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溫都裡納」源出於梵文

《紅樓夢》中「溫都裡納」源出於梵文

《紅樓夢》中「溫都裡納」源出於梵文

紅樓文化

曹雪芹祖父曹寅曾收藏《侍兒小名錄拾遺》一書,雪芹幼讀該書,對侍兒諸般名字,知之甚稔,故在書中為侍女起名,信手拈來,俯拾即是。彼曾將「珍珠」改為「襲人」,將「芳官」先改為「耶律雄奴」,後改為「溫都裡納」。李治華先生曾云:「在我作《紅樓夢》法文yi@1譯工作的過程中,曾遇到不少的困難,其中之一,就是這部小說裡引用了許多西洋物品,而其中幾種罕見物品漢語音譯的名稱,尤其難以找出原文來。比如『汪恰洋煙』(過錄庚辰本第52回),頭痛藥『依弗哪』(同回),金星玻璃——『溫都裡納』(同上第63回)。」「溫都裡納」一詞究應如何還譯?其原文為何?須對《紅樓夢》引文詳加考證:那日諸人到了怡紅院,忽聽寶玉叫耶律雄奴,把佩鳳、偕鴛、香菱三個人笑在一處,問是什麼話,大家也學著叫這名字,又叫錯了音韻或忘了字眼,甚至於叫出野驢子來,引的合園中人凡聽見無不笑倒。寶玉又見人人取笑,恐作踐了他,忙又說:海西福朗思牙聞有金星玻璃寶石,他本國番語以金星玻璃名為溫都裡納。如今將你比作他,就改名喚叫溫都裡納可好。芳官聽了更喜,說就是這樣罷,因此又喚了這名。眾人嫌拗口,仍翻漢名就喚「玻璃」。

(一)「海西」。《後漢書‧西域傳》:「大秦國一名黎jiān@2,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大秦國即羅馬帝國。原系意大利之城邦國家,以後發展成為地中海地區之奴隸制大國。據《新唐書‧西域列傳》云:「海西國」指「拂@3國」。「拂@3國」亦名拂懍、拂臨、弗林。我國隋唐時指東羅馬帝國及其所屬西亞地中海沿岸一帶。於唐開觀、乾封、大足、開元時,皆曾遣使來華朝觀。由於羅馬帝國是地中海區域大國,而又位於紅海、波斯灣之西,故名「海西國」。「 海西國」版圖之大遍及歐洲,故《紅樓夢》中之海西乃系泛指西方。

