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面的宗教精神
一
作為一種符號,《紅樓夢》中一僧一道的組合暗示了佛道二教的融合,同時也以他們的行為方式與價值取向截然劃開了佛道信徒的兩大類型:一是經一僧一道點化或間接點化的悟道出世者,除賈寶玉外,尚有甄士隱、柳湘蓮、惜春、紫鵑、蕊官、芳官等,這些都得到了作者的充分肯定。一是居於或出自佛門道觀的世俗僧侶,諸如只愛燒丹煉汞、最後吞金脹死的賈敬,官方道教代表人物張道士,賣藥行騙的王道士,作法害人的馬道婆,出佛門進衙門而最後充軍的小沙彌,包攬詞訟、破壞他人婚姻幸福的靜虛,……一概被作者徹底否定。此外,小說還描寫了一系列的宗教俗事活動,比如秦可卿死,停靈期間請一百單八眾禪僧在大廳上拜大悲懺,為秦可卿超度亡靈。另設壇請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業蘸。然後再請五十眾高僧、五十眾高道,對壇按七作好事。真可謂此佛彼道,旗鼓相當。對此,小說只作客觀而又帶幾分滑稽的展覽,談不上絲毫的肯定。
那麼,作者對於以上諸位宗教僧侶道士以及同是出家的賈寶玉、甄士隱、柳湘蓮、惜春、紫鵑、蕊官、芳官等有如此截然相反的評判態度,其取捨標準是什麼?我認為大約有三:一是入俗與出俗的不同。前者雖寄身於佛寺道觀,但卻周旋於惡濁的豪門權貴,沒有真正的宗教信仰,後者卻已通過紅塵歷劫由俗入神。二是形體與精神的不同。前者停留於形修,只得宗教之皮毛,後者則進入神悟,已達於一種精神境界,已得宗教之精髓。三是法術與哲理的不同。前者以法術為器以謀生,後者則以哲理為指歸,以宗教之至善關注人生,反思人生。大凡屬於後者的,都是肯定的;屬於前者的,都是否定的。介於二者之間的妙玉,則肯定與否定兼而有之。由此可見,《紅樓夢》的佛道宗教主要是指一種宗教哲理、宗教情懷、宗教境界,是形而下向形而上的昇華與超越。
二
在宗教信仰上,佛道二教都以現實世界為虛幻,都以離棄現實世界的超現實解脫為歸宿。但一重來世轉生,一重當下悟道。由此形成了二者在宗教、哲理與修煉方法上的諸多不同之處。
若按一切宗教都必須建立在來世信仰的基礎上的標準衡量之,佛教是一種成熟的典型的宗教,而道教則只是一種中國式的世俗宗教。由於佛教是建立在來世信仰的基礎上的,其終極是通向死後的西方極樂世界,以否定現世的紅塵世界為前提,由此產生「色空」說。如前所述,「色空」說的核心是色空實一不二,只要人們認識到了這一點,就不會產生貪慾和追求,因而也就沒有人生的痛苦。所以,佛教採取「窒慾法」,通過人為苦修,把慾念壓抑於萌芽狀態之中。靈魂是可以再生的,生命是可以輪迴的,或入天堂,或入地獄;或為貴人,或為牲畜,一切都取決於生前的修煉程度。這就是佛教的因果輪迴說。而道教卻把宗教信仰建立在今生的基礎上,其核心是通過人為修煉由俗界上升至仙界,或者由神仙直接點化超度為神仙。它也同樣否定紅塵世界即俗界,但不是如佛教認為通過生前修煉而在死後進入西方極樂世界,而是主張在生前即可由俗而仙,關鍵就在於自己的先天仙性、後天修煉以及出於某種神秘機緣的仙界使者的接應。一僧一道的警世主題歌《好了歌》謂「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又解說道:「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即是以神仙境界為指歸,以此為準則對包括「富貴場」、「溫柔鄉」在內的整個紅塵人生予以否定。所以此歌是由一僧一道中的「道」--跛足道人唱的,同時也是由具有先天仙性的甄士隱為此作解注的。達於「好了」,即超脫了俗界,進入了神仙境界,正如佛教信徒進入了西方極樂世界一樣。但無須等待來世轉生,而在今生由俗而仙。