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紅樓』知多少?」
本文以北大、清華、人大、北外、北師五所高校的854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所得資料為依據,採取定量分析方法,從四人方面對當今大學生中《紅樓夢》的受歡迎程度進行了調查、統計、比較和分析。結果表明,《紅樓夢》仍受到大學生們的歡迎,但原著閱讀不夠;大學生對紅學知識瞭解不多;中國古典文學在大學生心目中仍是魅力無窮的;大學生們主要喜歡的是《紅樓夢》的詩詞、人物。
調查活動主辦者:北京大學紅樓夢研究會
一,導言《紅樓夢》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代表,已得到世人的共識。「開口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之說也曾在清末一時蔚然成風,然而一百年過去了,風雲際會,政權更迭,又是一個世紀轉換的關口,《紅樓夢》是否風光依舊?在今天,社會文化日益多元化,影視、戲劇、報刊、雜誌,甚至網絡都在吸引著人們越來越多的視線和關注。女權主義、後殖民主義、後現代主義等多種思潮也在中國粉墨登場,同時,社會轉型期的浮躁虛無又使得肥皂劇和快餐文化大行其道,那麼,《紅樓夢》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如何?
紅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出現,是因《紅樓夢》的無窮魅力吸引了現代中國思想文化舞台上眾多第一流的人物程度不同地捲入《紅樓夢》研究;但同時,論爭和公案之多也成為其固有的學科特點,為此,紅學成為一個「擁擠的世界」(見劉夢溪:《紅樓夢與百年中國》)。激烈的紅學論爭使眾多研究者望而卻步,使眾多《紅樓夢》愛好者頭痛不已,也使紅學在許多問題上不能達成比較一致的結論,甚至形成許多死結。在世紀轉換的今天,紅學路在何方?
出於對傳統文化、對《紅樓夢》、對紅學的關注,我們組織了這次問卷調查活動。
二,方法(一),樣本抽取
在世紀轉換的今天,選取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校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是很有意義的。因為他們是真正跨世紀的一代,他們成長、接受教育是在20世紀,而工作、立業、成家則在21世紀,瞭解他們對《紅樓夢》乃至古典文學的喜歡程度,對紅學的熟悉程度,不僅可以總結過去,評估現狀,而且可以預測未來,有一定的代表性。
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大學雲集,本次調查選擇北大、清華、人大、北外、北師五所高校分別作為綜合、理工、文科、外語、師範類的代表作為調查點。按照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了1000名大學生作為本次調查的樣本,實際完成調查的共854人,故本次調查的實際樣本容量為854個個案。
由於本次活動由北京大學紅樓夢研究會主辦,並主要為「紅樓文化月」活動提供參考。又加之北大新生熱情較高,因此在回收的調查問卷中北大學生占73.7%,其他四所高校分別占6.7%、6.5%、6.7%、6.4%,並且受調查人年齡段集中在16—24歲。
(二),問卷設計構想
本次調查題為「你對『紅樓』知多少?」。為此,問卷應設計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1)受調查人對《紅樓夢》的喜歡程度(接觸的途徑、時間、常識、細節等);
(2)受調查人對紅學知識的熟悉程度(專著、版本、續書、紅學家)
(3)受調查人對古典文學的喜歡程度;
同時,《紅樓夢》作為一部中國文學巨著,眾多愛好者看重的也是她的文學魅力,那麼,人們喜歡《紅樓夢》的什麼呢?因此有:
(4)《紅樓夢》的魅力何在?
