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銓福史實與甲戌本關係綜考(二)
二 天咫宦中,肯堂肯構
刻氏之家,世居京師(今北京市區),家園在南城後孫公園,地屬大興縣轄。張之洞稱其家「園池幽勝」。(園宅原是孫承澤舊居,北部稱「後孫公園」)。
祖父劉炯,曾任四川資州直隸州知州、成都知府。父位坦,字寬夫。道光五年乙酉(1825 )拔貢,經廷試,「愛賓比部,逮掌諫垣」, 咸豐元年(1851 )出任湖南辰州知府(首邑沅陵),咸豐六年因積芳致疾而卸職。約次年回京。咸豐十一年(1861 )九月病故。位坦四婿茂彭年撰有《祭外舅劉寬夫先生文》 詳敘一生行誼。[11]
1、銓福稽年
嘉慶間
劉銓福生。他的生年尚未查見文征。胡適跋甲戌水文中,說他大概生於嘉慶晚年。自注約當1818 年,是為嘉慶二十三年戊寅。確年有待再考。
他在題記或書柬上有時單署「福」字或「逼」字。按周代金文中每書「逼」字,《 五音集韻》 云:即古福字。字子重(義或取《 論語· 學而》「君子不重則不威,家則不固」義。)別號:「白雲吟客」、「吟客」、或署「道林游侶」 .
嘉慶二十五年庚辰(1820 )
七月十八日,麟慶長子崇實生於東四牌樓南勾欄胡同祖宅。
十月二十八日,銓福妹劉玟(字叔采,姊妹間行三)生於資州官舍。[12]
道光四年甲申(1824 )
四川綿州孫桐生誕生。
道光五年乙酉(1825 )
劉位坦在京中考選拔貢,經廷試後,先任刑部司官,後升任御史。
道光七年丁亥(1827 )
銓福妹尹玉(字季瑜,姊妹間行四)生。
道光十年庚寅(1830 )
十一月十四日,溧水濮文暹生。
道光二嘴一年辛丑(1841 )
八月初七日,麟慶命長子崇實購下半畝園。
此年,三妹劉玟嫁喬松年。
約道光間
銓福《 磚祖齋詩鈔》 中回憶昔年在軍旅中事:「十年戎馬苦奔馳」,另一詩中自註:「福,曾任(軍中)校官」。按:樊彬與銓福始交連姻在咸豐三年。則軍旅生涯似應在道光間。這一重要史實,有待尋史料以再考。(參見《磚祖遺卷》 )
道光二十五年乙已(1845 )
春閣,錢塘吳福年中一甲三名探花。(字竹言,又字築巖,史料待考。後娶銓福姊為妻)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 )
七月二十五日,麟慶卒於半畝園。兩子撰《 見亭行述》 .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548 )
銓福於此際任直隸河間府肅寧縣教諭。
時高繼布任河間府學教諭。[13] 兩人共約蒐訪君子館磚。據楊翰《 息柯雜著》 卷一《 跋劉子重君子館磚拓本》 雲.「子鍾州長,授學肅寧,搜羅尤富。」按:州長指「知州」,此句下接寫「授學肅寧」 ,則此年前曾任某州知州。時地有待續考以補。
九月,四妹尹玉(字季瑜)嫁黃彭年。結縭之夕,有一段文藝故事。見黃撰《記劉淑人事略》 。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 )
