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子弟書

紅樓夢子弟書

紅樓夢子弟書

紅樓評論

    一

    子弟書是清中葉以後流行於北方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它以純唱為主,歌詞從七

字到幾十字不等,形式活潑,詞章優美。紅樓夢子弟書則是這種曲藝中流傳最廣的著

名辭書,是《紅樓夢》小說與子弟書說唱藝術的完美結合。由於種種原因,關注它的

人很少。《紅樓夢》的研究著作汗牛充棟,相形之下,有關紅樓夢子弟書的研究資料

卻屈指可數。據筆者統計,主要有以下幾種:胡文彬的《紅樓夢子弟書》,書中收錄

了現存的紅樓夢子弟書共27種,書前有耿英的序,介紹了相關情況,該書是目前唯一

出版的紅樓夢子弟書專集;孫富元,王先鋒的《略述韓小窗的紅樓夢子弟書創作》[1

]一文簡單分析了其藝術上擅抒情的特色;胡文彬的《紅樓夢子弟書初探》[2]一文初

步探討了改編的相關成就;啟功先生在《創造性新詩子弟書》[3]中對紅樓夢子弟書

予以很高的評價,認為子弟書是繼唐詩、宋詞、元曲之後中國詩歌體裁的又一高峰,

代表了一代文學。上述文章集中探討了紅樓夢子弟書在文體藝術上的相關成就。但作

家創造紅樓夢子弟書時與原小說存在著怎樣的心靈契合,紅樓夢子弟書的人物形象有

何發展及其在中國敘事詩史上處於何種地位等問題卻沒有完整的評價。本文欲在前輩

學者的基礎上對上述系列問題作深入的探討。

    從總體來看,子弟書對文學著作的改編,具有很強的詩意性和主觀性。這首先體

現在對文學題材的篩選上。子弟書作家們似乎更偏愛描寫男女愛情的傳奇故事。中國

古典小說中,被子弟書改編得最多的是《紅樓夢》與《聊齋誌異》。而對《三國演義

》、《水滸傳》、《西遊記》三大巨著子弟書不能說沒有涉及,但改編的次數卻少得

多,一般只有三五篇,而《紅樓夢》被改編成子弟書的卻有三四十種之多。子弟書作

家在改編《紅樓夢》時,往往將整個心靈投入創作,每一個紅樓人物的悲喜都被描繪

得優美而細膩動人,每一次情節的改編創作,都是與曹雪芹的精神契合與心靈感悟。

可以這樣說,沒有清中葉以來子弟書的改編創作,《紅樓夢》二百年來的藝術生命將

是不完整的,也是缺少詩性與流動性的。因為在19世紀中後葉,惟有通過子弟書的改

編,《紅樓夢》才能在通俗易懂的說唱形式下讓更廣泛的市井百姓接受。由《紅樓夢

》改編的子弟書唱詞在八旗子弟中吟唱不衰,而由子弟書改編而成的鼓詞段子又在更

廣泛的區域如市井酒肆、鄉野廟觀演唱。《紅樓夢》是子弟書創作的豐富源泉,子弟

書則是《紅樓夢》藝術生命的延續。這種親密關係造就了紅樓夢子弟書的獨特美學風

范與文化內涵。

    紅樓夢子弟書在現存子弟書中佔有重要的份量。據北京大學所藏車王府子弟書及

新發現的資料[4][5][6],紅樓夢子弟書數目不斷增加,目前共有30多種。其具體篇

章如下:

    《晴雯繼恨》、《晴雯撕扇》、《湘雲醉酒》、《椿齡畫薔》、《思玉戲環》、

《兩宴大觀園》、《寶釵代繡》、《醉臥怡紅院》、《品茶櫳翠庵》、《三宣牙牌令

》、《過繼巧姐兒》、《鳳姐兒送行》、《寶釵產玉》、《遣晴雯》、《探雯換襖》

、《雙玉聽琴》、《二玉論心》、《海棠結社》、《會玉摔玉》、《議宴陳園》、《

埋紅》、《一入榮國府》、《石頭記》、《玉香花語》、《傷春葬花》、《全悲秋》

、《二入榮國府》、《露淚緣》、《莢蓉誄》、《劉姥姥初進大觀園》、《黛玉葬花

》、《探雯祭雯》、《焚稿》、《紫鵑思玉》、《寶晴換衣》、《憐玉》。

    如果再加上百本張、台灣史語所等書目以及個人收藏,紅樓夢子弟書的篇章會更

多,大約有近40種之多。這是古典文學名著被子弟書改編得最多的。

    以上紅樓夢子弟書主要集中於三個故事:寶黛愛情故事、晴雯故事以及劉姥姥故

事。劉姥姥故事詼諧幽默,具有很好的戲劇效果,普通聽眾喜聞樂見,故而受到子弟

書的青睞。晴雯故事從撕扇到祭誄一直都是原書中的經典情節,晴雯則是賈府中最具

有反抗性格的丫鬟,她的故事充滿了幽怨不平之氣,這大約是子弟書喜歡改編的原因

之一。至於寶黛愛情故事,不用說是《紅樓夢》的情節核心,具有深廣的悲劇內涵,

創作餘地很大,自然成為子弟書的首選題材。

    子弟書創作者很多都對《紅樓夢》愛不釋手,他們常常在篇首抒發自己在《紅樓

夢》啟發下的創作動機:

    小窗酣醉欲狂吟,忽見新籍佇案存。

    漫識假語皆虛論,聊將閒筆套虛文。

    有若無時無還有,真為假處假偏真。

    誰言作者多癡想,足把辛酸滴淚痕。

    暫歌一段《石頭記》,借筆生端寫妙文。

    ——《一入榮國府》子弟書

    他們仰慕《紅樓夢》的偉大成就,「羨紅樓何處得來生花妙筆,似這般花樣他越

寫越奇」。在經典的啟發與激情撞擊之下,子弟書的創作者借《紅樓夢》故事抒發自

己心中塊壘。他們完全理解曹雪芹創作的辛酸苦辣。子弟書作者多為滿族八旗子弟,

清中葉後,他們逐漸走向沒落。這與曹雪芹及賈府的經歷又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

種沒落情懷進一步引發了他們與曹雪芹之間的隔世對話。因而,子弟書對《紅樓夢》

的改編不僅僅是故事性的,而且包含了相同的人生感悟。每篇篇首或篇尾的這些感悟

式評論既道出了自己的創作旨歸,又是對經典著作的重新演繹。

                                             二

    紅樓夢子弟書在對經典人物形象的重釋上極具特色。這種重釋又以寶黛愛情最為

突出。寶黛愛情在《紅樓夢》小說中已經描寫得淒婉異常,子弟書則在小說基礎上,

充分利用自身擅長大段演唱的優勢,將這一曠世愛情悲劇渲染得更加詩意盎然,其感

人肺腑之處,藝術功力不遜於原作。當然,小說與說唱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分類,不能

