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人參描寫
《紅樓夢大辭典》於「人形帶葉參」條下有這樣幾句話:可以看出, 一味中藥人參到了曹雪芹筆下, 就像戲劇中的道具一樣, 真正達到了襯托人物性格、為主題服務的目的。1如果聯繫《紅樓夢》的實際描寫來看, 這一段概括是比較準確的。但是我們認為,《紅樓夢》中人參描寫的功能和意義遠不止於此, 它可以說構成了一種意象, 一種顯示賈府由盛至衰的特殊多稜鏡。
一
眾所周知, 人參是一種名貴中藥。《本草綱目》卷十二謂人參「治男婦一切虛證, 發熱、自汗、眩暈⋯⋯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後諸病」。因此, 人參素為人們所珍視。到了明清時代,人們一改過去所公認的以產於上黨郡紫團山的人參最為名貴的傳統看法, 而認為產於東北地區的最為貴重。清趙慎畛(字遵路)《榆巢雜識》卷下即云:「昔陶宏景稱人參上黨者佳, 今惟遼陽吉林寧古塔諸山中, 所產 (同參——引者) 株滋盛, 且味厚效神, 上黨直為凡品。蓋神皋奧區, 鍾毓靈草, 亦我朝王氣悠長之一征耳。」2趙翼寫有《人參詩》, 見於《甌北集》卷三十八, 不僅可與趙慎畛所述相印證, 而且它還記述了康熙至乾隆間人參價格暴漲的史實。詩序云:偉兒久病需用參劑, 市價甚貴, 白金三百兩易一兩, 尚不得佳者⋯⋯迨定鼎中原, 售者多, 其價稍貴。然考查悔余壬辰甲午兩歲俱有謝揆愷功惠參詩, 一雲一兩黃參直五千, 一雲十金易一兩, 皆康熙五十年後事也。其時參價不過如此。乾隆十五年, 余以五經應京兆試, 恐精力不支, 以白金一兩六錢, 易參一錢。二十八年, 余病服參, 高者三十二換, 次亦僅二十五換,時已苦其難買。以金較之, 更增十餘倍矣。
值得注意的是, 趙翼在《人參詩》中較詳盡地描寫了他為治救偉兒之疾病, 典賣衣被以購人參的情景。「一兩三百金, 其品猶居次。中人十家產, 不滿一杯味。」人參的價格達到驚人的地步, 而作為曾中進士、授編修、任知府、主揚州安定書院的一代名流, 趙翼尚且為購買人參為兒治病竟到了「中宵撫空囊, 徨不能寐」的尷尬境地, 因而可以完全相信「中人十家產, 不滿一杯味」的描述決非誇大之辭, 而普通百姓若需購買人參治病療疾自然是難於上青天了。李紱《穆堂別稿》卷九《人參考》亦云:「今世好服人參, 京師尤甚, 價倍兼金, 愚者破家買服, 然有疾者服之致不起者, 十常八九; 而無疾者服之嘗因以致疾。」明乎此, 我們就可以加深理解成書於乾隆年間的《紅樓夢》, 所寫賈代儒向鳳姐求人參以救賈瑞之病而僅得到了幾錢渣末泡須的描寫是何等的真實而傳神, 王夫人為了給鳳姐治病「翻尋了半日, 只向小匣內尋了幾根簪挺粗細的」, 又是如何巧妙地透露出冷子興於第二回就介紹過的賈府「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 內囊卻也盡上來了」的衰兆啊! 稍加玩味, 即可感知脂評所謂「草蛇灰線, 在千里之外」, 良非過譽。
二
關於人參這味中藥, 在《紅樓夢》中有多處描寫, 而每一處描寫都皆有深刻的寓意, 決非泛泛閒文。