本年,銓福在肅寧教諭任。春間,得「宋鄭樵修史硯」硯盒蓋上有劉位坦之題記:「宋鄭夾漈先生修史硯,道光乙酉春,銓福得之河間舊姓。」
咸豐元年辛亥(1851)
父位坦以御史出任湖南省辰州府知府。(府治沅陵,轄沅陵、瀘溪、辰溪、漵浦四縣。位坦出任辰州知府的確切時間,系據光緒《 湖南通志》 卷一二一職官表:「咸豐元年任,順天拔貢,有傳。」)
咸豐二年壬子(1852 )
劉位坦在辰州任(以下不續記)。春鬧,孫桐生成進士。
咸豐三年癸丑(1953 )
春間,據天津樊彬序劉銓福《 磚祖齋詩抄》 云:「成豐三年,余自楚北歸來(按:樊彬歷官湖北遠安、建始知縣),即與訂交,復以姻媾(樊、劉兩家姻事待考),往來甚密。花晨月夕,蓋無三日不相見,倡和之作亦多。」《詩抄》 諸詩無紀年。從內容考察,從此年清明間始存詩。(舊說咸豐初即隨父去湖南,今從《 詩抄》 研究,去湘在後。)
咸豐四年甲寅(1854 )
約此年七月二十七日 ,劉樊兩人同游十剎海,存詩。
咸豐五年乙卯(1855 )
從《 詩抄》 考察,似於此年夏後銓福始去湖南。(確時待再考)他或隨父在辰州,或在長沙,也曾去淑浦。
咸豐六年丙辰(1856 )
此年曾去辰州(見胡適存銓福書柬)。
九月至歲暮在長沙旅次,自題居處曰「蟄室」。銓福曾撰有《 燈謎集》 一卷,存謎千計,出示與楊恩壽。恩壽向銓福學制謎。後十七年,恩壽集謎稿為《 燈社嬉春集》二卷刊行。有劉銓福駢文序。文末署:「咸豐丙辰九月中呢大興劉子重敘於長沙旅次之蟄室」。但考之恩壽謎集自序,時間有歧。[14]
考《 湖南通志》 卷一二一職官十 二,國朝,辰州知府:咸豐元午劉位坦任。成不七年沈元泰任。再從《 通志》 卷一O 八名宦傳十七,國朝六,劉位坦小傳云:「積勞致疾,乞歸。卒。」從一般志書記職官任期,每衹記起任之年,但卸任交接月份不一。
劉氏父子在辰州時曾購入大量圖書,歸裝無資載回京中,乃將所攜及析購圖書檯七千餘卷,寄存於辰州府南境屬縣淑浦舒雲槎(監生)家之竹坳春雨樓中。參見後面有關記述。
成豐七年丁巳(1 呂57 )
是年,銓福在長沙。材料據(一)銓福於閏五月廿三寫有詩三首(據《 五百年歷書》咸豐七年有閏五月); (二)得唐開元銅牌,越二年題拓本回憶記:「丁巳夏日,僑寓長沙」; (三)丁巳七月廿七日有致孫桐生函(另有五函未記年月,應屬同年事。)
銓福作《 閏五月廿十三日有召飲以燕窩餉者漫作》 (三首), 詩寄孫桐生(是年孫在長沙候職,年底赴酃公任)。第二首有:「衰親客舍甘無肉,稚子家園色苦饑。偏我應官多口福,萬錢不飽數莖絲」句,第三首有「巢幕堪危歎豫章」句,詩末署「道林游侶草」鈐「子重」印。—— 詩中提及的「應官」與「巢幕」事,有待考索。
銓福從湖南回京年份,諸書所記時間 有政異。[15]
咸豐八年戊午(1858 )
此年銓福已回北京。《 詩抄》 中有《 中秋對月》 詩,似寫於此年。
成豐九年己未(1859 )
季秋(九月),銓福將所收開元銅牌拓片後寫題記並錄詩,末署「己未季秋鶴巢夫子命書,大興劉逼錄於海王村橋亭卜硯齋」。
咸豐十年庚申(1860)
春三月,銓福去北京西郊三十里之翠微山拾得眉石,歸遺馬壽萱以畫眉。並請武進莊裕松為繪《 翠微拾黛圖》 ,有諸家題記。首為濮文退所譜南北合套曲,並有小序。