簡單的以高低辨別,兩種文體都有自己的優勢特色。小說多側重於敘述故事,在簡練

的敘述中往往留下「敘述空白」,給讀者以想像的空間,引人深思。《紅樓夢》在敘

述寶黛愛情時便是這樣。子弟書作為說唱藝術,從文學上劃分屬於敘事詩,它往往用

大段的詩話唱詞來渲染故事,從而在婉轉悠揚的詞曲中征服聽眾。《露淚緣》子弟書

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特色。

    《露淚緣》(車王府本作《路林緣》)全十三回,主要講述了寶黛愛情的最後階

段。黛玉得知寶玉要娶寶釵消息之後,震驚萬分,在完全絕望的情況下,去看望寶玉

,兩人癡傻地坐在一起,精神皆已迷亂。而後黛玉病情加重,在焚稿之後,訣別紫鵑

含淚而逝。寶玉在新婚時發現新娘並非朝思暮想的林妹妹,跑去瀟湘館哭靈。這裡的

情節雖然和《紅樓夢》後四十回中的情節基本相同,但在某些地方藝術水平要高於續

作者高鶚。《露淚緣》擷取寶黛愛情最後時刻的場景加以渲染鋪陳,淋漓盡致地寫出

了愛情的悲劇命運。首先,在十三回中,每回開頭都有八句寫景詩篇。這些詩篇並不

僅僅是引起下文,它們都是由景物描寫組成,而且是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順序抒寫

:從「孟春歲轉艷陽天,甘雨和風大有年」到「孟夏園林草木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再到「孟秋冷霜透羅幃,雨過天涼暑氣微」,最後是「孟冬萬卉斂光華,冷淡斜陽

映落霞」。這裡的景物描寫不僅井然有序,更重要的是映襯出寶黛愛情的曲折多變與

淒涼結局。黛玉驚聞婚變,是在仲春之際。隨著愛情的失落,心情也像季節一樣由熱

到冷,直至如秋風中的枯葉。寶玉娶親時,季節已變到秋天,黛玉在瑟瑟秋風中回憶

逝水年華,最後「香魂艷魄飄然去」,秋天成為生命與愛情消殞的無情象徵。這種季

節循環以詩篇形式吟唱而出,極具抒情風範,承載了作家對生命與自然的思索。

    在寶黛愛情故事中,不僅主人公黛玉真情不渝,對理想執著,就連配角紫鵑也凝

聚著生命的剛烈之火。當林之孝家的去強拉紫鵑做伴娘以欺騙寶玉時,紫鵑堅決不離

開病重的黛玉:

    我若是忍心害理拋了他去,你叫他洗面穿衣卻靠誰?

    實說罷今朝斷不肯離此地,就把我粉身碎骨也不皺眉!

    我一輩子不會浮上水,錦上添花從不肯為。

    別處的繁華富貴由他去,我情願守這冷香閨。

    ……

    再要相逼破著一死,正好同姑娘一處歸!

    這裡的紫鵑比小說更多了幾分剛烈之氣,形象刻畫異常鮮活飽滿,最後由於她的

寧死不從,林之孝家的只好用雪雁來代替她去陪嫁。

    《露淚緣》中還經常用細膩的內心世界表白來豐富人物形象。中國傳統文藝重視

心理展示,卻很少大段的靜態心理描寫,而子弟書卻突破陳式,大膽創作,從而形成

了獨特的「子弟書式獨白」,展示了中國藝術在此方面的魅力。第四回中黛玉身染沉

痾,自知不久於世,於是在病榻前想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不禁思緒紛紛。全回書從

「自知道這病身幾支不住」直到「細想奴家惟有一死」,一共用了82句詩1000字的篇

幅來表現黛玉的所思所想,可謂聲聲如訴,細膩動人。這段獨白也是子弟書中篇幅最

長的內心獨白之一。在這裡,黛玉回憶了自己寄身賈府的酸楚,賈府諸人的異心,園

中姊妹關係的複雜,自己與寶玉從相知相戀到相離的曲折以及自己以死還淚的決心。

人物的點點情思牽引出世間無數的世態人情,如詩如畫的詞句吟唱出生命最真的情懷

與最深的無奈。下面試舉其中一段:

    更有那表兄寶玉常親近,他和我自小兒同居在一房。

    耳鬢廝磨不離半步,如影隨形總是一雙。

    ……

    他也曾借古言今把衷腸訴,他也曾參悟機鋒把啞謎藏。

    我幾番變臉生嗔拿話堵,他還是悅色和容總照常。

    我因是一點芳心注定他身上,滿擬著地久共天長。

    誰想他魔病迷心失了本性,事到臨頭無了主張。

    ……

    寶姐姐素白空說和我好,誰知是催命鬼又是惡魔王!

