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學世界」與高陽
[ 1 ]
《高陽說曹雪芹》高陽著新星出版社,2006年6月版
有人說:「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高陽以豐厚的文化底蘊激發超群的想像力,同時運用縝密的考證手段,使其最擅長撰寫的清朝帝王史與宮廷史——例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清宮外史》《胡雪巖》《慈禧全傳》等等歷史小說作品,完全可以作為學術範疇內的信史來看待。
新近出版的《高陽說曹雪芹》(簡體版)收錄了《沒有學術哪有自由》《大陸紅學界的內幕》《高鶚何能解曹雪芹所制的謎》等多篇文章,包括涉及續書和版本之爭等重大課題的紅學論文。尤其是他一邊通過對彼時清朝八旗制度以及人事文物等社會環境的詳細剖析,一邊探索、揣摩曹雪芹的創作心理動因與進程,撥開層層學術迷霧,展示了曹雪芹內在與表面構建的立體維度的精神世界。
《紅樓夢》結構機巧奇特,筆調「雲龍霧爪」,敘事手法則更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其內涵之雋永、深奧令無數人費盡心血地猜測,從而為之魂牽夢縈。作為小說家的曹雪芹聰明得幾近「狡猾」;而現實裡,作為文化人的曹雪芹斷然擺脫雖可維持基本生存條件,卻要蒙受內務府「傳召」之辱的「包衣」身份,以至死前幾年簡直到了俗語所稱「斷六親」的絕境——而他依舊傲骨凜然!高陽指出,「《紅樓夢》是曹雪芹不惜一切爭取研究、創作的自由而終於成功的一個明顯標誌!」
其實,一個真正的文人當有士子風骨。不惜代價,終生致力追求研究、創作自由的行動就是本分。它的基礎首先是能夠坦誠地面對自我。從《高陽說曹雪芹》這本書裡,我看到:高陽把真困惑、真思考、真見解、真願望坦誠地標明在他的「紅學世界」、他的藝術歷史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