閏三月,銓福因思念寄留於湖南淑浦的七千卷藏書,懸系不能置。又請莊裕松為繪《 竹坳春雨樓藏書圖》 ,以留紀念。(此圖為王藹雲收藏)[16]
八、九月。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侵略軍攻入北京。在劫掠圓明園中珍寶文物後縱火焚園。銓福嗣有詩對侵略者示仇恨。
十二月中旬偕妹夫黃彭年觀諸城劉氏在京之藏書。有得書。
咸豐十一年辛酉(1861 )
正月二十日,馬壽萱病故。
七月,山西代州馮志沂為銓福作《 竹樓藏書記》 。[17]
九月,銓福父位坦卒。
同治元年壬戍(1862 )
四月初三日,四妹尹玉卒於赴蜀途中。嗣後其夫黃彭年撰《劉淑人事略》 ,於尹玉之生平、性格、才藝敘述頗詳。
十月初六日,作《 紀夢》 詩,深懷馬壽萱卒後之思念情。
同治二年癸亥(1863 )
春日,始在馬壽萱遺物《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甲戌本)卷後寫題記。五月二十七日又寫第二則題記。
八月,趙之謙(1829 一1884),改字㧑叔;號悲𥂝等,會稽人)為銓福治藏書印。北際㧑叔得南齊永明六年維衛尊造像銘拓本,並贈銓福。
同治三年甲子(1864 )
《 磚祖齋詩抄》 似存詩至此年間。此際,銓福生活殊困,有數詩詠及。
同治四年乙丑(1865 )
春閒四月榜發,濮文暹(青士)與弟文昶(椿余)同科進士。崇實子嵩申落第,仍留濮氏兄弟居半畝園宅中課崇實兩子。
孟秋(七月)銓福攜甲戌本至半畝園,出示與棋氏兄弟賞讀,為題鑒定記。
同治五年丙寅(1866 )
十月初,孫桐生抵京。銓福將甲戌本借與孫氏閱讀,而寫下批語。記年有「同治丙寅季冬月(十二月)左綿癡道人」,嗣歸還。
同治六年丁卯(1867 )
夏間,銓福又以張新之妙復軒評本借與孫桐生。下一年三月中旬桐生離京南去。
同治七年戊辰(1868 )
此年,銓福已在刑部主事任。
約此際前後,銓福游盤山,歸作《 田盤紀游詩》一卷以示至交孫沄。
是年,樊彬為《 翠微拾黛圖》 寫跋。記述馬壽魏事。
同治八年己已(1869 )
八月二十二日,三妹玟(叔采)卒於泰州。夫喬松年撰《 亡室劉夫人墓誌銘》
冬,據黃彭年《 譚瀛雅集圖序》 ,「同治八正冬,朝鮮吳亦梅樞密使來京,介劉子重刑部請予題其相國李石坡先生之像」。(此圖冊記與會者姐名,劉性福石下記:「今官刑部主事」。)
同治九年庚午(1870),
十月,朝鮮使臣李敬之鴻臚來京,黃彭年招飲於興勝寺。方宗誠記「期而以病未至者大興劉子重郎中」。是此際銓福已遷升刑部郎中。
同治十年辛未(1871 )
正月十日,樊彬以篋存劉銓福之作,共抄存六十九首,「亟謀於君,付諸梓人。」樊氏序中云「邇年君養痾杜門」。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
谷雨日(三月二十四日)楊恩壽《 燈社嬉春集》 自序中云:「子重(從長沙)北上去十有七年,… … 聞浮沉郎署,窮病且老。」
劉銓福之卒年,尚未查得確切年份。按:胡適文,推計約卒於光緒六年(1880);陳詔文,推計約卒於光緒七年(1881 )以後;周汝昌文,推計約卒於光緒中葉。