(三),資料收集與分析
本研究所用資料均來源於回收的調查問卷結果,通過問卷收集定量資料,進行分析。
首先,在本研究會同學集思廣益的基礎上,設計出問卷初稿;然後在會員中間進行了一次試調查,並根據試調查的結果對問卷進行了修改,設計出正式問卷;最後,在會員中挑出責任感強的同學分發問卷並回收彙集在會長處進行數據統計。
本次問卷調查歷時一周(9.18—9.25),其中9月18、19日發放問卷並回收,20-22日將回收的問卷編碼、輸入電腦,23-25日統計分析,並請著名紅學家胡文彬先生,著名作家劉心武先生根據統計結果作出點評。
本次問卷調查共發出問卷1000份,回收897份,回收率高達89.7%,其中有效問卷854份,有效率達85.4%。
本次問卷調查的問卷資料均輸入計算機,數據處理和分析採用當今世界最先進也最流行的社會統計軟件(SPSS 8.0)。
三,結果與分析(一)大學生對《紅樓夢》的喜歡程度調查
結果表明,當今大學生對《紅樓夢》還是非常喜歡的。有49.1%的同學視《紅樓夢》為最喜歡的中國古典名著,有46.9%的同學認為在今天必須反覆通讀《紅樓夢》(可見《紅樓夢》在快餐文化的衝擊下魅力依舊),有58.3%的同學完整看過一遍以上《紅樓夢》原著;在《紅樓夢》和《還珠格格》的選擇面前,47.1%的同學選擇《紅樓夢》,5.7%的同學選擇《還珠格格》,可見在古典名著與現代肥皂劇面前當代大學生的好惡。
在這一方面的調查中,有一項內容是作為輔助考察的,即對《紅樓夢》的最早接觸是在何時,通過什麼途徑?結果顯示,有85.7%的同學在小學及小學以前即接觸到了《紅樓夢》,有56.5%的同學是通過戲劇影視劇最早接觸《紅樓夢》。前者告訴我們,在這一群大學生的小學階段即80年代,《紅樓夢》的普及程度已是相當高的,當然,這與80年代整個中國社會思想活躍、文化氣氛濃厚的大背景有直接關係;後者告訴我們,影視戲劇對《紅樓夢》的普及功不可沒,聯繫到前者,不難想像,王扶林導演的大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功勞最卓著。
當然,我們也應在此喜人的現狀背後看到問題的存在,主要的一點即對《紅樓夢》原著的解讀應引起重視。《紅樓夢》作為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解讀原著應是第一位的。所謂「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見葉朗:《胸中之竹》),《紅樓夢》的美只有在每個個體的親身閱讀體驗中才能真正體味到。紅學書籍浩如煙海,可謂汗牛充棟,但說到底也只是紅學家們對《紅樓夢》的解讀,雖有真知灼見也難免個人局限,因此,用自己的眼、用自己的心去讀《紅樓夢》原著,才能讀出自己的味道,才不致在紅學書海中迷途難返;紅樓影視、紅樓戲劇、紅樓建築、紅樓宴等等,從中固然可見《紅樓夢》的魅力,但對《紅樓夢》的誤讀、曲解、改編在所難免,因此用自己的心靈與曹雪芹對話方是讀《紅樓夢》的正途,也只有這樣,才會使《紅樓夢》研究保持長久、常新的活力。
(二),大學生對紅學的瞭解程度調查
結果表明,紅學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並不是很高的,瞭解程度也是很低的。有47.5%的同學基本不看紅學刊物或專著,對《紅樓夢》的版本完全瞭解的同學也僅佔7.1%,著實令人不容樂觀。
當然,這種情況一方面可從紅學自身找出原因所在,索隱派、考證派、評點派,曹學、脂學、探佚學,等等,等等,或孤僻,或艱深,非「素心人」可以忍受鑽研紅學的冷清與寂寞,因此正處在思想活躍、興趣廣泛的青年時代的大學生們是少有甘於此道的;紅學界爭吵不休,也是令青年學生望而卻步的一個因素。另一方面,大學生們正處於青年時代,對《紅樓夢》的關注與喜愛往往停在其愛情小說的層面上,大觀園裡的詩情畫意,青年男女間的情感波折往往令他們為之癡,為之迷,遑論其他?於是,紅學也就較少受到關注了。
不過,瞭解一些紅學的基本常識是有助於理解《紅樓夢》的,比如,知道了《紅樓夢》的十幾個版本的異同,就知道了它們的優劣,從而擇其善者而細讀之,當不會誤讀、曲解曹翁本意;又比如,不知「金陵十二釵正冊」有何許人,不知「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說的是鳳姐,你能說你讀過《紅樓夢》嗎?
