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紅樓夢
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最偉大的古典文學巨著之一。在過去二百多年來,《紅樓夢》深入了社會各個階層,得到廣大讀者的愛好,成為一部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民間文學。在《紅樓夢》流行後不久,京師竹枝詞裡便有「開口不談《紅樓夢》,此公缺典定糊塗」的說法,可見《紅樓夢》流行得多麼廣泛而又多麼的動人心弦。可是,正如其他古典文學巨著在舊社會所遭受到的命運一樣,《紅樓夢》在過去蒙受到種種的摧殘、歪曲和誤解。不喜歡它的,說它「誨淫」,斥它是「黃色書」;喜歡它的則又著了「紅迷」。遠在清代,《紅樓夢》便被認為「淫書」,不只一次地遭到統治階級的禁毀。一些封建家長們,更提出「誤盡青年是此書」的「警誡」,禁止青年子弟閱讀。而那些「紅迷」紅學」家們的「穿鑿附會」和「探微索隱」,更是使人撲朔迷離.因此,儘管《紅樓夢》是一顆中國(以至世界)文學遺產中的瑰寶,但它的人民性和現實主義精神,並不是所有讀者都瞭解的。
要瞭解《紅樓夢》,首先得對作者的家世、時代有基本的瞭解。《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原籍是河北省豐潤縣,漢軍正白旗人。他的家庭是一個標準的剝削世家,典型的官僚地主。他家從清初起,到曹雪芹一代止,是一個簪纓世代,鐘鳴鼎食的「百年望族」。從他的曾祖父到他父親的三代中,一共做了四任、歷時約六十年的江寧織造,其間還兼任過蘇州織遣和兩淮鹽政。這些都是直接為封建皇帝及其家族服務的頭等財賦要職。曹家所以能做這麼久的肥官,是因為它是滿清皇帝的親信,它與皇室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清聖祖五次甫巡,都是駐在江寧織造署內,其中有四次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接待的.正因為如此,曹家才成為富貴顯赫,財勢蒸天的封建大貴族。關於曹家的富貴闊綽,《紅樓夢》裡有極概括生動的描寫:「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第四回)「別講銀子成了糞土,憑是世上有的,沒有不是堆山積海的。」(第十六回)曹雪芹出生在金陵,他出生時,他的祖父已死.他四歲時,他父親曹頫\因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傾軋被撤職,次年被抄家。十歲時,和父親由南京回到北京。此後,曹家還有一度的小康局面,到曹雪芹二十二歲左右,曹家又受了一次更大的打擊,從此這個「百年望族」便一敗塗地了。曹家破落後,曹雪芹住在北京西郊,生活非常艱難,竟窮困到「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的境地。最後,終於窮愁潦倒而死。死時年僅四十歲。
曹雪芹生長於清朝雍正乾隆年間(生於一七二三年——雍正元年,卒於一七六三年——乾隆二十七年除夕),這個時期,是滿清封建王朝聲勢最盛的時期,也是開始沒落的時期。確切一點說,出現在這個時期的所謂「河清海晏」的「全盛時代」,實際上是死亡前的迴光返照。正因為這樣,不僅統治階級加在人民頭上的凶殘暴戾,有加無己,就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傾軋以至自相殘殺,也表現得非常尖銳.其中有名的雍正奪嫡事件,正好說明了這個問題。原來康熙皇帝有四個兒子:胤題(左示右題),胤祀、胤糖(左示右唐)、胤禛。他們兄弟四人都想做皇帝,明爭暗鬥,非常劇烈。結果,胤禛用殘酷的手段達到目的,做了皇帝,這就是雍正。雍正坐上皇帝的寶座之後,即大事打擊在爭嫡中的政敵和他父親的親信,除了把胤祀、胤糖(左示右唐)禁錮終身之外,更窮搜黨羽、輾轉牽連,稍有關係,非殺即貶(曹家和它的親黨就是被牽連、打擊之列的),造成一個混亂、恐怖,朝野惴惴的局面。當時的那些皇親國戚,有的被殺,有的雖然倖免於死,但因受盡種種苦難,意志消沉,走向不問世事的佛門、道教裡去求解脫;有的即使沒有牽連到,但接受了教訓,心懷戒懼,亦紛紛走向這條道路上去。因此,競向「佛、道」便成為當時上層階級的一種風尚,一股潮流.這一事件,不僅直接地影響著曹家的盛衰,還深切地影響著當時和後來許多人的思想和文學。曹雪芹生長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所發生的事情,對他是多麼熟悉和休戚攸關,自然也就對他發生深刻的感染和影響。