查劉銓福在甲戌本上題記:妙復軒批本借與孫桐生,末句「刻於湖南」。如果銓福見及孫氏寄來之刻本,已在光緒八年上半年。
葉昌熾《 藏書紀事詩》 自光緒十年起編寫,成稿於光緒十六年。書例不收生存人,則銓福已故,但宋記銓福卒年確歲。
但楊翰撰《息柯雜著》(劃於同治十二年)卷四記劉寬夫藏畫事,云:「今共子子重亦歿.所藏不知散佚否?" (此紀卒年似不確)
這一卒年問題有待進尋證。
2 .珍藏稱富
劉位坦與子銓福,父子兩人注精力於搜藏圖書、金石與藝術品。今予分考:
甲,圖書方面:
葉昌熾《藏書紀事詩》 卷六:詩:「河間君子館甄館,廠肆孫公園後園。月老新書紫雲韻,長歌聊為續梅村。」文中儀記及二種珍本材料甚簡。
何紹墓《 懷都中友人詩》 :「退翁餘韻在簷楹,天咫宦中面百城。妙有兒 郎能好古,勤收翠墨饌先生。」自註:「劉寬夫所居,即孫退谷遺址,乃郎子重亦好古。」
趙之謙曾為銓福治藏書印,邊款題:「子重先生嗜古好佛,與予若有夙契。家富收藏,洎君兩世,守而弗失,承先啟後,甚足敬也。刻此以附金石之末。癸亥(按為同治二年)八月,悲𥂝。」
以上三節記述,均為概括語,於劉氏藏書,語焉不詳。較為詳細的是銓福請莊裕崧所繪《 竹坳春雨樓藏書圖》 的有關記述:畫幅上端有莊裕崧記:
子重仁兄,隨侍其尊翁寬夫老伯大人之官辰郡,有書七千餘卷。歸裝無資載還,乃藏之淑浦舒雲搓明經『竹坳春雨樓』中,屬作圖紀事,閱藏書之時已五年矣。咸豐庚中又三月毗陵莊裕崧記於京邸。
山西代州馮志沂為作《 竹樓藏傳記》 ,節錄於下:
吾友劉君子重,大興淚族也。自其上世好蓄書,至尊甫寬夫先生及君,好尤甚;見可喜者,值匾乏,雖稱貸典質必購之。… … 喜借人觀,皮書連棟,躡几榻取畀,無倦色。……人亦多君不吝,故借者無不歸且速也。又多巧恩,時出己意教肆工潢治之;無金玉錦繡之侈,而精誰月愛玩。朋友游書肆,見異本.力不能致者,多樂以告君,謂書入他人家,不若在君家為得所也。以故,君藏書日以富。
咸豐初,先生守辰州,君以書從。時兩湖戒嚴,不患無兵,患無餉。辰故劇郡,俸入稍優。……又以其餘購大姓蔣氏書若干卷。
未幾,以積勞暑濕嬰末疾,遂投劾歸。貧無以治裝,乃以所攜及新購書七千餘卷,置之漵浦舒明經竹坳春雨樓中。既歸京師數年,唸唸不能置。君乃囑善畫者莊君寫是圖,以娛先生,而囑余為之記。咸豐十一年七月。[18]
上引兩記,於劉氏父子的嗜愛藏書,寫得很生動。在湖南期間,已積藏達七千餘卷,而京中所藏「庋書連棟」,諒有數萬卷。惜無書目存世,不克窺其內容。葉昌熾僅舉述兩種善本:一是宋刊本《新編婚禮備用月老新書》 ,[19] 二是元刻本《 紫雲增修禮部韻略》 ,此兩書後人其外甥黃國謹(再同)家。一些題跋記中,偶或記及有劉銓福鈐印之本,如《大學本旨》 、《 吳越備史》 、《 敬亭集》 等等,均屬一鱗半爪。值得一提的是他家藏有清初方拱乾、吳兆騫等三十四人於順治十四年遭科場案系獄,在圈中分人手書之《大方廣佛華嚴經》 八十卷,於中可征史事,後亦入再同家。