(三)大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學的歡迎程度調查
所謂一葉知秋,從《紅樓夢》可見中國古典文學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不過為了確鑿並細緻地調查,得出具體數據,於是有了最後四道題的設計。
結果表明,有81.4%的同學認為古典文學魅力無窮,有33.1%的同學在日常文化生活中以古典文學為重,至於古典文學的具體形式,67。0%的同學認為詩歌是其最高成就,小說僅佔27.1%。
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這一結果還是令人欣慰的,它告訴我們,在多種傳媒、各種思潮的圍攻下,中國古典文學的魅力不減,中華民族的優秀遺產沒有失去當今社會中的立足之地。這很重要,因為一個民族只有在學習別人的同時堅持自己的傳統,繼承發揚自己的優秀遺產,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持自我,保持生命力。
(四)《紅樓夢》的魅力調查
《紅樓夢》自問世二百多年來魅力經久不衰,然而其魅力何在呢?通過幾道題目的設計,我們做了一簡短調查。
結果顯示,有了1.7%的同學對《紅樓夢》的詩詞印象最深,有54.8%的同學選擇「人物」,有20.7%的同學選擇「故事情節」,有14.3%的同學選擇「風俗描繪」。
可見,《紅樓夢》的詩詞魅力是最大的。而《紅樓夢》中的人物之多、之雜,刻畫之精、之妙、之真,足可舉步古今中外,稱雄文學之林。《紅樓夢》作為一部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鮮活有趣的風俗描繪也是魅力無窮的。
對《紅樓夢》中的詩詞,有4.3%的同學能逐篇背誦,有48.0%的同學記得一些名篇;對《紅樓夢》人物刻畫最成功的調查顯示,44.6%的同學選擇鳳姐,32.5%的同學選擇黛玉,17.9%的同學選擇寶玉,9.6%的同學選擇寶釵。其中,鳳姐與黛玉所佔比例之高是可以理解的。
(五)補充兩點:
除了上述四方面的調查結果外,我們還可見到兩點很明顯的調查結果,在此權作補充:
(1),關於影視:
這一代大學生可以說是在中國影視大發展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因此會有56.5%的同學通過戲劇影視接觸到《紅樓夢》,這是符合社會和時代實際的;同時,大學校園裡的文化氛圍、開放氣息,又使得同學們對電影藝術的癡迷與熱愛程度極深,因此會有40.0%的同學視國內外影片為日常文化生活中的最愛,這也無可厚非;另外,我們可以放心的是,大學生們對影視藝術的鑒賞水平還是很高的,《還珠格格》僅能吸引5.7%的同學就是一個反面例證。
(2),關於詩詞:
調查顯示,《紅樓夢》的詩詞給同學們的印象最深,半數以上的同學能記得其中的名篇甚至能有少數同學逐篇背誦,三分之二的同學認為詩歌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最高成就。這一切一方面可以看出《紅樓夢》中詩詞魅力之大,中國古典詩詞成就之高;另一方面也可看出當代大學生對詩詞修養的重視,對詩詞藝術的癡迷。
四,總結總的看來,本次調查是達到了目的的,使我們對今後開展活動更有信心,更有針對性;紅學專家的評價也相當高;在社會上也引起了一定的反響,《文匯報》、《北京日報》等報刊做了相應報道,《北京文學》也將轉載。
分開來看:
1,《紅樓夢》在北大學生中的受歡迎程度令人鼓舞,從1、3、16幾題我們完全可以相信,今後活動的開展將會更加成功,同學們對《紅樓夢》的興趣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2,同學們對《紅樓夢》原著的相對淡漠可從1、3、12、13、14幾題看出,因此我們今後開展活動將注重會員對《紅樓夢》文本的閱讀。
3,從4、1、9可以看出同學們對《紅樓夢》關注的更多是文學上的欣賞,藝術上的審美愉悅,這樣我們今後的活動開展就應側重於文學欣賞;但同時,5、6、7、8幾題又可見同學對紅學知識的相對缺乏,因此開展活動同時要注意一些紅學知識的普及,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欣賞《紅樓夢》。
4,從1、17兩題可見影視戲劇對《紅樓夢》的普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也使我們受到啟發,通過多元化的途徑提高同學們對《紅樓夢》的興趣是很可行的,因此「紅樓文化月」計劃中的電影放映活動應盡力付諸實施,今後對電視劇、戲劇的活動開展也應盡力促成。
5,另一方面,由於此次活動初次組織,在具體運作上尚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不過,經驗的積累,對我們今後活動的開展也是有所裨益的。同時,計劃在本研究會網站開通後繼續在網上進行此類調查。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本研究僅抽取了五所高校的854名大學生作調查,因此本文的結論也主要在這一範圍內成立。雖然比例有一定代表性,但在全國範圍內,在一般人們中的情況尚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況且初次組織此類活動,經驗所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今後我們將繼續努力,時機成熟會做進一步研究的。
五,專家評價本次活動開展之前有著名紅學家蔡義江先生和胡文彬先生提供指導幫助,統計結果出來後又請胡文彬先生和著名作家劉心武先生作了評點,現簡述如下:
胡文彬先生說:你們這一次活動開展得很有意義,使你們今後活動的開展更有針對性,並且在全國高校中是做了一次示範性的工作,希望今後會繼續開展。具體意見有三條:
1,影視所佔比例反映了當今社會的實際,影視文化的發達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年齡段的劃分顯示大學生在中學階段已經培養了一定的古典文學基礎。
2,這次活動可以為教學工作提供參照,當今高等教育雖然分系分專業,但人文、社科知識的普及不可忽視,人文、社科知識對於人才的全面成長至關重要,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應引起每個人的重視。
3,調查結果顯示詩詞的比例相當高,可見北大的學生非常注重傳統文化的熏陶,這也與北大的校園文化氛圍有關。
劉心武先生說:你們的活動很有意義,我聽到這個結果很欣慰。調查顯示當今大學生素養很高,《紅樓夢》已成為大學生知識結構的一部分。《紅樓夢》比例之高《水滸傳》比例之低出乎意料,不過這是《紅樓夢》應有的地位。
北京大學紅樓夢研究會
1999,9,26
附件1:問卷調查結果:
1,問題:你最早接觸《紅樓夢》是通過
備選項:A原著、B戲劇影視劇、C畫冊小人書、D聽故事
其中:A,23.9%、B,56.5%、C,10.6%、D.9.0%
2,問題:你知道《紅樓夢》大概是在
備選項:A學齡前、B小學、C中學、D不記得了
其中:A,27.6%、B,58.1%、C.9.6%、D,4.8%
3,問題:你看過《紅樓夢》原著嗎?