葛兆光先生曾對儒佛道三者作了一個總括性的有趣比較:「如果說儒學家說更偏重於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自我價值實現、佛教更偏重於人在內在精神生活中的心理滿足的話,那麼,道教則更偏重於人在生命上的永恆與愉快。如果說儒家學說對於潛藏在人的意識深層的慾望力量更多地採用在社會理想上的昇華、轉化的方法,佛教更多地採用在內心中的壓抑、消滅的話,那麼,道教則更多地採用一種迎合的方法,使它在虛幻中滿足、在宣洩中平息;如果說儒家學說主要使中國古典文學強調社會功能而充滿了理性的色彩,佛教主要使中國古典文學具有了縝密的肌理與空靈的氣象的話,那麼道教則主要使中國古典文學保存了豐富的想像力和神奇瑰麗的內容。」1 道教本質上不是禁慾,而是滿足,至少是迎合性的「遂欲」。不過佛教輸入中國之後,在與本土宗教的衝突中,也被逐步本土化了(同樣,道教也有佛教化的現象)。從總的發展輪廓來看,從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即是第一次本土化的改造,而從大乘佛教到禪宗又是一次本土化的改造。這種本土化的改造過程,同時也就是從禁慾到適意再到遂欲乃至縱慾的過程,在整個發展曲線上與道教有相合之處。
三
佛教為表,道教為實;「色空」為表,「夢幻」為實。明乎此,我們即可進一步認識「因空見色」十六字「心傳之學」最終解開《紅樓夢》中佛道宗教兩相融合之謎。
「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從佛教「色空」觀來看,此不僅歪曲了「色」之含義以及「色」與「空」實一不二的關係,而且更介入了「情」之妄念,因而最終是無法自色悟空,也無法達於「空」之境界的。但從道教「夢幻」觀來看,此始於「空」而又終於「空」,從「因空見色」到「自色悟空」剛好是一個循環圓圈,與石頭的「石-玉-石」的生命循環歷程吻合的,同時也是與悟道以夢幻為媒的「出發-變形-回歸」的生命循環歷程相吻合的。個中關係如下:
對比 歷程
出發
變形
回歸
宗教哲學
空空道人
空
色、情
空
色空觀
石 頭
石
玉
石
夢幻觀
在「空-色、情-空」的循環圓圈中,空空道人起始於空,故名空空道人,此「空」為原始虛無之「空」,猶如童樸之心。此中的色與情,從廣義上說,前者指紅塵世界的物質現象,後者指紅塵世界的精神追求。在這一「空-色、情-空」的循環圓圈中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一是自童樸之心開始萌長慾望,貪戀美色。此即為「因空見色」階段。二是由美色而產生追戀之情,此即為「自色生情」階段。三是以己之情投射於一些特定的美色身上,此即為「傳情入色」階段。四是在經歷了一番紅塵歷劫之後,由情場失意、生命不再的種種人生幻滅悟出究竟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因而離棄紅塵復歸於童樸之心,這便是最終的「自色悟空」。此終「空」在文字上與始「空」同,但內涵不一,終「空」既是對始「空」的回歸,也是對始「空」的超越,是「空」與「不空」的復合。
正因為終「空」是通過「色、情」之夢幻領悟出來的,不同於原始之「空」,而是對原始之「空」的回歸與超越,是一種充滿人生悲劇體驗的實有之「空」,所以「空空道人」最終雖然「自色悟空」,但經過色、情的陶冶卻成了一名「情僧」,「情僧」即是空與不空的復合。由此可見,空空道人的「空-色、情-空」的循環圓圈實際上正是紅塵人生生命循環歷程的一個模擬與縮影,同時也是《紅樓夢》小說主角石頭生命循環歷程的一個模擬與縮影。據一僧一道感歎石頭下凡歷劫「亦無中生有,靜極思動之數」,以及太虛幻境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意旨,石頭原處於神界大荒山,即是「靜」「無」「真」,因而也即是「空」。