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環境描寫
《紅樓夢》作者在大觀園環境描寫上,是煞費苦心的。我們隨著賈政一群人「驗收」的腳步,從大門進來,轉過小山,沿著清流,踏上「沁芳橋」,就看見「前面一帶粉桓,數楹修捨,有千百竿翠竹遮映,……進門便是曲折游廓,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間房舍,兩明一暗,裡面都是合著地步打的床几椅案。從裡間房裡又有一小門,出去卻是後院,有大株梨花,闊葉芭蕉,又有兩間小小的退步。後院牆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尺許,灌入牆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這就是「瀟湘館」!
蕭湘館有幾個顯著的特色;一是「有千百竿翠竹遮映」,這翠竹「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向來被人們認為是象徵挺拔、傲岸、寧折不彎,疏淡、清致、風流高雅的君子。翠竹使入聯想起淇水、雎園這些風雅的典故,絕代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名篇。翠竹正如亭亭玉立,幽居深谷的少女。
二是後院有大株的梨花、闊葉芭蕉。梨花白,芭蕉綠,全是素淡、清雅的色調,沒有一絲俗氣,也沒有金碧輝煌的富貴態,「梨花一枝春帶雨」,芭蕉「葉葉心心,舒展有餘情」,正似多情而抑鬱的少女。
三是一派清泉,繞階緣屋,盤旋竹下,又紿清雅的蕭湘館增添了不少情趣。水清而淺,不多不猛,卻源源不斷汩汩淙淙,靜靜地不歇地緣繞盤旋而去,恰似九曲迴腸,一脈情思,細而不絕。
四是蕭湘館的「小小三間房舍」,「兩間小小退步」,都以「小小」為特色,室內「床几椅案」都是「合著地步打的」。小巧玲瓏而不宏軒寬敞,有如精巧的象牙之塔。
蕭湘館的主人是清高拔俗、多愁善感、玲瓏透剔、絕頂聰明卻寄人籬下、柔弱多病、尖刻機敏、心眼細小的絕代佳人林黛玉。蕭湘館的種種特徵正是其主人的種種特性,作者讓這樣的典型人物生活在這樣的典型環境之中,.其融洽是無可倫比的了。「質本潔來還潔去」的林黛玉,只能讓翠竹枝、綠蕉葉、白梨花、清泉水陪伴。所以在大觀園分房的時候,黛玉高興地對寶玉說:「我心裡想著蕭湘館好,我愛那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幽靜些。」寶玉道;「合了我的主意了!我也要叫你那裡住。」可見他倆早就心心相印了。
當然這位多情公子希望和黛玉相鄰,便於來往,可朝夕相見,此處足見作者的匠心,卻合情合理,自然妥貼,毫無斧鑿之痕。
如果說蕭湘館除了正面襯托主人公,側面曲包深意之外,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反襯作用。黛玉處於如此一塵不染的清幽環境之中,卻不能超脫塵凡,割斷情思,反而有無窮無盡情縷、憂慮、苦惱、眼淚。這「幽靜」之中,不是反襯出人物難以排遣的複雜而微妙的感!更妙的是在黛玉臨終時,作者沒有忘記帶上一筆:「惟有竹梢風動,月影移牆,好不淒冷幽」!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作者這一層深意,涉者甚少,而恰恰是黛玉悲劇的環境氣。
蕭湘館環境的豐富性複雜性,正是黛玉性格的豐富性、複雜性的襯托。賈政即使想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此一生」,也不可得,蕭湘館非黛玉莫屬。
作者讓我們先到蕭湘館,也許正是暗示主人的主角地位吧!但請注意,這位主角居處,無不是「村」,也不是「院」,而是「館」,館舍原是客人暫住之處。比人將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過客。原來她「不是正經主子」,是寄人籬下的!主人自稱「蕭湘妃子」,是側位的「妃」,而不是正位的「君」,終究成不了「寶二奶奶」的主位。作者匠心何其深遠周密。