第三回寫黛玉初進賈府, 眾人見黛玉身體面龐怯弱不勝, 便知她有不足之症, 黛玉解釋說:「如今還是吃人參養榮丸。」賈母道:「正好, 我這裡正配丸藥呢, 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此時的賈府,尚可謂「烈火烹油, 繁華著錦之盛」, 所以賈母視配人參養榮丸為區區小事, 同時也寫出了賈老太太對孤獨無依的外孫女黛玉的鍾愛之情。就黛玉而言, 她患的「不足之症」其主要症狀是「肺癆」, 即西醫所謂「肺結核」; 肺結核素有「富貴病」之稱。伴隨黛玉終生的, 一是眼淚, 二是藥物。曹雪芹設計黛玉之死雖是「淚盡而逝」, 但與黛玉先天就有「不足之症」而常服補藥亦不無關係。有正本有脂批云:「人參原當自養榮衛。」因此, 可以說第三回黛玉的夫子自道已經為後文屢屢寫及她常患疾病、身體虛弱、最終魂歸離恨天埋下了伏筆。第二十八回寶玉胡謅了「人形帶葉參」的處方。明謝肇膌《五雜俎》卷十一載:「千年人參, 根作人形。千年枸杞, 根作狗形。」之所以帶葉, 是為了說明其為真品。中唐詩人韓 《送客之潞府》詩即云:「官柳青青匹馬嘶, 風暮雨入銅 , 佳期別在春山裡, 應是人參五葉齊。」可證。寶玉胡謅的處方, 需三百六十多兩銀子方能配成, 這樣謅出的高價既有真實性, 亦不無藝術性。前引趙翼《人參詩》述及乾隆時一兩人參需三百兩銀子的史實與寶玉開出的藥價相差無幾, 這無疑表明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乾隆年間, 人參價格已經頗高, 所以他信手拈來, 借寶玉之口道出當時的現實狀況。
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寫釵、黛二人互訴衷腸, 由「情敵」成為金蘭之交, 其中的「道具」之一就有人參。寶釵來探視黛玉病情,「說話之間, 已咳嗽了兩三次」, 寶釵說道:「昨兒我看你那藥方上, 人參肉桂覺得太多了。雖說益氣補神, 也不宜太熱。依我說, 先以平肝健胃為要, 肝火一平, 不能克土, 胃氣無病, 飲食就可以養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窩一兩, 冰糖五錢, 用銀銚子熬出粥來, 若吃慣了, 比藥還強, 最是滋陰補氣的。」一席話, 說得黛玉向寶釵掏出了心窩話, 視寶釵為知己, 盼望寶釵晚上再來暢敘; 寶釵隨後還派人送來了燕窩和冰糖。這裡的人參(和肉桂、燕窩) 描寫, 既可見出寶釵醫藥知識的甚為豐富和對黛玉病情的準確把握, 又可見出寶釵之為人; 人參在使釵、黛二人成為金蘭之交的過程中又起了催化劑的作用。
「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是《紅樓夢》的精彩篇章之一。《紅樓夢》一名《風月寶鑒》, 甲戌本「凡例」謂「是戒妄動風月之情」。在鳳姐張設的羅網中, 賈瑞上有祖父教訓責罰, 下有功課緊緊逼迫, 外有賈蓉追索債務, 內有相思之病纏身,「因此三五下裡夾攻」, 一病不起, 藥石失靈; 臘盡春回, 病更加重。出於無奈, 賈代儒來榮府求尋人參以配「獨參湯」, 以救賈瑞之命:王夫人命鳳姐稱二兩給他, 鳳姐回說:「前兒新近都替老太太配了藥, 那整的太太又說著留送楊提督的太太配藥, 偏生昨兒我已送了去了。」王夫人道:「就是咱們這邊沒了, 你打發個人往你婆婆那邊問問, 或是再尋些來, 湊著給人吃。吃好了,救人一命, 也是你的好處。」鳳姐聽了, 也不遣人去尋, 只得將些渣末泡須湊了幾錢, 命人送去, 只說:「太太送來的, 再也沒有。」然後回王夫人, 只說:「都尋了來, 共湊了有二兩送去。」這裡的人參描寫至少有以下幾點妙用: 一是「替老太太配了藥」與第三回賈母所言她正用人參配丸藥而給黛玉也配上了人參養榮丸之言前呼後應; 二是鳳姐抬出老祖宗配藥用了人參以壓王夫人, 以達到堅決致賈瑞於死地之目的; 三是剛把整的人參送給楊提督的太太配藥, 點明榮府以送人參為手段, 結交權貴, 拉攏關係; 四是以給幾錢「渣末泡須」讓賈代儒配不成所謂「獨參湯」來實現鳳姐速致賈瑞於死地的歹毒用心; 五是以此來刻劃鳳姐權詐機變、口是心非的個性特點; 六是借寫賈瑞服用「獨參湯」而根本無濟於事來嘲諷賈瑞真正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因為賈瑞已經病入膏肓,「獨參湯」決不可能起死回生。