所謂「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者,大荒、無稽,實都喻示著「空」,而青埂峰之青埂,脂評以為「情根」,則原來的「空」中已蘊含「情根」。而「情根」又必然進一步萌長出「情」來。果然,石頭本身不就是由「石」變「玉」嗎?由「石」變「玉」也就由「石」生「欲」,也就是靜極思動,無中生有,真變為假。正如二知道人《紅樓夢說夢》中所說的,大觀園就如同「黃粱夢」中可以幻形遂欲的「枕竅」。賈寶玉於其中窮歡極娛,逍遙自由。然後又通過警幻仙子的性啟蒙教育與宗教式淨化,由開始企戀物質形態之美色,逐步昇華為純精神形態的「意淫」的追求。據警幻仙子所云,此「意淫」即是「天分中生成一段癡情」,也就是青埂峰所蘊含的「情根」的顯現和昇華,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情不情」,然後又由此投射到大觀園的眾女兒身上,成為「諸艷之冠」、「絳花洞主」,這不就是「因空見色,自色生情,傳情入色」嗎?最後沉夢頓醒,推枕而起,既從來處來,又從去處去,復歸為神界大荒山之石頭,這不就是「自色悟空」嗎?在此,石頭的「石-玉-石」的生命循環歷程中,始「石」與終「石」正與空空道人的始「空」與終「空」一樣,名稱雖同,實質不一,因為回歸後的石頭成為「情不情」的「文妙真人」,回歸後的空空道人也已是合情與空為一體的「情僧」,都是「空」與不空的復合。而且,空空道人的「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是在閱讀《石頭記》後,並通過與石頭的對話,由石頭對色、情的形而下的揚棄和作形而上的解說後才發生的,彼此不僅在「空-色、情-空」的循環圓圈上是共構的,而且在色、情的由形而下向形而上超越上也是息息相通的。就此而論,情僧--空空道人與石頭--文妙真人即可視二為一,雖二實一。空空道人即是「文妙真人」的變形、延伸甚至再世。空空道人「因空見色」成為「情僧」之後,直接改《石頭記》為《情僧錄》,則《石頭記》與《情僧錄》是一是二,至為明瞭;而石頭與情僧,文妙真人與空空道人,是一是二,也至為明瞭。
四
追本溯源,道教主「夢幻」說,以「遂欲」去欲不同於佛教主「色空」說,以「窒慾」去欲,歸根到底還是在於佛道二教根本信仰的不同。由表象觀之,無論是空空道人還是石頭,他們的生命循環圓圈都與佛教的因果輪迴有明顯的相通之處。而且諸多術語即是直接從佛教因果輪迴說中借用過來的。即以總括《紅樓夢》的終曲「飛鳥各投林」為例:
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疾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於淨!
無論術語、內涵都具有濃厚的宿命色彩,都與因果輪迴說十分相似,甚至可以說整部《紅樓夢》即是以此為故事構架的。但這種宿命論並不能直接與佛教的因果輪迴劃等號,因為一來佛教的因果輪迴首先是建立在來世信仰基礎上的,是生前的修行之因決定了死後的再生之果。二是因果輪迴都是恩冤相報,即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加減乘除,分毫不差。以此衡之於《紅樓夢》兩者都不是。無論是石頭,還是空空道人,都是今生今世中悟道與解脫,並沒有以來世極樂世界為終極追求。再者,《紅樓夢》所展示的是「盛筵必散」、生命不再的一切都將歸於毀滅的必然趨勢,而不是根據某人的修行程度予以相應的報償。實際上,《紅樓夢》僅借用了佛教的色空、因果輪迴等術語、表象,其內核仍重在道教之「夢幻」觀。可以這樣說,《紅樓夢》的悟道模式及其宗教哲學,佛道二者雖常常此起彼伏,雙峰對峙,但以道教哲學為主導,以道教「夢幻」觀為核心。
1《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