱庵止鄣悖?
劉心武:他把論文也寄給我一份,非常感謝他。認為《紅樓夢》的作者是曹睿直τ竦腦褪遣茴,這樣的觀點老早就有了,但陳林的研究角度有新意,論證的邏輯性很強,我非常尊重。紅學界已經出現過許多對《紅樓夢》作者及賈寶玉原型的觀點,比如有說作者是曹順(曹寅的一個侄子)的,有說是「石兄」的,有說是吳梅村的等等,我覺得只要言之成理,都應給予發表機會,作為一家之言存在。
關於「紅學熱」 比美國大片熱更舒服
新京報:你怎麼看待最近這一兩年的「紅學熱」?
劉心武:是好事。畢竟《紅樓夢》是我們自己民族的經典,在我眼裡,這比日本漫畫熱、韓國影視熱、哈利·波特熱、美國大片熱……更舒服一些。
新京報:其實現在研究紅樓夢的有很多業餘的人,也有不少人提出了新的觀點。比如你的關於秦可卿身世的觀點,比如陳林的觀點,但好像紅學專家們都不太重視這些觀點,也很少對新的觀點做評價。這是不是不利於紅學這個公共學術空間的發展?
劉心武:是的,我一再強調,紅學研究應該是一個公眾共享的文化學術空間。而且,事實已經證明,紅學的生機在民間,希望各種傳媒能夠起到鼓勵、支持民間紅學研究的作用。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作者:劉心武版本:東方出版社2005年8月定價:28.00元
本書是著名作家劉心武先生在CCTV-10百家講壇中的紅學講座的一個書面結集,也是作者多年研究《紅樓夢》的心血結晶。他從金陵十二釵中的秦可卿著手,詳細考證了書中各人物的生活原型,復原了《紅樓夢》誕生時的時代風貌。一時之間,劉心武新解《紅樓夢》成為一個被津津樂道的大眾熱門話題。
從對秦可卿原型的研究入手,揭示《紅樓夢》文本背後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權力之爭,這並不是劉心武的終極目的。他是把對秦可卿的研究當作一個突破口,好比打開一扇最能看清內部景象的窗戶,邁過一道最能通向深處的門檻,掌握一把最能開啟巨鎖的鑰匙,去進入《紅樓夢》這座巍峨的宮殿,去欣賞裡面的壯觀景象,去領悟裡面的無窮奧妙。
《紅樓望月》作者:劉心武版本:書海出版社2005年4月定價:34.80元
此書提示了《紅樓夢》中「月喻太子」的秘密,另外還涉及了《紅樓夢》中的許多方面,如賈元春究竟是太太平平地病死在宮中還是慘死於離京城很遠的地方,為什麼高鶚那樣歪曲曹雪芹原意,妙玉究竟是怎樣的歸宿,書中諸多人物的最後結局究竟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