清李光庭(翁齋老人)《鄉言解頤》即言:「宋羅必元移真德秀書云:『老醫嘗言傷寒壞證, 惟獨參湯可救之, 然其活者十無二三。先生其今之獨參湯乎?』亦喻言也。今醫病者至無可如何之候, 則曰只好用獨參湯, 俗所謂『救命謊』者是也。」3即是明證。
《紅樓夢》中人參描寫之最引人注目者, 應是第七十七回的一大節文字。王夫人為了配調經養榮丸給鳳姐治病, 需用上等人參二兩, 她「翻尋了半日, 只向小匣內尋了幾隻簪挺粗細的。王夫人看了嫌不好, 命再去找, 又找了一大包須末出來。⋯⋯並沒有一枝人參」。王夫人又命人去問鳳姐, 鳳姐來說:「也只有些參膏蘆須。雖有幾枝, 也不是上好的, 每日還要煎藥裡用呢。」元妃省親, 不知花費了多少銀兩; 秦可卿出喪, 賈珍可以盡其所有; 而今日的榮國府竟連「上等人參二兩」也找尋不出來! 更何況是有臉有權的王夫人給執掌財政的王熙鳳找人參配藥啊! 如果說第三回賈母視人參為草芥, 第二十八回寶玉胡謅人參一兩三百銀不足掛齒旨在表現賈府之盛的話, 那麼, 第七十七回的人參描寫則在著力表現賈府之衰。用參膏蘆須治病, 其功效遠不及人參。所以王夫人又找邢夫人要, 亦未找到; 最後才在賈母處找到了二兩「指頭粗細的」。書接著寫道:一時, 周瑞家的又拿了進來說:「這幾包都各包好記上名字了。但這一包人參固然是上好的, 如今就連三十換也不能得這樣的了, 但年代太陳了。這東西比別的不同, 憑是怎樣好的,只過一百年後, 便自己就成了灰了。如今這個雖未成灰, 然已成了朽槽爛木, 也無性力的了。請太太收了這個, 倒不拘粗細,好歹再換些新的倒好。」王夫人聽了, 低頭不語, 半日才說:「這可沒法了, 只好去買二兩來罷。」也無心看那些, 只命:「都收了。」因向周瑞家的說:「你就去說給外頭人們, 揀好的換二兩來。倘一時老太太問, 你們只說用的是老太太的, 不必多說。」值得引人深思的是, 這段有關人參描寫的後文, 即是司棋被驅出院和晴雯抱屈夭亡, 探春所謂大族之家「必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 才能一敗塗地」(第七十四回) 之言已經應驗; 秦可卿托夢王熙鳳所言「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 倘或樂極悲生, 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云云也已經應驗。曹翁於此寫赫赫揚揚、已將百載的賈府竟連二兩上等人參也尋不出來, 我認為是有深意存焉。質言之, 人參是貴重藥品, 同時又是賈府富貴的象徵; 人參的有無多寡, 象徵著賈府命運的盛衰起伏。因此, 我們有理由認為, 周瑞家的所說的人參「這東西與別的不同, 憑是怎樣好的, 只過一百年後, 便自己就成了灰了」諸言, 乃是一種隱喻式的語言, 人參過百年便自然成灰與賈府榮華富貴過百載必將衰敗消亡是多麼的吻合!無論人們對「意象」的內涵如何爭辯和考述, 但意象乃是指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這一點是眾所共認的, 意象的根本特質在於它除了向人們提供聽覺、視覺和感覺等藝術效果之外, 最主要的是要顯示其潛在的意義和功能。《紅樓夢》中的人參意象, 不就是很好地顯示出了賈府由盛至衰的必然發展過程, 不就是藉以顯示了盛筵必散的人生哲理嗎?