從曹雪芹的家世、時代,我們可以看出:曹家上世那種奢侈荒淫的物質生活,曹家衰敗後那種蕭條情況和他晚年的坎坷生涯,封建皇朝的那種野蠻黑暗的統治,以及當時的社會風尚和思想意識,就是孕育和產生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紅樓夢》的社會基礎。
那麼,《紅樓夢》的主題思想究竟是什麼呢?這在作者的緣起詩裡已經說得很清楚:「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第一回)曹雪芹就是以感傷、回憶、批判的心情,唱出了封建貴族階級走向滅亡的輓歌。《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紅樓夢》是一部家譜式的小說,它所描寫的大封建貴族地主家庭——賈家,實際上就是所謂「詩禮之家」和「百年望族」的曹家;書中的主角賈寶玉,就是曹雪芹自己。作者究竟怎樣來描寫他自己的所謂「詩禮之家」和「百年望族」的家庭呢?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奢侈、荒淫、專橫和剝削。曹雪芹筆下的賈家的奢侈生活,是令人感到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平日錦衣玉食,用十幾隻雞來做一碗菜,用十幾兩銀子來吃一桌酒菜。這是平常的開銷,如果遇上什麼大事情,如秦可卿的死,貴妃的省親,更是「淌海水一樣」花銀子。趙嬤嬤道:「咱們賈府正在姑蘇揚州一帶監造海船,修理誨塘,只預備接駕一次,把銀子花得像淌海水似的!」(第十六回)講究穿著、吃喝還不算,還要講究玩樂、淫靡。對於賈府的淫靡生活,書中的柳湘蓮和焦大罵得好:「除了那兩頭石獅子乾淨罷了,只怕貓兒狗兒都不乾淨」(第六十六回);「每日偷雞戲狗,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第七回)。賈府恃強凌弱,欺壓平民的罪惡亦是驚人的。賈赦為了奪取幾把古扇子,便勾結地方官府把石呆子害得家破人亡;鳳姐為了要得三千兩贓款,破壞張金哥的婚事,結果害死兩條人命。至於平日「交通官府,包攬詞訟」,「恃強凌弱,強佔良民妻女」等等罪惡,更是舉不勝舉。賈府這樣奢侈揮霍的錢從哪裡來?橫行霸道的勢又何所恃呢?曹雪芹告訴我們,錢是從剝削來,勢是依靠皇帝撐腰和自己貴族親黨的連成一氣。書中第四回「護官符」裡所說的賈、史、王、薛四家連成一氣,「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係,及第五十三回黑山村的佃戶烏莊頭到賈家交租的一幕,就是賈府勢力背景和經濟來源最好的道白。烏莊頭不過管了賈家八九個莊子,而所交納的地租,除了牛、羊、豬、鹿、獐、狍、熊、雞、鴨、鵝、魚、蝦、海參及榛、松、桃、杏等各種動植物不計其數外,還有各種柴炭三萬多斤,各種米一千多擔,白銀二千多兩。這是多麼苛重的剝削。但賈珍卻皺著眉頭說:「這夠做什麼的?」最後還對烏莊頭說:「這一二年裡賠了許多,不和你們要找誰去?」賈府就是這樣依靠剝削農民的血汗來過他們奢侈淫逸的生活的。作者不僅大膽而真實地揭露了這個貴族地主家庭的本質,還指出這個家族必然衰敗的命運:「如今人口日多,事務日盛,主僕上下都是安富尊榮,運籌謀劃的實無一個。那日用排場又不能將就省儉。」(第二回)「已經『寅年用了卯年』的」,「不但庫上無銀,而且尚有虧空。」「我瞧這些子侄沒一個長進的!老天哪!老天哪!我賈家何至一敗如此!」(第一百零六回)這樣,賈府最後得到一個「樹倒猢猻散」(第十三回)、「食盡鳥投林」(第五回)的悲慘結局,當然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紅樓夢》雖然是一部家譜式的小說,但它並不是一點一滴地記載自己的家世和歷史;也不是「本紀」、「世家」、「列傳」式的來為他們寫傳。