    ……

    他如今名花並蒂栽瑤圃,我如今嫩蕊含苞委道旁。

    他如今魚水和諧連比目,我如今珠泣鮫綃淚萬行。

    ……

    罷罷罷我也不必胡埋怨,總讓他庸庸厚福才配才郎。

    細想奴家惟有一死,填完了前生孽債也該當。

    在這裡,黛玉分析了與寶玉的情感歷程,將小說中黛玉想說而不願說、想訴而無

法訴的癡怨全部傾瀉而出,酣暢淋漓,哀婉動人。子弟書作家都是塑造人物的高手,

他們巧妙地抓住了原著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精髓,不僅沒有使人物性格走樣,反而將人

物飽滿的情思通過吟唱「透明」地展現於聽眾面前。

    晴雯形象是子弟書在人物立意上的又一創新之處,子弟書抓住這一形象的性格精

髓,動用各種藝術手法潑墨發揮,形象呈現詩情化與細緻化的特色,更加飽滿鮮活。

如果說小說中的晴雯是一幅清麗的白描畫,那麼子弟書中的晴雯則是一幅豐滿的水彩

畫。在小說《紅樓夢》中,晴雯是林黛玉的「影子」,晴雯之死也是林黛玉之死的「

先兆」或鋪墊,所以歷來受到評論家的重視。在子弟書中,晴雯故事被許多作家反覆

吟誦,出現了不同的「版本」,如《芙蓉誄》、《探雯換襖》、《晴雯繼恨》等。在

這些故事中,晴雯仍然是小說中那個聰明伶俐的丫頭,「更兼他秉性兒耿直心地兒正

,活計兒精工文藝兒通。就只是口角兒太快招人怨,往往的語言兒鋒利惹人憎」(《

芙蓉誄》)。《芙蓉誄》子弟書較詳盡地描繪了晴雯的個人遭際,是所有晴雯故事中

寫得最完整而又最有詩意的篇章。全書共分六回,分別是:「補呢」、「讒害」、「

慟別」、「贈指」、「遇嫂」、「誄祭」,是相當完整的「晴雯傳記」。第一回「補

呢」取材於《紅樓夢》第五十二回《俏平兒情掩蝦須鐲,勇晴雯病補孔雀裘》。小說

中描寫晴雯帶病為寶玉補裘的篇幅並不長,而在子弟書中卻演變成四五千字的文章。

它並不單單敘述補裘的過程,而且加強了對人物性情的描寫。在帶病補裘中,晴雯把

守在身邊的寶玉勸開,自己獨挑針線。此時只有「靜悄悄一盞孤燈案上明」。接下來

,子弟書創造性的為晴雯添上了豐富的心理語彙:「這佳人忽然起了別的心念,不由

傷感把針停。晴雯這裡流痛淚,姊妹全無少弟兄。」她忽而停針歎息,忽而凝眸沉思

。當她想起自己與寶玉的快樂生活時,則是「佳人想到開心處,針線如梭快似風」。

這裡巧妙地借補裘針法的快慢來展現補裘人情思的躍動,人物形象也便躍然紙上。針

線已不僅僅用來表現晴雯的手巧,更是呈現她悲劇命運的「引線」。惟有此時她才會

在寂靜深夜盡情回憶自身坎坷遭際,也惟有補裘才會由衣裘想到穿裘之人——寶玉,

更進一步想到寶玉的終身大事:「這府中上下的姑娘卻不少,但不知是誰得個美多情

。看起來只有林姑娘的八字兒好,聽說是要同公子把親成。」人的思緒在深夜往往是

牽一動百,聯想翩翩,生命、婚姻、未來等等,一切都會在不經意間浮上心頭。子弟

書正是充分利用了「深夜補裘」這一特定場景來為晴雯抒發內心情感製造機會。可以

說,這種創意將人物形象塑造得異常鮮活靈動。

    當晴雯被王夫人當作「狐狸精」斥責後,晴雯萬分委屈,子弟書用豐富的語言展

現了她的憤怒心情:

    越思越氣越傷感,說這樣的委屈可活不成。

    別的話兒猶自可,說什麼小爺背地有別情。

    ……

    我今日雖然還在園中住,看起來時光不久要別怡紅。

    大約是我與小爺的緣分盡,當初的癡念兒總成空。

    果然是人情奸險難防備,無故的暗箭傷人我恨怎平。

    ……

    只落得萬般委屈無人訴,千種煩難辯不清。

    任你呼天天不應,縱然喚地地無靈。

    如今是前進無門退也無路,也惟有全節一死把心明。

    這裡突出了人物的怨憤不平之氣。晴雯有感於世路艱險,為了「全節」竟要「一

死把心明」,這又點染出她的剛烈之性。這些描寫使晴雯形象更加飽滿充實。《芙蓉

誄》的作者是子弟書著名作家韓小窗,他的作品以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刻畫細膩而

著稱於世。他在原著的基礎上,對晴雯進行了仔細地揣摩分析,再用他激情如歌的詩

句將人物描繪出來,真正是抓住了形象的靈魂與核心。《紅樓夢》中的人物深深打動

著韓小窗等子弟書作家,並賦予他們以創作靈感與衝動;同時,這些通俗作家又反過

來用自己的文思文筆來重塑紅樓人物的靈魂生命。在這場古今人物的精神漫遊與對話

中,形象跨越時間隧道而綻放出絢麗的生命之花。

                                          三

    紅樓夢子弟書對敘事詩文體進行了創造性的變革,在中國敘事詩史上佔有重要地

位。這主要體現在「敘事」這種藝術表現方式與「詩歌」這種藝術體裁的重新組合。

中國傳統的敘事詩從《詩經》開始源遠流長,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兩大傳統:一

是民間敘事詩,如漢代著名的《孔雀東南飛》、《木蘭辭》等,語言通俗易懂,充滿

民間氣息;一是文人敘事詩,如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韋莊的《秦婦吟》,清代

吳偉業的《圓圓曲》等,語言典雅,文人氣息濃郁。相對於抒情言志詩,敘事詩在傳

統的詩歌中一直處於邊緣地位,並沒有很連貫的藝術脈絡,但它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民間敘事詩與文人敘事詩既相區別,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清沈德潛《國朝詩別裁