三
曹雪芹之所以能夠借人參這味中藥顯示出其烘托人物, 深化主題和象徵賈府由盛至衰這些潛在的功能和意義, 除了他那十年辛苦不尋常的艱辛創作歷程和天才的藝術才華之外, 我們認為, 清代的社會現實狀況和曹家的獨特歷史境遇為他的創作提供了常人難以企及、難以感知的豐富素材。
從清初至乾隆間的社會現實狀況來看, 人參的價值越來越高,這自然與人口越來越眾而需用量越來越大不無關係, 但與清朝定鼎中原而抬高本地「特產」價格亦不無關係。趙翼《人參詩》之序即詳細記述了參價騰貴的現實狀況。因此, 有清一代上自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 都視人參為珍寶。我們注意到, 康熙、雍正皇帝都曾為籠絡臣下而饋贈過人參等藥品。例如趙遵路《榆巢雜識》卷下載:雍正時, 滇南陳(名) 時夏, 官蘇州巡撫。有母在家, 年逾八旬, 欲陳清乞假。憲皇帝諭滇省督撫, 委員同陳之弟, 乘驛護送到蘇。其起身日期遲早, 聽伊母之便, 並不必因乘日定限, 俾有年紀人去住如意。又賞給人參四封, 為高年人藥餌之需。⋯⋯4。
又如康熙五十一年, 曹寅病重, 蘇州織造李煦即代奏請賜藥物, 康熙朱批:「南方庸醫, 每每用補濟, 而傷人者不計其數。須要小心。曹寅元肯吃人參, 今得此病, 亦是人參中來的。」5可是聖藥未到, 曹寅於七月二十三日辰時一命歸天, 享年五十五歲。曹寅之死, 固然由於是感受風寒, 轉成瘧疾所致, 然而康熙批示「曹寅元肯吃人參,今得此病, 亦是人參中來的」分析, 恐怕不無道理。前引李紱《人參考》所云「有疾者服之致不起者, 十常八九; 而無疾者服之嘗因以致疾」之言亦非妄言。曹寅的確喜服人參, 這一點他本人都坦率承認,他在康熙十九年十一月初三日所上《江寧織造曹寅奏病已漸愈折》中就坦白道:「臣今歲偶感風寒, 因誤服人參, 得解後, 旋復患疥, 臥病兩月有餘, 幸蒙聖恩命服地黃湯, 得以全愈。」6曹寅喜服人參、患瘧疾「亦是從人參中來」而最終亡故這一重大事件, 不能不給曹家族人、尤其是曹雪芹本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巨大的陰影, 雖然曹雪芹生時曹寅已經去世。熟諳本家盛衰發展族史的曹雪芹對他那深得康熙寵愛、學界推重、士人擁戴而致曹家登上「溫柔富貴鄉」的祖父的生平履歷當是非常熟悉的, 也必是非常佩服的, 因此,他能夠運用他那支生花妙筆在《紅樓夢》中對人參大加描寫, 以人參作為賈府富貴的象徵, 並寄寓人參以潛在的功能和意義。更何況, 康熙帝曾多次命曹寅、曹 、李煦、孫文成諸公售賣人參, 這一點在曹家檔案史料中有多處明確記載。康熙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內務府郎中倭和等奏請茶房太監領用內參須折》就有康熙御批云:「此後各處取參, 著將蘆須攙和發給, 若僅給參須, 沒有力量。再將庫存人參, 除留二百斤外, 其餘著發交變賣。所得價銀, 俟伊冬季回京時帶來可也。欽此。」7這是康熙曾命曹寅售參的明證, 同時與《紅樓夢》第七十七回所寫「參膏蘆須」的功效遠不及上等人參的描寫可相參證。又據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十一日《內務府奏請將曹 等售參銀兩撥內庫折》, 康熙五十七年正月初三日《內務府奏請將人參交曹 李煦孫文成售賣折》、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內務府奏請嚴催李煦曹 送交售參銀兩折》、雍正二年閏四月二十六日《江寧織造曹 等奏售參銀兩已解交江南藩庫折》和《內務府總管來保奏三織造售參銀兩比歷年均少折》8等史料, 都清楚無誤地記載著曹家與人參、尤其是曹雪芹之祖曹寅、其父曹 與人參的諸多干係。作為一個親身經歷了本家族由盛至衰乃至被抄家驅遣的落魄文人, 人參在曹雪芹的記憶中是不會泯滅的, 提到人參或寫及人參, 都不能不勾起雪芹的喜怒哀樂, 不能不引起雪芹的深深反思, 所以, 他寫到人參的地方很多, 他在人參中寄寓象徵意象就是容易理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