劉家在京中藏書處,主要庋於後孫公園宅內,室名有:天咫宦、松緣齋、校經堂、杞樂軒、吟鷺舫、君子館磚館、磚祖齋、橋亭卜硯齋等。位坦在西城廣濟寺中辟室藏書,取室名:「疊書龕」。父子兩人喜結方外緣,種見記載與銓福詩。[20]
劉家之北,即是琉璃廠,書肆林立。同治九年間,銓福偕樊彬同游海王村,過王漁洋門居石籐書尾.寫有《 籐花》 一詩,有「我思書庫收藏富,終須烏衣後輩擔賢。 」古今藏書之家,每難久守,他為此生感。而劉家藏書之命運也如此。《 藏書紀事詩》 劉氏父子條末句記:「今其孫尚守舊宅,而藏書星散矣!」
劉家藏書,據葉昌熾記,有些珍本已轉人外甥黃再同家。再同父彭年,與銓福不僅情誼至切,而兩人求書的旨趣亦同。黃彭年藏書圾富,並有藏書目錄存世。[21]
乙、文物藝品:
劉氏父子之收藏金石、書畫,諸家有評:張之洞稱:「大興劉銓福子重,家世好古,多交通人。園池幽勝,藏弄之富,都下無比」;徐樹鈞詩:「劉郎(按指銓福)我故人,金石富芸閣」;楊翰記:「寬老收藏金石書畫甚富」,何紹基懷人詩有句:「妙有兒郎能好古,勤收翠搔饌先生」,自註:「劉寬夫所居即孫退補遺址,乃郎子重亦好古」, ; 李濬之亦記:「劉位坦家富收藏金石書畫」。諸友記述均屬概括語,由於未見藏品目錄之傳世,不克細論。
其藏品中屢為人稱道者,以「君子館磚」著。考西漢景帝劉啟子劉德,(前?一前130 )封河間獻王。他愛好儒學。《西京雜記》 載:「河間獻王德,築日華宮,置客館二十餘區,以待學士」,其一即為「君子館」。高繼珩與劉銓福任河間、肅寧廣文時,發現宮磚,有「君子」、「日華」等字,銓福獲者多,後題書室為「君子館磚館」,並以「磚祖」名詩集。方朔撰《漢河間獻王君子館磚文跋》 ,於日華宮的歷史及此古磚情狀作評考。銓福姻親樊彬為此古磚拓本題詩,「詩教炳千秋,河間古跡留。漢磚埋舊館,毛𡒽吊荒邱。碑想鴻都立,書應馬悵收,且華宮未遠,遺甓訪炎劉。」鮑康稱:「磚文以君子館為最致,劉子重所收殊富,亦各異,曾悉拓貽余」。[22]
劉家其他藏品,讀書偶有記及。如:大唐開元銅牌(今由馮其庸同志藏,有考文),宋鄭樵修史硯,宋秘閣硯,宋謝疊山(杭得)僑亭卜卦硯(銓福以此名書室) ,明趙忠毅公(南星)鐵如意(有諸家考記,清厲鶚曾作長歌)等等。書畫方面,記藏的有:傅青主《 食棗帖》苦瓜和尚畫松冊等。聊窺片羽。
按:鄭樵修史硯,左側上端小字:「胡師閔寶藏,黃金補缺」,下有印文:「劉印銓福」, 「劉氏珍藏金石」。盒蓋內有題識:「宋鄭夾漈先生修史硯,道光己酉春,銓福得之河間舊姓。其銘曰:『徐稚山侍郎貽余修史』。考龔明之《中吳紀聞》 ,侍郎名林,游定夫字之日稚山。嘗因忤秦檜罷宗正少卿。又顧景繁《 志道集》 有《 過稚山齋居》 等作,蓋亦賢人也,宜與漁仲相契。大興劉位坦題記。」從這一節題記佚文,可略窺劉氏父子之勤收翠墨,治學殊深之一端。
3 .親友情誼
劉位坦之家,允稱書香門第、風難人家。不僅銓福具有才藝,從已見記載的兩位妹妹,也都耽文史,嫻繪事。而諸姊妹又嫁與仕宦之家的學術名人。崇彝《 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中有一則記:
劉寬夫太守(位坦),有快婿三:為喬松年(道光十五年乙未翰林,官至河道總督);黃彭年(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翰林,官至江蘇布政使);吳福年(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探花,官侍讀學士)。當年好事者擬一聯屬對,曰:『劉位坦三年得三位令坦:喬松年、黃彭年、吳福年,並登清要。』多年未有對者。
《 栗香三筆》 亦有相類之趣記,云:「劉家女待年而字」。由於銓福的生年,尚未尋見譜傳材料,位坦諸女,字從伯仲叔季序,筆者初考,或為二姊二妹,今略記二妹故事 :
三妹劉玟,字叔采。嘉慶二十五年庚辰(1820 )十月二十八日生於資州官舍。道光二十一年嫁與喬松年。同治八年己巳(1869 ) 卒於泰州寓館,存年五十。卒後,其夫撰有《 亡室劉夫人墓誌銘》 (收入《 蘿孽卒文抄》 ),道她「復能覃思梵夾,深領法要。暇則娛情藏繪,狀物肖翹,三乘窈渺之文,波濤於口海;萬繪紛葩之態,雕畫於毫素。」這位三姑娘的名與字,正好點出其文采不凡。
喬松年有《 與劉子重》 詩:「交親羅中外,與子獨相得;懷古發高談,尚論性所急;豈能逐時輩,汎若水中鴨」。又有《 贈劉子重》 詩:「側身人海感不偶,獨立一世心悠哉! 」於銓福之品格個性道其正。[23]
四妹尹玉,字季瑜。道光七年(1827 )生,道光二十八年戊申( 1848 )九月嫁與黃彭年。卒於同治元年壬戌(1862 )年僅三十有六。卒後,其夫撰有《 劉淑人事略》(收入《 遯庵存稿》 ),文中道:「結縭之夕,吾被酒臥,季瑜據案作畫,以壁慧張君石洲聯,有店人『陶然共醉菊花杯』句,因作「菊花圖》。文中又記季瑜先後繪《 二十四雙併蒂碧桃圖》 、《 雲波石硯圖》 、《連池書院十二勝景圖》 ,各寓有故事。又道:「季瑜性伉爽,與吾辮論,嘗不相下。」可窺這位四姑娘的藝學與口才,而為其夫君所傾佩。
劉家藏書富,而黃家收藏更豐。彭年記《 事略》 末段云:「季瑜之卒,值西安戒嚴,來及寫遺像。季瑜嘗為予述:『母家藏陳南樓夫人繪大士像,肖己。卒後卜年,予得之海王村中,果肖,愛命諸子祀之雲。」——這裡透露在同治十一年(1872 )間,劉家之藏品,已散在琉璃廠肆中矣。[24]
據樊彬序《 磚祖齋詩抄》中稱:「咸豐三年,余自 楚北歸來,復以姻媾,往來甚密,花晨月夕,蓋無三日不相見。」劉、樊兩家的姻媾關係,尚待查考。張之洞舉畿輔道光、咸豐以來,篤嗜金石又字者二家,其間劉、樊佔其二。[25]
張之洞道劉銓福「家世好古,多義通人」。是指他通達情誼,相互往來的朋友頗多。在清代,朋友之間的關係,有種種不同旨趣。而銓福之與交友,是以文會友。從零星的記述看,或出示所藏珍籍,或互贈文物拓本,或延集詩酒之會,或共訪占跡名勝。筆者據初見材料,已達四十餘人,不一一引舉故事。在《清稗類抄》 中記有《 王游榮詩酒之會》 一節。[26] 舉述:潘祖蔭、張之洞、朱𨔖然、吳大澂、李慈銘、鮑康等十八人,中有大興劉子重之名。云:「遞為詩酒之會,壺觴無虛日。」在名單中的若干人,其著作中有涉及《紅樓夢》 版本事。
迨銓福晚歲,則閉戶卻掃,耽禪悅而卻塵緣,又兼貧病,似遇變故,圖書文物也逐漸散去。寫至此,為之悵然!