集》中談到吳偉業的敘事詩時說:「梅村七言古用元白敘事之體」,這是文人間的文

體借鑒。賀貽孫稱《長恨歌》「其描寫情事,如泣如訴」俱是「從焦仲卿篇得來」,

這是文人對民間敘事詩的借鑒。傳統敘事詩句式都比較工整,多為五言長詩或七言長

詩。而紅樓夢子弟書卻在古典詩歌即將沒落的時期以長短參差的話語句式出現,如一

陣清風,給敘事詩帶來清新的氣息,給古典敘事詩以全新的面孔。它的淵源已很難說

是民間敘事詩或文人敘事詩這麼簡單了。因為子弟書吸收了從唐宋開始的說唱曲藝如

變文、詞話、彈詞等文本活潑自由的文體特徵,從而為傳統敘事詩注入了新的血液,

完成了文體的繼承與發展。近代人梁廷栴在《曲話》中說「元曲則描寫實事,其體

例則別為一種,然《毛詩·氓之蚩》篇綜一事之始末而具言之,《木蘭詩》事跡首尾

分明,皆已開曲伎之先」,可見中國古典戲曲曲藝與敘事詩體是聯繫緊密的。元曲的

直接來源是當時的說唱——諸宮調。可以說,說唱藝術有意無意間總是在推動文體藝

術的創造與發展。傳統說唱與敘事詩的攜手相伴造就了敘事詩的新發展——子弟書。

它將民間的與文人的統一於一體,兼而有通俗與典雅兩種風格,而且更重要的是,它

的句式更加靈活自由,每句從七字到幾十字不等,使作家的文筆可以暢遊其間充分地

表情達意而較少約束。這樣,從文體上對敘事詩進行了創新。作為敘事詩而言,既講

究敘事完整的故事情節,又講究抒情化的藝術境界;既要有生動活潑的生活語言,又

要有精煉典雅的詩化辭章。子弟書在這方面做得相當成功。

    首先,子弟書藝術雅俗相兼。子弟書創作者的才情是全面的,他們可以用華麗的

辭章吟誦悲劇,也會熟練地用京味方言描寫市井人物的風趣,亦莊亦諧,真正做到了

雅俗共賞。劉姥姥故事就是很好的說明。描寫劉姥姥的子弟書作品不少,從《一入寧

國府》,到《兩宴大觀園》、《三宣牙牌令》、《醉臥怡紅院》、《品茶櫳翠庵》、

《過繼巧姐兒》,再到《鳳姐兒送行》,完整地描寫了劉姥姥兩次進賈府的過程。子

弟書充分利用原著中的喜劇氛圍,渲染出了劉姥姥這一鄉村老嫗特有的詼諧、粗俗與

老練。尤其在二進賈府時,鄉土氣息濃郁,喜劇風情無處不在。如劉姥姥被鳳姐安排

吃鴿蛋:

    原來是赤金三鑲十分沉,又遇著鴿子蛋溜滑在海碗中。

    好容易夾一個又滾在地下,急的他唏哩嘩啦滿碗裡翻騰。

    作家用「唏哩嘩啦」這一口語中常見的象聲詞來形象敘述劉姥姥的滑稽動作,十

分通俗。又如「賈母盵就著眼兒看,真個是清涼自在福地洞天。」(《品茶櫳翠庵

》)「鴛鴦說快著些將就著完了令罷,姥姥說這一句合該要騙拉騙拉」(《三宣牙牌

令》)。這裡的語言雖然是壓韻詩句,卻像口語化的日常對話。另外如「鳳姐兒說遠

路風塵多住幾日,兩三天的工夫是一屁時」,「鳳姐兒說一住你又說住一夜,就住上

十年都有我呢」(《過繼巧姐兒》)等語言甚至比小說的人物語言更加口語化,方言

化。子弟書給人的總體印象是典雅精緻,實際上,它的許多篇章卻是普通聽眾都能聽

懂的市井俚語。這些略帶京味土語的語言既呈現出濃郁的地方風味,又是表現劉姥姥

等普通民眾形象的極好載體,充分體現了子弟書雅俗共賞的通俗文藝特性。

    其次,紅樓夢子弟書充分調動各種修辭方式來營造抒情空間,達到如詩如畫、如

泣如訴的審美效果。子弟書是壓韻的詩句,但不像文人詩那樣嚴格,每句字數從七字

到幾十字不等。這種散文化的詩行既便於充分講述故事,又給人一種優美舒緩的節奏

享受。如果再加上一些修辭手法的運用,更能達到巧奪天工的抒情境界。《芙蓉誄》

子弟書在描繪晴雯補裘時,沒有限於補裘活動,而是充分調動各種藝術手法來展現美

麗寧靜的夜晚。這裡有人物的心理活動,也有靜夜窗外的各種聲音:

    正在拈針交四鼓,只見那微微的淡月上窗欞。

    只聽得樹葉搖風刷刷響,旅雁南征陣陣鳴。

    簷前的鐵馬叮噹碰,屋中的眾婢打鼾聲。

    遠遠忽聞聲又響,原來是櫳翠庵中夜撞鐘。

    風聲、樹聲、鳥聲在這裡交響奏出淒美哀怨的生命之樂。它充分調動各種想像中

的意象,將這些詩意化的聲音融於一爐,烘托出一幅如詩如畫、如泣如訴的靜夜美景

,給人以美的聯想。

    在抒發大喜大悲之情時,子弟書往往運用各種排比句式烘托渲染情感。寶玉哭靈

(《露淚緣》)是子弟書中最能打動人的篇章之一。作家並不是簡單描寫寶玉驚聞黛

玉病逝噩耗後的痛苦,而是用一系列排比句將這一悼念場景寫得層層深入,哀惋動人

    我愛你骨格清奇無俗態,我喜你性情幽雅厭繁華。

    我羨你千伶百俐見事兒快,我慕你心高志大把人壓。

    我許你高節空心同竹韻,我重你暗香疏影似梅花。

    我歎你嬌面如花花有愧,我賞你丰神似玉玉無瑕。

    我服你八斗才高行七步,我愧你五車學富手八叉。

    我聽你綠窗人靜棋聲遠,我懂你流水高山琴韻佳。

    我憐你椿萱凋零無人靠,我疼你斷梗飄蓬哪是家!

    我敬你冰清玉潔抬身份,我信你雅意深情暗浹洽。

    這裡連用16個排比句子多層次地抒發了寶玉對黛玉的千般回憶萬般相思。巧妙的

是,作者並不像一般排比句那樣重複使用「我想你」幾個字,而是在整齊的排比基礎

上靈活地變換文辭,從「我愛你」到「我信你」竟有16個表示思念的字詞不斷湧現,

這些言辭包含著豐富的心理能量,它們在愛、歎、惜、敬的多重交叉中疊現出複雜多

感的情感世界。而這種重複吟誦而又一氣呵成的流動辭章正體現了子弟書在表現人物

內心情感上的獨特優勢。漢語的每一個字詞都在這裡匯成抒情長河,讓人美不勝收。

    《芙蓉誄》中寶玉祭誄晴雯的詩句更加複雜。筆者試把它的句式做一整理分類,

全部誄句中共有七層大句式的變替,其中每一句式內又有小的句式流變:

    第一句式:「你那裡有聖有靈來享祭,我這裡無知無識只哀鳴」對比句式,共七

句。

    第二層:「歎只歎你生前哪有親骨肉」,一、三字重複式句式,其中又套有「歎

只歎」、「憂只憂」、「哭只哭」、「哀只哀」、「惱只惱」、「怨只怨」、「慘只

慘」等類似句式共14句。

    第三層:「可愛你溫柔賢惠禮節兒曉」,第二字變換句式。其中包括「可愛你」

句共16句,「可感你」句共16句,「可歎你」句16句。

    第四層:「再不能上元同把花燈放」句式,共有「再不能」16句。

    第五層:「我為你人間找遍了還魂草」句式,共有16句。

    第六層:「想得我每日發呆如木偶」句式,共16句。

    第七層:「只哭得冷露淒淒浸淚眼」句式,共14句。

    這是現存子弟書中運用漢語排比句式最多的一段。其中排比中又套有排比,有死

後茫茫與生前親熱的冷熱對照,有癡情萬種與萬事皆空的動靜映襯,有仙者已去與鳥

哀猿啼的人景烘托。漢語辭章修辭的抒情特徵在這裡運用得淋漓盡致。在這些復沓的

詩句中,作者或者巧妙地置換幾個關鍵字詞,或者變換成他種句式,從而使詩章之間

形成時間與情感的層遞,具體說,先由第一層對景生情的強烈對比,然後再到對故人

的綿綿思念,再到情感的昇華,即第七層句式中所描述的與天地同泣共悲。這樣就將

廣闊的人間天地連在一起,將生命的曲折情思詠歎出來。這種層層深入的時空結構深

化了詩情畫意,增加了抒情容量,譜寫出天地同感的流動樂章。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