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寶姑一位《紅樓夢》續書的女作者
《紅樓夢》續書甚多.僅據一粟《紅樓夢書錄》的著錄,就有三十一種。其實,遠不止於此數。過去,我們所知道的《紅樓夢》續書作者的名單上,大抵都是男性,只有當代的周玉清才是女性。現在,我要替這張名單補上另一位婦女的姓名:彭寶姑.
(一)
彭寶姑,字月遺,四川成都人.
這個姓名,是在《國朝全蜀詩鈔》中偶然發現的.《國朝全蜀詩鈔》為孫桐生(1824—1908)所編,現存光緒五年(1879)長沙刊本,並有巴蜀書社影印本(1 985年,成都)。在該書的卷六十二,收錄了彭寶姑的四首詩,詩前有她的小傳,其中說:
字月遺,成都人。平武教諭維植女.父母歿任所,女隻身扶樞歸里,守貞不字。著有《續紅樓夢》等書。明確地指出,她撰寫了《紅樓夢》的續書,書名就叫做《續紅樓夢》。
可惜的是,彭寶姑的《續紅樓夢》沒有流傳下來。這部續書到底有些什麼故事內容?它自原書的第幾回續起?它如何處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的婚姻和結局?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都不得而知。
(二)
《國朝全蜀詩鈔》關於彭寶姑「著有《續紅樓夢》等書」的記載是可信的。
因為編者孫桐生本人就是一位紅學家.
《國朝全蜀詩鈔》卷首載有孫桐生的一篇序文。序文撰寫於「光緒元年,歲次乙亥,中秋前三日」。又,封面有萬縣左斗才題寫的書名,並註明;「光緒五年,歲次已卯,六月刻於長沙」 。可以看出,全書的編定就在光緒元年(1875年)前後,而全書的刻成則在光緒五年(1879)。
依據有關的資料,孫桐生在這幾年前後的一些行事,可以排列如下:
同治五年(1866)冬—— 於《紅樓夢》甲戌本(劉銓福藏本)第三回題寫批語.
同治六年至十一年(1867-1872)——六年夏,在北京從劉銓福處借得《紅樓夢'妙復軒評本》「逐句梳櫛,細加排比,反覆玩索,尋其義,究其歸,如是者五年。」
同治十二年(1873)秋—— 撰寫《妙復軒評紅樓夢》臥雲山館刊本序文。
光緒元年(1875)秋—— 撰寫《國朝全蜀詩鈔》序文。
光緒二年(1876)冬—— 撰寫《妙復軒評紅樓夢》臥雲山館刊本跋文。
光緒五年(1879)夏—— 《國朝全蜀詩鈔》刻成。
光緒七年(1881)秋—— 《妙復軒評紅樓夢》臥雲山館刊本刻成,並題詩一首。
這幾年,除了編輯、刊刻《國朝全蜀詩鈔》之外,孫桐生所做的大多與《紅樓夢》有關。試想,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中,對有關《紅樓夢》及其續書的事情或文字記載,他焉有不密切予以留意的道理?
所以,他在彭寶姑小傳中,提到她的作品時,不說著有什麼詩集或什麼詞集,而偏偏舉出一部《紅樓夢》小說,這在全書也算是一個特例。
「續紅樓夢」四字,在他的眼中或在他的筆下,出現訛誤的可能性基本上不會存在。
(三)
彭寶姑的詩,現存四首:
秋日閒居
點綴三秋景.黃花冉冉開。
茶煙風引去,花影月攜來。
不薄寒偏早,愁多句懶裁。
西風如有約,吹葉上閉階。
夢遊滕王閣題壁
膝王闊外春如錦,膝王閩上西風冷。
秪令何處訪滕王,飛過一雙蝴蝶彩。
武侯祠
獨將只手挽狂瀾,垂拱沖人夢亦安。
魚水君臣同父子,格心尤比濟時難。
哭女弟石仙
知心無復共晨昏,剪紙難拓窈謊魂。
妄想今宵來入夢,為君終夜不關門。
平心而論,她不能算是特別出色的詩人。但仍可看出,詩句還是清新的,也寫出了一些真情實感,在藝術上具有一定的感人的力量。
她的詩反映了她的文化素養。以她這樣的才女,酷愛《紅樓夢》,到了如癡如迷的地步,以至非親自動筆撰寫續書不可,這完全是可以想像到的。
(四)
彭寶姑是什麼時代的人呢?
我們不難推斷出她生活的時代的上下限。
《國朝全蜀詩鈔》的序文撰寫於光緒元年(1875)八月,而全書的翔成則在光緒五年(1879)六月。因此,這就構成彭寶姑時代的下限:她當生活於光緒之前。
從卷六十到卷六十二,所收為「女士詩」。根據凡例,作者名次先後的排列,全依科名或時代為序 而彭寶姑的四首詩,則收錄於卷六十二,正是「女士詩」的最後一卷。
卷六十二所收的作者以陳慧殊、、林佩環、楊繼端領頭。她們分別是張問安 張問陶(1764—1814)、張問萊三兄弟之妻.陳慧殊有《丁酉初度》詩。丁酉為乾隆四十二年(1777)。楊繼端有《己丑七月,夫子權新河二尹,天旱禱雨應期至,誌喜》詩。己丑為嘉慶十年(1805)。在三妯娌之後,相隔三人,又收有黃緗容的《臘日》詩。而黃緗容小傳說;「字裡未詳,道光己未題於綿州沈香鋪,竟不知何人也。」乙未則為道光十五年(1835)。黃緗容之後的第七人才輪到彭寶姑。道光年間大約就是她生活的時代的上限。
因此,我們可以說,彭寶姑殆為咸豐、同治時人。
(五)
在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出現了成都彭寶姑的《續紅樓夢》。在當代,出現了綿陽周玉清的《續紅樓夢》。
都是《紅樓夢》的續書,又都是女作家。更為巧合的是,她們都是四川人。難道四川特別與《紅樓夢》有緣?這倒是值得我們思索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