(二)「福朗思牙」。「福朗思牙」乃是「法國」,其原名為「francis」。在《海錄》傳下及《清史稿‧邦交志》條均認為法國是「佛朗機」。法國究稱「福朗思牙」抑稱「佛朗機 」?稽諸其他文獻,後說應予否定。「佛朗機」乃波斯文「frang」或firing 附圖」之音譯,原系泛指歐洲基督教徒。明代指葡萄牙人(《東西洋考第四卷》「麻六甲」條;《明史 ‧外國列傳》)及西班牙人(《東西洋考》第五卷;《明史‧國外列傳》「呂宋」條)。葡萄牙位於歐洲西南伊比利亞半島西部,東北兩面接西班牙,西南兩面臨大西洋。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上,北瀕比斯開灣,西北、西南臨大西洋,東與東南濱地中海,與法國疆域不同,而法國與西班牙之東南均濱地中海,而位於「海西」。大秦於漢時已與中國交往。《後漢書》云:「永寧元年,撣國王雍由調,復遣使者,諧闕朝賀,獻樂及幻人,能變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又善跳丸,數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 大秦來中國之道路,在《三國誌‧魏書》所引《魏略》中記載甚詳。《魏略》云:「大秦道既從海北陸通,又循海而南與交趾七郡外夷通。又有小道通向蓋州永昌,故永昌出異物。 」即自羅馬之屬地波斯灣東航,沿印度東海岸至伊洛瓦底江口這自古(pegu),折而南環馬來。半島至日南(安南);或溯伊洛瓦底江,北出蓋州永昌而入中國。此亦為印度人來華之路線。大秦使者環航馬來半島來中國,中國勢力亦擴及馬來半島。據《後漢書‧地理志》云:「 自合浦、徐聞南入海得大洲,東西南北方千里,武帝元封元年,略以為儋耳、珠崖郡……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餘日,有夫甘都國,船行可二月餘,有黃支國,民俗略與珠崖相類,其州廣大,戶口多,多異物,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黃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繼黃雜繪而往。所至國皆稟食為耦,蠻夷賈船,轉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殺人。又苦逢風波溺死。不者數年還,大珠至圍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輔政,欲耀威德,厚遣黃支王,令遣使獻生犀牛。自黃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郡界雲。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 黃支國即唐書之千支佛,千支佛為達羅毗荼國之建志補羅,即今之「conjevoram」。《三藏師傳》謂建志補羅距僧伽羅(sinhala錫蘭島)航行三日程,為南印度之海口。《漢書‧王莽傳》:「莽既致太平,北化匈奴,東致海外,南懷黃支。」晉高僧法顯由陸路赴度求經,再循海道歸國,著《佛國記》。至漢代又遣使者赴印度黃支國。該國市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據此,可知黃支國乃當年印度屬地。引文中之「璧流璃」來自印度。另據《漢書‧西域傳》所載:「賓國……出珠璣、珊瑚、虎魄、璧流離」。查「賓國 」乃kasmira,漢代位於今喀布爾河下游及克什米爾一帶,亦在印度境內,更足以證明印度曾向中國輸入「璧流璃」。按「璧流璃」系外來語,乃阿拉伯文「beulaur」之譯音。阿拉伯文屬於閃含語系,操此語種之阿拉伯人主要分佈於西亞與北非。我國早於戰國時代即與歐洲及西亞交通。希臘稱中國為「seres」,即「絲」。羅馬亦稱中國為「serica」,亦含「絲」義。希臘商人,曾來 「絲都 」(sera metropolis),即中國。(白鳥庫吉:《大月氏考》,載於《東洋學報》二卷一號及三卷一、二號)我國通西亞,多以西域為中繼地,在戰國時代即有阿拉伯人運銷中國之乳香、沒藥及彩色玉石等。此種「彩色玉石」即阿拉伯文「beulaur」,當時漢譯為「陸離 」。《楚辭‧九歎‧逢紛》:「薜荔飾而陸離薦分,魚鱗衣而白霓裳」。「陸離」,美玉也,即「beulaur」。漢時印度商人又向中國販賣印度洋與波斯灣之「真珠」以及彩色玉石。因「彩色玉石」在阿拉伯文中是「beulaur」,故譯之為「璧流璃」。此乃黃支國所產「璧流璃」之由來。魏時,又易名為「琉璃」。《魏書‧大月氏傳》:「其國人商販京師,自雲能鑄石為五色琉璃」。甚至清代仍有視彩色寶石為「陸離」者。《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 「接連失了幾回火,把院子裡的幾萬擔盡行燒了。那柴燒的一塊一塊的,結成就和太湖石一般;光怪陸離」。作者將「太湖石」與「陸離」聯繫在一起,正是沿襲「彩玉」之舊稱—— 「陸離」。據此,可知阿拉伯文「beulaur」曾先後譯為「陸離」、「璧流璃」、「琉璃」等。但印度之「寶石」在梵文中為「vaidūrya」(梵文同義詞為「indran」),其英語等值詞為「preciousstone」(sanskrit-tibetan-english vocabulay,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india,p.213),即「寶石」是也。與阿拉伯文中「beulaur」無關。漢代將印度「寶石」按阿拉伯文稱之為「璧琉璃」,實系張冠李戴。為折衷起見,後人乃取梵文「vaidūrya」中之「va」譯為「吠」,又將舊稱「琉璃」二字改為「@4璃」,合二為一,為「吠@4璃」 。隋唐以後,「吠@4璃」一字又與「玻璃」混同,其原因是:當時輸入大量人工玻璃寶石,與天然寶石「吠@4璃」相仿。追溯玻璃發明史,使用玻璃最早者當推埃及。從紀元前千餘年埃及人之乾屍上即可找出玻璃遺物。(partington:bygone chemical technology。載於 chemistry and industry,vol.42,no.26,1923)稽考化學工業發展史,埃及不僅發明玻璃,而且於上古時代即能用氧化物、蘇打及石英制彩色玻璃。用氧化亞銅加入玻璃,即呈紅色;用氧化銅加入玻璃呈綠色;用氧化鈷加入玻璃呈蘭色。加入黑氧化錳又可使玻璃褪色。羅馬科學著作家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曾云:埃及於上古時代即可用玻璃製造綠柱玉(beryl) 、蛋白石(opal)、蘭寶石(sapphire)、紫石英(amethyst)等寶石。埃及玻璃由腓尼亞商人運至希臘、羅馬,希臘於紀元前五世紀始有玻璃,後又廣銷至歐洲部分地區與整個亞洲。從公元一世紀到三世紀中葉,埃及船舶曾遍駛印度諸港口(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七章),將彩色玻璃商品運至印度市場。早在漢代即有從印度輸入之人造假寶石。據《後漢書》(卷一一八)所載:「諸國所生奇異玉石諸物,譎怪多不經,故不記雲。」李約瑟在其《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七章中對此曾加說明:「據《後漢書》中所載,當時世人認為,很多寶石乃是人造贗品。」又云:「在旁狄邱裡附近之維拉帕特南發掘出羅馬印度大商場之遺物,其中包括大量寶石與假寶石,後者繫於公元一世紀前半葉用玻璃製成」;(wheeler,r.e.m〔with ghosh,a.& deva,k.〕,『arikam e du;an indoroman trading station on the east coast of india.』ani,1946(no.2 ),17.)而「維拉帕特南很可能便是前赴中國所經商路上之貨物集散地」。據此,如謂「金星玻璃寶石」來自印度,並非無稽之辭。隋唐時代,外貿日趨發達。唐德宗時留居西安之外商多達四千餘家,其中有印度商人。唐韓愈在《鄭尚書序》中,曾云:「外國之貨日至,像、犀、玳瑁、奇物溢於中國,不可勝用。」上述「外國」包括印度在內,而「奇物」即有「琉璃寶石」,實即人造玻璃寶石。宋趙汝適所著《諸蕃志》中之「五色燒珠」,即由「玻璃」加工而成之五彩人工寶石。迨至清代,此類「彩色玻璃寶石」已非珍奇之「洋貨」。《紅樓夢》雲及「玻璃」之器皿,屢見不鮮,「金星玻璃寶石」僅系其中之一。此種「金星玻璃寶石」本應稱之為「假寶石」、「仿寶石」或「人造寶石」,但曹雪芹卻以瑜掩瑕,美其名曰:「溫都裡納」。「溫都裡納」者,梵文「vaidǔrya」(梵文同義詞為indran)也,原系天然真寶石。為進一步核實起見,再舉數例,作為反證。