三、遺卷管窺,藝苑綴存
1.磚祖遺卷
劉銓福之著述,過去引錄者,僅見片鱗只爪,每歎未能窺豹為悵!楊揚同志於十年前發現劉銓福撰《磚祖齋詩抄》 一冊,為潔同治十年春正月樊彬序刊本。這是研究劉銓福生平的一份重要史料。樊序不長,引錄如下:
劉子重比部,博雅君子也;承尊人寬夫大守家學,淵源有自。咸豐三年,余子楚北歸來,即與訂交,復以姻媾,往來甚密,花晨月夕,蓋無三日不相見。倡和之作亦最多、往住隨手散失。邇年君養痾杜門,余亦垂垂老矣,無復時興會。暇日檢視篋中舊作,僅有十之二三,共抄得六十九首。亟謀於君,付諸梓人,以志金蘭之契。至詩之超妙清新,讀者自見,不贅述一也。
同治十年,歲在辛未,正月二十日,姻愚弟天津樊彬文卿識於香爐營寓室。時年七十有六。[27]
此《 詩抄》 計存詩三十九題,六十五首,續刻三題四首,合計四十二題,六十九首。詩未記年,僅第二十八題《紀夢》 詩小序記及咸豐十一年正月二十日及同治元年十月初五日兩個日期,其他或記季節、月日、節令及英法侵略軍入京。樊序雲在咸豐三年(1853 )兩人始訂交。從第一、二首詩內容看,似從清明間始存詩。從末上一首詩詠:「冬至陽生又是春」句,參歷書,或是同治九年冬。次年正月付刻。再從存詩內容看,均繫在京活動之作。但咸豐中,銓福曾去湘地,詩未收入。而《詩抄》 之得存,由於兩人唱酬而留,但樊序說,「僅存十之二三」,則尚有百餘首散佚。存此戔戔,聊窺銓福生平之一段情事。[28]
今就集中詩,歸拈兒題,並略作疏析。
(一)軍旅生涯:
這一段史實,過去未見研究者提起。《 詩抄》 中有幾處述及:劉作《 西市見古銅小馬燈》 :「捫孫丹碧供吟趣,雅稱人來坐馬鞍」,自註:「福,曾作校官」(按指軍職)。《中秋對月》 詩第二首:「累人夜夜唱刀環,我自艱難山上山。猶記征途鳳露冷,荷戈清影照當關」,是回憶艱苦之軍旅生涯。又《 奉和樊文翁重遊城南諸蘭若之作》 有「十年戎馬芳奔馳,此日閒遊遂息機」句,道出時間約有十載。《詩抄》 從咸豐三年起存詩,是則銓福在軍旅中任校官的時間應在道光間。十年戎馬,路遠山遙,究是何項兵事,盆要另探。在《詩抄》 第二首存《 肅親王墓松》 詩,此詩上節追敘生前事,下節有「今時方用兵,師行苦炎燠:雨風挾怒濤,甲戈洗寒瀑。鵬翼垂天雲,息之以月六」。是否與肅親玉豪格(皇太極長子,順治五年被多爾袞構陷幽禁而自盡。八年二月昭雪,追復封爵。)後裔中仃掌軍旅乍者有關涉,疑莫能明。
(二)記懷髣眉:
馬髣眉名壽萱。有關她首藏甲戌本的關係,在本文前章《髣眉藏考》 一節裡作了探考。《 磚祖齋詩抄》 中存有《 紀夢》 詩及小序,亦已引錄。詩序記她逝於咸豐十一年辛酉正月二十日。今回看《 紀夢》 詩,並再聯繫銓福另外兩作:《 蝶影和樊文翁》 ,其末聯「作對雙飛原是幻,迷離誤我太分明」及《 去年以梅盆置帳中憶而成詩》 :「移梅依帳裡,夜靜愛真香。往事誰能說,迫思枉斷腸。寒香今又放,舊夢忍相忘?忽忽文成讖,斯懷詠最長。」
從三詩聯繫作綜看,其中存有情事:一、逝去的「越夕即見夢,謂明年十月重來,壬戌十月初五夕果見夢」。說明兩人在共同生活中無限情深,死別見夢,相思更苦。二、詩意為她生前的容色、體態、舉止、言談諸方面,留影分明。三、一件頗重要的前事,說明髣眉能文或會詩,為愛護寒梅,記有文字,不料「忽忽文成截」成為死別離的誡語,舊夢長難忘,追思枉斷腸。她已去了離恨天上。就在《紀夢》 詩的下一年癸巳春日,銓福睹馬氏原藏的甲戌本,連「夢」重讀,開始在此本卷後陸續寫探《 紅》 題記。見解深而所道確。為紅史增頁。
(三)京華踏塵:
銓福詩道:「京華紅軟人爭踏」,他與樊彬也相偕步塵各處。《 詩抄》 存詩不全,已反映及遊蹤十二題。除游海王村、什剎海畏吾村及吊肅親王墓外,去處集中於寺觀,計有:崇效寺、天寧寺、龍樹寺、極樂咨與城南諸蘭若以及東嶽廟等。詩句反映:「久知淨業堪醫俗」, 「瞿曇弟旱唯求『務」, 「禪趣只參有漏果」, 「拈花妙締佛因緣」,道箕晚年的禪悅心情。可與趙子謙所記「子重先生嗜古好佛」相自征,兩人游寺,記及之情事,如:讀畫評詩、重九小集、尋訪古碑、辨識古跡。他還寫有《詠古十首和樊文翁》,為京華古跡留題存史。
(四)影紅會意:
銓福於《 紅樓夢》 有深研,從題記可證。今《 詩抄》 中未存專詠.之作。但一些詩句的遣詞上,似反映著《 紅樓》 意境,筆觸所及者如:指迷津、有情天、乾淨土、群芳釀、耐時難等詞,可雲會心處不遠。而《秋海棠》 用韻同於故事,亦可參味。
(五)生活性情:
他自道「不共槐花舉子忙」,這與喬松年贈詩道他的性格相合。樊序道他「邇年君養痾杜門」,自道是「閒居也類無懷民」有陶靖節之趣境。《 茶趣》 詩道:「活火新泉淪露華,一壺自試早春茶。京華紅軟人爭踏,難得清閒在我家」可窺其閒情一角。他愛花,自道是「一春大半為花忙」,曾擬於歲暮構蟄室以護花。從另一角度看,他詠出:「廉吏兒孫莫諱貧」, 「寂寞猶耽舊日貧」, 「貧至錐無乃是貧」, 以致「愧我無心及書史,硯函筆墨任生塵」。但心情矛盾「共羨夕陽無限好,黃昏猶是日方中」,存在壯心。此中家境變故之內情有待尋考。
2 .三絕四深
清劉煒華《 蒼捂山館集》 卷三有《 讀劉子重文遺詩》 :紅苑長青磐石堅
卷跡囂氛表,清風契道心。
一朝乘赤鯉,遺響夫青琴,
率爾迫三絕,淵如𣼆四深。
不才辱期汗,煉冶愧南金。
這首悼懷詩中用了「三絕」與「四深」之典,以譽劉銓福才學多藝。
「鄭虔三絕」之典,系指他的詩、書、畫。但古來稱人之才具「三絕」者,有多種比喻。[29] 「四深」與「四絕」同義。是在「三絕」之外兼舉文李。
丁念先撰《 劉銓福小傳》 中道:「博學多才藝、金石、書畫、詩詞,無不超塵拔俗;旁及謎子、聯語,亦皆匠心獨運」。子重妹夫喬松年《 貝的劉子重》 詩中道:「惆境長吟白雪詞,屈盤久郁青霞氣」。樊彬序稱:「至詩之超妙清新,讀者自見,不贅述也。」這些評語,應道其實,今略舉銓福見存之作。
(一)詩歌:
銓福別署「白雲吟客」,自道.「每到愁來欲寫詩」,他一生所寫詩詞數量必不少,見存者,僅樊彬所輯的《 磚祖齋詩抄》 一卷,也僅有十之二三。另有《 田盤紀游詩》一卷,全卷未見。在瀟湘期間,今見者僅《 擬漁洋山人秋柳詩》 四首及《 漫作》 三首。斷褚零嫌,抵能聊窺一斑。[30]
(二)文章書犢:
劉煒華見讀的子重遺文,今未發現。銓福又擅駢文,曾為楊恩壽《燈社嬉春集》 寫序,即用駢體。[31] 《擬秋柳詩》 之小序,也如此。
劉銓福寫有不少書柬,今有見存者。據胡適記:台北陶一珊藏有《 劉子重短簡墨跡》 二大冊。如若影印,可以更深切地瞭解他。零星的短札,時有發現。
又據楊恩壽記:子重撰有《 燈虎》一卷,道他「天姿超脫,穎悟絕倫,所存《 燈虎》 ,殆以千計,」今亦未發現。
(三)書法繪畫:
銓福在甲戌本卷後用行楷寫了六則題記,如對照見存的書柬、扇頁字跡,確屬真跡。[32]
銓福承家學,孫枟稱他「善畫梅」,李𣿰之道他「擅花卉」,原件未發現。《 磚祖齋詩抄》 中存有不少題畫詩,如:虞美人、蘭花、紅梅、蟹菊、荷葉、柳蟬、秋海棠等,今引錄題《 畫紅梅》 一絕:「買得燕支點絳唇,春風一面喚真真。為花寫照花留影,我意猶憐況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