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與《紅樓夢》
姚鼐是清代著名的桐城派散文作家,在乾、嘉時期的文壇上很有一點名氣。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很重要。直到今天,他的《登泰山記》,作為一篇優秀的散文作品,還不斷地出現在許許多多的選本裡。
姚鼐生於一七三一年,卒於一八一五年。從時間上看,他可以說是曹雪芹的同時代人。如按曹雪芹生於一七一五年計算,則姚鼐僅僅小於曹雪芹十餘歲而已。
記得郝懿行在《曬書堂筆錄》卷三說過:「余以乾隆、嘉慶間入都,見人家案頭必有一本《紅樓夢》。」可見那時的文人對於《紅樓夢》是很嗜好的。那麼,姚鼐對於《紅樓夢》又是怎樣呢?
這裡有一條材料:
吾鄉造作折紙扇骨,素有盛名,多聚居通濟門外。其面用杭連紙者,謂之「本面」。用京元紙者,謂之「蘇面」,較本面良。三山街綢緞廊一帶,不下數十家。張氏慶雲館為最, 揩磨光熟,紙料潔厚,遠方來購,其價較高。唯時樣短小,求舊時之老粽竹、櫻桃紅、湘妃竹,骨長而腳方者,不可得矣。且雕刻字畫,有取《紅樓》女名者,殊失雅馴。姚惜抱先生最厭之。
見於甘熙《白下瑣言》卷二。甘熙是江寧人,《白下瑣言》所記大多為他故鄉的事跡。從他的這項記載裡,我們可以知道這樣三點:
一、在乾、嘉時期,《紅樓夢》在江寧一帶非常流行。否則,當地便不會取《紅樓夢》中的婦女的名字,在扇骨上雕刻成字畫了。
二、在封建社會裡,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東西,往往被一小部分士大夫文人斥為有失「雅馴」。在扇骨上取《紅樓夢》人名雕刻字畫,這件事也不免遭到了《白下瑣言》作者甘熙的指責。
三、姚鼐的態度甚至比甘熙還要激烈。什麼叫「最厭之」?我想,姚先生所討厭的,既明顯地指直接的對象,恐怕也隱隱約約地包括了間接的對象。前者當然是取《紅樓夢》人名雕刻字畫的扇骨,後者實即《紅樓夢》本身。
這個分析如果能夠成立,則不難看出,在乾、嘉時期的文人中,對《紅樓夢》喜愛者有之,厭惡者亦有之。姚鼐可歸入後一種人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