在西方語種中,「溫都裡納」之近音詞有十多個,如:(一)vetro(意大利語)——玻璃,玻璃製品;(二)vetrina(意大利語)—— 玻璃窗櫥;(三)vetrera(意大利語)——彩色玻璃窗;(四)vidrio(西班牙語)——玻璃,玻璃製品;(五)vitrna(西班牙語)——玻璃窗櫥;(六)vidrira(西班牙語)—— 彩色玻璃窗;(七)vidro(葡萄牙語)——玻璃,玻璃製品;(八)vitrina(葡萄牙語)—— 玻璃窗櫥;(九)vitral(葡萄牙語)——彩色玻璃窗;(十)verre(法語)——玻璃,玻璃製品;(十一)verriere(法語)——彩色玻璃窗。 「玻璃」、「玻璃製品」、「玻璃窗櫥」、「彩色玻璃窗」均與「金星玻璃寶石」無關。方豪先生在《從〈紅樓夢〉所記西洋物品考故事的背景》一文中云:「法文玻璃是verre,小玻璃品叫verro terrie,只有vitrine(玻璃框之類)讀音像『溫都裡納』」。但「玻璃框」畢竟不是「金星玻璃寶石」。曹雪芹只是「聞」說,實際上「金星玻璃寶石」並不一定來自「福朗思牙」(法國);當時中國與東西方各國交往頻繁,從印度進口之器物甚多,自歷代中印貿易傳統觀之,「金星玻璃寶石」很可能來自操梵語之印度,其真品原為梵文「vaidūrya」(梵文同義詞為indran)。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