離開蕭湘館,前面迎接我們的是:「一帶黃泥築就矮牆,牆頭皆用稻莖掩護。有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裡面數楹茅屋。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新條,隨其曲折,編就兩溜青籬。籬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屬。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漫然無際。」
好一派田園風光!這正是「稻香村」。
富貴繁華的大觀園中偏要安上這一「農舍」,從景物來說是為了曲折變化,搖曳多姿,從題旨上說,是為了表達儒家不忘農桑國本——正是賈政複雜性格中的重要一面——的思想。然而從構思上看,卻是別有深意的。大觀園中有一個寡婦李紈,她就只能在這與世隔絕的田園農舍中形如稿木地埋葬青春,苦度光陰。
如果說「桑、榆、槿,柘」,「佳蔬菜花」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必須之物,農家必有之品,那麼為什麼作者要在稻香村栽上如噴火蒸霞一般的幾百株杏花呢?為了點綴冷落的村景,還是寡婦心中還有火熱的希望?與其說為了前者,不如說為了後者。李紈有兒子賈蘭,春種秋收,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她在稻香村辛勤耕耘,就是為了從賈蘭身上獲得她的豐收,這正象徵著賈蘭得中,飛黃騰達的前景。就是這個使賈政也「引起我歸農之意」的地方,禁錮著一位年青寡婦,這寡婦不但穩居於這封建牢籠之中,而且心安理得,循規蹈矩地做她鳳冠霞帔的美夢。本是出世的環境,卻安置著一個盼望兒子出仕的母親,於是在襯托、象徵之外,還有一層反襯諷刺意義。所以「村居」不村,何況稻香村在繁奢的大觀園中本身就是「人力穿鑿」的假象,作者在給寡李紈安排一個合適的憩歡之所時,也順手刺破了榮國府的虛偽,封建制度摧殘人性的殘酷。
稻香村是從幽雅淒清到富貴繁華的過渡,接著就讓我們看到了:「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色石塊,竟把裡面所有旁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無。只見許異草:或有牽籐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巔,或穿石隙,甚至垂簷繞柱,縈砌盤階,或如 帶飄搖,或如金繩盤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芳氣馥,非花香之可比。」
為什麼沒有富貴的牡丹、艷麗的玫瑰,也不種傲霜的菊花、出水的芙蓉?偏偏只有石頭 異草呢?正是獨出心裁,別具一格。寫富貴之家,用「軸裝曲譜金書字,樹記花名玉篆的語句,乃是乞兒口中語,說富貴不及金玉錦繡,只說氣象才真見其富貴。
作者刻意創新,著眼於富貴氣象,那為什麼偏偏要選中奇石、異草呢?因為這裡是「蘅蕪院」,主人是薛寶釵。
薛寶釵不就是—塊「插天的大玲瓏山石」嗎?她「穩重和平」,「品格端方」,實則威勢接天,在老祖宗等的眼裡,不是把其他姑娘「悉皆遮住」了嗎?她那寬厚端莊的表面,遮掩了自私虛偽的本質,應付自如,八面討好,吸引各色人物如「各色石塊」,「四面群繞」。她正如玲瓏石一樣,「任是無情也動人」。
薛寶釵也正如這些異草,表面上看似乎是一錢不值的草,實際上卻是「杜若、蘅蕪」、「茞蘭」、「清葛」、「金簦草」、「玉蕗籐」、「紫芸」、「青芷」,這些見於經傳的奇草仙籐,其珍貴不同凡響。草本來就無骨,不能自立,只好牽繞縈盤,依附於人,沒有竹那種寧折不彎的氣質,卻有比竹攀緣更高的能耐,正是「東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異草香得也與眾不同,簡直有如那稀罕的「冷香」,而且一到秋天「異香撲鼻」。冷若冰霜,卻香氣襲人,也是寶釵絕妙的寫照。
爬滿異草的接天大石,籠罩一切,擋住視線,使人不得窺其奧秘,誰知此中城府多深?更妙的是這位豪富的「皇商」之家的千金,閨閣之中卻像「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無」,「案上止有一個土定瓶,瓶中供著數枝菊花」,正是樸素得驚人!日常用品也不是雕漆填金的茶盤,成窯五彩小蓋鐘,而是普普通通的「茶奩、茶杯」,不用綾羅綢緞的合歡衾,碧紗廚,而是「床上只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這種矯飾果然博得老祖宗的讚歎:「這孩子太老實了!」不正是極妙的諷刺?