備選項:A完整看過兩遍(含)以上、B只看過完整一次、C只看過部分章節、D根本沒看過
其中:A,36.4%、B,21.9%、C,34.1%、D,7.6%
4.1問題:(請上一題選擇過的同學做)你第一次通讀《紅樓夢》是因為
備選項:A是古典名著、B老師家長要求、C享受娛樂、D學習研究
其中:A,57.8%、B,5.3%、C,29.7%、D,7.1%
4.2問題:(請上一題選擇過的同學做)你第一次沒有通讀《紅樓夢》是因為
備選項:A篇幅太長、B沒有時間、C沒意思、D看過影視戲劇或漫畫了
其中:A,29.6%、B,44.1%、C,14.1%、D,12.2%
5,問題:你看過《紅樓夢》的續本嗎(除高鶚續本)
備選項:A看過好幾種、B看過一點、C完全沒看過、D不知道有續本
其中:A,8.3%、B,31.1%、C,49.4%、D,11.2%
6,問題:你看過紅學刊物或專著嗎
備選項:A看過許多、B看過一些、C基本不看、D不知道有紅學
其中:A,5.7%、B,43.6%、C,47.5%、D,3.2%
7,問題:下列人物中你認為是紅學家的有(多選)
備選項:A王蒙、B老捨、C周汝昌、D劉心武
其中:選D的占16.9%,選C的占43.2%,選CD的占6.1%,選B的占3.6%,選BD的占0.4%,選BC的占0.2%,選A的占17.9%,選AD的占1.3%,選AC的占6.3%,選ACD的占2.3%,選AB的占0.4%,選ABD的占0.2%,選ABCD的占0.4%,未選的占0.8%。
8,問題:你知道的《紅樓夢》版本有(多選)
備選項:A庚辰本、B甲戌本、C程高本、D其他脂本
其中:選D的占14.6%,選C的占27.7%,選CD的占3.0%,選B的占16.2%,選BD的占1.1%,選BC的占2.5%,選BCD的占0.9%,選A的占14.6%,選AD的占1.4%,選AC的占1.6%,選ACD的占0.9%,選AB的占1.8%,選ABD的占0.9%,選ABC的占3.4%,選ABCD的占7.1%,未選的占2.1%
9,問題:你認為《紅樓夢》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多選)
備選項:A人物、B情節故事、C詩詞、D風俗描繪
其中:A,54.8%、B,20.7%、C,71.7%、D,14.3%
10,問題:你對《紅樓夢》中的詩詞
備選項:A逐篇背誦、B記得一些名篇、C僅僅看過而已、D從來不看
其中:A,4.3%、B,48.0%、C,40.8%、D,6.9%
11,問題:你認為《紅樓夢》中刻畫最成功的人物有(多選)
備選項:A寶玉、B黛玉、C寶釵、D王熙鳳、E其他
其中:A,17.9%、B,32.5%、C,9.6%、D,44.6%、E,14.9%
12,問題:下列人物列入「金陵十二釵正冊」的有
備選項:A巧姐、B李紈、C襲人、D晴雯
其中:選對巧姐和李紈的有46.5%,其餘皆選錯。
13,問題:蘅蕪君是誰的名號(是非選擇)
備選項:A探春、B寶琴、C黛玉、D寶釵
其中:選寶釵的有71.6%,選錯的有28.4%
14,問題:「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說的是(是非選擇)
備選項:A寶釵、B賈蘭、C王熙鳳、D賈環
其中:選對王熙鳳的有57.1%,選錯的有42.9%
15,問題:下列著作哪一本更吸引你
備選項:A《紅樓夢》、B《圍城》、C《還珠格格》、D《鹿鼎記》
其中:A,47.1%、B,19.0%、C,5.7%、D,28.3%
16,問題:你覺得現今有閱讀《紅樓夢》的必要嗎
備選項:A必須反覆通讀、B通讀一遍即可、C讀重要章節即可、D無此必要
其中:A,46.9%%、B,26.2%、C,19.5%、D,7.4%
17,問題:你認為下列哪一項在你日常文化生活中占的份量最重
備選項:A古典文學、B當代通俗文學、C國內外影片、D肥皂劇
其中:A,33.1%、B,25.6%、C,40.0%、D,1.3%
18,問題:你最喜歡的中國古典名著是
備選項:A《紅樓夢》、B《水滸傳》、C《西遊記》、D《三國演義》、E其他
其中:A,49.1%、B,7.7%、C,9.75%、D,26.75%、E,6.8%
19,問題:你認為中國古典文學最高成就在於
備選項:A詩歌、B小說、C散文、D戲劇
其中:A,67.0%、B,27.1%、C,3.0%、D,2.9%
20,問題:中國古典文學在你心目中
備選項:A魅力無窮;B太高深了,敬而遠之;C可有可無;D老掉牙了,早該丟掉
其中:A,81.4%、B,10.1%、C,7.4%、D,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