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頭記》 書名
《 紅樓夢》 一書的別名很多,其中《石頭記》 是該書的原名。至於《 紅樓夢》 則是程偉元於一七九一年將《 石頭記》 (八十回)與高鶚所續四十回合併刊印後的更名。自此,《紅樓夢》 便成為這部小說的最流行的名字。不過,這並不是曹雪芹的原意。
曹雪芹曾把《 石頭記》 的緣起寫進小說的第一回(他說這部書原本刻在一塊石頭上)。其實那也.不是《 石頭記》 一名的真正緣起,其真正的緣起還是在《 韓非子· 卞和》 中:
楚人和氏得寶玉於楚山中,奉獻於楚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厲王以為和氏誆騙自己,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氏又將寶玉奉獻於武王。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氏誆己而刖其右足。及武王薨,文王即位,和氏乃抱其玉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 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氏曰:「吾昨悲別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下面再看曹雪芹的身世,我們會發現他將小說命名為《 石頭記》 是以卞和自況的。何其芳先生的《 論〈紅樓夢〉 一文是這樣記述曹雪芹的身世的:「…… 他(曹雪芹)的祖父曾做過蘇州織造,江寧織造,兩淮巡鹽御史等官職.…… 曹寅死後,他的兒子顒限和嗣子曹頫\相繼承襲江寧織造。一七二七年,因虧空罷任。並被抄家,曹家不久就回北京居住了。……他(曹雪芹)的幼年和少年時代.是曾經經歷一段繁華生活的。他的朋友愛新覺羅· 敦敏在贈他的詩裡說:「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風月憶繁華」,應當不是虛語。他回到北京以後.經歷不詳。只知道他後來住在北京西郊,在一七五七年,愛新覺羅· 敦誠在《 寄懷曹雪芹》詩中說他:『於今環堵蓬蒿屯』。一七六一年贈詩更說他:『舉家食粥酒長賒』。大概中年以後,曹雪芹更困頓了。」
曹雪芹有著廣博的學識和非凡的藝術才華,然而,他卻無法施展,他只好用小說架誼洩內心的不平。《 石頭記》 便是他的「孤憤」之書(《 孤憤》 是《 韓非子》中的一篇)。他的懷才不遇與卞和的抱玉受刖何其相似!卞和所說的:「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這也正是曹雪芹的心聲。明明是塊「通靈寶玉」他卻偏偏題為《石頭記》 .明明是個真寶玉他卻讓他姓賈(假)。卞和的話便是這一切的最好註腳。正如作者所言:「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這便是《 石頭記》 的真正緣起,程偉元的更名為《 紅樓夢》 以及其他別名似乎都辜負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