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與民族文化傳統(2)

《紅樓夢》與民族文化傳統(2)

《紅樓夢》與民族文化傳統(2)

紅樓夢與百年中國

《紅樓夢》與民族文化傳統(2)

   

文化是個大概念,言談、行為、舉止、待人、接物、儀表、服飾,都反映一個人的文化風貌。劉老老誤把子兒當做鳳姐,不單是看見平兒遍身綾羅,插金戴銀,恐怕也和平兒的舉止不凡有關。就連與詩書無緣的鳳姐,心機、鋒芒、手段固然勝人一籌,甚至有撒潑打滾、胡攪惡罵的表演,另一方面也極善處理老幼尊卑各種複雜的關係,反映出封建大族的一定教養。賈母說:「我喜歡他這樣,況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賈母說的「高低」,即是指處理人際關係需要掌握的「度」,也就是象徵文化教養的「禮」。鳳姐的特點,是不知書卻能達禮。當然,文化素養最高,不僅在《紅樓夢》中出類拔萃,置諸青史亦光輝熠熠的,是寶釵和黛玉。這是兩個由古典文化熔鑄出來的藝術典型,而又分別代表著禮和詩兩個不同的文化流脈。就傳統文化的功用來說,詩和禮是統一的,就其表現形式來說,二者又有所不同。《禮記·樂記》寫道:「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前者可為黛玉寫照,後者可為寶釵擬形。一個代表藝術精神,一個代表道德精神,共同象徵著中國傳統文化。賈家被稱作「詩禮簪纓之族」,剛好和釵黛兩個表現形態不同的文化性格協調起來。

賈寶玉是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在書中出現的,他的思想、性格、言論、行為常常與傳統文化格格不入,但他並沒有脫離開民族文化的土壤,相反,他的身上溶解著豐富的傳統文化的因子。按書中所寫,寶玉的故事大都發生在十三至十五歲之間,一個十足的少年,其幼稚之處自不待言,但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寶玉也有相當成熟的一面。例如處理人際關係,他是很自如的,不是搬用什麼處世之道,而是已成為一種修養,一種文化性格。他遇事謙讓,從不為自己爭什麼。做詩,總是說自己的不好。對人則充分體諒,不只對女孩子,對兄弟子侄也一視同仁,敬恕有加,不願因自己的特殊地位給別人造成難堪。第二十四回寫寶玉給賈赦請安,邢夫人讓至上房,同坐一個坐褥,又用手百般摩挲撫弄寶玉,使賈環看了大不自在,示意賈蘭離去。寶玉見此情景也起來告辭,說明他不願冷落別人。第二十五回賈環故意推翻蠟燈,燙傷了寶玉的臉,王夫人大發雷霆,把趙姨娘和賈環痛罵了一頓。寶玉則說:「有些疼,還不妨事。明兒老太太問,就說是我自己燙的罷了。」表現出忍讓克己的特點。第六十六回柳湘蓮向寶玉問尤三姐的品行,寶玉說「你既深知,又來問我做什麼?」不作正面回答。這些地方,都可以見出寶玉的修養,完全是中國式的為人行事的方法,無疑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包括對愛情的執著和在強力面前的無可奈何,不得已便用莊禪解脫自己,也滲透著我們民族文化性格的某些共性。

《紅樓夢》中的許多人物,二百年後的今天,仍然能在生活中看到他們的影子,原因就是中國人的文化性格易時相通。想瞭解中國人和中國文化嗎?讀《紅樓夢》應是最方便的途徑。《紅樓夢》反映了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是一種成熟的文化形態,對這樣的作品進行研究,其學術意義和學科價值自可想見。

《紅樓夢》在中國古典文學裡面是最富有典範意義的作品,不理解《紅樓夢》就不容易理解中國古典文學。中國歷史悠久,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僅就文學成就而言,三百篇、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每一歷史時期都有大家名世,優秀作品汗牛充棟,何獨《紅樓夢》最有典範意義?當然,每一時代有每一時代的文學,無論何種文學樣式,一旦走向成熟,都具有典範意義,而且它的高峰是不可企及的。但文學本身有歷史的承繼性,後來的作家總是要從先輩那裡吸取營養,因此越是晚出而又能達到高峰的作品,包含的文學傳統的成分越多,對一國文學來說,其典範意義也就越發突出。《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的集大成的作品。曹雪芹有志於文學創作,而不選擇詩、詞、曲、劇的形式,選擇了小說,這是他的聰明處。如果他當初想以詩、詞、曲、劇創作名世,恐怕文學史上就沒有他的位置了,至少不會像今天這樣顯赫。明、清兩代是小說的繁盛期,馮夢龍、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以及《金瓶梅》的作者已經提供了先鑒,曹雪芹有條件把小說這種文學樣式推向高峰。

小說的特點是容量大,可以展開廣闊的社會生活的畫面,時間和方位不再限製作家的手腳,古今中外可以連成一片。同時,小說之外的各種文學樣式,也可以伴隨人物的活動包容在小說之中。《紅樓夢》裡的詩、詞、曲、賦很多,而且不是通常小說中的回前詩和開場詩,而是貨真價實的創作,雖然有一部分是代作品中的人物擬的,也可以看到雪芹的詩才。張宜泉稱雪芹「工詩」,脂評也說「雪芹撰此書中亦為傳詩之意」,當不是虛談。

總之,從《紅樓夢》中我們看到了曹雪芹的多方面的才能,這是他的前輩作家不及他的地方。曹雪芹可以在《紅樓夢》裡寫詩、填詞、度曲,屈原、陶淵明、杜甫、歐陽修、辛棄疾卻不能在他們的詩詞中寫小說。文學形式的演變,總是使作家的創作天地越來越廣闊,後來的典範雖不能代替先前的典範,卻能夠包容先前的典範的一些因素,中國古典文學的主要藝術特徵我們在《紅樓夢》中都能找到。作者經常用寫詩的手法、寫戲劇的手法或者繪畫的手法,來寫他的作品。人們常說戲劇和電影是一種綜合藝術,殊不知《紅樓夢》也是綜合藝術,而且綜合的東西比某些戲劇和電影要多得多——她把中國傳統藝術、整個古典文學都綜合進去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