從外到內,蘅蕪院整個兒出人意料。在如此高雅、簡樸的環境中住著這位「艷冠群芳」「艷若桃李」的貴族小姐,似乎頗不協調。按一般情理,薛寶釵的閨閣應是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的,作者正是通過這表面的不協調觸及人物的靈魂深處;特意矯情做作,裝得「冷若冰霜」,遮掩這位封建「淑女」的虛偽的靈魂。這個冷酷無情的薛寶釵正是在怪石異草裝點的、雪洞般的閨房裡被封建毒汁浸透了靈魂,被封建禮教扼殺了美妙的青春,而最後成為冷酷無情的封建勢力的殉葬品,蘅蕪院的冷清正是這美麗少女的悲劇氛圍。
「蘅蕪君」當然得住「蘅蕪院」,真主兒不是側位的「妃」才能稱為「君」,「蘅蕪院」的命名就透露了薛寶釵的身份,暗示了她的命運。作者的功力正可歎為觀止!
更耐人尋味的是蘅蕪院的路徑,本應是用船從港洞進去的,沒有船時——釵和玉本來就沒有渡過愛河的船嘛——但「攀籐撫樹」,「從山上盤道亦可以進去」。薛寶釵爬上寶二奶奶的寶座不就是撫賈母的大樹,攀王熙鳳的籐,從這心狠手辣的鳳姐設計的一條「盤道」中通過的嗎?大師匠心,令人絕倒!
一路行來,最後終於到了寶玉的安樂窩一冶紅院。且看:去怡紅院的路上「一徑…繞著碧桃花,穿過一層竹籬花障編就的月洞門,俄見粉牆環護,綠柳周垂。」「院中點幾塊山石,一邊種著數本芭蕉;那一邊乃是一顆西府海棠(女兒棠),其蟄若傘,絲垂翠縷,葩吐丹砂。」
大觀園中恐怕只有這裡是桃紅柳綠,棠紅蕉綠,用上這大紅大綠的濃重色彩。大官僚貴族的怡紅公子,在這樣的地方「怡紅快綠」(諧「快樂」),悠哉游哉,倒確是相應相稱的。
這樣的環境,富貴國不必言,然而總不免有點俗氣。出類拔萃的「古今不肖無雙」的寶玉偏偏在這俗氣的環境中生活,說明他還是無法完全脫俗;然而他最終終於出家做了和尚,不正是對這環境的叛逆和擺脫!
讀者面前,大觀園的佈局對全書的構思也是至關重要的了。
大觀園成於作為皇親國戚的賈府鼎盛時期,越是精美,就越顯其奢侈豪華,越奢侈豪華,就越見其主人的權勢與罪惡,大觀園是賈府的縮影,也是封建官僚貴族的縮影,因而大觀園的衰敗也就是封建統治集團沒落的寫照。從這意義上來看,作者集中筆墨,濃彩重寫,精雕細刻的匠心,也正是為了表現《紅樓夢》的整體主題。
總之,大觀園的環境描寫不僅僅是為了創造一個典型人物活動與性格形成的典型環境,而且既是情節因素,又是結構要素,即使在主題表現上,也還有它的特殊作用。因而在《紅樓夢》中,也是作者卓越的藝術成就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有機部分,是全書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與企書一樣,縣有雋永的藝術魅力。
魯迅說:「中國舊戲上,沒有背景,新年賣給孩子看的花紙上,只有主要的幾個人」,其實中國古代小說也是如此,以故事情節為主,少有環境描寫,更少有景物描寫,好像早年演京劇,沒有佈景,台上最多一桌兩椅就唱做唸打開了。這是中國古代小說與外國、與現代十分顯著的差異之一,然而《紅樓夢》卻突破了。從環境描寫的精彩程度和有機程度來看,《紅樓夢》也是中國小說藝術上從古到今的一部過渡作品,是中國小說過渡期的里程碑。