而是在深刻分析和掌握這個家族內部矛盾衝突的基礎上,通過高度集中與概括的藝術手腕表現出來,在曹雪芹筆下,揭露了賈府裡面的各種矛盾和衝突,在賈府,父子、母子、婆媳、夫婦、兄弟、姊妹、妻妾、主僕、僕人與僕人人之間,無處不存在著矛盾與衝突。而在這許多矛盾衝突當中,最主要和最本質的,是賈政與賈寶玉父子兩代之間的矛盾。他們父子之間的矛盾,象徵著封建秩序,封建道德與一個追求自由和性格解放的善良心靈的矛盾。在賈家,作為封建傳統代表的是賈政,他是封建社會的忠臣肖子。他開口天恩祖德,閉口顯親揚名,他維護名教、講究文章經濟,熱衷功名。凡是有利於封建統治的他都擁護,凡是不利於封建統治的他都反對。他是封建社會的支柱,是封建秩序與封建道德的化身。而賈寶玉剛好與他父親相反,他是封建社會的貳臣逆子。他否認傳統禮教,蔑視功名利祿。他罵「讀書上進」、「熱衷功名」的人是「祿蠹」,是「國賊祿鬼」;罵「文死諫」、「武死戰」的「忠臣烈士」是「沽名鈞譽」的「鬚眉濁物」,他追求戀愛自由,反對「金玉良緣」,堅持「木石前盟」,他主張人與人平等,反對封建社會的貧富、貴賤、長幼、主奴、嫡庶、男女等等的不平等;他的理想世界是「蔬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第二十二回)。凡此種種,便構成了與他父親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個矛盾從賈寶玉週歲試志願時起,至「不肖種種大受笞撻」時,發展到最高峰。那次賈寶玉被「笞撻」的罪狀是「在外流蕩優伶,表贈私物;在家荒疏學業,迫淫母婢」(第三十三回)。這是賈寶玉父子矛盾衝突得最劇烈最厲害的一次。雖然這次衝突的結果,賈寶玉仍然表示:「我便為這些人死了,也是情願的!」(第三十四回)賈政則說:「從此以後,再不打他了。」(第三十三回)可是,賈寶玉並沒有衝破封建制度加在他身上的重重束縛。儘管他反對科舉,後來仍免不了「奉嚴詞兩番入家塾」(第八十一回),甚至還去考了舉人;儘管他堅持「木石前盟」,結果成親的還是「金玉良緣」。最後,終於在失戀、痛苦、絕望的情況下,只有用「出家」來表示他最後一次的反抗。這是貫串在《紅樓夢》裡的主要矛盾,作者環繞這個矛盾展開了其他大大小小的矛盾。同時,作者也就是通過這些矛盾來展開故事,表現主題。作者不僅通過這些矛盾揭示了封建家族衰敗的規律,告訴人們:封建家族衰敗的最基本的內在原因,就是它們內部的腐敗和它們互相之間的矛盾傾軋。因為矛盾傾軋的發展,必然演成劇烈的自相殘殺,招致崩潰滅亡的命運,從而推動新舊社會的新代謝,作者通過探春的口說:「這樣大族人家,一時是殺不死的,這可是古人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才能一敗塗地呢!」(第七十四回)作者還通過這些矛盾,塑造了一個不甘忍受封建制度束縛,敢於背叛出身階級的青年代表,作者通過賈寶玉的口喊出呻吟在封建制度下善良青年的共同呼聲,喊出他們的空虛、寂寞與痛苦,提出他們的主張與要求。雖然,由於作者所處時代和生活的限制,作者筆下的賈寶玉的理想世界,不過重複了老莊哲學裡面的「清淨無為」;賈寶玉所採取的反抗法寶,不過是「循入空門」。但是,《紅樓夢》總算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貴族家庭的本質及其必然衰敗滅亡的真理,描寫了封建社會的種種妖形怪狀,同情與悼惜了犧牲在封建制度下的千千萬萬青年的悲慘命運,使我們在今天看了,還深深感到封建制度是如此可恨可贈。這些,就是《紅樓夢》的偉大的人民性和現實主義精神所在。我們讀《紅樓夢》,也就要從這些角度去理解。
《紅樓夢》所以成為不朽的著作,還在於它卓越的藝術成就。《紅樓夢》的高度藝術價值,還不在於作者把長期封建社會積累起來的文化知識;經學、史學、諸子哲學、散文駢文、詩賦詞曲、平話戲文、繪畫書法、八股對聯、詩謎酒令、佛教道教、星相醫卜、禮節儀式、飲食服裝以及各種風土人情,包羅萬有的安插在《紅樓夢》裡。而在於作者概括了無數貴族家庭的特性、本質和命運,創造了完整的封建貴族家庭的典型;在於創造了許多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通過他們來扮演這封建大家庭的形形色色,通過他們來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愛憎生動而具體地感染和傳達給讀者。《紅樓夢》結構的龐大,人物的眾多,是古今中外文學著作中罕見的。但是,儘管人物如此眾多,並沒有落入「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第一回)的俗套裡去。曹雪芹筆下的人物,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性格,一個人有一個人的聲音、笑貌。如賈府上層人物中,賈母的安富尊榮,賈政的道貌岸然,賈赦、賈珍、賈璉等的顢頇跋扈、專橫淫亂,刑夫人的庸俗,王夫人的「賢淑」;十二釵中黛玉的工愁善病、嘴尖量小,寶釵的城府深嚴、世故圓滑,鳳姐的陰險權詐,迎春的柔懦,探春的幹練,湘雲的爽快超脫,妙玉的矯揉造作,尤二姐的柔,尤三姐的烈等等,都莫不刻畫入微,恰如其分。《紅樓夢》所以能如此吸引廣大讀者,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各種不同人物的鮮明性格,像磁鐵一樣吸引住讀者。作者描寫人物,有時是用精雕細琢的方法,從人物的言語、態度、情感、環境等方面去細膩描寫;有時則採取粗線條的作風,輕輕幾筆便使人物躍然紙上。尤其善於採用性格化的語言來表現人物性格。如焦大,在書中只出現過兩次,作者對他的描寫亦不多,但通過這幾句話:「焦大太爺蹺起一隻腿,比你的頭還高些。」「不是焦大一個人,你們作官兒,享榮華,受富貴!」「咱們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第七回)「我活了八九十歲;只有跟著太爺捆人的,那裡有倒叫人捆起來的?」(第一百零五回)便把一個酗酒、憨直、對賈家有功但被遺忘了的老奴才的面孔刻畫了出來。又如寫王鳳姐,作者只通過興兒的口說出:「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笑著,腳底下就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第六十五回)便把鳳姐的陰險權詐暴露無遺了。書中像這樣的例子,是俯拾皆是,舉不勝舉的。但只從這些,我們也就可以看出作者刻畫人物的技巧,已經達到「鬼斧神工」的境地了。
《紅樓夢》所以使人喜愛得「著迷」,就是因為它的藝術魅力,深深吸引住廣大讀者的心靈。
儘管《紅樓夢》在思想上、藝術上的價值是這麼大,但由於作者所處的時代,及時代對他的局限性,因而《紅樓夢》就免不了受舊時代的影響,帶上一些不健康的東西。譬如就書中的虛無思想來說,自然我們要估計到這種思想,是當時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社會黑暗的一種反映,曹雪芹在找不到其他出路的情況下,用這種思想來對封建社會的富貴功名、道德倫理等觀念來作一個消極的否定,在當時無疑是有若干進步意義的。但就它的思想本質來說,終究是唯心的、不健康的。又如第五回的「十二釵」冊子上的題詩及「紅樓夢十二支曲子」,雖然這只是作者安排的人物提綱及全書的綱要,但作者在那裡已把各種人物的命運、歸宿及賈府的結局都作了預示,並且通過太虛幻境的「仙冊」和「仙子們」的演出來告訴讀者,這無疑是在向讀者灌輸「分離聚合皆前定」(第五回)的宿命觀點。還有「欠命還命,欠淚還淚」的說法及第一百十二回的「死讎仇趙妾赴冥曹」,把趙姨娘的死寫成是因為陷害過寶玉、鳳姐被閻王差人拿去等等例子,也是在宣揚「冤冤相報自非輕」(第五回)的「因果報應」的封建思想。雖然這些不健康的東西和《紅樓夢》整個思想上、藝術上的價值比較起來,只不過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是作者所處時代和階級給它打上的烙印。但是,卻完全有必要把它指出來。因為我們對於任何一部文學遺產,都必須採取分析和批判的態度去讀它,接受它的精華,揚棄它的糟粕。因此,即使只有一點點「糟粕」,我們也得指出它,揚棄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閱讀古典文學中,受到更大的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